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汽车安全驾驶与应急处理措施

2023-03-17 09:26冯永超
时代汽车 2023年4期

冯永超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衣食住行更加便利。驾驶私家车出行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出行方式,但私家车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就是令人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在汽车驾驶时驾驶员没有安全驾驶,稍有不慎将会酿成交通事故的悲剧。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汽车安全驾驶的主要因素,并将在驾驶时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以及应急措施做出了简要分析,供广大驾驶员参考,做到规范行车,注意安全。

关键词:汽车安全驾驶 注意技术 应急处理措施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China's national living standards have been improved, and clothing, food, housing and transportation are more convenient. Driving a private car has become the most common way to travel in people's daily lives, but the increase in private cars has led to shocking traffic accidents. The driver does not drive safely while the car is driving, and the slightest mistake will lead to the tragedy of a traffic accident. 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s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safe driving of the car, and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unexpected situations and emergency measures that may be encountered while driving, for the reference of the majority of drivers, so as to standardize driving and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Key words:safe driving of cars, attention to technology, emergency treatment measures

1 引言

隨着国家强有力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我国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人们的经济能力已经能够将私家车普及。但伴随着私家车的普及,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数量越来越多,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率迅速增加,严重的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城市秩序,因此,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最重视的话题之一。想要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首先追溯到发生事故的源头,也就是汽车能否安全驾驶。安全驾驶就是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不仅要保障驾驶员的生命安全,也要保障乘车人的生命安全,想要做到安全驾驶,首先驾驶员要做到避免因自身问题而导致在驾驶过程中出现交通事故;其次,驾驶员若在驾驶途中遇到了不可避免的、影响汽车安全驾驶的突发情况,驾驶员要具备一定的驾驶技术和对紧急情况的安全应急措施,最大可能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驾驶员以及乘车人的人身安全。

2 影响汽车安全驾驶的因素

在汽车驾驶途中,难免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影响汽车安全驾驶因素,因此,驾驶员要充分的了解并掌握如何处理或避免这些影响汽车安全驾驶的因素,在驾驶汽车时注意检查汽车性能、避免身体条件不适影响汽车驾驶,根据自然环境和道路条件采取相应的驾驶技术进行汽车驾驶,注意驾驶安全,保障生命健康。

2.1 车辆性能因素

影响汽车安全驾驶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汽车车辆的性能,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车辆的制动、转向等性能装置都影响着汽车行车和驾驶员的安全。当汽车的性能装置出现老化或劣化后,就会出现汽车机械损伤、汽车内部构置化学腐蚀、制动器或刹车以及其他部件老化、磨损等问题,不但影响汽车的性能,还会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严重的威胁了驾驶员以及乘车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想要避免因车辆性能因素而影响汽车的安全驾驶,驾驶员要经常对车辆进行检查、维护、保养,避免因车辆性能发生问题而影响汽车的安全驾驶。

2.2 驾驶员状态因素

驾驶员在驾驶汽车的过程中,会受到自身身体状态的影响,或者外界因素对驾驶员感知觉的影响,导致驾驶员受到影响后不能够及时的采取相应的驾驶技术和应急措施而产生交通事故。因此,驾驶员自身的状态也是影响汽车安全驾驶的一大重要因素。经研究表明,驾驶员在汽车驾驶时,心理状态是否稳定影响着汽车的安全驾驶。驾驶员的心理状态足够稳定,那么驾驶员就能够专注的对汽车的行驶进行准确的预判与操控,保证汽车行驶能够达到稳定的状态,保障驾驶员与乘车人的安危。若驾驶员心理素质低下,自我调节能力不强,那么在面临多种多样的突发情况或行车环境时,驾驶员无法稳定心态,难以对车辆接下来的行驶进行准全预判与操控,极大可能会造成交通事故。因此,驾驶员的状态严重的影响着汽车的安全驾驶。

2.3 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也影响着汽车的安全驾驶,例如雨雪天、雨雾天气等自然天气环境,不仅增加了驾驶员的驾驶难度,也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率。在雨天、雾天的天气情况下行驶车辆,驾驶员的视线会受到雨雾的阻碍,看不清前方路况与前方车辆情况;在炎热的天气下行驶车辆,驾驶员不仅容易疲劳,还容易犯困,甚至情绪、心理状态也不稳定,一旦遇到事情就会易燥易怒。在这样不可避免的自然环境影响下,驾驶员的感知觉以及反应能力都会变得迟钝,遇到突发情况时很有可能会无法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4 道路条件因素

经过对以往交通事故做出的统计调查,发现影响汽车安全行驶的因素也包括道路条件。道路条件有时也会受到一些不可抗力的影响,对车辆的行驶增加了难度。例如,在冬季的雨雪天气,道路会出现积雪,导致路面较滑,车辆会发生刹不住车,出现追尾的交通安全事故,出现这种制动距离不够的原因,是因为驾驶员以往都在正常路面上行驶,不会出现路面滑刹不住车的现象,驾驶员会根据相应的车距养成刹车习惯,而在较滑道路上行驶时,驾驶员习惯采用以往的刹车距离习惯进行刹车,就会出现刹不住车、制动距离不够而产生车辆追尾的现象,引发交通事故。

