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礼制对传统民居的影响及在现代住宅中的延续

2023-03-09 02:03王昭玉郭超芳
居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礼制户型土楼

王昭玉 郭超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0)

“礼制, 即制度化的礼仪, 是在国家意志支配影响下, 有意识地将各类礼仪条理化、制度化, 经过长期积累,从而形成在内容上繁复庞杂, 形式上却又统一、规整的国家礼制”[1]。礼制充分体现在建筑上,如对各阶层建筑规模、建筑开间数、屋顶形式及色彩装饰等都有不同详细要求。这也是为什么民居建筑虽在地理环境、民族习俗、建筑材料和工匠技艺等影响下呈现出较大差异化,但究其根本,都无法脱离礼制制约的主要原因。我国传统民居类型多样,因地理位置不同,南北方民居差异较大,所以本文以北京四合院和福建永定客家土楼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者建筑形式、院落形式、轴线关系、宗祠位置和房间分配等方面的相似性进行详细分析,来充分验证礼制对传统民居的影响,最后再以现代住宅的不同户型为调研对象,来分析礼制在现代住宅中存在的影响。

1 礼制的发展

礼起源于原始宗教,是从原始宗教祭祀礼仪发展而来,在西周时期进入发展繁荣期,春秋时期进入发展定型期,春秋以后进入发展稳定期。礼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是作为统治者统治工具而得以日益完善的,所以当唐宋时期农民起义频发时,一部分出于镇压起义的原因,礼制开始下移到民间[2],礼制观念开始扎根于阶层人民之中,并逐渐渗透到阶层人民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

2 礼制对民居建筑的影响

2.1 建筑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形式大到如祭祀建筑天坛与地坛,小到如民居建筑四合院和土楼等,都多采用“天圆地方”设计理念,即建筑形式多为方形和圆形。这是因为中国人自古便极其重视天人合一,祭天也一向被历代君王视为头等大事。而“天圆地方”设计理念以及追求天、地、人和谐的文化理念,正是礼制的象征。现就以北京四合院和福建永定客家土楼为例,分析礼制对传统民居建筑形式的影响。福建永定客家土楼主要有圆楼和方楼两种形式,其中圆楼的杰出代表是承启楼,其共建有四环,每环都是同心正圆;方楼的杰出代表是遗经楼,其是以三座并列的五层正楼为主体,以正楼前大厅为中心,左右前方均为四层回廊式围楼,构成回字形楼群,整座建筑呈现为严格的方形。北京四合院虽根据主人地位及基地情况不同,分为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等多种规模,但无论规模大小,其建筑形式都基本为方形。由此可见,礼制对传统民居筑建筑形式的选择起到了一定影响作用。

2.2 院落形式

礼制中内外分明的思想观念对传统民居院落形式产生了极大影响。如北京四合院和福建永定客家土楼院落形式都为内向型,即对内开放,对外封闭。北京四合院为了将内外严格分离开,把外墙墙垣做的比较厚重,且不对外开窗,再把内院空间做大,使之成为建筑自然通风采光的载体和家庭活动的主要场所,如此一来,既内外分明,又秩序井然。福建永定客家土楼位于南方,气候和环境不同于北方,庞大的内向式封闭院落形式并非其最佳选择,但出于防御外敌考虑和所受礼制思想的影响,如客家土楼中的典型圆楼建筑承启楼,选择将土筑外墙建造的高大厚实,除一二层不对外开窗外,环内多数房间开门开窗都朝向内部庭院,又因其建有多环,从最外环层层向内缩进,所以其底层内院净空间不如北京四合院大,但通过巧妙分配,如每环一二层均不住人,把院内活动空间进行竖向分配,整栋建筑同样内外分明。

2.3 宗祠位置

宗祠属于礼制性建筑,宗祠文化也是中国礼制文化的核心,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所以宗祠在民居建筑中处于核心地位,这一点是不会被任何因素所轻易改变的,这也是礼制对传统民居产生重大影响的有力证明。如在北京四合院中,内院正北的房间即正房,其朝向和位置是最佳的,而正房一般又由三开间组成,中间一间为“堂屋”,又称作“中堂”,等级最高[3],所以一般把祠堂设置在此处,用于礼仪祭祀,供奉祖先灵位。而福建永定客家土楼跟北京四合院相比,其向心性这一特点更加突出,正中央才是整座建筑的核心位置,于是一般把祠堂设置在此处,用来供奉祖先,这一原则在圆形土楼和方形土楼都有严格遵守。

2.4 轴线关系

中轴对称是礼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礼制作为等级制度,主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加强中央集权,而中轴线的存在可以更好突出建筑的主从关系,彰显建筑等级。所以从皇家宫殿、公共官署、佛道庙观到一般民居,最重要的建筑部分都会依照严格的中轴线分布[4]。在民居建筑中,最重要的建筑部分无外乎就是祠堂。所以北京四合院通常以祠堂所在的中堂为中轴线,两侧对称布置东西厢房。而在客家土楼中,无论是方楼还是圆楼,通常也是以祠堂为中心轴线,在祠堂四周布置房间,保持了绝对的中轴对称原则。

2.5 房间分配

礼制中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观念直接影响到了传统民居的房间分配。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是人丁兴旺的体现,一座民居中通常居住着一个庞大家族,因此就产生了分配房间这一问题。这一问题牵扯到家族辈分、家族关系和家族发展等,所以其分配原则需要得到家族成员的充分认可。对众多家庭成员进行房间分配所执行的长幼有序、男尊女卑原则,就是礼制对传统民居影响的又一重要体现。如在北京四合院中,首先是正房中堂规格最高,除了中堂外,紧靠中堂的两侧正屋,也有等级之分,即东边为尊,西边次之,所以东边一般是家庭主人的卧室,右边一般是家中长子的房间。其次是厢房,厢房等级次于正房,一般是居住晚辈或妾室。平时若有亲朋好友到家中做客小住,也会住在厢房,且一般将其安排在宅子西侧的厢房。最后是后罩房,其等级最低,一般作为厨房、储藏和仆役住房等用。在福建客家土楼中,同样也是居住着一个大家族,如圆楼虽是单元式住房,但房间也是依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进行安排,会将采光和通风较好的房间留给长辈,分配原则与北方四合院一致。

