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权交易助推乡村振兴:理论诠释、现实意蕴与改革进路

2023-03-13 02:32何琼祝静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192
产权导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产权交易产权交易

◎何琼 祝静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92)

农村产权交易的核心理念是针对农村集体性资产、土地经营权、林权等进行流转交易,激活农村“人”“地”“钱”,盘活农村资源,助推乡村振兴,本质上符合乡村高质量发展之路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产权交易不断发展完善,加快了农村产权的有序流转,已经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新时代全面实现乡村振兴要抓重点补短板,对农村发展过程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环节进行改革创新,建立与乡村振兴战略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弥补农业农村在发展中的不足,以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为重点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有助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盘活乡村振兴整个大局。

一、农村产权交易的理论诠释

1.农村产权交易的研究综述

农村产权交易对于完善政府为农服务、促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1]农村产权交易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我国还处于探索和培育阶段,张鲁以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业务实践为研究对象,发现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的组织架构设计和运转效率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存在市场和政府配套机制建设不健全,农村产权融资效率低等情况的制约。[2]冯兴元认为当前我国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突出表现为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在农村的覆盖面严重不足和可参与交易种类少,对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形成制约。[3]

虽然我国农村产权交易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农村产权交易在盘活农村资源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到了理论界的广泛认可,在如何完善农村产权交易的做法方面也具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研究成果。李明华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研究对象,发现深化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重点在于通过农村土地交易平台建立打破城乡分割的市场体系。[4]左力等对产权交易案例进行研究,认为通过形成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产品收益能够激励农村产权交易,从而实现农民增收和盘活农村要素市场。[5]总的来说,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能够优化农村资源配置,盘活农村资产,对于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作用。[6]

2.农村产权交易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改革农村产权制度和完善农村产权交易的现实需求逐渐明显。农村产权交易能够助推乡村实现“五位一体”的振兴。第一,农村产权交易以集体产权、产业项目作为推介对象,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运作,能够形成促进农村产业项目质量提升的倒逼机制,提升农村产权的利用效率,优化农村产业体系。第二,农村产权交易涉及资产评估、抵押融资等综合功能,需要引导各类人才投身到农村产权交易。此外,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建设会促进乡村人才引进、培养、管理等体系建立健全,实现懂农业、懂技术、懂市场的人才回流,有助于乡村振兴的高质量人才储备。第三,农村产权交易流程涉及农村金融、资产评估、法律制度等专业知识,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会促进作为交易主体的农民学习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激活乡村文化资源,提振乡村精神。第四,农村产权交易可以将农村的“死”资源变成“活”资本,让农民自由配置资源和资产,提升农村产权的交易价格,本质上符合农村绿色集约发展模式。此外,农村产权交易便于加快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进一步改善农村整体环境。第五,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尊重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地位,有维护农民集体的合法权益和基层组织的权威。在农村产权交易过程中,农村集体资产由村民代表大会同意、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监管部门审核批准,有利于加快农村民主化进程。

3.完善农村产权交易能实现“多赢”

完善农村产权交易能够实现村集体、村干部、农户等多方主体的共赢,有效调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农村产权交易中的重要作用。第一,完善农村产权交易能够促使农业资源转变为农业资产,将农村资源转变为农民手中的股权,实现了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第二,完善农村产权交易能够提高村干部威信和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度。村集体搭建平台促使农村产权进入市场公开交易,农村集体资产由村民代表大会同意、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监管部门审核批准,保证交易过程的公开性、透明性与规范性,让农户对交易过程看得明白,提高百姓对村干部的信任度。第三,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可有效维护农户的财产权利。村集体把对竞价人收取的价值列入保证金,充分保障市场公开交易的合法性合规性,帮助农户得到多种延伸服务,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农户的财产权利。第四,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可有效调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配置资源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农村产权交易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能够有效制止恶性竞争,将交易风险降到最低,在发生纠纷时可以为政府减轻负担。

二、完善农村产权交易的现实意蕴

1.农村产权交易具有政策支持

2011年11月我国召开首届农村产权交易研讨会,提出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要素市场发展,要求建立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从交易主体、流程、运行机制等方面不断出台政策文件,开辟政策通道。2013年《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在农村建设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同时推动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2015年《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以规范流转交易行为为重点,确保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稳运作。2016年《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引导农村产权规范流转和交易,鼓励地方建立与实际需求相一致的产权流转交易市场。2020年《关于做好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中,全面推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力争使改革覆盖到所有涉农县(市、区)。2022年《关于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试点。与此同时,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统筹规划,不断出台指导性意见,为农村产权交易提供了政策保障。通过对上述政策的研究,可以发现从中央到地方不断规范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完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我国关于农村产权交易具有明确的支持政策,使得资本和人才的下乡渠道不断畅通,弥补了农村产权制度方面的短板,增强农村产权交易规范化,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现。