3 汽车安全驾驶应注意的技术与应急处理措施

对于不可避免的影响汽车安全行驶的因素,驾驶员要掌握一定的行驶技术,保证在遇到这些因素或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的使用驾驶技术或应急处理措施对车辆进行驾驶与操控,保障驾驶员以及乘车人的安全。

3.1 汽车湿滑路面行驶注意技术

当车辆在湿、滑路面上行驶时,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度小,导致刹车不灵敏,因此,驾驶员在湿滑路面行驶车辆时要禁止高速形式;驾驶员在控制车速的同时,要注意与前车在保持安全距离的基础上拉长距离,也就等于拉长制动距离,避免湿滑路面造成车辆制动不灵敏而造成追尾事故。因此,当车辆在湿滑路面上行驶时,驾驶员要注意拉长与前车车距,拉长制动距离,缓慢行驶,避免因路面湿滑、制动距离较近、车速较快控制不好车辆而造成交通事故。

3.2 汽车半坡起步注意技术

汽车半坡起步对于中型、重型、小型汽车来说,都是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尤其是重型车辆在半坡起步时难度更大。有许多的驾驶员对半坡起步的驾驶技术有错误的认识,他们认为车辆在半坡起步时只需要抬离合到发动机加快转速时立刻松离合,只要冲力能够实现车辆的半坡起步就够了,但是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极有可能会造成车辆熄火,或者导致车辆的转动齿轮遭到磨损、转轴故障等问题,造成车性能损坏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造成极大的危险。正确的半坡起步驾驶技术应该是在轻踩油门的同时缓慢抬起离合,使得油门能够助力车辆起步动力,同时实现车辆的平稳起步。驾驶员应该熟练掌握半坡起步的正确驾驶技术,保证车辆在进行半坡起步时能够正确、安全的起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1]。

3.3 汽车驶下长坡注意技术

在汽车驶下长坡时,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挂低速挡,而有些驾驶员为了省油,在汽车驶下长坡时让车辆熄火、挂空挡滑行,这种行驶做法是错误且禁止的。若车辆熄火时滑行就对车辆底盘的制动器带来巨大的负担压力,久而久之就会对车辆的制动系统、功效产生不利的磨损。同时,发动机一旦熄火失去动力,那么打气泵也将不再运行,经常使用脚制动,将会磨损脚制动,从而对脚制动的功能产生影响。因此,在汽车驶下长坡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正确的行驶技术进行驶下长坡,维护车辆制动功能的同时也保障了驾驶员以及乘车人的安全。

3.4 汽车冰雪路面行驶注意技术

当汽车在冰雪路面行驶时,车辆与地面的摩擦力会减少,极大可能会出现追尾等交通事故的发生。驾驶员若想要增加车辆与地面的摩擦力,可以安装防滑链,保证车辆能够在冰雪路面或其他较滑的道路上完成安全的起步与行驶。如果在冰雪路面上发生了起步困难状况,驾驶员可以想办法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比如采取在轮胎下放干草、放沙子等方式,使用增加车辆与地面摩擦力的方式帮助车辆在冰雪地面上起步。同时,驾驶员在冰雪路面上行驶时也要注意要沿着已有的车辙行驶,若前方没有车辙痕迹,驾驶员要注意尽量让车辆在道路中央缓慢行驶,避免车辆行驶贴近道路左右两旁。驾驶员在进行车辆加速时,要轻轻踩油門,刹车时注意避免急刹。若车辆要进行转弯,首先驾驶员要降低车速,加大车辆转弯路径,打方向盘时禁止脚制动,避免车辆因路滑产生侧翻;同时,在冰雪道路上行驶,一定要注意不要超车,第一避免超车导致车辆速度较快难以进行车辆制动,第二避免车距较近发生不必要事故[2]。若一定要超车,驾驶员要遵守交通规则,礼让车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3.5 汽车行驶时突发情况注意技术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面对这些突发情况,驾驶员要平稳好自己的心态,头脑清晰、合理的做出应急措施,避免因突发情况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尽可能的减少突发情况所带来的危害。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最常见的突发情况就是车轮爆胎、制动装置抱死或失效、车辆转向失控、车辆相撞、火灾等等,面对这些突发情况,驾驶员要冷静、镇定,无论突发情况多么难以控制,驾驶员都要保持清醒与镇静,冷静的思考应急对策,万不可慌张,利用自己掌握的驾驶技术与应急措施进行车辆的控制和突发情况的处理。在遇到突发情况时,驾驶员可以降低车辆行驶速度,控制好车辆行驶方向,必要时停车,最大限度的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自身与乘车人的生命安全。车辆减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碰撞的损失,车速较快撞击力也会更强,造成的损失也更大,因此,驾驶员首先要采用降低车速的方法做出对紧急情况的第一步处理,还要避免车辆的碰撞,尽可能的避免车辆撞到一切事物,若是车辆无法停止,要按照先物后人的原则,人的生命十分珍贵,一旦受损将无法挽回,而物的损失可以挽回,因此,驾驶员要铭记宁愿撞物也不可撞人。驾驶员要掌握一定的驾驶技术与对应急措施的处理方式,避免在突发情况时造成生命的伤亡[3]。

