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历史性贡献

2023-03-19 09:01朱权辉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工业化

[摘要]作为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毛泽东终其一生都在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为中国现代化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一是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人民解放,为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二是进行“一化三改”,完成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为现代化事业创造了坚实制度保障;三是建成相对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充裕物质基础;四是提出“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与“两步走”战略构想,为现代化事业制定了稳健的战略部署;五是选择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行稳致远提供了政治智慧。

[关键词]毛泽东;中国式现代化;工业化;历史性贡献

[作者简介]朱权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发展阶段的重要论述研究”(21LLMLB05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优秀教师基金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质研究”(2652019116)。

[中图分类号] A8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3)09-0004-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概括并深入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把中国式现代化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突出位置,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①。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夙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作为党带领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②在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之际,回顾和梳理毛泽东对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历史性贡献,有利于我们继承和弘扬老一辈革命家在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进程中的精神品质,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谱系,精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和发展方向,为现代化事业的行稳致远提供政治智慧。

一、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人民解放,为现代化事业创造了根本政治前提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③。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对“器物—制度—文化”三个层面的现代化进行艰难尝试,不懈探索中国在蒙辱、蒙难、蒙尘后的现代化转型,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不仅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也为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伟大力量,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新征程。毛泽东终其一生都在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想要实现建设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必须革除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人民解放,为现代化事业创造根本政治前提。

毛泽东指出:“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④为了实现民族的现代化事业,“必须首先推翻束缚社会生产力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⑤。他指出,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得中国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使国家丧失了主权完整和民族独立,也就丧失了发展现代工业的政治基础;封建主义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使得近代以来的中国长期处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迟缓的状态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中国农民苦不堪言,丧失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也就丧失了推动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基础和群众力量;官僚资本主义凭借国家政权,欺压人民、搜刮民脂民膏,造成了工人阶级生活的急剧恶化,打击了工人阶级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极大阻碍了民族工业化的历史进程。要实现民族的救亡图存、实现民族的近代化、现代化,就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才能使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发展成为近代化的国家、丰衣足食的国家、富强的国家”⑥。为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己任,在众多救亡图存思想中坚定地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灵活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性质宗旨、初心使命、阶级地位,清晰了所开展革命的敌我问题与领导力量、革命任务与性质、武装力量与革命道路以及开展革命的方式方法等,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伟大胜利,使千百年来遭受压迫和剥削的中国人民获得了解放和独立,为现代化事业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毛泽东在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同时,也在尝试进行现代化事业的有益探索。他指出:“革命是为建设扫清道路。......但目的不在于建立一个新的政府、一个新的生产关系,而在于发展生产。”⑦我们开展革命并不是为了革命本身,革命能够改变生产关系、经济制度、上层建筑,但这并不是革命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人民获得解放和独立的同时,激发广大工农群众的生产力和建设力,以发展生产和经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近代化、现代化。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在建立新的国家政权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毛泽东强调在夺取革命胜利、建立政权之后,中国共产党必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自觉地投身于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去,有序地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不仅是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也是践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生动体现,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必然要求。同时,毛泽东在分析日本侵华原因和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条件时指出,日本帝国主义之所以胆敢侵犯我中华民族,就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农业型、落后性、封建制国家,“要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必需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⑧他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不要做“抽象的革命家”,这种革命家毫无价值,而是应该学习经济知识和使中国工业化的各种工业技术,致力于解决中国人民的经济问题,为着建立新的近代化的工业体系和现代化的国家而不懈努力。为此,他还设想了在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后,将以怎样的劳资关系来协调和保护国家企业、私人企业以及合作社企业的利益,使公私、劳资双方共同为发展工业生产、实现工业现代化而努力。

二、进行“一化三改”,完成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为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新纪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发展现代化事业的严峻考验,怎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中国共产党亟待回应和解决的时代课题。毛泽东带领党和人民在建设发展中,有序推进“一化三改”,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现代化事业提供了坚实制度保障。

