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个案研究
——以DS学校为例

2023-03-14 06:56欧阳忠明郑丹丹尹雪峰
职教论坛 2023年2期
关键词:成校紫砂空间

□欧阳忠明 郑丹丹 尹雪峰

2021年8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教育培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建设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1]。Lixinski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绝大多数是借助民间团体组织、机构的托管方式实现,具有数量众多以及发展完善的特点,在文化传承方面需要吸引大批民众参与其中,同时加强知识宣传,激发民众热情[2]。鉴于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简称“成校”)是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乡镇政府举办和管理的以文化技术教育为主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农村成人教育基地,因此,成校要充分发挥其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公共文化宣传普及等文化建设中的突出作用,增强居民文化认同感,大力推动我国非遗的弘扬与传承。但近年来,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对诸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传统文化教育依然涉猎较少,亟待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索[3]。为此,基于文化认同展开个案研究,探讨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传承非遗的空间、策略、问题和启示,无疑能够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并为我国成校发挥非遗传承功能提供实践经验。

一、基本概念界定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 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括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4]。《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还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地再创造”之特性,以及为社区及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之功能,强调了非遗的活态性以及与社会生活的本质联系。随着我国非遗保护的深入开展,社会各界对非遗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非遗之所以能够延续历史文脉,人才培养至关重要[5]。

(二)文化空间与文化认同

文化空间就是某个民间或者传统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或某种特定的、定期的文化事件所选定的时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是民间在相对固定时期里、定期反复举行的群众性文化活动”[6]。向云驹进一步将文化空间和具体民俗文化活动、仪式庆典等结合起来,认为具有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岁时性的民间节日,神圣的宗教聚会纪念日,周期性的民间集贸市场,季节性的情感交流场所,娱乐性的歌会舞节,盛大的祭祀礼仪及其场所,语言、族群的各种独特文化,独特的历史传统等等,都是文化空间的表现形态[7]。在现实情况下,非遗不再是某个小群体独自享有的文化传统,从它被认定为非遗的一刻开始,它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特定的或无形的文化空间中发挥建构民族文化认同的作用。

文化认同是人们对于某种文化的理解、接受、保护和实践的过程,也是一种文化选择的过程[8]。冯天瑜认为文化认同是一种肯定的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9]。学者郑晓云认为:“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这种共识与认可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升华,并形成支配人类行为的思维准则与价值取向”[10]。个体在对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之后,经过甄别认可其价值,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文化认同包括本己文化认同和异己文化认同,并以形成自我生命意义的建构为旨归。文化认同的过程就是文化价值比较和发现的过程。文化并不是一个静止态的存在,文化内部的创新、不同文化的接触、社会生活的变迁都可能引发文化内部结构的变化,与之对应的文化认同也处于不断调适和建构之中。就非遗而言,作为文化多样性的代表,非遗是对抗文化霸权和文化单一化的有力武器,是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非遗的文化认同应该建立在本己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同时,非遗作为农耕文化的延续,必须要不断适应现代社会的传承环境,保持自身的文化活力和活态传承的特性。这就要求非遗要通过选择、融化、整合、重组,建构非遗的新体系和新价值,解决非遗的生存问题。

其中,建构非遗的新体系,就是要区分非遗应用的文化空间,敢于打破原来的文化形态,建设多层次的非遗文化,进而通过不同的文化空间满足不同对象人群对于非遗的想象。在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中,非遗赋予了空间存在的社会和文化意义,而空间则提供了文化载体,并决定了非遗的表现形式。按照面向对象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传承空间、生产空间、表演空间(见表1),这三者可以统称为广义的文化空间[11]。

表1 文化空间与文化认同的关系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选择

本研究以DS 成校为研究对象。从地理位置来看,成校所处地理位置优越。所在地作为全国八大陶瓷产区之一,具备丰富的紫砂泥料、矿料资源,并且制陶、烧窑基地数量多、分布广,拥有充足的地方资源和本土文化,满足非遗传承的现实条件。从发展效果看,DS 成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依托充足的自然资源,成校发展围绕紫砂文化展开,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变迁已经在社会面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带动所在地区经济实现快速增长。从学校功能来看,成校起到文化交流枢纽作用。学校通过举办活动将众多优秀的制陶人才聚集起来,开放包容,产生文化碰撞。由此可见,DS 成校在对紫砂的保护与传承中已经收获较为丰富的经验,具备可以深入挖掘的条件和深刻的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的运用

