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弓形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探析

2023-03-21 19:29孙文君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1期
关键词:弓形虫病猪生猪

孙文君

辽阳市太子河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辽阳 111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其对饮食也有了更高的追求,肉类的需求量逐渐上升。基于此,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在养殖中出现的疾病也不断增加,其中猪弓形虫病属于一种较为常见且多发的疾病。猪弓形虫病主要是由体内产生弓形虫而引发的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且致死率也较高,在养殖中未做好该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会导致弓形虫病大规模扩散,对猪群安全造成威胁的同时,也给生猪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避免造成损失,保证生猪的安全,本文对猪弓形虫病的诊断与治疗展开分析探索。

1 弓形虫病的流行特点

弓形虫病不仅仅会寄生在动物中,对动物的生长产生危害,其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能够寄生在人身体内,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动物在感染弓形虫病后,其血液细胞经常会成为弓形虫的寄生场所,因此动物的血液细胞会受到疾病的侵害,血液细胞受到损伤,正常功能无法得到发挥,进而诱发动物贫血的症状。人体在感染弓形虫病后,也会出现贫血、发热等明显症状。感染弓形虫病不仅会使猪群出现贫血症状,还会对猪群的眼睛、肠道、胎盘等其他器官或部位造成危害,由于弓形虫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其传播途径也比较多样,因此在生猪发生弓形虫病后,患病的生猪就会成为传染源而通过多种途径来传播病毒。病猪的排泄物、分泌物均含有大量的致病原,进而造成健康猪受其影响而患病。

除了动物的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含有的致病原会引起传播外,如蚊虫类的吸血昆虫是传播弓形虫病毒最主要的途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每当处于蚊虫繁衍的高峰期时,弓形虫等病毒在这一段时间内也较为多发。弓形虫寄生于动物血液内,而吸血昆虫会叮咬吸食动物的血液,如将病猪的血液吸食后,就会造成疾病的传播与扩散。相关研究发现,生猪在处于高温的环境下时,其发病率比平时高,若所处环境较为闷热或湿度较大,那么患病风险会进一步增加,如未进行有效治疗极有可能导致病猪直接死亡。除此之外,弓形虫的流行特点与生猪的抵抗力等有着较大的关系,由于仔猪的年龄较小,抵抗力较弱,在感染弓形虫病毒后期症状相对比较严重,致死率也比健康生猪高,尤其是年龄在3月龄以下的仔猪,其患病的风险最高,临床症状表现也较为严重。

2 猪弓形虫病的临床症状表现

感染弓形虫的病猪会因年龄、感染途径、病毒毒性等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一般将其症状表现分为慢性、急性和亚急性三种,不同性质的病猪临床症状表现不同。

属于慢性型的病猪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临床表现较少,但受病毒影响的病猪会出现生长增重缓慢甚至停滞的现象,部分病猪还会出现食欲减退、阶段性腹泻等症状,严重影响着病猪的正常生长状态。患慢性弓形虫的病猪受疾病影响期较长,随着病情的发展,部分病猪会出现局部麻痹症状,病猪的健康受到危害,同时也会造成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患急性弓形虫病的猪潜伏期比较短,最快只需3d就会出现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在感染后,病猪首先会出现发烧症状,最高体温甚至达到42 ℃,受稽留热影响的病猪会出现明显的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现象,较为严重的病猪会出现缺乏活动意志、拒绝禁食、经常性躺卧、嗜睡现象。观察病猪的尿液可以发现,病猪尿液呈橘黄色,大便较干,皮毛也缺乏光泽且比较杂乱,部分病猪还会出现便秘、腹泻等症状。除此之外,属于急性型的病猪会引起肺水肿症状,病猪出现呼吸过快或过浅等异常现象,症状严重的病猪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现象。患病的母猪会出现高烧、嗜睡、不愿活动等现象,其体内的仔猪也会受到弓形虫病的危害。轻则母猪产下的仔猪出现畸形、不吃奶以及生长缓慢的现象,严重则会出现流产、死胎现象,部分母猪在生产后弓形虫病会得到恢复。另外,弓形虫病的发生与病猪的抵抗力有着较大的关系,生猪年龄越大、抵抗力越强,其感染弓形虫疾病的风险就越小,即便感染也会依靠较强的抵抗力而自愈。所以,仔猪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同时病死率也较高,一般情况下可达30%~40%。

亚急性弓形虫病的患病原因是由于病猪自身具备一定的免疫抵抗力,在患病后不会直接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然而,亚急性病猪会出现如食欲减退、体温升高、不愿活动等现象。由于病猪在弓形虫进入后会在1~2周内产生抗体,这些抗体会阻碍弓形虫在血液器官内的繁殖,所以部分病猪会依靠自身免疫力自愈。而自愈情况受病猪自身免疫力及身体情况的影响,恢复程度以及恢复时间具有差异性。经过研究发现,大多自愈病猪会在恢复后出现呼吸道等问题,如长久性咳嗽等,仍然会对生猪的生长造成一定影响。

