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FIG新规则导向下我国有氧舞蹈健美操制胜因素分析

2023-03-11 01:30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内江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制胜因素队形有氧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韩 笑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2022-2024与2017-2020年FIG竞技健美操中的有氧舞蹈规则进行研究。对新规则导向下有氧舞蹈的制胜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有氧舞蹈在比赛中的获胜提出对策。研究结果表明:①对比两版规则,有氧舞蹈竞赛规则变化在参赛组别、音乐时长、竞赛服饰、技术技巧动作组合数量、一致性评分、第二风格舞蹈5个方面有所变化;②有氧舞蹈的制胜因素主要体现在艺术编排与完成编排两个方面。其中艺术编排制胜因素包括:动作、队形、主题、服装、表现力。完成编排制胜因素包括:一致性;③提高有氧舞蹈在比赛中获胜的对策主要有赢在创编,重在完成两个方面。

健美操分为竞技健美操、健身健美操(有氧健身操)两大类,其中竞技健美操又分为竞技项目和有氧项目。有氧项目包括有氧舞蹈和有氧踏板。“在FIG2022-2024年竞技健美操规则中,有氧舞蹈的定义为:由8名运动员采用舞蹈风格的健美操动作编排一个具有“主题”的成套动作,必须包含32-64拍的第二风格(任何风格的舞蹈都被允许)动作,该动作必须区别于其它的编排内容,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强调所有队员的一致性,成套动作可以包含技巧动作或难度动作,但没有分值”[1]。

“健美操竞赛规则不仅是裁判员评分的依据和尺度,也是运动员编排成套动作的依据。运动员必须根据规则对动作难度、动作类型、音乐及时间、场地的使用等方面进行编排”[2]。“如果编排时忽略了规则的要求,将会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影响运动员取得良好的成绩”[2]。“通过规则的修改可以及时纠正有碍于技术发展的某些倾向,使技术朝着有利于竞技健美操项目特点的方向发展”[3]。

通过查阅竞技健美操规则变化相关文献发现发表较多学者研究健美操中竞技项目的规则变化。对于制胜因素,多数学者对花球啦啦操的比赛获胜提出较多的提高策略。很少涉及到有关健美操中有氧项目的规则变化分析及对比赛获胜提出的对策。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近两周期有氧舞蹈项目的规则变化进行研读分析,了解在新规则当中隐藏的制胜因素,把握主要的制胜因素的制胜点,为我国运动员、教练员科学训练和备战比赛获胜提供参考意见,推动该项目发展。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新规则导向下我国有氧舞蹈健美操竞赛制胜因素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①本研究在“中国知网”、“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平台进行输入“有氧舞蹈”、“竞技健美操规则变化分析”等关键词查阅相关期刊、论文。②研读《2022-2024竞技健美操竞赛规则》,为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

(2)对比分析法。本文将2017-2020年与2022-2024年FIG有氧舞蹈项目的规则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对改动较大的方面进行详细叙述。

2 结果与分析

2.1 参赛组别的变化与分析

在2017-2020版规则中对12岁至18岁以上的运动员一共划分为3个组别。分别是:年龄一组(比赛当年达到12-14周岁)、年龄二组(比赛当年达到15-17周岁)和成年组(比赛当年达18周岁或超过18岁)。新周期规则变化1:在2022-2024的新规则中对年龄命名进行了修正:原“年龄一组”更名为“少年组”,“年龄二组”更名为“青年组”。变化2:2017-2020版规则中只允许成年组参加有氧舞蹈的比赛,但在2022-2024规则中,允许少年组及青年组参赛。

2.2 音乐时长的变化与分析

2017-2020版规则中成年组的音乐长度为1′20±5秒。因为当时规则中还不允许少年组以及青年组参赛,因此音乐时长并没有给予设定。在新周期规则中对音乐的时长变化进行了改动,在2022-2024规则中,成年组成套时长更改为:1′25±5秒;青年组成套时长为:1′20±5秒;少年组成套时长为:1′15±5秒。

