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技术驱动下电视媒体的挑战、机遇和创新发展

2023-03-21 16:41章欣钰
今传媒 2023年2期
关键词:电商内容用户

章欣钰

(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5th-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简称5G)[1],主要应用在VR、物联网和无人机等领域。5G技术是对以往移动通信技术的突破和延伸,使得信息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打破了文化与地域之间的边界,实现了全时段、全方位、全连接和全媒体传播。5G技术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推动了新媒体走向成熟,使得用户在获取信息的渠道选择上更倾向于新媒体。新技术的产生虽然为电视媒体带来了诸多挑战,但也为电视媒体提供了发展机遇,未来,实现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

一、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面临的挑战

(一)电视媒体的用户量大幅度减少

5G技术让新媒体拥有了更多的新功能和传播样态,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延时性更低,直播清晰度更高。同时,信息能够全时段、全方位、全媒体进行传播,用户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就能方便、快速地获取需要的信息,从而使得新媒体平台拥有了较多的用户群体,也导致电视媒体的收视率和用户量大幅度降低。2022年4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 《2021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数 2.04亿户,同比下降 1.45%[2]。

(二)电视媒体的互动机制薄弱

在5G、大数据、算法等技术的推动下,新媒体平台拥有点赞、转发、评论等互动功能,用户能够与平台进行有效、实时的互动;而电视媒体的互动机制相对薄弱,用户反馈平台并不完善,传受双方的互动不够便捷。因此,新媒体在互动性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对电视媒体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三)电视媒体面临组织重构、人才流失等困境

目前,国内已经生产出虚拟机器人、虚拟主持人、新闻写作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一方面减轻了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也使电视媒体面临机制重组和裁员的危机。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自媒体行业收入较高、工作时间相对自由、环境轻松、入行门槛较低等优势吸引了大量传统媒体从业者,并且,电商行业充斥于社会各个领域中,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从业人员也转行到电商行业,导致电视媒体专业人才逐步流失,这些变化都对电视媒体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二、5G技术给电视媒体带来的机遇

(一)从“人与物”的连接到“物与物”的连接

首先,“人与物”的连接。物所量化出来的数据转变成人体活动状态和人思维的映射,因此,物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感知人的新媒介[3]。在5G技术的支持下,用户不仅可以穿戴传感器设备实现“人与物”的连接,也可以通过大数据进行信息采集、算法分发,从而实现对人体的实时监测,形成多元互动的社交生态。比如,用户佩戴的智能手环能够监测到佩戴人的心率、消耗量、行走步数,帮助人们较为清晰地认知自己的身体状况。

其次,“物与物”的连接。5G技术推动了智能设备互联,比如,手机APP与智能家居相互连接,通过手机便可直接操控家里的智能设备;远程驾驶可以通过数据计算和分析实现远距离驾驶操控。“物与物”的连接不仅节省了人的时间,也减轻了人的体力消耗,这就如同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讯息”[4]。

5G技术加强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黏性,打破了文化与文化、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边界,让硕大的世界变成了一个互联互通的“小村庄”。一方面,电视媒体与5G技术有效结合能够大大提升内容传播的速度,使得用户快速获取到世界各地的内容;另一方面,5G技术还能推动自动内容生产以及监管平台的发展,使得“物与物”互联,从而减轻电视媒体工作人员的压力。

(二)人机协同内容生产与分发

在通信技术、智能设备尚未发展成熟的阶段,电视媒体的内容只能依靠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来生产和传播,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今,5G、人工智能等技术趋向成熟,无人机、数据挖掘机器人能够快速抓取新闻线索,助推新闻稿件快速生成。

首先,在新闻内容的生产过程中,机器参与进来大大减轻了专业媒体从业人员的工作压力。新华社推出的“新小微”,是全球第一位三维人工智能合成主播;央视网和百度智能云合作推出的人工智能主播“小智”,使新闻播报和分发实现了智能化;新华社“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能够智慧化分析媒体资料,对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件具有敏感性并可以自动识取,实现了数据可视化、视频化和自动化。在5G技术的推动下,新兴技术不断发展,人机协同合作生产、分发新闻将成为趋势,能够大量节省电视媒体新闻生产环节的时间成本。

其次,在5G技术的推动下,电视媒体也可通过算法推荐技术选择、审核信息内容,进而降低人工成本。比如,字节跳动公司开发的算法推荐技术赋予机器权利来选择和审核新闻内容[5],节省了人工成本。

三、5G技术驱动下电视媒体的创新发展

第50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10.51亿,较2021年12月增长了191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4.4%,较2021年 12月提升 1.4%[6],由此可见,新媒体平台逐渐成为了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此背景下,电视媒体的创新发展迫在眉睫。

