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个健康”先行 引领民营经济促进共同富裕

2023-03-21 22:43隗斌贤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23年1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温州分配

□隗斌贤

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在要素,既要发挥社会财富创造主力军的作用,又要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收入分配和践行社会责任等方面承担使命担当。浙江温州“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既突出创新发展、数字变革和产业转型升级,又重视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和包容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坚持以人为本,在共同奋斗中共享发展成果,并在实践中探索促进富裕的基本路径。

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 引领区域发展推动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的核心是效率提高带来的成果在全社会范围内更加充分和合理的共享。这就要求先做蛋糕、做大蛋糕、做好蛋糕。温州先富模式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应看到地区城乡和群体间的差距,全省26个欠发达县温州就有5 个。基于欠发达后富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的现实,温州发挥民营经济发达的优势,组织推动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引领辐射后富地区产业发展,为共富创造条件。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具有资本市场、人才资源、科技创新、产品品牌、多元化经营和产业链联动等优势,不仅可以打造地方性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同时可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而且可以跨区域帮扶协作,助力后富地区协同发展。

乐清电气产业集群是全国唯一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重点培育名单的县域主导产业群,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进程中,通过三次分配促进发展成果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共享是其鲜明特征之一。一个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的形成,是无数民营企业长期艰苦奋斗、不懈拼搏的结果,并在稳定增长、增加就业、助推员工成长、联动产业链配套发展、辐射县域发展、改善民生、回报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企业是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重要主体,其中在初次分配中承担着实现平衡和包容发展的主体责任。缩小初次分配带来的收入差距在民营企业层面上必须实现企业群体的优化和价值取向的重塑,为此乐清电气产业的行业龙头向现代企业制度型企业转型,实现了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离和股权分散,并从股东至上转向相对平衡兼顾员工利益。如正泰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主动建立管理和技术团队帮扶上下游配套企业,还鼓励优秀供应商和经销商持股,打造了共同富裕的企业共同体。在再分配中,民营企业担负着照常纳税的责任,乐清电气产业集群纳税占全市40%以上,为政府提供更多的税源,为支持公共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民营企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成为第三次分配的“志愿军”,乐清电气产业的龙头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在投资教育、卫生、文体等公共事业和公益慈善事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民营经济创造条件带动后富地区和群体创业就业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是中央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五大战略导向之一,明确要求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和多渠道灵活就业。温州“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把促进民营经济带动创业就业作为优先目标并以创业带动就业、培育新增就业空间。通过提供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扶持创业,年带动5000 余人就业。许多地方还出现了包括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先富团体通过返乡投资等方式带动贫困地区发展、为后富地区提供新的创业就业机会的成功经验。

乐清市主动扶持商协会、乡贤会并鼓励在外地先富的乡贤返乡投资,不仅带动了山区乡村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壮大,还就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力的就业。文成县田乐村则运用“项目强村”模式与民企日省名茶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合作投资发展旅游产业,为农村劳动力就业拓展了渠道。娃哈哈文成生产基地作为26 个欠发达县高质量发展对接成果,根据定向招工式“共富工坊”标准,按照“工资+奖金”方式确保员工收入稳定,还带动了当地食品加工、彩印、物流运输业的发展,间接带动就业千余人。

民营企业投资公益事业改善后富地区社会基础设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是推动教育、医疗、社保、环境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内在要求,还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温州民营企业家投资社会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既有一般性的动因,也有特殊的缘由。一般动因是其实现社会尊重和自身价值需求的必然选择,特殊缘由则是有利于民企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温州陆域三分之二以上为山区,过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落后,严重限制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市场、大物流的拓展,对教育、科技、卫生等方面的发展也形成了约束。所以温州民营企业家早就有了投资兴办社会事业的传统。如乐清籍乡贤南怀瑾先生较早提出“还路于民”的理念,其旗下的香港联盈兴业股份有限公司就为温州第一条铁路金温铁路建设出资4586万美元,不仅打破了内地铁路建设由政府或国有企业独家经营的惯例,也开启了温州民营经济投资兴办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的先河。

为努力打造社会力量办社会的全国示范城市,在准入条件、人才支持、融资机制和土地供给等方面的具体引导和鼓励下,温州民营企业家们在公共交通、教育、医疗、文体设施建设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领域又做出了新的贡献。杭温铁路项目总投资中的51%是社会资本,而且中国铁路总公司15%的占股也与民营社会资本同股同权。民营资本首次参股投资的浙江三澳核电一期工程于2020 年9 月获得国家核准后,项目前期吸收民间资本参股,创造了核电项目混改的新模式。

温州企业家还有投资教育、体育、医疗卫生事业的传统。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乐清民营企业家赵章光就捐款80 万元办学。瑞立集团董事长张晓平创办瑞立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时动情地说道:“办学不是‘心血来潮’,而是企业全面发展和提升的需要,也是地方产业升级、打造产业链的人才需要。”温州还是全国唯一的社会力量办体育试点城市,民营企业家在全民健身计划、竞技体育、体育文化建设和体育对外交流等领域都发挥着主导作用。目前知名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市中医院都是由新中国成立前的工商业者创办的。近年来,民营企业家又兴办了大量的民营医疗机构,在全市104家医院中民营医院就有49家,占比达到47.12%,远远高于全国30.75%的水平。

通过慈善公益和社会救助等财富转移形式帮后富

收入和财富不均等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并可以通过整合社会资源的社会创新来实现。这就需要在个人自愿的基础上以慈善公益的方式将部分财富用于支持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而这正是第三次分配的责任和使命。与初次分配市场主导机制和遵循效率原则、再分配的政府主导机制和遵循公平原则不同,第三次分配是社会主导机制、以自愿性为原则,旨在实现社会的共生共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要求“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温州“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政策导向中突出了民营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推动民营企业投身公益慈善事业、打造共同富裕基本单元,不仅在前述社会事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以慈善公益、爱心捐助、社会救济等直接财富转移方式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浙江一鸣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早在2011 年就捐资设立了一鸣牛奶慈善基金,2018 年初注册成立公益慈善基金会,从2012 年起每年向慈善总会捐资50 万元为2500 余名村民统一支付新农合医疗保险费。推出“一滴奶公益计划”,并以教育帮扶为抓手,不断加大教育帮扶力度。温州华昊无纺布有限公司多年来积极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浙江忠欣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若忠先后累计捐资捐物4600 余万元,为助学助教、救急救难和乡村基础设施等出资出力。2020 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后,正泰集团第一时间捐赠1000万元采购防疫物资,并设立2000 万元抗疫专项资金。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在得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需防疫物资后,迅速捐赠1000万元。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温州分配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温州,诗意的黄昏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