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纸媒转型短视频新闻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2023-03-14 23:25芮玲玲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传统纸媒用户体验转型

摘要:随着短视频平台的迅速发展和媒体融合的不断加深,各传统媒体积极开拓短视频新闻板块,以短视频视觉化突出和短小快捷的传播特点,提升媒体竞争力。短视频也以其浅层化的信息传递特点,成为大众获取新闻资讯的重要渠道。传统纸媒虽然面临新媒体的冲击,但也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和较高的公信力,并且还拥有优秀的新闻采编人才。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纸媒不断尝试与新的媒体形式融合,并逐渐向短视频新闻方向转型。短视频为传统纸媒提供了继互联网图文转型之后新的发展思路,能够有效拓展传统纸媒的生存空间。由此可见,短视频新闻是传统纸媒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并且已经有了较为成功的案例。但是,在新闻生产制作、传播等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此,文章从传统纸媒转型短视频新闻的背景出发,总结短视频新闻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传统纸媒转型短视频新闻的具体对策,希望提高传统纸媒短视频新闻的质量,推动传统纸媒在新的媒体环境中不断提高竞争力。

关键词:传统纸媒;短视频新闻;转型;用户体验;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2-0150-04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等主流媒体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这为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最新科技成果,满足人民群众对新闻信息的迫切需求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短视频具有移动、轻量、碎片化等特点。短视频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迅速崛起,其快速扩张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还反映了当前大众记录与分享新闻信息的媒介路径选择,短视频中大量新闻性、娱乐性、生活化的内容,给用户带来了强烈的沉浸感,有着传统纸媒难以达到的传播力和感染力。短视频的快速发展及其与传统媒体的融合,为传统纸媒在融媒体浪潮下的转型创新提供了现实路径。

一、传统纸媒转型短视频新闻的背景

(一)政策层面

2014年8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对新形势下如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做出了具体部署,并提出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1]。由此,各地积极展开媒体融合的探索和实践,并建立起融媒体中心,传统报纸、电视、广播纷纷在网络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开疆拓土”,提升自身影响力。

未来新闻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媒体融合下新型主流媒体的打造,这就需要传统媒体把握当前媒介环境和生态,实现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当前,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产品的普及,短视频迅速崛起,成为大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短视频以平民化、碎片化和即时性的特点,吸引了庞大的用户群体。由此,传统媒体开始尝试向短视频新闻转型发展,这符合党和国家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要求和规划。

此外,中央网信办2017年发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对网络信息的发布进行了严格约束,并禁止未经许可的新闻信息服务活动,新媒体如果要进行新闻信息传播,则需要从传统媒体所报道的新闻信息中选取和编辑,这一规定让传统媒体的主流信息传播地位得到稳固[2]。

(二)受众层面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和方式。从印刷媒体到广播媒体再到电视媒体,受众的新闻信息接收方式不断发生改变,且从最初的视觉信息阅读,逐渐向图像、视频和声音等感官阅读转变。

而伴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发展,可通过智能设备随时随地观看新闻内容的新媒体受到公众追捧,发展迅猛;与之相对应的是,纸媒等传统媒体因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单一,受众大量流失,生存和发展前景堪忧。可见,受众的选择,决定了新旧媒体的兴衰。

尤其是,新媒体时代信息呈爆炸式增长,海量信息让受众目不暇接,且现代社会节奏加快,人们日常的空间和时间加速碎片化,于是人们开始偏向接收那些简明扼要的信息内容,以满足自身在短暂的碎片时间内获取有效新闻信息的需求。短视频内容短小精悍,能够满足人们在当前快节奏生活下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需求,因此广受欢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的网民规模达到10.51亿人,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9.62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1.5%。短视频的影响力不断扩大,通过短视频获取新闻信息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行为[3]。

(三)技术层面

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智能产品的迭代发展,给短视频的应用场景和内容呈现形式带来了更多可能。而且,智能化的个性化推荐能够向用户精准传递新闻信息,从而引起新闻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媒介技术的发展,同样带来了视频呈现形式的变化,比如VR全景再现,丰富了新闻信息的编辑和阅读体验;新闻直播,则能让受众置身新闻现场,这里的新闻直播与电视新闻直播不同,是一种置身新闻现场的伴随式内容直播。

根据麦克卢汉的观点,当人类创造工具时,工具也会反过来对人类进行改造。当前媒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新闻信息采集、编辑、传播和阅读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也让传统纸媒逐渐远离广大网络受众和年轻受众。传统纸媒需要融入短视频,及时转型和突破,才能保持影响力。