(一)多元场景扩大传播范围

在互联网产生之前,用户大多只能在家庭这样单一化的场景中接收信息。如今,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短视频、自媒体平台也崭露头角,在进一步丰富用户传播和接收信息场景的同时,给电视媒体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必须要积极创新传播方式,才能吸引更多用户的关注。首先,电视媒体要不断扩展自身的传播场景,积极适应新媒体时代碎片化的传播特征,比如,可以将信息内容投放在交通工具中,使受众在等车或乘车时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将电视媒体的内容投放在商场的宣传屏幕中,吸引更多受众关注。其次,电视媒体要有效利用场景化传播,注重电视台与网络平台的融合,提升电视媒体的收视率和影响力。比如,综艺节目 《妻子的浪漫旅行》播出前,在新媒体平台中预告了嘉宾阵容和精彩内容片段,使得节目在新媒体平台上获得了较高的热度,进而提升了收视率。

(二)多重模式促进产业融合

5G技术的强连接性使得多方平台与各行业实现了融合。目前,电商行业已逐步渗入到了传媒领域中,比如,广西广播电视台的“电商扶贫直播”项目将电商平台与电视媒体有效融合,致力于服务乡村,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未来,电视媒体要积极探索电商行业的运行机制,积极与电商行业合作,共同推进产业兴盛。

首先,电视媒体可以与短视频平台、网络购物平台进行合作,有效地将电视媒体生产的内容嵌入其中,使用户在消费的同时浏览到电视媒体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在电视媒体中设置卖货节目,邀请知名度较高的公众人物加盟,在提高节目收视率的同时实现电视媒体与电商行业的双向导流和“带货”转化,从而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其次,电视媒体可以与当地文化部门合作,协助创办相关文娱活动,利用自身的宣传功能,推动当地文化发展,促进当地文化与外域文化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同时,利用自身的舆论引导和监督功能,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协同政府部门进行管理;积极尝试与多元产业进行互动融合,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的协同发展。

(三)互动机制提升传播效果

5G技术的高速传播特性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使得用户在新媒体平台中只需花费较短的时间就能点赞、评论、转发、收藏信息。因此,电视媒体首先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的这一优势,通过分析所量化出来的点赞、评论、转发等数据来认知自身的传播效果,并依据这些量化的数据和用户的评论改进、创新传播内容和形式,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其次,电视媒体要重视建立创意互动机制 (如设计调查问卷、安排有意义的游戏活动、增加用户奖励机制等),调动用户的积极性。比如,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抖音平台合作,在春节联欢晚会的直播过程中,主持人发出口令,用户打开抖音APP就能领取新年红包;抖音平台还推出了独特、有趣的新年视频拍摄玩法,进一步提高了电视媒体内容与用户的互动程度。最后,电视媒体从业人员要从用户角度出发,广泛听取用户的合理建议,不断优化节目内容,并积极创新内容形式、丰富传播渠道,从而促使用户对电视媒体的内容产生兴趣,实现让用户喜爱看、乐于互动的传播效果。

(四)移动原生广告增加收益

新媒体的兴起使得电视媒体的收视率、用户量逐步下滑,导致收入来源减少、资金紧张,而融入移动原生广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原生广告(Native Advertising),是在移动互联网和媒体营销背景下出现的名词,即利用广告内容与媒介形态完美融合的方式,使用户在使用媒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取广告信息[7]。具体做法有两种:首先,电视媒体可以在相关网页或APP首页植入原生广告,在平台页面加载、开启、关闭时全屏嵌入原生广告,或在电视媒体内容呈现的开始、最后植入原生广告。其次,电视媒体可以尝试新的广告模式,生产自己的原生广告,利用微故事短片的形式吸引用户。比如,电视媒体可以将人流量较大的地铁作为广告投放的主要渠道,从而获得更多的曝光度,增收利润。

(五)权威真实性推动内容回归

在传统媒体时代,用户只能通过信息分发的渠道被动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在新媒体时代,多种传播平台共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想要获取的内容来选择传播渠道。但是,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繁杂冗余、质量参差不齐,导致用户在获取有效信息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并且,5G技术驱动下,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加之平台审核不严格,导致虚假信息频发。相比之下,电视媒体的内容是由专业新闻从业人员生产、传播的,更具有权威性和真实性,因此,用户会根据自己想要获取的内容主动选择权威的渠道,以减少虚假信息的误导。

基于权威性和真实性的内容优势以及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驱动,电视媒体迎来了新的“春天”。2022年,北京广播电视局完成了8K超高清视频制作扶持工作,大量主题鲜明、题材创新、超高质量的作品涌现出来;在2022年11月卡塔尔世界杯赛事中,CCTV-16首次开展4K超高清世界杯转播,向用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观赛体验。由此可见,符合用户使用习惯的新平台与电视媒体的高质量内容有机结合,能够推动电视媒体更好地发展。在5G技术背景下,电视媒体不仅要保持自身内容的权威性和真实性优势,有效利用新技术,致力于打造高清高质的内容,也要积极推动节目融合平台的广泛建立,并通过业绩报告和奖励机制鼓励各地电视媒体生产出更高品质的内容。

四、结 语

时代在发展,技术不断更迭,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从业人员要看清现状,深刻认知行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全面分析新技术、新平台,探索出一套适用于电视媒体在新时代转型的策略,实现创新发展。电视媒体可以通过丰富内容传播场景,融合传播渠道、内容和产业,植入原生广告,建立与用户的互动机制等途径,调动用户接收电视媒体内容的积极性,提升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电商内容用户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关注用户
主要内容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