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⑨经过多年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时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党和国家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民不聊生的烂摊子,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成为摆在党和人民面前的紧迫任务。为了尽快实现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国家按照“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基本方针,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农业方面,稳步推进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逐步推动个体农民之间的劳动互助,大力整修水渠塘堰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农田灌溉面积;工业方面,恢复国计民生急需的矿山、钢铁、动力、机器制造等行业和主要化学工业,同时恢复和增加纺织及其他轻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业方面,国家用于交通运输业的投资共17.7亿元,占全国基建投资总额的22.6%,基本恢复了原有的铁路网,重新连接华北和华南;商业贸易方面,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逐步发展壮大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采取扩大对私营工厂加工订货、大量收购农副产品以提高农村购买力、调整税收负担、适当收缩国营商业等措施,合理调整公私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使私营工商业得到很大发展。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三年的努力,迅速恢复了被长期战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这为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化三改”的顺利推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为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党和国家深谙,当前落后的小农经济不足以支撑我国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就必需依靠原有的国营工业,并新建、改造和扩建这些工业,这就需要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大规模、系统性的社会主义改造。为了使我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建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的国家,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决定进行“一化三改”,并制定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目的就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⑩“一化三改”的顺利推进,不仅使我国原有的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适应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而且极大解放和提高了社会主义生产力,调动和团结了一切积极因素和民族力量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服务。从方向上看,这一时期,党和国家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和人心民意,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顺利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定了把我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方针和朝着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基本方略,坚定不移地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从成效来看,毛泽东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使我国开始由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使社会主义工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有决定意义的主导力量,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上来。到1956年底,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的历史任务,彻底改变了我国千百年来以农为主的经济结构和工业基础薄弱的经济面貌,确立了公有制占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进步等方面取得重大进步,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为我国现代化道路的发展奠定了根本制度保障。

三、建成相对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事业奠定了充裕的物质基础

在一个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工业部门残缺不全、工业分布极不平衡的农业大国?,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双重摧残的基础上建立起的新中國,农田、工厂惨遭破坏,工业生产完全瘫痪。对此,毛泽东曾形象地指出,现在我们国家连“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基于此,为了满足中国人民要求建设工业化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烈愿望,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带领全国人民,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国家”?。1956年,党的八大进一步提出要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也就是说我们自己要能够生产建设发展需要的原材料,制造能够巩固国防、保护自己的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以及拥有与农业、工业、运输业等相关的基础性现代化产业。?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之后,党带领人民在苏联援建的重点工程和项目基础之上开展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建成了包括各行各业、各式各样、门类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许多新的工业部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经过长期努力,我国落后的经济面貌开始改善,取得了建立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的辉煌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79亿元增长到1978年的3679亿元,跃居全球第11位;工业制造能力不断提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仅能建造最基础的桌椅碗盆、纸布面粉等日用品,到逐渐拥有能够制造钢铁、化肥、汽车、机床、飞机、导弹等的生产线;财政实力由弱变强,从1950年全国财政收入的62亿元,到1978年增加到1132亿元;农业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靠天吃饭”的单薄农业生产基础,到改革开放前夕农田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到1978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00亿斤,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1952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0.5%、20.8%和28.7%,随着工业化建设推进,第二产业比重不断提升,到1978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27.7%、47.7%和24.6%;工业体系逐步完善,工业门类逐渐丰富,从建国之初只有采矿业、纺织业和简单加工业的单一工业,到20世纪70年代末初步建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之后的工业发展打下了宝贵基础。?在整个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设过程中,毛泽东不仅注重国民经济与工业的合理布局,而且也非常注重工农业的健康、协调发展。一方面,在国际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党和国家果断动员开展“三线”工业体系的建设,将集中在东北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有计划、有步骤地迁移到我国中西部地区,这不仅改变了中西部地区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的状况,也为全国工业体系的一盘棋建设,合理规划工业体系的发展空间、地域分布打下良好基础。另一方面,毛泽东吸取苏联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的教训,决定实施“两条腿走路”的工业化建设方针,按照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次序安排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建设“以农为基、以轻为辅、以重工为主”的工业格局,把改善、保障民生与加强重工业建设、巩固军事国防作为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和工业化建设的宝贵经验,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一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秉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有序建立起的相对独立、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完整的工业基础和坚实的物质力量。

四、提出“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与“两步走”战略构想,为现代化事业制定了稳健的战略部署

毛泽东终其一生都在致力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对此作了深入思考和详尽部署。他认为,像中国这样的农业型国家要在工业化的基础上,逐步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使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以“四个现代化”的形式清晰地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这是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