二、短视频新闻的特征

短視频新闻和传统新闻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新闻内容、受众、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等方面。

(一)短视频新闻内容更加丰富、立体

短视频具有很强的记录性,能够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对大众生活、新闻现场进行即时的记录和报道,选题比较灵活,内容也更加丰富,能够从微观视角观察宏大新闻下的细节。与之相比,传统纸媒的主要内容是时政新闻、财经新闻、社会新闻、文体新闻等,新闻内容和表现形式比较固定、单一。

从叙事方式来说,短视频新闻能够使用灵活轻便的设备进行拍摄,并通过第一人称的主观叙事方式,对新闻瞬间进行记录,从而增强受众的现场感。而传统纸媒则主要以第三人称视角进行新闻报道,立场更加客观,新闻基调也更加理性。为了确保主流媒体新闻的专业性、权威性,纸媒新闻内容往往要在大量采访的基础上,经过系统而严格的编辑审核程序,才最终发布。短视频新闻则可以利用智能终端中的剪辑软件进行快速编辑,制作更加灵活快捷。

(二)短视频新闻传播渠道简单多样

传统新闻信息主要依靠电视台、广播和报纸进行传播。无论是报纸还是电视、广播,为了保证新闻的真实性、专业性、安全性,内容生产都要经过采写、编辑、审核、校对等正规、严谨的流程。此后,纸媒新闻要最终到达受众手中,还须经过印刷、运输、发行等流程,而电视、广播新闻则需要通过信号发射、传输,方能让受众知晓,无论哪一种,都需要专业人员、技术设备、后勤与之匹配,流程复杂、成本不低但传播渠道单一,新闻传播速度较慢。

而短视频新闻的传播渠道主要是移动短视频平台,也能以视频形式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传播。短视频新闻得益于简单快捷的制作方式和碎片化的呈现方式,新闻时效性更强,且能够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实现新闻传播范围最大化,从而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效率。

(三)短视频新闻传播效果好

传统新闻传播环境下,新闻的选择、主题的确定和呈现,都是新闻传播主体的行为,受众几乎只能被动接受新闻内容,无法进行选择,这就造成传统新闻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在新媒体环境下,开放化的网络空间给受众提供了自由的互动机会,使得新闻传播主体和受众的地位更加平等。同时,短视频新闻传播主体需要利用新闻的阅读量、评论量来获得更多受众的关注,进而扩大影响力,因此,其会通过受众的反馈来选择相应的新闻内容和主题,从而进一步增强短视频新闻的传播效果。从受众需求来说,大众有参与新闻制作和报道的需求,希望能通过新闻的转发、分享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由此提高了大众对短视频新闻的分享转发和评论积极性,这为新闻更大范围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四)短视频新闻的受众年轻化

当前,年轻一代网民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他们与短视频天然具有亲近性,对短视频的形式、内容有着更强的接受性。传统电视新闻需要通过电视接收和播放,而短视频新闻用户大多是学生族、上班族,他们几乎不看电视、报纸,同时,在互联网、移动智能产品的长期影响下,年轻用户更适应短视频新闻的碎片化传播形式。以央视新闻的抖音账号用户群体为例,其粉丝数量中18~35岁的用户比例达到76%,41岁以上的用户只有不到10%[4]。

三、传统纸媒转型短视频新闻的优势

(一)内容原创性和深度性优势

对于传统纸媒来说,其在融媒体时代的呈现形式和传播方式变得更为丰富多样,也更具创新性和拓展性。但是对于新闻内容而言,原创性这一传统和原则是纸媒所一贯秉持的。传统纸媒在新闻报道上始终强调内容原创,秉持专业主义。此外,对新闻信息的准确度、真实性会进行多方考证,保证新闻信息内容的真实、可信及原创。而新媒体在这一点上远不及传统媒体,尽管新媒体有着数量广、传播快、时效性强的优势,但因不具备专业的采编团队和调查采访的资质,在新闻的原创性、深度性、真实性、准确度方面还有待进步。

(二)采编人员的专业性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自媒体出现,不少自媒体人员以其独到的见解,吸引了大批受众。但由于自媒体的行业准入门槛与传播要求较低,一些自媒体人的综合素质相对不高,往往对所传播的信息内容缺乏足够的辨别及调查求证能力,更多是为了追求关注流量、市场效益而轻易进行发布推送,因此受众逐渐对当前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产生失信感,从而开始回归关注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