4 如何做到汽车安全驾驶

4.1 避免疲劳驾驶

通过对以往的交通事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因驾驶员自身状态而造成的车辆行驶交通事故尤为常见,特别是疲劳驾驶。如果驾驶员在进行车辆驾驶前没有得到充足的睡眠休息,那么将会导致在驾驶车辆过程中驾驶员疲劳乏力,头脑不清醒的现象,导致驾驶员无法对车辆行驶中遇到的突发情况及时作出正确判断,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驾驶员在驾驶前要保证自身状态是否适宜驾驶,若出现疲劳,禁止驾驶,如若在驾驶过程中产生疲劳,驾驶员可以选择合适的地点进行适当的休息,避免因疲劳驾驶产生交通事故[4]。

4.2 严禁酒驾

交通法规中明确规定严禁饮酒驾驶,一旦发现将吊销驾驶员驾驶证,严重酿成交通事故者将终身无法驾驶。就会麻痹人的神经,使人反应迟钝、头脑不清楚,因此,饮酒驾驶会导致驾驶员在出现紧急情况时突发头脑清晰的做出正确判断,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严重的影响着驾驶员、乘车人以及道路上其他人民的安全。因此,为了能够做到汽车的安全行驶,严禁驾驶员饮酒后驾驶。

4.3 熟悉路况

驾驶员在进行汽车驾驶前,应首先对道路情况进行熟悉。根据调查研究发现有部分交通事故是由驾驶员不熟悉路况而引发的。在道路上难免会存在一些弯道、坑洼、落石堵路等情况的陡峭道路,如若驾驶员不熟悉路况不,且不控制好车速,那么将会发生堵路、汽车追尾等交通事故的出现。因此,驾驶员在驾驶前,首先要了解道路情况,在行驶时做好充分的准备你,控制车速不,保持车间距,避免因驾驶员对道路不熟悉而引发交通事故。

4.4 保证驾驶员心态良好

驾驶员的心态是否稳定,决定了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因此,驾驶员的心态,是保证汽车安全驾驶的首要前提条件。良好且稳定的驾驶心态能够保证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头脑清醒,对驾驶途中突发情况能够应付自如,反应迅速的做出正确的应急措施与驾驶技术不。驾驶员想要保证自身驾驶状态,首先要保证自身驾驶技术达标呢,其次,在进行驾驶前了解道路情况,提前做好驾驶准备,才能够保证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能够做到稳定驾驶。

4.5 保持车辆性能状态良好

想要保证汽车能够安全驾驶,首先要保证汽车车辆的性能状态良好,及时对汽车的制动装置以及其他装置、部件进行维护与检查。同时,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尽量避免做出磨损车辆装置的行为,例如,挂空挡滑行、半坡起步方式不正确等行为都会对汽车的制动装置或其他部件性能造成磨损,因此,驾驶员要对汽车及时进行检查的同时也要避免磨损汽车装置,保证汽车的性能状态保持良好[5]。

4.6 驾驶前做好安全检查

最后,驾驶员在进行车辆行驶前要对车辆进行检查,保证车辆在行驶途中能够安全形势。驾驶员可以对汽车进行轮胎检查,查看輪胎是否有异常,避免在行驶过程中被轮胎发生炸裂的情况;在进行汽车驾驶前,驾驶员也要对车辆的油量进行检查,避免因油量不足对汽车的行驶造成影响。驾驶员在进行驾驶前对汽车进行全方位的检查能够保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做到安全行驶。

5 总结

综上所述,影响和汽车安全驾驶的因素多种多样,驾驶员掌握好驾驶技术以及对突发事故的应急措施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避免发生交通事故。同时驾驶员也要不断提高与完善自身的驾驶技术和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并对车辆进行性能检查,就能够做到汽车的安全驾驶。

参考文献:

[1]李连军. 浅谈汽车安全驾驶与应急处理措施[J]. 时代汽车,2018(05):34-35.

[2]刘少玉. 浅析汽车安全驾驶及应急处置措施研究[J].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7(08):104+106.

[3]王恒义. 浅谈汽车安全驾驶与应急处理措施[J]. 时代汽车,2018(10):36-37.

[4]张炜. 汽车安全驾驶及应急处置技术分析[J]. 内燃机与配件,2019(10):222-223.

[5]罗枫枫. 基于汽车安全驾驶及应急处置技术的研究与分析[J]. 时代汽车,2020(15):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