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敦击鼓

2023-03-11 16:54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2023年12期
关键词:范雎王敦门客

原文

王大将军年少时,旧有田舍名,语音亦楚①。武帝唤时贤共言伎艺②事,人皆多有所知,唯王都无所关,意色殊恶,自言知打鼓吹③。帝令取鼓与之,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旁若无人。举坐叹其雄爽。

注释

①楚:楚地,指长江中下游一带,由于地方语音色彩较重,中原人认为其鄙俗土气。

②技艺:这里指歌舞。

③鼓吹:指鼓箫等乐器合奏。

译文

大将军王敦年轻时,原本就有乡巴佬的外號,说话的口音也很重。晋武帝召集当时的名流一起谈论歌舞技艺的事,大家都能说出一点体会,只有王敦对这事毫不关注,脸色显得非常难看,说自己只会打鼓。武帝就命人拿鼓给他,他从座位上挥袖而起,扬起鼓槌,奋力敲击,鼓音和谐迅急,神情豪迈奔放,旁若无人。四座无不赞叹他的威武豪爽。

主题赏析

因为长相和口音,王敦一开始被视为一个粗人,被冷落一旁。当他自信豪迈地击鼓时,满座无不为他娴熟的技艺折服。因此,不能仅凭外貌对一个人作出评价,透过外貌看到人物的本质,发现其身上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优点才是客观、公正的。

延伸阅读

战国时“布衣卿相”很常见,士人们往往需四处奔走、通过自身口才阐述自己的见解,以此获取用人者的赏识,秦相范雎正是这方面较早的代表人物之一。

范雎出身寒微但口才极佳,曾四处周游宣扬自己的主张,可惜因其貌不扬乏人理会。好不容易到了魏国大夫须贾家里当门客,也因相貌丑陋一直受人排挤。

在齐国的一次办事过程中,齐襄王听闻范雎口才不错,出于礼貌送了他一些黄金酒肉邀其相见,但范雎因为觉得自己已是魏国门客,便推辞没有接受。须贾知道这事后却不这么认为,他一口咬定范雎“通齐卖国”,并将此事报给了魏相公子齐。于是魏齐对范雎严刑拷打,让范雎受尽了折磨和侮辱。受此大辱后,范雎在须贾一个家丁的帮助下逃离了魏国,最后辗转入秦,受到秦昭襄王的赏识,当上了宰相。

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的策略,为秦逐个兼并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他还通过反间计,让赵国启用了“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秦国在长平之战中大获全胜。范雎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一代名相。

秦昭襄王评价范雎:昔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范君亦寡人之叔父也。能被君主誉为吕公管仲,范雎也算青史留名了!

猜你喜欢
范雎王敦门客
莫做挑拨离间之人
范雎报仇
放低姿态的智慧
门客三字阻筑城
给猫起名
Nonvolatile control of transport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in magnetoelectric heterostructures by electric field∗
默当
《在诗意中行走》
摧枯拉朽
当代“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