无缝隙护理管理在疫情防控期间卒中单元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3-03-08 08:01靳国梁王翠莲
甘肃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病区核酸防控

靳国梁,王翠莲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于2020年1月20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1],按甲类传染病管理。该病具有传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热感的特性。而医院是一个开放的、人流量大、人员较集中的场所,在管理上具有风险高、难度大且复杂的特点。众所周知,脑卒中疾病存在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复发率及家庭经济负担高5大特点,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就是一场大脑与时间的赛跑[2],因此,既要在不耽误患者有效收治,又要保障患者、陪员及医务人员安全的无缝隙护理管理至关重要。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属非定点新冠肺炎患者收治点,现就医院2021年卒中单元护理中无缝隙护理管理的应用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别抽选2020年9月—2020年12月和2021年1月—2021年4月来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6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58.29±8.36岁,平均体重59.80±8.97 kg。对照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57.42±6.92岁,平均体重60.73±8.30 kg,见表1。病例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纳入标准:入选患者符合疫情防控期间收治患者标准,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参与研究,患者配合度良好,医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剔除标准:中途转院患者,精神疾病史,严重头疼,意识昏迷者。

表1 基线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疫情期间常规防控方案。结合省内疫情防控要求及医院实际情况设立医院疫情防控专项组并统一领导,医院全员培训各项规章制度,入院人员闸机筛查,门急诊人员筛查,住院患者、陪员筛查,各通出道入口筛查等相关规定进行常态化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无缝隙护理管理,具体流程如下:

(1)建立无缝隙管理领导小组。无缝隙管理组由医院护理院长、护理部主任领导,病区主任为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感控医生、感控护士,病区预检专人负责护士,办理入院接诊护士,病床责任组长及值班医护共同组成疫情防控链。

(2)监察漏洞,寻找缝隙。掌握院内全员、患者及陪员对国家政策制度知晓情况,有无预检时患者及陪员的错报漏报,患者及陪员就诊入住流程及细节、人员配备不充分,病区与患者及陪员管理是否细化、薄弱环节工作时段护理管理患者陪员是否进度顺利,患者及陪员情绪应对是否和谐、是否影响各项护理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3)规章制度知晓。全院上下包括患者及陪员实现人员全覆盖[3],统一进行线上培训学习、各项制度落实、严格考核并将培训考核落实结果在院周会范围通报,切实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疫情防护意识及能力。首诊医师须加强对本地及外省中高风险区门急诊患者及转诊患者的流行病学询问[5]。不再批准兰外专家前来会诊手术。医院专家除上级部门的指令性任务外禁止专家外出会诊手术。院内职工禁止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外出返院职工需提供7日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自己及家属无接触的流行病学史。发热门诊患者和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核酸检测专设采样地点,胸片或CT检查均设立专用地点和设备,不得与正常患者共用医疗区域和医疗设备。

(4)预检分诊筛查。医院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及省级医院管理方针制定了医院智能闸机入口(筛查包括医务人员通道、患者及家属通道、身份证通道、健康码通道)。门诊入口、急诊入口、发热门诊入口、住院大楼入口、各楼层电梯入口、病区大门入口、病房床位入住关卡电子扫码筛查问询制度(体温检测、身份证、健康码、出行码、流行病学接触史),形成医院出入单循环管理模式。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行绿色通道评估,做头颅CT时加做胸部CT检查;对于时间窗内进行溶栓或介入取栓的患者,若出现发热及相关接触史者由感染科、呼吸科等相关科室会诊评估后按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感染性病毒患者合并卒中时处理流程进行治疗[5]。所有人员实施弹性排班,有序合理安排到岗,每道关卡都设有专项组,人员24 h监管,做到严密监测,严格把关[6]。对于院内会诊转入的ICU患者及陪员要及时排查其核酸检测结果是否在医院规定的有效期内,防止过期影响陪护等重要事宜。提前告知患者及陪员如实汇报流行病学史和自我呼吸道不适症状的重要性,蓄意隐瞒造成的后果需要承担其相应的法律责任。加强核酸检测工作,严格核酸采样和检验人员资质,确保病例标本的准确性。医务人员凭工作证及电子刷脸、检测体温入院并进行省卫生健康委要求行每两周核酸检测。门急诊患者及陪员行身份证智能验证、健康码及出行码。工作人员熟知个人防护及发现疑似确诊患者处理流程(报告、隔离、转运、封闭等)。

