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不同成像序列在肛周脓肿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3-03-08 08:01王瑞昕
甘肃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内口肛管肛瘘

朱 娜,王瑞昕

(1.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甘肃 庆阳 745000;2.甘肃省庆阳市中医院放射科,甘肃 庆阳 745000)

肛管是消化道的终末段,与直肠及肛门相连,周围环绕内、外括约肌收缩封闭肛门,肛管和肛周区域血管及神经丰富,坐骨直肠窝、直肠周围间隙富含结缔组织,好发多种疾病,最常见肛周脓肿和肛瘘[1],近年来由于人们久坐习惯和饮食结构影响,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肛周脓肿发病因素主要有感染因素、性激素因素、免疫因素等,其中最关键因素为感染,感染灶多来自肛窦腺,肛腺开口于齿状线部肛窦,肛窦开口向上,粪便崁顿极易堵塞肛腺开口,致引流不畅,感染灶易向肛周直肠间隙疏松的脂肪结缔组织扩散,在肛周、直肠周围间隙形成脓肿,未突破皮肤形成瘘道[2],未形成外瘘口。

肛周脓肿以肛周皮下脓肿和坐骨直肠窝脓肿最常见,与肛瘘是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肛周脓肿肿为急性期,发病急、发病率高,若未采取及时诊治,导致肛管直肠与肛门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形成肛瘘,是肛周脓肿后期,30%~70%的肛周脓肿患者伴发肛瘘,一般具有肛周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排脓病史。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肛周肿痛、分泌物、破溃后流脓水等,迁延不愈,且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肛管的影像检查方法较多,临床主要采取肛门指诊对肛周脓肿患者进行判断及评估,黏膜下瘘以及硬结为肛周脓肿中比较常见的体征,如果仅采取该方式往往无法对患者的内口定位进行探查,只能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对其进行判断,因此,必须采取其他的检查方式提升患者的诊断率[3]。直肠镜检可以观察肛管腔内情况,但无法了解管壁及管壁外的情况;腔内超声可以观察管壁外情况,能对肛周脓肿进行显示,并对肛瘘内口位置进行辨别,还可以明确瘘管主支的具体走行及支管的具体数目,但不能对深部脓肿进行显示,不能区分炎性病变和纤维组织;以上均为侵入性检查,由于患者疼痛剧烈,无法耐受。CT检查能够直接显示肛管及肛周结构,但不能分辨肛管管壁结构、且存在电离辐射,对分辨肉芽肿性瘘管、括约肌以及盆底肌肉的纤维化存在困难。目前MRI检查已作为肛管和肛周病变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以多参数、多序列、多方位成像、无辐射和软组织分辨力高等优点,清晰显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瘘管并描述肛门括约肌复合体而逐渐成为肛周脓肿、肛瘘术前诊断的金标准[4],并能对肛周脓肿预后再评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正是基于此,通过与腔内超声进行对比,对MRI不同成像序列在肛周脓肿的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以及分析,现详细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9月—2020年10月在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治疗期间诊断为肛周脓肿的90例患者,使用随机法分组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入组标准:①患者年龄范围在20~65岁间;②患者经过诊断之后均为美国麻醉协会分级为Ⅰ或者Ⅱ级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存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患者;②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③存在严重恶性肿瘤的患者;④存在肝肾功不全疾病的患者;⑤存在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⑥存在精神疾病的患者。对照组当中有23例男患者和22例女患者,年龄范围在22~63岁,平均年龄为(42.38±5.63)岁。观察组当中有24例男患者和21例女患者,年龄范围在23~65岁,平均年龄为(43.55±5.42)岁。2组中患者的基础性资料经过对比分析后无意义(P>0.05),可实施研究分析。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患者均已经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签署完成书面的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中患者采取超声检查方式,在患者实施检查之前必须清理其肠道,可对患者进行灌肠,之后检查患者肛门周围情况,叮嘱患者保持左侧卧位姿势,观察患者肛门周围是否存在红肿、破口等异常情况。在探头上涂抹医用超声耦合剂,并且套上一次性避孕套,之后将其轻轻推入患者肛门当中,在推入过程中必须对准方向,并且缓慢进入;确认好患者的病灶位置,在二维成像条件下实施,及时调整伸缩范围,之后获得患者的病灶立体成像模块,在三维条件下执行;为了更好的对患者直肠肛管范围进行确定,可以将探头进行缓慢的上下撬动。

观察组中患者实施MRI检查,检查所采取的仪器为3.0T,患者进行检查之前“不喝、不清、不灌”,不做临床干预,尤其不要将脓液挤净后检查,尽量保持肠道及肛管自然状态;检查前禁食4 h,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予以镇痛,以减少运动伪影;叮嘱患者保持仰卧位,首先需要判断患者的肛管结构相对位置,在矢状位T2WI成像的条件下实施,之后使用冠状位及轴位,进行T1WI、T2WI扫描,增强扫描序列为3DVIBE(快速三维容积式插入法屏气检查)序列,分别实施矢状位、轴位以及冠状位扫描[5];强化对比剂为钆喷酸葡胺(国药准字H19991368)(Gd-DTPA),剂量为20 mL,使用方式为肘静脉快速推注,推注速率为每秒2.0 mL。全部病例采用扫描方式为大视野结合小视野扫描,大视野轴位T2WI序列及轴位T1WI序列、DWI序列,范围包括髂前上棘平面至肛门皮肤下缘平面,扫描层厚6.0 mm,扫描间距5.0 mm;小视野FS-T2WI斜轴位(垂直于肛管)、斜冠状位(平行于肛管),扫描层厚4.0 mm,扫描间距3.0 mm。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当中患者的肛瘘主管、肛瘘内口、肛门直肠周围脓腔以及肛瘘主管、支管诊断准确率和I期治疗效果。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其肛周疼痛以及肿胀等症状全部消失,波动感也消失,没有创口为显效;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其肛周疼痛以及肿胀等症状仍然存在,波动感情况不显著,虽然存在创口但是缩小显著为有效;患者经过治疗之后,肛周疼痛以及肿胀情况显著,不存在好转的情况为无效。患者治疗总有效概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相加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处理所选择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取描述方式为%,所实施的检验方式是χ2检验,P<0.05代表数据差异极为显著。