2.3 竞赛服装的变化与分析

在2017-2020版规则中女运动员不允许身穿裙装,竞赛服装基本与竞技健美操相似,但在2022-2024规则中不允许穿着过分贴近肤色的紧身连衣裤,女运动员允许在紧身连衣裤弹力全身紧身衣外身着不超过骨盆的裙子(像艺术体操服)但不得使用芭蕾舞裙款式。男运动员的服装不允许有亮片。

图1 2017-2020年FIG竞技健美操规则中有氧舞蹈项目服装

图2 2022-2024年FIG竞技健美操规则中有氧舞蹈项目服装

2.4 技巧组合数量设置的变化与分析

由表1可以得知:在2017-2020规则中,未对成年组的单个技巧组合及A+A技巧组合(如毽子+后团360°)出现次数进行规定。但在2022-2024年规则中,成年组及青年组单个技巧组合数量不做限定,但少年组单个技巧动作(如侧空翻)不得重复(包括其变形),若8名运动员展示技巧动作,则必须同时展示相同动作。在A+A技巧组合出现次数中,成年组可允许出现三次A+A技巧组合,青年组允许出现2次,少年组不允许出现技巧组合。

表1 2017-2020与2022-2024两周期技巧组合数量设定对比表

2.5 整体完成方面的变化与分析

在2017-2020年规则完成分部分未单独强调“一致性”,关于“一致性”的减分最多可减3分,但在2022-2024规则中,着重强调了“一致性”并且关于一致性的减分无限定。由此可见,随着有氧舞蹈项目的迅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比赛中取得胜利,“一致性”将会是一项重要因素。

2.6 第二风格舞蹈动作的变化与分析

街舞元素作为2017-2020规则中唯一的第二风格元素,形式单一,但在新规则指出有氧舞蹈成套中必须包含32-64拍不同于其他创编内容的“第二风格”动作(允许任何舞蹈风格)。对比发现,新规则明确指出:有氧舞蹈在第二风格方面做出了扩展,从过去的仅与街舞结合逐渐转变到可以与其他舞种元素进行结合,使各舞种之间形成交叉应用,更加突出了有氧舞蹈项目的特性。

3 有氧舞蹈制胜因素分析

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对新周期有氧舞蹈健美操的评分规则进行研读发现,分值评价一般都围绕着完成分、艺术分来进行。有氧舞蹈的评分一共20分,其中完成分与艺术分各10分,其中完成分评分范围包括:①技巧动作;②创编内容(开场、结束造型、操舞单元过渡连接、配合);③一致性。艺术分的评分范围包括:①音乐;②舞蹈内容;③主体内容;④成套艺术性;⑤艺术表现。由此可见,若想在比赛中取得胜利,完成分与艺术分的分值决定了一切。配合综上分析可以得出,在新周期中,有氧舞蹈的评分规则针对人员、音乐、服装、技巧(翻腾)组合的数量、完成分、及操化动作风格进行了改动。教练员应结合新规则的改动对有氧舞蹈进行创编。本研究对艺术分的制胜因素分析主要从动作、队形、主题风格、音乐、服饰、表现力进行分析;“一致性”完成分制胜因素分主要针对一致性进行分析。

艺术分编排制胜因素如下所示。

(1)动作。根据对比新旧规则可以得出:新周期中加入了青少年的新生力量,教练员在创编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年龄段运动员的性格特征进行动作的创编,针对年龄较小的运动员,创编可爱型,或者融入具有青春气息的代表性动作。有氧舞蹈的成套动作是由若干动作进行组合串连构建而成的,动作创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表演效果和竞赛成绩。

(2)队形。队形是有氧舞蹈成套动作的亮点,也是集体项目比赛的得分点、作为成套编排与竞赛的重要环节和评分依据,掌握有氧舞蹈的队形设计方法有助于提高成套动作的的视觉效果,增强成套动作的艺术性。在创编过程中,可根据构图的点、线、面基本图素,按其形态特征、变化形式构成有氧舞蹈不同队形的种类。