毛泽东根据实践经验和发展需要提出并赋予“四个现代化”以丰富内涵。早在抗战时期,毛泽东就向全党发出了“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奋斗的号召,这个时候他深刻认识到工业化对于民族解放、国防建设、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的极端重要性,强调要解放中国人民的生产力和建设力,为抗战胜利后建设工业化国家而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为把我国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制定并实施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即把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推进,“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这就是“四个现代化”的雏形。1954年1月,周恩来在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上提出,要“建设起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是党和国家第一次正式提及并阐释“四个现代化”,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党和国家带领人民在这个宏伟目标的不断激励下,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浪潮中。1957年3月,毛泽东根据党和国家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巩固政权、实现工业化的现实需要,将“现代科学文化”纳入“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范畴,对“四个现代化”作出了更为精准详实的总结,提出我们要“建设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党中央意识到科学文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1959年底,毛泽东在谈及社会主义建设相关问题时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并指出在我们这样底子薄、经济弱、发展落后的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急不得,也快不了。1961年,党和国家在认真总结吸取三年“大跃进”盲目冒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沿用之前的提法,把“四个现代化”表述为“把我国建设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64年12月,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根据毛泽东提议,周恩来正式宣布,“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并提出通过“两步走”发展战略,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至此,“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基本呈现出比较全面详实的表述,党和国家对现代化的建设也达到一个比较理性、完整、准确的认识。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需要根据具体国情不断探索尝试、动态调整、稳妥推进的历史进程。追溯至整个民主革命时期,那时,不甘中华民族就此消沉的仁人志士,不断探寻民族独立、国家解放和实现工业化、近代化、现代化的方法和途径,开始了對包括“器物—制度—文化”在内的各种现代化的艰难尝试,不懈探索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这是中华民族现代化探索的起步和发展的雏形。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对现代化事业进行了艰难曲折的探索,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李大钊、陈独秀等早期共产党人曾对农民土地和农村经济问题进行过具有现代性思想特征的表述,但当时对现代化的认识受到时代,即革命背景的深刻影响,尚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内涵。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是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定下“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奋斗目标开始的,这是因为他深知革命的目的是实现民族的现代化奋斗目标,而不仅仅是为了革命本身。在建立起能够为现代化发展奠定政治基础的民主政权之后,毛泽东认识到要尽快实现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为公有制改造、工业化发展和现代化转型奠定良好基础。此时的毛泽东已经开始思考关于现代化建设的相关问题,并指出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特别是实现农业的合作化、规模化、机械化,为工业的现代化奠定良好基础,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这表明,毛泽东已经逐渐认识到农业与工业的辩证关系,认为农业对于工业的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工业对促进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发展具有反哺作用,在建设中要实现工农业的良性互动、和谐发展。1955年3月,毛泽东指出从国民经济恢复时起,“在大约三个五年计划的期间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但要建成为一个强大的高度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国家,就需要有几十年的艰苦努力,比如说,要有五十年的时间,即本世纪的整个下半世纪”。同年10月,他根据实施“一五”计划的经验,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反复慎重思考的基础上指出:“大约在五十年到七十五年的时间内,就是十个五年计划到十五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可能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56年9月,他又强调,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底子薄弱的大国,“要使中国变成富强的国家,需要五十到一百年的时光。”同年11月,他在谈到中国的发展变化及未来的展望时再次指出,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将变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后来,由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发生了急功近利、激进冒动的“大跃进”,对党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产生了消极影响。在工业发展受挫后,毛泽东等开始重新冷静地思考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速度问题,并再次指出“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经过不断的探索与调整,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奋斗目标有个大致清晰准确的判断,认为工业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不断探索尝试、动态调整、稳妥推进的历史进程。

毛泽东认识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实现现代化必须分两步走。早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毛泽东就已经萌生了工业化建设需要“两步走”的构想:第一步,在完成“三大改造”的基础上实现“一化”目标,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为现代化创造必要的工业基础和制度条件;第二步,努力扩大生产搞建设,用五六十年的时间赶超美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表明,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就意识到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摸索和总结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规律,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到1963年,毛泽东对“两步走”发展战略再次进行阐述,第一步,用十五年的时间,建立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第二步,在此基础上再花十五年的时间继续发展完善,达到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水平。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两步走”的战略构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指四个现代化),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至此,我国在“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指引下,明确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构想。