2 结果

2.1 2组患者手术结果分析

实施手术之后证实,对照组中括约肌间脓肿患者有11例,坐骨肛管间隙脓肿患者有27例,肛提肌上方脓肿患者有8例。观察组中括约肌间脓肿患者有10例,坐骨肛管间隙脓肿患者有25例,肛提肌上方脓肿患者有10例。

2.2 2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肛瘘主管、肛瘘内口、肛门直肠周围脓腔以及肛瘘主管、支管诊断准确率均低于观察组,组别间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2组患者肛瘘主管、肛瘘内口、肛门直肠周围脓腔以及肛瘘主管、支管诊断准确率对比[例(%)]

2.3 2组当中患者的肛周脓肿I期根治疗效对比

对照组当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组别之间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2组当中患者的肛周脓肿I期根治疗效果对比[例(%)]

3 讨论

首先了解肛周肌肉正常MRI信号:内外括约肌及肛提肌T1WI序列呈稍低信号,T2WI序列、T2WI脂肪抑制序列示内括约肌呈稍高信号,外括约肌及肛提肌呈等信号;肛周脂肪组织在T1WI、T2WI序列均呈高信号,T2WI脂肪抑制序列呈低信号。MRI扫描序列选择:T1WI平扫,可显示盆底解剖,对比病变部位有参考作用,对于显示肛瘘内口括约肌不连续、周围病变以纤维化瘢痕为主、无脓肿等优于T2WI;T2WI三维扫描,轴位根据括约肌间隙内脓肿判断内口位置,可评估瘘管、脓肿形态,冠状位可清晰显示瘘管穿过括约肌的位置,矢状位可显示瘘管数量及走行方向;压脂序列对病变周围炎性水肿显示良好,对脓性分泌物少或无的非活动性肛瘘的瘘管显示不敏感;DWI序列示脓液成分呈高信号。MRI扫描方位选择:垂直于肛管的斜轴位和平行于肛管的斜冠状位,能更充分地显示肛管结构及周围病变。

当前,MRI技术在临床当中的应用范围广泛,对软组织具有非常高的分辨率,该技术的多序列多方位扫描技术能够清晰描绘肛门内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肛提肌的解剖结构,同时还可以较好地显示肛周脓肿和肛门周围肌肉之间的关系[6]。以往的研究发现,对内口、脓腔、分支以及瘘管检查期间,采取自制的可调节肛肠水囊之后,均能够显示轴位MRI对比强化、T1WI压脂以及TIWI、T2WI压脂序列[7]。对肛周脓肿患者实施MRI检查期间,常使用的成像基础序列为T1WI、T2WI,出现T1WI低信号以及T2WI高信号则判断存在脓肿情况。对患者实施增强扫描能够对富血供脓肿边缘进行增强,提升患者脓肿显示概率,同时还可以对肛门内括约肌进行强化。轴位T1WI压脂增强扫描能够显示患者的内外括约肌,该方式可以对坐骨肛管间隙脓肿以及括约肌间脓肿等低位脓肿显示。冠状、矢状位则可以较好地显示患者的肛提肌,冠状位T1WI压脂增强扫描更能明确显示肛提肌以及耻骨直肠肌,提升患者肛提肌显示率。

对治疗肛周脓肿患者主要采取手术的方式,患者的脓肿切口大多和其括约肌切口范围以及内口相关,因此,在实施手术之前必须先找出内口并且将其清除[8]。以往主要实施腔内超声检查方式对肛周脓肿进行检查,能够进行横向切面和纵向切面360°旋转式探查,清楚显示患者瘘管横向、纵向间的解剖关系,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较强的穿透能力,操作便捷、简单,能对肛周脓肿进行显示,并能对肛瘘内口位置进行辨别,但是不能对深部脓肿进行显示,不能区分炎性病变和纤维组织。

本次研究对比两组中患者的肛瘘主管、肛瘘内口、肛门直肠周围脓腔以及肛瘘主管、支管诊断准确率和I期治疗效果之后发现,对照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低于观察组,组别之间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当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组别之间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腔内超声检查虽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依旧没有MRI检查方式显著[9]。在MRI检查方式上,出现圆形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则代表内口,轴位T1WI压脂增强能够对富血供的内口进行强化,使其呈现为环形,进而提升其检出概率。总之,对肛周脓肿患者采取MRI不同成像序列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主要依赖MRI可以多方位、多序列、多参数显示肛周脓肿的大小、位置及肛瘘的形态、内外口、瘘管走行与括约肌的关系,对患者后续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内口肛管肛瘘
尿道内口漏斗各参数诊断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胎儿正常肛门、肛管和畸形改变的超声图像分析
直肠癌直肠肛管经腹会阴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外口切开盲端旷置内口结扎术治疗老年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对大鼠肛瘘术后内口不愈组织修复影响的研究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肛瘘相关性鳞癌1例
分段贯穿结扎治疗硕大内庤5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