2.完善农村产权交易的实践探索

整体而言,我国各地不断抓住农村改革重点任务,探索适合当地的农村产权交易模式。一是“武汉模式”,突破了农村土地流转融资的限制。武汉农村产权交易所以改革为抓手,抓住国家级改革试验区的政策红利,对农村土地所有权、经营权及承包权实行“三权分立”,极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二是“温州模式”,解放思想,拓展交易品种。温州首创了将房屋所有权纳入农村产权交易的先例,并以县区为单位扩大农村宅基地流转范围,突破了农村产权交易种类的限制。作为我国农村改革先行试点,温州推进完善农村产权交易的实践探索为各地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积累了宝贵经验和实践基础。[7]

此外,江苏省东海县的农村产权交易流程将前置审批权限由行政主管单位下放至县级农交所,对于活跃农村市场、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间流动配置具有重要作用。[8]浙江绍兴运用乡村振兴十大模式之一的要素激活模式,让闲置房成为激发乡村活力的新支点,在全域范围内开展激活闲置农房,促使农房使用权“流”起来,资源“活”起来,促进了农户增收致富。研究对象选取了国内起步较早或较为典型的农村产权交易实践探索,除上述地区之外,目前我国各地区不断深化改革农村产权制度,建立并完善农村产权交易机制。

3.农村产权交易的先进经验

虽然整体上我国农村产权交易还处在探索试点阶段,但对我国经验较为成熟的实践探索进行总结,可以发现一些值得借鉴的先进经验,作为国内其他地区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完善农村产权交易的“他山之石”。第一,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是完善农村产权交易的基础。对国内农村产权交易较为成熟的地区进行研究,可以发现政策支持对于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对于保障交易主体合法权益、规范交易流程具有重要作用。第二,加强宣传推介能够调动农户等主体的积极性。比如浙江绍兴定期开展“规范产权交易”等宣讲活动,并举办相关培训班,对农经站人员、村“两委”干部进行定期培训,积极营造“产权交易”的氛围,调动了农户等主体的积极性。第三,完善的运行体制和管理制度有助于促进产权交易的开展。比如走在全国前列的成都采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农村产权交易所,在全域范围内组织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形成完善了“三级联动”的运行体制。第四,规范的交易秩序能够促使农村产权交易有章可循。比如福建省不断对农村产权交易流程进行规范,出台《农村集体资产流转交易实施细则》等,对当地的林权、森林资产等进行界定和规范,保证农村产权交易实现有章可循。

三、完善农村产权交易的改革进路

1.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政策支持

一是地方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政策配套,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做大做强提供保障。在坚持依法、自愿、公正的基础上,提高农村产权交易品种的丰富性,加强信息资源互通有无,从政府层面带头推进政务信息资源整合,统筹兼顾信息共享的可行性,更新及时,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二是建立完善规范化运行机制。通过调整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统一交易规则、统一监督管理”的运行模式,村民代表大会和乡镇农村集体经济监管部门要对农村集体资产进行审核批准,监督交易流程是否合法合规,确保农村产权交易实现阳光操作。

2.强化平台建设,拓宽业务范围

一方面,各地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成立农村产权交易领导小组,重点围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搭建交易平台,通过配备专业人才和硬件设施建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以国内较为成熟的地区为样板,借鉴其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在建立交易平台的基础上找准业务的精准发力点,以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对平台建设进行规范化管理,强化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对农村产权可交易项目进行梳理,拓展产权交易种类范围,确保具有资质达到标准的产权项目及时进入平台进行交易。在交易项目上解放思想,业务经营方面开拓创新,围绕主营业务深耕细作,扩大市场覆盖面。此外,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引导,帮助更多市场主体进入平台完成交易,组织开展农村产权交易现场会,指导及时进场交易,使达到交易条件的项目“应进必进”,倒逼农村产业项目质量的提升,极大提升农村产权的利用效率。

3.发挥市场机构作用,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一方面,充分利用评估机构、担保机构、保险、基金等市场机构作用。引进具有良好信誉和资质的专业评估机构,结合农村产权交易实际情况对交易项目进行专业评估,增强价值评估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推动农村产权交易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配套金融服务体系。结合交易项目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为各类主体尤其是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提供专业信贷担保服务。加强农村产权交易所和保险机构的配合,扩大农村产权抵押贷款保险的覆盖面。吸收金融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大量参与,增加农村产权市场参与主体,实现农村产权的市场价值发掘和资本增值。

4.引进专业人才,提高农户参与度

一方面,引导专业人才投身到农村产权交易,加大对农村产权交易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出一批懂技术、懂市场、懂农业的专业人才,通过人才引进,创新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立健全人才引进管理体系,引进培养农村产权交易经纪人等专业人才,引导各类人才投入到农村产权交易事业中。另一方面,农村产权交易流程涉及农村金融、资产评估、法律等专业知识,农村产权交易会倒逼参与交易的农民学习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水平。要提高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覆盖面,加大农村产权交易惠农利农的宣传力度,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功能配套设施,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进一步整合资源,以农村产权交易为抓手,加强对农民的金融、法律等知识的普及宣传,促进农民按制度参与到农村产权交易中,依法解决侵害农村集体和农民利益的问题,不断激发村集体和农民的产权交易热情。

猜你喜欢
产权交易产权交易
产权与永久居住权的较量
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发展问题研究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大宗交易榜中榜
对“小产权”房的认识与思考
吉林省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平台的构建研究
交易流转应有新规
大宗交易
惊人的交易
对小产权房问题的法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