(5)卒中患者及陪员管理。脑卒中患者的日常防护同正常人[7]。根据患者身份证、健康绿码、核酸阴性报告、胸部CT等相关检查符合要求后由门诊医师开具住院证后通过清晰明确的路标及专人引导至相应核酸采样点(预住院患者采样点)进行采样,待结果出示后引导至相应住院大楼预检后进入病区登记预检,病区实施24 h门禁封闭管理,专人值守负责,做到病区预检登记(患者及陪员核酸检测结果,监测体温,询问流行病学史、填写预检分诊表),执行“一患一陪员”制度,陪护人员固定,非须特殊情况更换陪员时需自费行核酸检测,并向科室备案,并严格做好交接。疫情期间严禁探视。住院部无门诊患者科室就诊。按《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8],病房每天开窗通风3~4次,每次30 min。在日常诊疗护理过程中,若有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时按相关规定转至隔离病房进一步筛查。门禁管理:除患者有手术、特殊检查等按需开门,病区患者用餐时段(早餐:7:00~8:30,午餐:11:00-13:00,晚餐:17:00~19:00),每30 min开病区大门一次,每次3 min,专人值守并负责登记。开门之前先在病区广播语音系统告知患者及陪员开门时间、时限、下次开门时间等,及时提醒患者及陪员出入时间,各班次形成统制化管理,利于正常护理工作和护患管理。

(6)体温检测。强化对患者及陪员病情动态监控,患者除每天日常体温监测外还需与陪员严格行每日3次体温监测登记,医、护及保洁体温每日每晨监测登记,均由专人负责。

(7)健康宣教。推进并实施互联网医院工作、线上咨询等医疗服务,有效分流患者,避免人员大量聚集。对于病区住院患者及陪员除入院常规宣教外,通过各楼层及病区电子屏、病房电视、宣传栏、宣传册、专人讲解及关注医院手机APP小程序等方式进行新型冠状并肺炎防护知识、相关制度及法律法规的宣教,并在院内自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宣教表上签字确认,指导其尽量减少外出,正确佩戴口罩、咳嗽礼仪和手卫生,废弃口罩处置、不适症状自我检测以提高其防控意识及行为。根据Fumis等[9]的研究,家属的探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疾病的康复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疫情防控期间,住院患者陪护管理中既要有利于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又要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提倡患者及陪员通过手机视频与家属、好友等进行沟通来缓解焦虑、抑郁的情绪。此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知识复杂,患者及家属易因看病心切而出现焦急、敷衍的心理或情绪,正确评估患者及陪员心理需求,运用合适的方式方法进行宣教,多次多时段反复告知、耐心解释、有效沟通、相互配合、做好疫情防控,避免因封闭式管理、开门时间、沟通方式等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使患者及陪员熟知住院病区患者及陪员的管理制度,并使其自身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8)严格通道管理。医护出入病区通道、患者及陪员通道、保洁保安通道、物流通道、医疗废物通道、生活垃圾通道、出入车辆通道(包括急诊救护车辆、员工车辆及外来车辆)等均须按照院内规定使用专用通道,避免交叉感染。

(9)院感督导管理。疫情防控检查督导小组进行不定时督导工作,对于防护措施、制度落实、设施、人员管理等进行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改进,确保工作落实落细。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护理评价项目包括:规章制度告知、体温抽查、流行病学问询、健康宣教、服务态度等,各项分值10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佳。统计记录2组患者的工作衔接情况,如进入医院时间、门诊就诊时间、核酸检测时间、入院病床时间。观察记录2组护理管理效果对比,如病区开门次数、未戴口罩次数、护患矛盾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用SPSS 23.0软件,定性资料的描述形式为[例(%)],检验用持续性变量资料的描述形式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工作满意评分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度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高,统计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分]

表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分]

2.2 护理工作衔接管理情况

观察组进入医院时间、门诊就诊时间、核酸检测时间、入住病床时间均比对照组少(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入院衔接时限比较[(),h]

表3 2组患者入院衔接时限比较[(),h]

2.3 护理管理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效果对比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护理管理效果[n]

3 讨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住院患者管理,保障病区安全,做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重要环节,全院上下统一指挥、步步筛查、责任到人、着力宣传、建章立制、多重督导、及时上报、心理疏导。病区管理采取严格把控,病区实施24 h门禁封闭管理,专人值守负责,做到5项检测全面,执行“一患一陪员”制度,疫情期间严禁探视等制度。在疫情消声灭迹之前,做好疫情防控是一项攻坚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时刻保持“慎独”,各个环节严格把关,避免疏漏,持续改进;在充分救治、护理患者的同时严抓疫情防控,确保医院患者、陪员及医务人员零感染,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国内境外病例数随全球疫情的情况始终存在,实施疫情常态化防控,是应对境外输入性病例的主要防控任务。限于疫苗产量、运输能力、接种能力和接种意愿等因素,短时期内预计疫苗对各国的疫情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且亚洲、非洲的大多数国家难以在短期内获得足够疫苗。因此,中国仍会受到境外新冠疫情输入的影响,科学研判输入性风险,为持续优化完善疫情防控各项策略措施,储备防控资源提供循证依据。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提高全院感控意识,强化医院感防控能力,落实全员标准预防措施。

猜你喜欢
病区核酸防控
全员核酸
核酸检测点上,有最可爱的平江人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第一次做核酸检测
依托皮肤科独立病区开展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教学查房探讨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核酸检测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基于循证的层级管理模式在手外科病区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