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场景”为社区居民幸福“加码”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创新场景拓宽社区治理新路径

2023-03-21 08:54范佳富通讯员杨璟安王兴中
中国民政 2023年2期
关键词:助餐餐厅居民

☉ 本刊记者 范佳富 通讯员 杨璟安 王兴中

近年来,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结合实际,着力做好“创新场景”绣花文章 ,通过“幸福餐厅、温馨客厅、学习厅、议事厅”等四大场景,分别聚焦居民生活、娱乐、学习、公共事务参与等需求,拓宽社区治理全新路径,有效推进社区场景与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准匹配,使社区更加宜居、更有温度。红旗区“创新场景拓宽社区治理全新路径”案例成功入选2021年度全国基层治理创新典型。

“幸福餐厅”打造生活空间

“幸福餐厅的饭菜很可口很方便,吃完饭还可以在这里看看书、读读报。我吃得好玩得开心,孩子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作为红旗区宝龙社区“幸福餐厅”的常客,蔡大爷点了几个爱吃的菜品和米饭,一边吃饭一边给远在北京的儿子录制发送小视频。看到老人吃得开心,身在异地的孩子很是放心。

为让辖区老年人享有幸福美满的晚年,红旗区以社区养老服务站建设为基点,就近布点,加快构建居民满意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拟定37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营造计划,为部分老年居民提供助餐服务。其中,12个助餐服务点已投入使用。红旗区将标准化、专业化的“幸福餐厅”建在群众家门口,以惠民生、接地气的运营思路,将暖心、安心、舒心的助餐服务送到了老年人身边。优美洁净的环境、安全卫生的菜品、实惠贴心的价格、健康营养的烹饪……吸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进“幸福餐厅”。

红旗区还突出公益定位,积极推广“养老积分”开展助餐服务。在红旗区,老人参与社区老年大学课程、读书看报等活动,均可获得相应“积分”。“积分”不仅能在餐厅、超市当钱花,还可以兑换健康体检、康复理疗等项目的相关服务。

新乡市红旗区东街街道大东街社区的“幸福餐厅”里,老人们正在就餐。

“子女工作忙,我的精力也有限,带着孙子孙女来‘幸福餐厅’吃饭,真是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问题。”周末帮衬子女照顾孙辈的屈阿姨赞许道,“我有养老积分,用上积分消费可太划算了。有汤有菜,我和孩子们吃饱喝足才花费10多块钱!”目前,红旗区已为辖区老人提供助餐等服务11.7万多人次。

“温馨客厅”打造共享空间

“我们走在大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激情悠扬的歌声从红旗区大东街社区多功能厅飘出。这是大东街社区老年合唱团在排练歌曲,每位老人都倾情投入,脸上都洋溢着活力与光彩。

“合唱团由最初的10来个人发展到现在的50多个人,大家因为兴趣走到了一起。”合唱团宋团长说,“我们老年人退休后,有去处、有爱好、有乐趣,感觉整个人都变年轻了。”

在学府社区状元府第小区的文化广场上,周末电影院如期开放,大银幕上重现峥嵘岁月、展示时代风潮。现场不少居民表示:“这样看电影让我们想起了旧时光,更有感觉更有味儿。”

近年来,红旗区将社区公共空间作为公共服务供给、社情民意汇集及思想阵地培育的有效载体,开放社区公共服务空间37个,为群众提供唱歌舞蹈、周末影院、公益书法、亲子活动、读书阅览等多项休憩性、娱乐性、学习性公共服务,并以场所建设、运营机制、场景营造的精雕细琢,全面激活社区空间的使用效能和亲民氛围。一方面,提升公共空间舒适度。开展社区公共空间打造行动,加强公益服务空间建设和亲民化改造,努力使公共空间成为展示社区风貌的新地标。另一方面,提升公共空间服务性。由社区整合辖区内各类优质便民服务资源落地社区公共空间,开展满足各年龄阶段群体多样化需求的多种类公益项目。此外,还大力提升公共空间吸引力。通过发动居民参与制定社区空间运行管理制度、日常维护、协调空间使用等行动,加大居民主导性、参与性,使社区回归公共性,努力让社区公共空间成为居民群众愿意走进来、坐下来、经常来的“温馨客厅”。

“学习厅”打造德治空间

“下楼步行几分钟到社区图书室,就能自由自在地读书学习,比在家里更有氛围感!”在红旗区明珠花园社区的“社区书房”里,看书做作业成了邵同学寒假里的“日常”。和邵同学一样将“社区书房”作为日常打卡地的居民不在少数。

“阅读一本好书、点亮一盏心灯,让书香满红旗!”红旗区切实发挥“德治”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着力建设“学习厅”,不断丰富文化惠民服务,全面打造与“幸福红旗”相匹配的文化名片。

同时,红旗区积极开发阅读“周边”产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提供道德讲堂、读书分享等多种社区配套公共文化服务,引领居民人文风尚。前不久,在学府社区定期举办的清风读书会上,社区党员毕春岩声情并茂地朗诵红军长征故事《半截皮带》,感动了在场的党员群众。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读书分享让党史在我们心中活起来了。”

让居民尽享“文化红利”,是红旗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红旗区以新乡市“首善之区”建设为统领,积极构筑“十分钟文化圈”,完善基层文化服务网络,打造全民阅读新阵地。目前,该区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已建成社区书房37家,实现社区全覆盖。并以此为纽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完成37个社区的“云图书馆”系统开发及图书录入工作。居民通过社区小程序可一键借阅图书,为构建城市级“云图书馆”、打造“十分钟读书圈”奠定基础,让学习更便捷,让阅读更时尚。

“议事厅”打造自治空间

“没想到社区的线上议事厅真给我们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呀!”家住忆星社区的崔阿姨高兴地说,“今后有了难心事、烦心事再也不怕没地方说、没人办了。”

去年10月,崔阿姨所住楼栋一层的业主私自违规扩充院落面积。随后,该业主又欲私自扩建排水沟,引起其他居民的不满。崔阿姨在社区“e岗通”线上“议事厅”进行了问题反馈和话题讨论。社区居委会立即联合街道城管科、小区物业与居民共同商讨解决措施,并迅速督促该业主在约定期限内自行拆除了违规扩建。

“有人管事、有地说事、有章理事”是红旗“议事厅”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通过搭建线上线下联通的议事平台,居民可以加入所在片区“e岗通”和微信群参与社区治理,可以在网上主动发起关心关注的身边议题,说实话、提意见、摆问题,譬如楼道垃圾堆放、小区不文明养犬、高空坠物等居民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在“议事厅”里,问题人人可见、话题人人可谈、办法人人可出,这样的社区自治共治线上议事场所让居民成为小区的主人,让治理难题、邻里矛盾在“唠家常”中迎刃而解。

早在4年前,红旗区就在全区正式推广红旗“e岗通”小程序,依托社区数字化平台和线下社区服务机构建设便民、惠民智慧服务圈。2022年,红旗区又推出红旗“e岗通”3.0版,让功能更为完整,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多年来,全区通过“e岗通”智慧社区办结为民服务事项72万余件,实实在在提升居民幸福感。

猜你喜欢
助餐餐厅居民
TARENTUM萄木餐厅
黄石市老年助餐服务政策执行效果研究*
——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
余杭:养老助餐服务成为浙江样板
LUNAR餐厅
石器时代的居民
城里的怪餐厅
福州茶园街道创办养老助餐食堂
北京:出台意见进一步加强老年人助餐配餐服务工作
“秀色可餐”的虚拟餐厅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