个案研究(case study)也被译为案例研究,斯塔克(Stake)、梅里厄姆(Merriam)关于个案的定义是指将个案看作一个有边界的系统 (a bounded system),个案研究则是针对有边界的项目、组织、个体、过程或一个社会单位,进行的深入整体性的描述与分析[12]。这一研究方法契合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学知识的范式要求,需要从选定个案并设计研究思路,收集与整理研究资料,到选定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每一步都要做到缜密严谨。为此,本论文结合文化认同,围绕“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是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一主要研究问题进行个案研究,通过访谈、实地观察、文档搜集、公众号视频等渠道搜集数据信息。访谈过程主要通过录音来记录,在此基础上,对访谈录音进行转录,对转录资料进行反复研究、简化以及分析(见表2),通过实地观察、文档搜集和公众号视频等方式,了解成校传承非遗的内容和做法。

表2 DS 成校6 名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三、研究发现

(一)DS 成校传承非遗的文化空间勾勒

从非遗传承的社会层面来说,非遗的传承主体和受众主体多为地方居民,文化空间起着非遗主体孕育地的作用。文化空间建设作为非遗的关键要素,能够有效提升居民文化认同感。文化空间的与时俱进能够为非遗提供适宜现代生存发展的社会空间环境,保障非遗的持续性传承。根据DS 成校个案的分析,发现该校在紫砂陶艺传承实践过程中,通过传承空间、生产空间和表演空间实现该功能(见表3)。

表3 DS 成校传承非遗的文化空间

1.传承空间:紫砂文化传承的主阵地。非遗的传承空间,即狭义上的文化空间,主要面向的是非遗传统社区的人群,实现的是非遗的自然传承活动,在这个空间内,非遗应该尽量保持传统并遵循自然衍化的规律。地方性非遗具有一定的地方文化认同感,紫砂文化基于地方性特色地区的现代社会空间转变,逐渐朝着一个多元化的“供给”与“需求”二者交互的传承空间模式发展[13]。紫砂陶艺的传承空间与持续性发展是在现代经济社会转变形式下进行紫砂传承活动和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它不仅是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地方,也是地域特色文化展示的场所。DS 成校通过配备体验教室、文化交流中心等场所,通过预约和策划可用于手工制陶大赛、专业文化讲座及其他各种游学活动,为传承人和陶艺学习者提供一个与时俱进的互动场所。同时,DS 成校加强与当地社区合作,通过嵌入社区的陶文化传播,带动社区的居民加入紫砂陶文化的体验和学习中,共同把紫砂陶文化发扬光大。

2.生产空间:紫砂商品服务的主渠道。非遗的生产空间,是将非遗作为一种有偿消费的商品,用以满足社会大众对于非遗的好奇,同时借以解决非遗持有社区、非遗传承人的生计问题。这里的消费既可以包括有形的物质消费,也可以包括无形的精神消费,它以满足顾客的需求为标准[14]。在本论文中,生产空间即为学校朴苑一、二楼的“陶醉苑紫砂展示馆”以及线上“卓易紫砂”小程序。“馆中的每一件作品都来自手工制陶大赛中的获奖作品,每件作品旁边都放有名片,注有作者的联系方式,如果有想要购买的消费者,可以直接联系作者。”(Y 校长)另外,成校致力于将好壶卖给懂壶的人,开发“卓易紫砂”小程序满足大众消费的需求。在这里,消费者可以按照评鉴等级、成型工艺、泡茶和热卖器型等条件,筛选自己喜欢的壶器,按照平台售价支付费用,也可以选择联系卖家直接沟通。在商品详情页中,可以清晰地查看每把壶的产品参数、包装以及十二道工序品质保障体系等。同时,小程序“书院”栏目体现紫砂特有的文化附加值,以“紫砂壶是什么”展开科普与讲解,给予消费建议,让买者在购买过程中感受文化、享受文化。

