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症室的故事

2023-03-16 17:08浩刚
莫愁·时代人物 2023年3期
关键词:医疗队急诊科新冠

浩刚

除夕夜,街旁的小店大都已經打烊,大部分人围坐在家中其乐融融。马路上,远远看到医院依然亮着灯,而其中最明亮的地方就是急诊室。如果说,医院是和平年代里与死亡战斗的战场,那么急诊室就如同战斗的最前线。急救车闪烁的信号灯穿透了医院的玻璃幕墙,刺耳的笛声也呼喊着东部战区空军医院急诊科主任陈小凤和其他医护工作者,全力守护好患者的生命线。

用心守护万家灯火

对于陈小凤而言,作为医生,此生的追求不外乎涵养仁心、磨砺仁术。但是这颗“仁心”怎样才能育成呢?特别是对于急诊科的医生来说,要在重症病人多、病种复杂、抢救和管理任务重的背景下,锻造出强大的心理素质,才可能求仁得仁——听起来并不难,但事实上,与生命赛跑、与死神博弈的压力十分大,特别需要急诊人的执着坚守与责任担当。

进入急诊科十五年来,这种压力时时出现,但陈小凤从来没有因此放弃过努力。也正是一次次努力,才从死神手中夺回了时间、夺回了生命。一次,刚刚救治了吃饭不慎被食物卡喉的病人后,又有一位老人因为腹痛被儿女送来急诊,但老人坚持认为自己只是急性肠胃炎,不愿治疗,儿女们也都希望医生给老人输液止疼就好。但是,陈小凤发现,老人的病症更像是另外的疾病,她坚持给老人做了心电图和血液检验,报告结果正如她的预测,老人出现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通过这次检查,老人得到了及时的救助,家属们都为陈小凤的细心严谨点赞。

这种被病人误解的情况在急诊室时常发生,虽然陈小凤每次需要颇费一番口舌与患者耐心解释,但能够避免误诊发生,她觉得都是值得的。陈小凤引用卡夫卡的一句话,“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两个东西,一个是价值感,一个是归属感。价值感来自于被肯定,归属感来自于被爱。”在陈小凤看来,医生是一个可以实现个人价值感的职业。

点滴微光汇聚星河

急诊科的工作全年无休,不分昼夜,节假日期间其他科室的手术量和收住院量减少,但急诊科必须值班在岗,应接尽接,工作量反而比平时大。“作为急诊医生,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承受压力,只有在彼此相信、共同应对的情况下,大家才能真正鼓足勇气。”陈小凤说。

这份勇气是每天坚持在一线的毅力,也是突发时刻勇于冲上疫线的魄力。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武汉面临严峻的防控形势,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陈小凤第一时间按下红手印、递交请战书,积极申请支援武汉抗疫,担任东部战区援鄂医疗队队长。“两天的时间,我们这些急诊医护人员干起了装修工、搬运工、清洁工、水电工,将还没有启用的空楼整饬完善。”陈小凤和队员们团结一致,终于完成了病区收容前的所有任务。而这只是一场抗疫之战的帷幕。“没有人是无所畏惧的,但是信念能够让人们团结,团结才能凝聚起我们真正的勇气。”在随后收治病人的过程中,由于患者治疗全程无依托,没有护工照顾、没有家属陪护,医护人员既要负责治疗,又要做护工,从事喂饭、翻身等生活护理工作。在工作中需要实行三级防护,行动不方便,每次下班时都是汗流浃背,但陈小凤和队员们总会微笑面对,心照不宣地鼓舞着彼此,卸下压力。

陈小凤所在的医疗队收治确诊新冠肺炎患者141例,累计治愈出院137人,治愈出院率97.2%,队员零感染。凭借着突出成绩,陈小凤带队的东部战区空军援助湖北医疗队被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她个人也获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陈小凤说:“这次任务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团队的力量。在灾难面前,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团队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勠力同心,并肩战斗,互相帮助,互相关爱,才能让大家坚持到最后,最终取得胜利!”

提“灯”前行照亮生命

陈小凤记不清楚自己有多少次忙碌到深夜,但是无数重获新生的生命却见证了她的夜归。“有一年,一所院校出现集体食物中毒,我们连续工作了将近50个小时,病人们才全部康复出院。我回到家已是深夜。”陈小凤还记得,餐厅突发爆炸、煤气泄漏中毒,这些人们平常只能在新闻中看到的突发事件,却汇聚到了陈小凤熬夜抢救的记忆里。2022年年底,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迅速,陈小凤迎来了急救生涯最辛苦的阶段,“单日的接诊量差不多是平时的两倍,危重症接诊量是平时的三倍。那时候医护人员也陆续感染了,导致严重减员,我必须要坚持到最后。”她在一次次深夜的坚守中,换回了一场场抢救生命的胜利。

属于一个人的胜利,终究有限。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成为身边生命的守护者,保护好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是陈小凤最希望看到的。“很多急症发病急、病情凶险、变化快,需要争分夺秒地去采取有力急救措施。常见的时效性急症很多,比如心脏骤停,心脏停止4分钟~6分钟,大脑细胞会发生不可逆损害,4分钟内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为50%,随着时间延长,成功率急剧下降。所以,当发现身边有人倒地,迅速判断是否为心脏骤停,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非常重要,也许短短几分钟间,就可以挽救一个生命。”陈小凤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学习简单的急救知识,在疾病突然降临时,能够透过恐慌的黑夜,看到生命的点点星光。

图片由本文主人公提供

编辑 吴元梓 1159492305@qq.com

猜你喜欢
医疗队急诊科新冠
新冠疫苗怎么打?
援非医疗队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军地医疗队驰援武汉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
出征
——致敬赴援武汉的医疗队
珍爱生命,远离“新冠”
中国(福建)第15批援博医疗队首诊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