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园

2023-03-10 15:08孙犁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李丹孙犁姐姐

七月里,一天早晨,从鸡叫的时候,就听见西边炮响,响得很紧。村里人们早早起来,站在堤上张望。不久,从西边大道上过来了担架队,满是尘土和露水,把担架放在村边休息;后边又过来一副,四个高个儿小伙子抬着,走得最慢,他们小心看着道路,脚步放轻。村边的人知道床上的人一定伤很重,趋上前面去。担架过来,看好平整地方,前后招呼着放下,前边的大个子擦着脸上的汗,说:“唉!你们轻轻地吧!”

随后叹了一口气。另一个大高个子说:“我看不用叫他了,一路上他什么东西也不吃。”

人们全围上来,大个子又说:“真是好样儿的呀,第一个爬梯登城,伤着了要紧的地方,还是冲上去打!直到把敌人打下城去,我们的人全上来,人倒在城墙边上,要是跌下城来,可就没救了!”

“谁知道这能好了好不了!是个连长,才二十岁。”后面另一个大个儿接着说。

村里住下八个伤号,伤重的连长要住个清净地方,就住在香菊的家里了。香菊忙着先叫小妹妹二菊跑回家,把屋子和炕好好打扫一遍。人们把伤号安置好,伤号有时哼哼两声,没有睁开眼睛。

香菊站在炕沿边望了一会他的脸,不敢叫醒他,不敢去看他的伤。香菊从小不敢看亲人流的血,从来也不敢看伤号的血,同年的姐妹们常常笑话她胆小,几次村中青年妇女们拆洗伤号的粘着血迹的被子和衣服,香菊全拒绝了。她转过身来对站在她身后的二菊说:“去烧火!”

二菊害怕姐姐又骂她不中用,抱了一把柴火进来,就拉风箱。

温热了水,香菊找出过年用的干净手巾,给伤员擦去脸上的灰尘。香菊看见他很年轻,白白的脸,没有血色;大大的眼睛,还是闭着。看来是很俊气很温柔的。二菊到窗台上的鸡窝去摸鸡蛋,鸡飞着,叫起来,二菊心里害怕被姐姐骂,托着鸡蛋进来,叫姐姐看。

香菊轻轻叫醒伤号,喂着他吃了。吃完了,伤号抬起头来,望了望香菊,就又躺下了。

香菊每天夜里和秋花嫂子去就伴,白天和秋花搭伙纺线织布,回到家来就问二菊:他轻些了吗?叫喊没有?同时告诉小妹妹:鸡下了蛋就把它赶出去;有人来捶布,叫他到别人家,不要惊动病人。

几天来,伤号并没有见轻,香菊总是愁眉不展。这些日子,她吃的饭很少,做活也不上心。

一天早晨,香菊看见伤号睁着眼睛,望着窗户外面早晨新开的一枝扁豆花。香菊暗暗高兴地笑了。

她小声问:“你好些了?”

伤号回过头来,看见是个姑娘,微弱地说:“你叫什么?住在哪里?”

“我叫香菊,这就是我的家。”香菊不知道说什么好,她竟是要哭了,可还是笑着说。

伤号也笑了,说:“怎么没见过你?”

“你没见过我,你睁过眼吗?现在你才好了。”香菊说,“我们从来没敢大声说话呀,走路都提着脚跟。”

“现在快秋收了吧?”伤号说。

“大秋还不到,天旱,秋天好不了。只要你的伤好了,就比什么也强。”秋菊点火做饭,又说:“现在你好了,你想吃什么?说吧!”

到锄过二遍地,伤号已经能拄着拐走动了。他叫李丹,他对香菊说,他家是阜平的,小时给人家放牛,八路军来到山上,就跟在队伍后面走了。那时才十三岁。先是当勤务员,大些了当警卫员,再大些当班长,排长。十年来,也不知道参加过多少次战斗。他说十年的小米饭把他养大,十年部队生活,同志和首长的爱护关怀,使他经得苦,打得仗,认得字,看得书。十年的战争把他教育:为那神圣的理想,献出最后一滴血,成就一个人民光荣的子弟。

天旱得厉害,高粱秀不出穗来,秀出穗来的,晒不出米来。香菊每天下地浇园,半夜就到地里去,留下妹妹二菊在家做饭,李丹帮她拉风箱烧火。吃饭时香菊回来,累得一点力气也没有,衣裳和头发像叫水浇过。她蹲在桌子旁边,一句话也不愿意说,好歹吃点,就又背上大水斗子走了。

这天李丹拄着拐,来到村南,站在高坡上,望见香菊那破白布小褂。太阳平西了,还是很热,庄稼的叶子全耷拉下来,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香菊在那里用力浇着园,把一斗水绞上来,把斗子放下去,她才直一直身,抬起手背擦擦脸上的汗。

李丹小时没做过这种劳动,只是在河边用杠杆车过水,觉得比这个省力得多。

香菊抬头看见李丹来了,就停下来,喘着气问:“你来干什么,这么晒的天?”