3.表演空间:紫砂技艺展示的主平台。非遗的表演空间,是非遗的对外宣传、展演、传播等活动,以促进文化交流为主要目的,在他者在场的情况下,这些行为往往会反过来激发非遗持有者的文化自豪感和传承的责任意识。紫砂陶艺的传承者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构建了多种表演空间,是由乡镇居民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人为创造的、动态、无形且不被感知的想象空间[15]。DS 学校通过主办、承办各类陶瓷艺术大赛和非遗活动,给予紫砂陶文化向社会大众表演的空间。“我们的大赛就在学校的场馆里面进行,同时在线上也有直播,为的就是把我们的活动和比赛传播出去,不能把文化传承局限于我们这里的居民,要让社会上更多的群体看到紫砂壶技艺的精湛,把宝贵的紫砂文化传承出去”(R 主任)。紫砂制壶过程中既涉及人与紫砂泥料、矿料的精神共鸣,又涵盖了参演选手完成比赛作品的表演竞技,整个过程既体现了其身份认同,也展示了紫砂陶文化的多元与包容。

(二)DS 成校传承非遗的实践方式分析

1.基于泰勒课程原理开发培训课程。美国著名的课程和评价专家拉尔夫·泰勒于1949年公开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该书将课程原理简化成环环相扣的四个问题[16]。DS 成校非遗培训课程开发借鉴“泰勒原理”,围绕四个基本问题,展开课程设计,并结合地方特色及学校学情进行适配,在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等环节中灵活地进行安排,确立 “依据社区居民基本学情分析设计教学总目标”“总目标指导下灵活设计课程内容”“先理论后实践原则,循序渐进划分课程阶段”和“从文化认同四个维度出发,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四个环节(见图1)。

图1 基于泰勒原理的“紫砂文化传播及成型工艺人才培养进修班”课程设计模式

将泰勒原理作为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课程内容得以更加合理,课程目标更加清晰,课程组织更加有效,课程评价更加合理。由于泰勒原理高度重视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的作用,认为学习者良好的学习动机能够决定他会去注意什么和做什么。成校基于该模式,致力于使用多种授课方式唤醒学员对紫砂陶文化的兴趣与热爱,由试探性地被动学习逐渐转换为主动学习[17]。以此激起大众的文化认同意识,无疑是传承非遗良好的开端。以“紫砂文化传播及成型工艺人才培养进修班课程”为例,在泰勒原理的指导下,成校确立进修班课程设计与实施模式(见图2)。

图2 “紫砂文化传播及成型工艺人才培养进修班”课程设计模式

2.基于体验学习理论开发游学项目。将非遗与体验学习相结合,可使得二者相得益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以及中外之间的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18]。游学是指我国古代传统的教育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游学是在具有一定共性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多所学校各自优势联合培养人才[19]。由此可见,游学注重的是实践层面的体验感,以实践为载体,激发自身对非遗的热爱,建立稳固的文化信念感。体验学习认为,学习是基于体验的转换而创造知识的过程,学习者经内涵转换与外延转换来平衡通过感知与领悟两种不同方式获取的体验,从而把握事实的意义。该理论从心理学视角阐释了研学旅行关于实践内化的课程目标,契合研学旅行的实践性、整合性与开放性。大卫·库伯(David Kolb) 将认知体验式学习视为四个阶段:即“具体体验”经“反思观察”后形成“抽象概括”,而后将其置入新情境中“主动实验”,再重新回归“具体体验”的闭合过程[20]。DS 成校围绕以获得直接认知体验或认知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体验式学习开发游学项目,打造优质的传承教育实践基地。

利用其优良的区位优势,成校申请并成功建设省级游学项目(见表4),经过近几年的努力与发展,该项目已经能够常规运转,与全国多个省市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让更可能多的青年人能够利用这些机会享受文化和教育旅行。游学主要包括陶艺体验和学习、研讨交流、与大师互动等,聘请资深紫砂文化学者讲授紫砂历史,专业艺师现场表演,配备指导老师教授陶艺。学员通过体验和学习培训获取“具体经验”,在与大师研讨交流中进行“反思观察”,分析整理后形成“抽象概括”,激发学员“主动实验”,影响并增强自身对待非遗的传承情感,深塑民族风格,提高综合素养及文化自觉意识[21]。据统计,DS 成校全年接待中小学、大专院校学生来校进行游学茶陶体验约2 万人次。