3 猪弓形虫病的诊断

对弓形虫病的诊断可根据上述弓形虫病猪的临床症状表现来进行,结合临床表现对病猪进行初步判断,如患弓形虫病的病猪会出现发烧、精神萎靡、不愿活动等突发症状。然而,由于多种生猪传染病也会出现类似症状,因此,在进行诊断时需要做好鉴别,避免误诊影响病猪的治疗。可根据病猪的病理学观察和实验室诊断两种方法来进行弓形虫病的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

依靠病理学变化进行病猪确诊,需要对病猪进行病理学解剖,选择初步确诊患弓形虫病的病死猪进行解剖,解剖后会发现病猪出现各脏器器官的病变。观察其腹腔和胸腔会发现病死猪存在大量积液,肝脏表面呈现灰白色,且发生异常肿大,肾脏出现灰白色结节,存在一定的坏死病灶。病猪的淋巴结出现肿胀情况,大脑内部有淤血。除此之外,其气管内有比较多的泡沫状物质,膀胱黏膜表面存在细小出血的,而脑膜存在大量出血点。以上病理学变化则是明显的患弓形虫病猪的表现,可将其作为诊断依据。

相比上述诊断方式,实验室诊断具有更高的精确性。实验室诊断可通过采集病猪的血液,将其制成血液涂片,待干燥后使用甲醇对其进行固定,采用姬姆萨染色剂将涂片染色处理,使用低倍显微镜进行观察,观察结果显示为血细胞呈蓝色半月牙形,中间部分有紫红色弓形虫,同时血细胞出现变大趋势,呈现放射状或锯状等形状,可确诊为猪弓形虫病。另外,也可采用病死猪进行实验室诊断,将病死猪的淋巴结或病变脏器组织做常规染色镜检,如未出现致病菌,将其进行粉碎,并接种在多种培养基上,未发现细菌增长也可进行确诊。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实验室诊断和解剖诊断过程中,需要保证科学性,寻找具体病理变化,依据实验室和病理变化诊断来确定致病原,以此做好相应的对症治疗。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保证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保证在较短时间内促进病猪的恢复,避免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造成生猪养殖户较大的经济损失。

4 猪弓形虫病的治疗方式

4.1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猪弓形虫病以杀虫退热、止咳平喘为主要治疗和用药原则。从中医学角度来讲,患弓形虫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病猪的血液中出现瘟毒湿气的渗透,而导致病猪热入血分,进而出现血络损伤症状。中医用药可选择一定剂量的人参、具有抗菌消炎效果的地丁、黄连,具有降温和抗菌效果的柴胡、菖蒲,以及常山等中药材煎成汁水,给病猪进行口服;也可以将槟榔、桔梗、柴胡麻黄、常山集中药材按照一定用药剂量煎煮,让病猪服用上层汁液。应用中药材治疗猪弓形虫病,相比西药其安全性较高,同时治疗效果也比较显著,但在用药时要保证药物使用的科学性,能够获得较高的治疗和预防弓形虫病的效果。

4.2 西医治疗

在西医治疗弓形虫病猪时,仅仅依靠普通的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疗效较差,同时病猪会因服用过多抗生素而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在弓形虫病猪治疗中,西医多采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如口服磺胺嘧啶钠片,按照一定剂量口服病猪一般会在一周内病情获得好转,而需要注意的是,此类药物口服只能治疗症状比较轻的病猪。由于磺胺类抗生素的溶解度较低,在进行治疗时多加用碳酸氢钠等药物,以此来提升治疗的效果。处理口服药物外,还可以采取注射方式,为病猪注射磺胺嘧啶钠药物,一般情况下病猪会在5d内病情好转,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病猪,可适当提高药物剂量。另外,对于病情症状严重的病猪,还需要结合矿物质药物和维生素类药物作为辅助,如出现咳嗽症状,可以肌肉注射硫酸丁胺卡那霉素等。

4.3 综合防治

为了有效降低猪弓形虫病的发病率,需要做好日常的预防措施,尤其是该疾病属于一种人畜共患疾病,不仅会对猪群产生危害,也会对人类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其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经常性地对猪群进行疾病监测,在发现病猪后,应立即展开全面检查,确诊后将病猪进行隔离,并采取有效治疗。此外,在日常养殖中,需要严格把控养殖场和猪舍内的卫生,对猪舍内进行定期消毒,尤其要避免不同动物的混养,做好灭鼠和灭蚊工作。定期对猪群进行驱虫,尤其在母猪配种前,必须要进行1次驱虫工作,避免感染并传播给仔猪,同时在驱虫药物的选择上,需要选择安全高效的驱虫药物,不断提升弓形虫防治的效果。

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养殖过程中存在的弓形虫病不可忽视,需要采取多种防治措施避免发生弓形虫病而引起大面积传染。加强对弓形虫病的诊断技术,可通过临床表现、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来保证诊断的准确性,采用中医和西医两种治疗方式对病猪进行治疗。

猜你喜欢
弓形虫病猪生猪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病猪喂药有办法
GABARAPL2 在IFN-γ诱导的HeLa 细胞抑制弓形虫生长中发挥重要功能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黄瓜中有大量弓形虫吗
弓形虫感染让人更想创业?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