与上述情况不同的是,由于传统纸媒从业人员准入门槛高,他们不仅具备专业的新闻知识,还有着较高的综合素质及职业道德水平。因此,对于传统纸媒来说,从业人员新闻业务熟练,各类新闻文体的应用写作能力、驾驭能力较强。对于媒体行业来说,人才的重要性始终是第一位的。面对泥沙俱下、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需要有专业的新闻人才对其进行筛选、甄别,并以此为广大受众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同时,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拥有较高素质的新闻人才,所具有的应对与融入能力较一般自媒体人员而言,其后劲也更加充足。

此外,傳统纸媒具备更高素质的新闻团队。经历数十年的人才队伍培养与锻炼,传统纸媒拥有一套完整的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其在制作短视频新闻时经常运用“第一现场+客观描述+真实记录”的报道方法,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新闻的真实性。相比而言,为提高关注度及点击率、增加粉丝数量以谋取利益,一些短视频平台的发布者会将新闻内容夸张放大,这就导致此类短视频新闻失去了真实性。如果受众经常接收到此类虚假信息,产生错误的判读甚至产生不良影响,那么随着时间推移,其对这类短视频内容的兴趣和关注度就会不断下降[5]。

(三)公信力和权威性优势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新媒体在信息的传播速度与广度上占有极大优势,但也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新媒体的兴起,使每个人都有了表达观点和意见的方式、渠道,但也使得谣言的出现概率变大。公信力、权威性高是广大受众对传统纸媒的一贯认知。当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出现大量谣言信息时,传统媒体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公信力和权威性上的优势,承担起辟谣和厘清事实真相的职责,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传统纸媒的公信力源于每一个从业人员一直以来对职业操守的遵循与坚持,以及纸媒长期发展过程中在大众心目中树立的积极形象。传统纸媒采编系统体系完备、采编人员专业技能熟练,在受众的印象和认知中早已形成了权威性的印象。再加上相比于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纸媒新闻报道的文字深度和理性思考色彩更重,更能让受众信服。

纸媒的公信力还源于其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其相比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的历史更加悠久,有着优良的新闻传统。虽然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各类网络信息以其新颖性、新奇性快速引起受众注意,但是这些信息有时难辨真假,且不少信息是以偏概全、恶意造谣的不良信息。而对于纸媒来说,由于其一贯坚持的权威性、真实性办报、办刊原则,以及数十年积累的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印象,让受众对纸媒有了深厚的信任基础[6]。

四、传统纸媒转型短视频新闻的策略

(一)强化优质内容

无论技术如何更新,表达形式如何创新,内容都是赢得用户的根本。因此,传统纸媒转型短视频新闻,在内容上要更加多样化,提供更多独家或有深度的内容,在吸引受众的同时,提升内容的质量和竞争力。对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内容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当前短视频平台中具有大量互动、点赞、评论和转发行为的信息,都是受众基于内容质量和情感共鸣的行为。因此,传统纸媒要想在短视频平台中获得长足发展,就需要在强化优质内容方面进行创新。

另外,很多受众容易因为地域性的信息内容,产生情感共鸣和观看兴趣。因此,对于地方纸媒来说,要立足本地用户,在内容呈现上形成本地特色。可以基于地方方言进行新闻标题的编辑,或者多报道与地方文化风俗相关的新闻内容等。同时,还要提高内容更新的速度和人文关怀程度,最大程度吸引本地用户的关注。

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不仅是信息内容,还是一种产品,是新闻报道主体的品牌。新闻编辑需要从形式上对新闻内容进行再造,生产出精彩的图文内容、可视化的产品和品牌化的新闻内容。因此,融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要以形式服务内容,让内容与形式完美契合,从而形成传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新闻编辑在进行信息采集、制作的过程中,要具有流量思维,第一时间制作出优质的新闻内容视频,抢占流量红利,吸引用户的注意。此外,还可以发挥纸媒在新闻深度上的优势,适当增加短视频的长度,通过完整的信息阐述和背景解读,提高内容的质量。