表4 DS 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省级游学项目设置

3.基于榜样学习理念打造传承队伍。皮亚杰曾提及:“如果得不到足够数量合格的教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要在实践中失败”[22]。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强调个体行为的获得是通过观察或模仿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形成的。个体通过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形成态度和品德,榜样示范和强化在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23]。非遗大师具有榜样价值,其激励和影响会对学员的成长成才产生较好的榜样效应,以自身行为影响着学员向前进步。因此,DS 成校将非遗大师特聘为学校的专、兼职教师作为非遗文化的传递者和生成者(见表5)。随着DS成校紫砂文化发展的推进,外聘的教师量质齐升,目前外聘中学教师、高工大师、高校教授、行业专家合计100 人,既有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书画教师,又有学有专长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既有本地陶瓷行业卓有建树的高工大师,又有来自高等院校如清华美院、中国美院、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我们在教师的聘请上严格筛选,都是要经过专业的考核和选拔的,包括我们的志愿者都是选自优秀的产业工人。因为课程的呈现以及学员接收的效果,教师占据很大一部分位置,所以在教师的聘用上,我们希望是具备民族精神和信仰,是真正热爱紫砂文化的”(Y 主任)。

表5 DS 成校非遗传承的师资构成

学员通过模仿非遗教师紫砂制壶的技艺,逐渐将技艺内化为自身本领,进而从心底接受并热爱紫砂文化。在学员将教师视为榜样的同时,不仅在行为上模仿其一言一行,在精神上也同样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浓郁的文化认同感[24]。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当无数个体向着同一方向、同一目标迈进的时候,力量便是无穷的。非遗传承也是如此,当学员学成技能后便可以成为教师,将成熟的技艺和无形的文化认同情感传递给更多的人,使得非遗的传承源远流长。

4.基于情境感知视角建设研学基地。任何一种文化形态的孕育、发生、发展、消亡,都离不开具体的现实语境,它为人们理解、观察、体验文化提供了可能,也赋予“当下”特征。这种情境下,“当下”不仅是文化的呈现方式,也是理解文化的一种视角,表示很强的时空属性和对处于其中活动主体的人的价值肯定[25]。为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成人教育,不断创新新时代成人学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形式与方法,教育部于2018年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0 个左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探索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激发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26]。长期以来,DS 成校发挥区域非遗资源优势,积极打造多样化的研学基地(见表6),为学员提供具有紫砂特色的实践场所,使得制陶知识能够在各种真实的情境中实现有效迁移与适当运用,进而在实践中将紫砂陶艺传承下去。在校内,DS 成校已建成集现代化和多功能为一体的陶瓷艺术实训基地,包括展示活动区、文化教学区等多区域,设立实训工场、茶陶文化交流中心等学习实践场所,将紫砂与实践育人相结合,既能够满足各类技能培训的要求,又能够接待规模性游学团队的活动。在校外,DS 成校与陶瓷博物馆、前墅龙窑、紫砂工作室等众多可供参观游览的场所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引领学员感悟紫砂文化史,观摩紫砂成型工艺流程,不断增强学员文化认同感,深化传承人才的情境培育,推动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表6 DS 成校基地建设示意图

四、研究启示

非遗传承是农村成人教育的重要内容,将非遗传承和乡镇成校相结合,有助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彰显了成人教育的文化功能。DS 成校在助推非遗传承的实践为当前数量日益萎缩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提供了一种别样的“图景”,为其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一)基于资源禀赋来定位成校的传承功能

受教育权——对实现所有其他社会、经济和文化权利至关重要,必须继续作为新的社会契约的指路明灯和基础。这不仅依赖于识字和算术方面的基本技能,而且还依赖于丰富的跨文化知识遗产,这些文化承认全球、地方、祖先、具体化、文化、科学和精神[27]。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具备丰富的地方资源和本土文化,通过有效融合农村成人教育,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构建乡土文化特色课程,致力于帮助乡镇居民提高学习热情,从而有效传承非遗。虽然,非遗传承为当前我国面临诸多困境的成校发展拓展了新空间,然而,学校传统的办学“惯习”会制约办学方向的变革。DS 成校则紧紧围绕当地的“陶文化”资源,在办学定位、目标和模式上寻求突破,从而创造了一个乡镇成校发展的“样板”。有研究者指出,“开发优质本土文化资源促进乡村学校振兴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为乡村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提供发展空间”[28]。非遗“所拥有的关于生产、生活方面的知识,涉及人们与大自然交往的成果和生产劳动中隐含的人类记忆”,是促进当地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文化资源。这就意味着学校管理者要认真审视当地非遗资源在促进成校可持续发展中的载体功用,从一种“悲观”的被动办学向“优势潜能”的主动办学转变,积极主动挖掘优质本土文化资源,参与到非遗传承规划工作中,把其转化为一种可传承、易传承的学校核心办学项目,实现乡镇成校的可持续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服务[29]。