(3)主题。成套动作必须要有一个“主题”。成套创编应该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不仅是通过服装,还要充分运用动作和音乐(以体育运动方式)。一般成套动作的编排首先根据主题而定。主题可以是符合低年龄段孩子的可爱风、可以是富有青春气息的校园风等等。其次根据音乐的风格而定,音乐是整套动作的灵魂。根据音乐音乐本身深刻体会其中的内涵,在理解音乐节奏的同时,用舞蹈动作去表达音乐的内涵,演绎音乐所想要表达的故事,这不妨是一个好的主题方向,比赛过程中,主题突出的越明显,得分概率则越大。

(4)服装。竞技健美操的服装也是一种文化,她蕴藏,标志着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它越来越符合人们运动的需要,对服装的面料、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服装的样式、颜色、图案也是裁判、观众关注的焦点[4]。比赛时应选择色彩关系搭配和谐的服装,因为色彩往往带给人们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从而产生兴奋抑制,是感染观众和裁判员的重要因素之一。竞技健美操服装设计漂亮、别致、从服装美的角度来看,与众不同的色彩款式,不但能提高兴奋性,提高自信心。还可以反映出运动员的性格特征,教练员的审美观及设计师的聪明才智[4]。

(5)运动员的表现力。在短短的1分30秒的时间里,需要运动员去完整的展现所要叙述的故事。对于有氧舞蹈项目来说,运动员表现力的发挥有助于团队精神的展示,这对运动员的竞赛水平、成套动作的编排、心理素质、赛场环境有关。

4 完成分编排制胜因素分析

在2017版规则中,对于一致性只允许扣除3分,但是在新周期一致性的扣分制没有做限定,完成分的高低在整体分值中占有50%的比例。若想得到较高的完成分,一致性是不可或缺也是重中之重的一部分。

5 针对制胜因素提高有氧舞蹈比赛成绩的对策

有氧舞蹈在我国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从世锦赛不难看出,韩国队的主题鲜明的编排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了观众的认知,要想我国有氧舞蹈项目在国际赛场上突破以往的成绩,抓住制胜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创编、训练是提高比赛成绩所必不可少的。

5.1 赢在创编

(1)合理运用3种操舞编排要素进行创编。无论是在有氧舞蹈的主体操化动作即健美操动作,还是第二风格舞蹈动作,教练员在创编时应考虑到方向变化、节奏变化、动作杠杆的变化来丰富有氧舞蹈的动作内容。

a、方向变化。身体参考点相对的改变即改变身体所面对的方向动作。常见的方向有:正面、侧面、背面。但是在创编的过程中除了使用常见的方位外还可运用对角线、旋转(逆时针、顺时针90°、180°、360°)运用转体改变动作方向,同样的动作融入转体,极大的增强了动作的复杂性。

b、节奏变化。与音乐的节拍,动作快慢速度变化有关,常见的节拍有1拍1动、2拍1动,若想突出动作的与众不同,则可以融入1拍2动,或不规则节拍变动,例如1-4拍采用寻常的1拍1动,5-6拍采用2拍1动,7-8拍采用寻常的1拍1动。动作节奏的变化可依据音乐的鼓点进行改变,使其更富有流畅性。

c、动作杠杆的变化。即手臂和腿长度的变化,动作杠杆长度增加,会提高动作幅度,相应增加了编排复杂性和动作强度。但是过多的长杠杆动作则会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因此合理运用手臂和腿的长杠杆与短杠杆的变化。在编排手臂动作与腿部动作时,不一定要采用固有的对称方式,也可以采用双手不对成的动作。

(2)合理运用空间对技术技巧进行创编。技术技巧动作作为有氧舞蹈中的一大亮点,运动员须在空中完成翻转动作,使得运动员在场地空间的运用发生改变,这就不得不需要考虑到空间因素。例如,踺子小翻+后团就完美的运用了高空间,不仅给予观众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而且提升了该项目的观赏性。技术技巧的难度选择越大,越富有冲击力,例如,前滚翻VS踺子小翻+后直。相应的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