当前,短视频信息数量庞大,要想抓住受众的眼球,并与其产生情感共鸣,就需要从情感、体验等方面入手,以受众的需求为内容生产和新闻传播导向,并在传播过程中通过话题的设置形成互动效果。比如新华社通过“你怎么这么好看!”系列短视频,以微观的视角,把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融入各地的风俗文化之中,并通过创意化的拍摄和剪辑手段创新思想主题的表达方式,以真情传递价值信息,以情感引起受众共鸣,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人民日报推出的系列宣传片《中国一分钟》,共有《瞬息万象》《跬步致远》和《美美与共》三集,针对每一集的“一分钟”,利用纸媒的资源优势进行海量信息素材的采集,并最终精简为简短的文案,通过文案、画面、音乐的仔细考量和斟酌,和对前期的视频素材进行精细的二次加工,力求做到景别选择、动作衔接等细节的流畅,最终制作出高质量的短视频新闻,成功把改革开放的宏大主题细化到每一个个体之中,用具体、微观的视角和丰富感人的短故事打动人心,用精美的画面和丰富的感情让受众与视频内容共情,从而实现个体与家国的统一和融合,实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7]。

(二)重视用户体验

用户是纸媒融合创新和发展转型的动力。在传统媒体新闻传播过程中,用户是单纯的信息接收者。但伴随媒介技术的发展,大众能够通过多种途径与传播主体进行互动,并能利用多样化的信息渠道,参与信息内容的传播与讨论。因此,当下媒体用户的反馈成为内容制作的重要标准,其点赞、转发和观看行为,能够直接反映新闻内容质量和传播效果。当前,传统媒体纷纷在短视频平台开设官方账号,开始进行短视频新闻的转型,并借助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利用互联网的流量红利,实现与用户的良好沟通和互动。

传统纸媒在转型短视频新闻的过程中,要秉持用户中心的原则,通过多样化和创新性的信息内容制作来满足受众日益个性化的需求。同时,要顺应当前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交流互动形式,让用户参与新闻信息内容的生产,激发用户的热情,达到新闻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深度融合,提高话题的热度,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在此过程中,要学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智能算法等技术,对新闻用户群体进行画像,通过对受众新闻阅读、观看行为、场景的分析,充分了解受众的视频观看习惯、新闻信息需求,从而实现短视频新闻的针对性生产与传播。当然,重视用户体验,并不意味着用户绝对至上,完全以用户为中心组织新闻生产,而是要在传递主流价值观、社会正能量的前提下,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内容需求[8]。

五、结语

传统纸媒的短视频新闻转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尽管当前已经有人民日报、新京报等众多纸媒短视频新闻转型的成功案例,但大多传统纸媒尚未进行短视频新闻的转型尝试。许多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也仅仅止步于开设短视频账号,缺乏优秀的内容生产,能够引起大众关注的短视频新闻寥寥无几。传统纸媒的短视频化转型,本质仍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同时也是传统媒体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转型发展,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主要路径。为此,传统纸媒需要立足自身优势,把握传播技术的变化发展,深入了解用户的多样化需求,不斷推进媒体融合,从而提升传统纸媒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提升自身在现代媒介环境下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参考文献:

[1] 王人望. Vlog时代纸媒新媒体短视频采编探索:基于温州晚报新媒体《有闲》《芥菜范》的例证分析[J].中国地市报人,2019(5):31-33.

[2] 王瑜,张羽,路修全.硬新闻软包装,让手机焕发报纸的“第二春”:对传统纸媒的短视频制作的观察与思考[J].新闻传播,2020(7):49-50.

[3] 万怡君.新闻生产社会学视域下的纸媒短视频改革探索:以《楚天都市报》为主要个案[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20.

[4] 戎小平.全媒体时代下传统纸媒短视频传播路径研究:以马鞍山日报社为例[J].新闻世界,2021(11):14-16.

[5] 叶晓倩.以短视频为突破口,策动纸媒融合弯道超车:传统媒体打造爆款短视频的优势[J].记者观察,2021(35):70-72.

[6] 彭健,朱玉林.纸媒“新闻评论+短视频”的生产、运营与经营:以深圳晶报观点类短视频“晶报说”为例[J].青年记者,2022(1):40-41.

[7] 张腾之,高郑.传统纸媒转型短视频的三种模式及未来战略路径:以澎湃、新京报、南都为例[J].中国记者,2022(3):108-111.

[8] 赵琛.当短视频的“风”吹向传统纸媒:短视频现场新闻制作技巧分析[J].记者观察,2022(15):136-138.

作者简介 芮玲玲,主任编辑,研究方向:新闻编辑业务。

猜你喜欢
传统纸媒用户体验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浅谈用户体验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传统纸媒的重新定位
基于用户体验的电商平台界面管理影响因素研究
从微信公众号看纸媒数字化转型
用互联网基因盘活传统纸媒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