3 礼制对现代住宅房间分配的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和思想观念转变,礼制对现代住宅的影响虽远不及传统民居深远,但尊卑有序的思想,却在现代住宅中持续发挥着作用。以河南省禹州市为调研地点,选取禹州市西城区的城上城小区、东城区的锦绣东方小区、北城区的万丰铂金翰宫小区、南城区的博雅苑小区和老城区的东关小区,五个小区为调研对象,首先对每个小区的户数及户型类型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东关小区共174户,均为三居室户型;城上城小区共598户,有三居室和四居室两类户型,其中三居室户型比例约占总户数的75%,二居室户型约占总户数的25%;博雅苑小区共360户,有三居室和四居室两类户型,其中三居室户型比例约占总户数的65%,二居室户型约占总户数的35%;锦绣东方小区共1 476户,有两居室、三居室和四居室三类户型,其中三居室户型约占总户数的80%,二居室户型约占总户数的13%,四居室户型约占总户数的7%;万丰铂金翰宫小区共1 453户,有两居室、三居室和四居室三类户型,其中三居室户型约占总户数的69%,二居室户型约占总户数的19%,四居室户型约占总户数的12%。再从每个小区每类户型中各选取20户,共220户进行家庭结构和房间分配调研,并对户主进行访谈,询问其房间分配所秉持的原则,分析礼制中尊卑有序的思想对现代住宅房间分配上的影响,来验证礼制思想的延续。

3.1 两居室户型房间分配

两居室户型(如图1),即有两个卧室,一个主卧室,一个次卧室。通过对锦绣东方小区和万丰铂金翰宫小区共40户两居室户型调研发现,选择此户型的多为夫妻家庭。其中有14户为尚未生育的夫妻家庭,7户为只有一个孩子并不打算要二胎的夫妻家庭,19户为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家庭。通过对户主访谈总结,发现在这种户型下,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夫妻家庭,这对夫妻一般都是居住在面积较大,朝向较好的主卧室,次卧室则作为书房或者客房,用于平常工作、子女回来时居住或者亲友来访时暂住,这与北京四合院中客人居住在厢房是一致原则。

图1 两居室户型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2 三居室户型房间分配

三居室户型(如图2),即有一个主卧室,两个次卧室。通过对五个小区共100户三居室户型调研发现,选择此户型的多为核心家庭。其中有39户核心家庭父母是青年人,55户核心家庭父母是中年人,6户核心家庭父母是年轻老年人。通过对户主的访谈总结,发现在这种户型下,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核心家庭,如果夫妻二人只有一个子女,那对两个次卧室的面积和方位一般没有太大要求,多选择其中一个面积较大的,朝向较好的次卧室作为子女房间,另一个次卧室做书房或客卧,夫妻二人居住在主卧室。如果夫妻二人有一对子女,这种情况下,对两个次卧室的面积和分布有一定要求,多要求两个次卧室面积和方位一致,以表现对两个孩子公平公正的态度;若是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多会让年长的孩子先进行次卧室选择,把剩下的次卧室分配给年幼的孩子,夫妻二人仍是居住在主卧室,这一点显示了礼制中尊卑有序的观念对现代住宅房间分配的影响。

图2 三居室户型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3.3 四居室户型房间分配

四居室户型,即有一个主卧室,三个次卧室。通过对除东关小区外的四个小区共80户四居室户型调研发现,选择此户型的多为主干家庭。其中有51户是有两代夫妻,且31户是由三代人组成,即第一代、第二代两对夫妻和第三代子女;20户是由两代人组成,即第一代和第二代两对夫妻。其余29户家庭有三代夫妻,即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三对夫妻,但调研中发现这类家庭中较多的第一代夫妻其中一方已经去世,只留下一位老人。通过对户主访谈总结,发现在这种户型下,尤其是只有两代夫妻的家庭中,多是第一代夫妻居住在面积较大、朝向较好的主卧室,然后第二代夫妻居住在条件较好的次卧室中,再是第二代夫妻的子女进行次卧室的选择。在三类户型调研中,户主多表示让年长者住在条件较好的房间是一种融于骨血的传统,也是我们应牢记的传承。

4 结 语

由于经济发展需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土地面积限制等原因,源自西方的住宅形式因高普适性这一特点迅速充满了中国各地,如此一来就大大削弱了礼制思想对建筑的影响作用,如礼制对建筑形式、院落形式、轴线关系等的指导作用皆不易发挥。因为传统民居所具备的占地面积大、拥有多重庭院空间、层数低等特点,在现代人口数量多、土地面积少和财政收入不平衡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下,较难在现代住宅中实现。但通过对现代住宅三类户型所秉持的房间分配原则调研可以看出,礼制的影响依旧存在,这一点是与传统民居相互联系与传承的,这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礼制户型土楼
长城脚下坐望山——C1户型&D3户型
侨城一号A&E户型
格局已变!最新数据揭示,广州楼市七成多户型超100m2!
从《太常因革礼·庙议》后妃袝庙问题看北宋的礼制运行
《红楼梦》宴饮描写中礼制与人情的二元共生关系探析
土楼夜景
永定客家土楼
走近永定土楼
“三月庙见”说平议——兼谈对古代礼制的理解方法
老年住宅户型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