“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与“两步走”战略构想是基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而作出的战略安排,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方略。基于此,我国建立起了较为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工业体系,并为改革开放以后制定“三步走”战略以及新时代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富有原创性和启示性的参考样板。

五、选择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行稳致远提供了政治智慧

毛泽东在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进程中,始终坚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他指出,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里,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只能依靠自己内部的力量,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为此,他在借鉴苏联工业化经验的基础上,对经济文化落后、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深入思考,不断深化对现代化建设的认识,最终选择了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为现代化事业的行稳致远提供了政治智慧。

扔掉依靠苏联的“拐杖”,坚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我国在“三大改造”完成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随即展开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但对于初掌政权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如何在工业基础薄弱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是一个全新命题,党和国家面临着实现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抉择。当时,世界上发展形成了三条现代化发展道路:一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化模式,二是以苏联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三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代表的借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优势的现代化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出于对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形势、国际环境等方面的考量,开启了向苏联学习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不可否认的是,苏联在新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扮演了重要角色,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但苏联模式是高度集中政治体制下的计划经济,企图以强权政治干预市场经济以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严重违反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在中国表现出“水土不服”等弊端。加之,苏联以附加政治条件、撤销经济援助相要挟,直接导致中苏关系破裂,这进一步坚定了毛泽东选择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决心和意志。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就已经察觉到照搬苏联模式所带来的“不良反应”,指出苏联的办法“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苏联经验并非十全十美”,强调“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努力挣脱苏联模式弊端,避免完全照搬他人模式或依靠别人经验,主动探索符合自身发展情况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此,毛泽东开始了把马克思主义同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的第二次结合,以解决我国如何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完成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这项新的历史任务。他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具体情况,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了我国发展工业需要注意的各种关系: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要更多地发展与民生相关的农业、手工业和轻工业,坚持用“两条腿走路”;提出要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平衡发展沿海和内地工业,利用沿海工业优势对内地工业发展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为国防建设提供充足物质保障和经济基础;兼顾国家、工厂和工人三方面的利益,给市场主体一定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关照工人、农民的收入与生活,提升工农群众的幸福感。在这里,毛泽东对苏联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忽视轻工业和人民生活必需品生产的工业化建设模式进行了深刻反思,指出这种以牺牲人民利益和缺乏长远考虑的工业化建设是不可取的、失衡的、不健康的发展方式,强调我们要以苏为戒,坚持用重工业和轻工业“两条腿走路”,兼顾工业建设过程中各方面的生产关系,特别是事关国计民生、人民福祉的产业。此后,党和国家重新审视了对现代化的理解,认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推进的全面的现代化,并最终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具体国情、关系人民福祉的现代化建设之路。这表明党在经历了短暂的“以苏为鉴”后迅速过渡到“以苏为戒”,克服了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弊端,不再囿于苏联模式,开始根据我国底子薄、经济差的实际情况,探索符合我国具体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所总结的那样,“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总之,毛泽东为中华民族的现代化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为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行稳致远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丰厚的政治资源,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铭记。时至今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带领党和人民摸索和發展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中,所坚持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建立起的相对独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打压、遏制和封锁时,仍然表现出极强的经济张力和发展韧劲,不仅能够强有力地反击、粉碎敌人遏制我国发展的企图,保障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也能够让我们拥有足够的底气和自信战胜一切外来之敌,坚定地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的手中。

[注释]

①习近平.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02-08.

②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12-27(02).

③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2.

④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80.

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41.

⑥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32.

⑦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82.

⑧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46.

⑨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7.

⑩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22:411.

?张乾元.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及其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年(11):31-36.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29.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0.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32.

?沧桑巨变七十载 民族复兴铸辉煌(上)——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J].党史文汇,2019(08):21-24.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7.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081.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709.

?周恩来经济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176.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68.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6.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613.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483.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89.

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90.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24.

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57.

毛澤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02.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347.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79.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3-128.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7.

毛泽东百周年纪念论文集(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4.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二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55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41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工业化
论全面现代化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全球“再工业化”竞争
邓小平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