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心灵也要减负

2023-03-15 17:54于燕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23年3期
关键词:双减情绪家长

于燕

“双减”政策的实施旨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也力图缓解家长的教育焦虑,给孩子营造更良性的成长环境。随着“双减”政策的推进实施,孩子的课业负担减轻,课余时间增加。但也有家长困惑、担忧,反而造成孩子心理压力过大、亲子关系变差等问题。本期,我们邀请扎根一线的中学心理教师,谈谈在“双减”背景下,家长如何进行新的角色定位,帮助孩子心灵减负,守护孩子健康成长。

“双减”政策的出台,让教育回归本真。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国家的未来培养所需人才。人才、人才,首先成人才能成才,而成人,就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

“双减”政策提出的背景,正是关注到了心理健康的层面,把孩子拉出应试的框架,杜绝功利性、单一性人才评价机制,鼓励社会、学校、家庭运用多角度综合的人才评价机制,真正形成合力,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降低期待值,善用家长的期待效应

这几年流行一个词“内卷”。怎么卷起来的?其实就是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导致的。有的孩子从出生就被规划以后要上什么培训班、参加什么比赛,甚至有的家长已经把孩子大学毕业后要找什么工作都计划好了,妥妥的“不输在起跑线上”。于是育儿越来越卷,孩子不堪重負。

我有一个朋友,在孩子2岁时报英语班,3岁时报机器人和乐高兴趣班,4岁时报游泳班,一年花费20多万。上了这么多课外班,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上一年级后,孩子上课不认真,对学习没兴趣,尤其对英语出现抵触情绪,经常脾气暴躁地撕掉作业本。

当然,这只是个例,不能代表普遍现象,却足以说明所谓的“不输在起跑线”有时候只是父母的一厢情愿,结果可能并不尽如人意。当家长对孩子的期待逐渐提高,对孩子的评价系统也会随之失衡,而当孩子无法满足这些期待时,就会影响性格、社会适应力等方面的发展。

因此,家长应适当降低期待值,可以为孩子示范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成长型思维方式。在这种思维下,哪怕失败了也不灰心,把失败看成一次学习的机会,并通过后期努力补足;教会孩子接纳自我,学会合理的自我评价;帮助孩子树立边界意识,明白什么是我的,什么是别人的。在这个角度上,家长从批判者变成引导者。

接纳独立性,减少补偿心理

很多家长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容易把自己的一些缺憾转嫁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代替自己完成心愿。我不同意这种做法和想法。孩子是独立的、独特的、有自己思想的,并不是为了补足任何人的人生而存在的,也不是为了延续家族血缘而存在的。纪伯伦有一段话:“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接纳孩子的独立性,给予孩子独立成长的空间,多倾听,多探讨,多陪伴;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不放任溺爱,也不揠苗助长;尊重孩子的边界,不随意侵犯孩子的隐私,比如翻书包、查手机、翻看日记等;尊重孩子的话语权,给予必要的回应,不打击不评判;当面对问题观点不一致时,可以陪孩子一起查阅资料等。在这个角度上,家长从指挥者变为陪伴者。

少讲大道理,做孩子的情绪容器

工作中我接待了很多家长,比较普遍的抱怨是:“孩子小的时候还是听我们讲道理的,怎么越大越不懂事了呢?”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家长太讲道理了。

家长太能讲道理,却忘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容纳孩子的情绪。有些家长不仅不能容纳孩子的情绪,还需要孩子反过来容纳家长的情绪,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被压垮。当情绪无法正常表达,一定会以一些不恰当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生病、暴怒、自伤等。

举一个例子。孩子放学回来,一放下书包就跟妈妈说:“太过分了,今天刚穿的白色衣服,被我同桌画了一笔。”说着把衣服举给妈妈看。如果家长说“就是一件小事,妈妈给你洗干净就行了”,或者“你和同桌不是好朋友吗,别这么小气”。之后你会发现,孩子这件“小事”就是过不去,甚至今后还会发生很多类似的事情。如果你能这样表达:“来,妈妈看看。你这么喜欢这件衣服,可是第一次穿就被画脏了,你太生气了。”你会发现,孩子会平静下来跟你表达自己的情感,然后都不用你给他想办法,他自己就知道怎么做了。

孩子很多时候不会表达情绪,他们会通过描述事件希望得到你的理解,家长就要具备透过表面看到本质的能力,同时帮助孩子命名自己的情绪,让他学会合理表达情绪。在这个角度上,家长从监督者变成了守护者。

“双减”政策促进了家长角色的转变,家长需要不断学习,做好孩子的引导者、陪伴者和守护者,为孩子进行心理按摩,助力孩子心灵减压,实现健康快乐成长。

(作者系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心理教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

猜你喜欢
双减情绪家长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