(3)融入不同街舞风格进行创编。有氧舞蹈中的第二风格是该项目区别于竞技项目的主要元素,是有氧舞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在前旧周期中,街舞是最具代表性的第二风格。运动员们常用Hip Pop、Locking、Breaking作为创编要素。创编过程中不需要从始至终只采用一种风格,而应当将“主题”“常见元素”都融入进去。例如,韩国队“加勒比海盗”主题的有氧舞蹈第二风格部分就充分融合了主题元素、Locking、Breaking元素。是一个成功案例,值得教练员们学习。

(4)注重人员分配进行过渡连接的创编。过渡与连接类动作在有氧舞蹈项目中起着衔接作用,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成套的质量。在创编过程中选择过渡与连接动感流畅,动作富有创新性、巧妙性。此类动作在编排过程中,一是注重人员分配。充分考虑身高、体重,在进行过渡链接时,选取身高相同,体重相当的队员一起进行,会在视觉效果的呈现上较为舒适。二上在进行双人配合时除考虑上述因素外还需考虑性别因素,因为配合动作至少需要双人完成具有身体接触的配合动作,身高较高的男生与身高稍低些的女生搭配,一来安全性得以保障,二来搭配起来也比较轻松。

(5)合理运用三种队形变化方法进行创编。队形变化方法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①渐变。是由一个队形逐渐变化成另一个队形的方法。②突变。突变是用最少的位移步伐变化到下一个队形。这种队形变化方法简单易行,变化迅速,干净利落,队形易于成型,体现队形突然变化的效果。③流动。是通过一些列有规则的、不停顿的位置移动变化去形成新的队形。该变化方式体现了队形清晰、自然、流程,空间结构充实饱满的特点。教练员们可以充分运用队形的渐变、突变、流动使得队形增添多样性,这就需要教练员们平时需要收集有氧舞蹈八个人的相关队形素材。

(6)服装与主题相符。服装与选择应与主题相结合,注意服装与主题的颜色搭配,使舞台效果绚丽,这样能够把裁判员、观众带入比赛情境,创造良好的比赛氛围。

(7)表现力配合基本功练习。在培养运动员的表现力上,着重练习操舞动作基本功以及对音乐节奏感的理解,在基本功训练中,一是着重对力量、柔韧、耐力、速度和协调性等方面的训练;二是面对镜子进行训练。首先,面对镜子时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自己的动作,以便于找到最佳动作呈现的角度;其次,面对镜子可以配合练习面部表情,确定脸部位置能够与动作类型形成最佳匹配,以提升表现力。

5.2 重在完成

完成分在有氧舞蹈的评分中占据了50%,在练习一致性的过程中,一是可以加以视频辅助,即在完成成套动作的同时进行摄像,成套结束后下发至各运动员进行观看分析,进行小组讨论。讨论过后针对不足继续进行练习,以提高团队整体一致性为最终目的;二是小组成员可面对镜子对动作的发力速度、身体控制角度、动作运动轨迹进行定位,确保8人如1人。

6 结论

(1)对比两版规则,有氧舞蹈竞赛规则变化在参赛组别、音乐时长、竞赛服技术技巧动作组合数量、一致性评分、第二风格舞蹈5个方面有所变化。

(2)有氧舞蹈的制胜因素主要体现在艺术编排与完成编排两个方面。其中艺术编排制胜因素包括:动作、队形、主题、服装、表现力。完成编排制胜因素包括:一致性的完成。

(3)提高有氧舞蹈制胜因素的基本对策主要有有赢在创编,重在完成两个方面。

猜你喜欢
制胜因素队形有氧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Logistic回归模型对女子网球制胜因素模型的构建及分析——以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为例
竞技足球比赛技术制胜因素研究
队列队形体育教案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健身健美操的比赛制胜因素分析
无人机编队机动飞行时的队形保持反馈控制
糖有氧代谢与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