李丹看见香菊的衣裳整个湿透了,贴在身上,说:“这个活太累,我来帮帮你吧?”

香菊笑了笑,说:“不行,好好养你的伤吧!”

李丹着实心疼那浇园流汗的人,他劝香菊:“很累了,休息一下吧!”

“不能休息。好容易才把垄沟灌满,断了流又不知道要费多大力气。”

李丹想:要吸收多少水,才能止住这庄稼的饥渴?要流多少汗,才能换来几斗粗粮,供给我们吃用?他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战斗流血的意义,对香菊的辛苦劳动,无比地尊敬起来。

等到天晚,香菊说:“我们回去吧!”她问李丹:“你想吃什么菜?”

李丹说:“我想吃辣椒。”

“不。你的伤还没好利落,我给你摘几个茄子带回去。”香菊走到菜畦里,摘了几个大茄子。等她卸下辘轳回家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了,她背着辘轳,走在前面。经过一块棒子地,她拔了一棵,咬了咬,回头交给李丹,李丹问:“甜不甜?”

香菊回过头说:“你尝尝呀,不甜就给你?”

李丹嚼着甜棒,香菊慢慢在前面走。天空里只有新出来的、弯弯下垂的月亮,和在它上面的那一颗大星,活像在那旷漠的疆场,有人刚刚弯弓射出了一粒弹丸。

(选自《孙犁作品集》,有删改)

●读与思

冲锋陷阵、英勇作战的连长李丹受了重伤,住在香菊的家里,善良的香菊因为李丹的伤势严重而傷心、难过。为了李丹的伤能快些好,香菊竭尽所能地提供帮助。李丹也受香菊乐观的精神、勤劳的品质所感染,对自己战斗流血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本文通过平实的笔触,写出了抗日战士的英勇和农村妇女的善良、坚韧与勤劳,同时点明了战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一主题。

●读与悟

1.从平凡的生活事件中开掘主题,反映时代精神。

在孙犁的作品里,虽然描写的是抗日战争的事情,但并没有直接写战争的激烈、残酷,也没有“凄凄、惨惨、戚戚”的描绘。作者把笔墨集中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力图通过在我国革命进程中那些最普通、最常见的生活事件,表现出作家所经历的那个时代,表现出特定环境中人们的精神风貌。作品要高昂浓重地传达出来的是一种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情绪。

2.着力于内心世界的刻画,塑造人物的心灵美。

作者是善于刻画人物的,尤其善于刻画农村妇女的形象。青年妇女和少女的形象,更是被他描写得绘形绘声、生动活泼,体现出中国劳动妇女的聪明美丽勇敢的特点。他的小说在塑造人物时,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二菊到窗台上的鸡窝去摸鸡蛋,鸡飞着,叫起来,二菊心里害怕被姐姐骂,托着鸡蛋进来,叫姐姐看”“二菊害怕姐姐又骂她不中用,抱了一把柴火进来,就拉风箱”等句子,生动地写出了少女的心理活动。

3.用简洁传神的语言描写,打造富有个性的艺术特色。

“大秋还不到,天旱,秋天好不了。只要你的伤好了,就比什么也强”“你来干什么,这么晒的天”“你尝尝呀,不甜就给你”……这样的语言,似乎人人都会说,但却人人未必都能付诸笔端。没有扎实的生活基础,没有对群众生活的真实体验,没有精湛的艺术修养,是不会把蕴藏在沙砾中的璞玉变成闪光的艺术瑰宝的。

总之,比起那些酷烈血腥的故事,孙犁的小说没有大喊大叫,没有哭哭啼啼,而是轻灵飘逸,婉约唯美,抗日故事写成这样的风格应该说是孙犁的首创,也是独创。

【杜书英/供稿】

猜你喜欢
李丹孙犁姐姐
Dynamics of an SVIR Epidemic Model with Markovian Switching
爱书惜书的孙犁——读《书衣文录全编》有感
论孙犁作品中的逆向思维
顽皮的小雨滴
Cлово месяца
孙犁装外行
A Brief Analysis of Embodiment of Creative Treason i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Brief Analysis of Embodiment of Creative Treason i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认识“黑”字
十声姐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