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五个第一”意识

2023-03-12 02:20华旦才让
党的生活·青海 2023年1期
关键词:果洛二十大青海

●华旦才让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高举旗帜、明确方向、鼓舞斗志的大会,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对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指导青海未来发展,动员全省上下在新时代新发展新征程上履行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实践意义。因此,全面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我们党员干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

首先,我们要坚持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学习强州”行动的重要内容,坚持原原本本学、结合实际学、示范引领学、形式多样学,做到深学细悟、融会贯通。其次,要深入落实《中共果洛州委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推进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果洛建设的实施意见》,拿出攻坚精神、强化底线思维,才能确保大会精神在果洛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要更好地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果洛各行业落地落细,做好民族团结是第一要务,社会稳定是第一关键,生态文明是第一责任,民生是第一目标,乡村振兴是第一大事,只有牢固树立这“五个第一”意识,才能更加立足党二十大的主题精神,更好、更快地体现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才能推进“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奋斗目标,实现青海今后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

一、凝聚共识,民族团结是第一要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民族团结就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所系,是民族地区发展进步的现实需要,也是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繁荣发展的人心所向。我们要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谆谆教导,要充分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教育,持续深化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要深化群众对“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理解和认识,要宣传引领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和睦共处、团结奋斗,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凝聚各族群众的共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真正做到带领各族群众共同建设现代化新果洛、创造美好生活。

二、筑牢基层,社会稳定是第一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夯实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层基础”。把基层基础作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共同基础,是因为基层是大国安全的底色和底气。百年来,我们党带领全体党员和人民锐意进取、接续奋斗,坚持强基固本、大抓基层,在理论创新与实践伟力的互动中不断推进基层党建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畅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走向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大厦的根基,处在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丝毫不能松懈。我们只有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能真正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从而确保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在基层全面贯彻落实,才能最充分地调动基层力量,最广大地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到基层社会的治理中,才能从源头上化解各种矛盾,确保社会稳定。

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同时,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深入贯彻落实州委“一统领四推进”总体思路,推动“四联三卷”九项行动落实落细。同时,一定要时刻绷紧社会稳定这一关键的弦,增强忧患意识,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切实扛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稳定”的政治责任,着力排查化解风险隐患,保障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守牢基层社会稳定底线,以长期的稳定发展作为目标,切实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果洛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以优异的工作实绩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三、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第一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新时代十年,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书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青海的生态像水晶一样弥足珍贵而又非常脆弱,这需要我们用心用情用力把生态保护好。我们要坚定不移打造生态文明高地,我们要知道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决屏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屏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树立起生态环境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局观念。我们党员领导干部要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的守护人,扛牢源头责任,展现干流担当,保护生态、涵养水源,结合果洛丰富的生态资源,创造更多生态品牌,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着力维护天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一体化保护好高原高寒独有的生态系统,在生态治理上交出最优“成绩单”。

四、关注群众利益,民生是第一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及“人民”“民生”,这要求我们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民造福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十年,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

把人民利益摆在首位,就是要全面关注群众利益、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第一目标;就是要不断提高生活困难群众的生活水平,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殷实富裕;就是要保障和实现农牧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多彩快乐;就是要加强基层的基础设施建设,让人民群众生活的更加舒适健康。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时刻关注群众所需所求,逐步把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好。在此过程中,要结合果洛实际,着力破解农牧区生产生活良性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强民生兜底保障和遇困群众的救助工作,在民生领域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应享尽享。

五、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是第一大事。实现中国梦,基础在“三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站位高,才会方向明;底数清,才会决策实;状态好,才会干劲足。通过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可以使我们清晰判断出,地处高原是青海的区位短板,发展不足是青海的现实之困,区域差异是青海的协调难题,转型缓慢是青海的发展瓶颈。

面对这些难题瓶颈,只有“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破局。要想推动高质量发展,急需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好乡村振兴是第一大事,要结合果洛实际,始终坚持畜牧业和牧业村优先发展这一乡村振兴的总方针,加大对低收入牧业村的扶持力度,要提升低收入牧户、特别是刚刚脱贫牧户的内生发展能力,加大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的兜底保障力度,发挥好农村集体经济和畜牧业合作社对低收入牧户的带动作用。在这一乡村振兴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只有践行时代使命,厚植为民情怀,勇于担当作为,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转化为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信仰,把重大要求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的殷殷嘱托转化为造福人民的务实举措,才能切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落细,才能高度凝聚起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建设新果洛的磅礴力量,才能团结带领群众走好新的赶考路。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行动才会更加自觉。让我们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为起点,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统揽工作全局,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奋力推动果洛在新征程中创造新的辉煌,为奋力建设现代化新青海贡献果洛力量。

猜你喜欢
果洛二十大青海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果洛州草原建设综合措施初探
大美青海
“现代塔哇”的含义及其特征——以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智青松多镇三大寺院的塔哇为例
青海果洛州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推广探究
果洛玛沁的九天九夜——青海果洛玛沁“8 ·30”山体滑坡抢险纪实
青海行七首(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