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式睡眠管理模式的应用研究

2023-03-11 09:10海南省澄迈县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刘晓峰
新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寝室层级班级

◎ 海南省澄迈县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 刘晓峰

为进一步落实“五项管理”政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研究以学校管理为起点,以寝室管理、教学管理、习惯管理三条主线为抓手构建分层责任制管理方案,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他律”促“自律”,经层级式管理,形成以学生为核心的深度自主睡眠管理模式(如图1),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图1 层级式睡眠管理流程图

一、层级式睡眠管理模式的应用

本研究以县域某校684位高中生为研究样本,借助案例研究法对该样本进行追踪研究。具体应用步骤如下:

1.学制度,明任务。了解层级式睡眠管理制度和权责分工是管理应用的前提条件,为此管理的三条主线应逐一明确。(1)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睡眠管理实施方案》《班级分层管理制度》《值周生、寝室长宿舍管理和评分细则》。知道制度内容及其重要作用,积极参与或主动配合睡眠管理。(2)组织宿舍管理员学习《寝室分层管理制度》,部署管理方案,解读管理细则,明确寝室睡眠管理的任务分工,熟悉管理流程和奖惩条例,并委派德育干事对宿管工作进行监督。(3)组织任课教师学习《教师层级式睡眠管理细则》,教务处督促各教研组丰富教学方式,有效落实双定作业。(4)组织班主任学习《睡眠管理常规检查制度》,凸显班级管理对学生睡眠习惯的养成作用,合理利用班级领导团队进一步加强常规管理。

2.抓常规,促养成。以各项管理方案为准绳,应用层级式睡眠管理模式进行睡眠管理。管理过程中以“他律”促“自律”,多方共促行为习惯养成。

寝室管理:(1)宿管按学校的规定控制熄灯时间,并在熄灯后巡视学生睡眠情况;(2)楼层值周生协助宿管工作,针对熄灯后10分钟内监管未按时熄灯、仍在寝室内走动、说话、开夜灯学习等现象,勒令寝室长进行管理;(3)寝室长负责监督寝员按时就寝,不服从管理者依据管理制度登记上报。在监查的同时注重问题的反馈,以每日寝员——寝室长——楼层值周生——宿管——德育处的逆向逐层反馈为主,辅以每月寝员——德育处直接反馈的反馈模式,力求精准时效、及时整改。

教学管理:(1)教研组通过集体备课,创设更多问题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合理规划双定作业方案的实施细则;(2)以课堂互动促进学生参与,及时提醒困倦的学生认真学习,并对习题进行筛选,择优选取典例布置作业,确保双定作业合理科学;(3)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课上负责组织小组合作、同伴互助,课后负责作业的收取、统计、发放。

习惯管理:(1)班主任通过开展睡眠专题班会,强调提高睡眠质量的重要性,介绍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方法,并积极发动班委共同投身到班级睡眠习惯养成工作中;(2)班委依照职责分工,细化班级成员睡眠行为的监管,例如纪律委员负责记录自习课和上午第一节课、第二节课困倦者名单,课后予以提醒,并向班主任反馈名单;生活委员负责督促课间趴桌子的同学尽量去室外活动,放松心情,让大脑皮层细胞由抑制转为兴奋,精力充沛地迎接下一节课;体育委员通过加强体育课的监管和体育活动的组织,减轻班级成员的睡眠负债,提高睡眠质量。

3.勤反思,共推广。任何一种教育教学经验成果从初步长成到最后完善,都要经历不断实践和升华的过程,因此要重视实践检验和推广运用,贵在坚持和积累,重在创新和发展。各部门定期召开管理工作会议,反馈层级式睡眠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并对实施效果进行多元化评价,寻找优缺点,不断改进完善、整合提炼。以成果推广会、基地校等形式在区域学校进行推广应用,为区域学校有效落实“五项管理”政策提供可资借鉴的案例。

二、层级式睡眠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1.层级式睡眠管理能够改善学生睡眠质量。

通过宿舍管理这条主线,以制度化的管理条例保证学生的睡眠时间,以层级式的管理方式强化睡眠监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构建以学校——教师——学生深度自主管理为主线的睡眠管理模式,提高学校管理质量。

在应用层级式睡眠管理模式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CES-D量表对学生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从时间、心理、生理三个维度进行对比分析,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时间方面:23点后上床睡觉的学生人数由85.7%下降到17.6%,从上床到入睡需要半个小时以上的学生人数由20.6%下降到8.2%,每夜实际睡眠时间(不等于卧床时间)超过7小时的人数由56.7%上升到90.3%。调查数据表明应用层级式睡眠管理模式后,大部分学生能够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就寝并较快地进入睡眠状态,实际睡眠时间基本能得到保证。说明层级式睡眠管理能够延长学生的实际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生理方面:夜间易醒或早醒的学生人数由55.0%下降到21.4%,经常感觉困倦的学生人数由62.6%下降到17.4%,头脑清醒的人数由56.3%上升到87.8%,能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人数由34.0%上升到40.2%。调查数据表明应用层级式睡眠管理模式后,学生易醒、困倦的情况减少,应变能力有小幅度提升。说明层级式睡眠管理能够改善学生的精神状态,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心理方面:心情抑郁焦躁的学生人数由52.6%下降到28.5%,因压力大难以入睡的人数由12.6%下降到4.1%。调查数据表明应用层级式管理模式后,大部分学生的心理压力有所疏解,很少因心理问题而导致失眠现象的发生。说明心理压力影响睡眠质量,层级式睡眠管理能够减轻学生压力。

2.层级式睡眠管理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教学管理这条主线,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以问引思、以思激辩、以辩促学,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了,自然不会困倦。同时,利用双定作业控制每科作业量和固定完成时间,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梳理,寝室不再成为作业完成的第二战场。

现将实施层级式睡眠管理前后的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和第二学期期末的学生数学成绩进行对比。被试样本数:288人,试题难度:第一学期期末试题难度系数0.60,第二学期期末试题难度系数0.56,两次试题难度基本相同,第二学期稍难。

表1 层级式睡眠管理实施前后考试成绩

结论为:层级式睡眠管理前后考试成绩的双总体t检验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表明层级式睡眠管理对学生成绩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3.层级式睡眠管理能够改变学生睡眠习惯。

通过习惯管理这条主线,利用班级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加强行为监管,逐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形成规律的生物钟。

笔者在与各班班委座谈中发现:层级式睡眠管理模式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肯定,应用该模式后各班均无下课趴桌子睡觉现象,取而代之的是在连廊看风景或闲谈,或是洗脸清醒放松;上课精神状态更加饱满,更加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劳逸结合;中午、晚上都能自觉按时就寝,无人将作业带回寝室。说明层级式睡眠管理能够影响学生的睡眠行为,学生的睡眠问题得到了改善。

猜你喜欢
寝室层级班级
寝室“奇葩”操作大赏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寝室闹鬼记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寝室“活宝”征集令等
任务期内多层级不完全修复件的可用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