(二)基于三大空间来打造成校的文化空间

在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中,非遗的文化传承注定不可能是单一文化形式的连贯而一致的选择,而是多重利益话语的拼接物。非遗赋予了空间存在的社会和文化意义,而空间则提供了文化载体,并决定了非遗的表现形式。非遗与空间的辩证作用,促使非遗的外部表现方式与空间内涵实现了统一与融合。从DS 传承非遗的实践看,该校根据面向服务对象的不同,为其量身打造了传承空间、生产空间和表演空间,提供了适宜现代生存发展的社会空间环境,保障非遗的持续性传承。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非遗功能的传承,成校应该根据本土文化资源来量身打造三大空间:一是以学校为根基,打造满足当地居民学习需求的传承空间。以文化空间公共性为中介,把成校作为非遗传承活动的主阵地,根据非遗的核心要素,提炼出能够契合当代文化语境的传统文化内核与文化元素,通过非遗课程开发、实施以及相关活动的展开,实现与当地居民需求无缝衔接。二是打造服务顾客的“线上+线下”的生产空间。学校通过设置展览馆的形式,全貌呈现当地非遗传承人的优质作品,并辅以详细的文字、图片介绍,帮助消费者能够近距离感知和了解非遗产品;同时,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打造非遗的线上传播空间,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相结合的呈现模式,使消费者在网购之初对非遗产品有深入了解,最终提升非遗产品的销售量。三是打造形式多样化的表演空间。“实践,作为一种可见的社会现象,在时空之外是无法理解的。……这一实践同样具有逻辑的非确定性和流动性。实践的卓越性是由必须的即兴艺术来确定的”[30]。为此,成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例如,周期性的展览、竞赛活动或体验性的非遗游学基地活动等,从而帮助学习者感知、同化、内化非遗所蕴含的精神,实现文化认同。

(三)基于系统设计来构建成校的传承路径

在非遗文化空间的非遗属性增强后,成校需要通过系统设计来赋予空间相应的传承功能:一是嵌入性地开发非遗培训课程。成校可以根据当地非遗特质,注重系统性的课程开发,积极吸纳理论知识素养丰厚的学术专家参与,结合当地非遗传承人的实践指导,将内容按照非遗工艺流程进行整理分析并通过校本开发的形式,形成可以覆盖整个流程的课程资源体系。二是实施多元化的非遗传承路径。成校通过开展多样化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教学,这种方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培训,还可以通过案例研讨、创意实践、实地参观与模仿、与非遗传承人互动等形式,在行动、交流和对话中增进对非遗的了解。三是配备优质的非遗传承从业者。非遗传承从业者被认为是自动和适当地保护非遗并将其传递给下一代的人,如果没有这些从业者,非遗很难传递给下一代[31]。因此,如果成校想要有效地发挥非遗传承功能,就需要组建一批在社区内部或跨社区具有独特的技能、知识、经验或其他特点,能够在目前和未来非遗实践、再创造和传播中发挥特定作用的从业者。四是发挥在线技术优势,数字赋能非遗传承。尽管现代技术不能取代人类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互动,但它们可以为传播过程做出重大贡献,特别是在年轻一代中。数字技术不仅可用于文化表现形式的数字化和存档,而且还可用于文化传播、教育和社区发展。为此,成校可以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开发非遗在线学习资源,例如,通过相关非遗内容的数字化、视听技术的使用和网站的创建,建立传统文化和语言的“记忆库”,帮助学习者获得非遗的故事和记忆[32]。

猜你喜欢
成校紫砂空间
关于乡镇成校社团建设工作策略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乡镇成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调查
大美紫砂,无声的艺术——论紫砂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画家张宜与紫砂
文质彬彬的紫砂新境——吴鸣紫砂艺术品读
农村“成校”如何做好引领农民提高环保价值观的急先锋
农村成校服务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