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基层党组织建设考评问题研究

2023-03-22 15:17张洪琼
政工学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基层单位党务党组织

魏 然 张洪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部队建设的基础在基层,而基层的建设关键在党组织,基层党组织的强弱优劣将直接影响到部队战斗力生成。如何正确客观地评价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成效,如何运用正向评价手段激励基层党组织抓好自身建设,已经成为党建工作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当前基层单位在对所属党组织实施检查考评时往往会出现“标准难统一、考评难实施、结果难运用”的现实矛盾,这就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层党组织建设评价体系,引导基层党组织“抓关键、促后进、争标杆”,全面提高党组织建设水平。

一、系统制定评价体系,统一检查“尺度”

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各基层单位在对所属党组织进行考核评价时,往往会出现考核内容不统一、考核标准不统一、考核结果不客观等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成效。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制定基层党组织建设评价体系的统一“度量”,确保检查评价结果科学、权威、准确。

一是细化日常工作制度台账。部队基层党组织应按照军委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军队党的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中国共产党军队委员会(支部)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两部法规的要求,细化每周、每月、每季度、每年党组织需要开展的工作,并形成工作细则台账。上级党组织要为每项工作制定目标任务、完成时限、工作标准及相关要求,根据每项工作的重要程度赋予相应分值和权值比重,完成相应工作的党组织给予加分,没有完成的减分。制定细则台账可以很好地引导基层党组织完成自主抓建,以“做作业”的方式完成“规定动作”,更能作为今后检查评比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是厘清管党治党责任清单。评价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看基层党组织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是否落实到位,而建立清单就是将主体责任细化成易操作、好评价的评价指标的一种方式。清单应按照党组织统一领导作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党风廉政建设)、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抓建工作责任落实等4个方面内容进行梳理,内容应包含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落实巡视整改等方面工作,基层党组织严格按照清单内容履行职责,考核评价人员依据清单内容组织考核。

三是建立班子履职尽责档案。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点是班子成员建设。所以评价基层党组织抓建成效,必须从班子成员履职尽责情况入手,建立班子成员履职尽责档案。按照《规定》要求,档案区分书记、副书记和委员两个层级,其中,书记、副书记档案主要记录6 个方面,包含履行从严治党责任情况、研究单位党的建设情况、研究单位备战打仗情况、完成单位重大任务情况、贯彻上级指示精神情况、抓好党组织自身建设情况等;委员按照分工,分别记录组织、宣传、纪检、保卫、青年、群众工作等6 项工作开展情况。履职尽责档案应每月进行统计、每季汇总审核、每年评比存档。档案建立相关工作由基层政治机关(没有机关的由分管干事)负责。履职尽责档案的建立,能够客观描述班子成员工作开展情况,能够很好地起到监督作用,在组织评比中也能提供详实的数据,确保公平公正。

二、运用科学方法手段,拓展考评“维度”

目前基层部队针对党组织建设的检验评估方式仍然比较传统,更多的还是依靠现场检查、抽样调查等形式展开。这种检验方式最大缺点是主观性强、方法单一,检查结果会根据检查人员不同、时间不同而出现较大差别。所以需要主动拓展考评方式,多角度映射考核结果,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性。

一是搭建网络信息考核平台。要利用部队内部信息化网络搭建党组织工作信息系统操作平台。平台应根据基层党组织的职责设置党的理论学习、全面建设形势分析、组织生活制度、人员培养管理、共青团工作、军人委员会工作等板块;每个板块应按照工作进度设置“未完成”“已完成”“正在进行”等状态;教案、方案、会议记录等相关成果应统一上传数据库存档备案;系统权限应设置为“由上至下递减式”权限,即上级党组织可以查看下级党组织工作,书记可以查看所属党员工作。党组织工作信息系统操作平台的搭建,不仅可以牵引基层党组织及时完成相关工作,也能在上级党组织考核评估时提供参考依据,在统一标准的同时提升工作效率。

二是用好线上线下考评模式。基层党组织工作仅通过线上检查评估是无法体现整体和全面的,比如任务完成效果、党员教育实效、党员发展考核、党日活动开展成效、人员培养管理等问题,都无法通过线上资料进行评判,需要通过现地调研方式考核。所以各基层单位在用好线上考评的基础上,还需要继续开展好线下调研考核。通过“线上考评”辅助“线下考评”形成“线下+线上”的双轨评价模式,这种评价模式有利于对基层党组织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最大程度确保评价结果真实可靠。

三是定期公示接受官兵监督。在日常考评中,不论是每周、每月工作开展的加分项,还是检查评估发现问题的减分项,都有可能由于人为因素介入而导致评价结果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此时,基层官兵的监督就必须发挥作用。所以各基层单位开展检验评估工作时,评估结果不仅需要反馈给所检查的基层党组织,更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公示,接受广大官兵的监督。将考评结果和考评依据放在“阳光底下”,既能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公平,也能起到鼓励先进、督促后进的作用,更能引导基层党组织将“争优”放在平时。

三、定期开展党务培训,明晰职责“宽度”

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需要大量具有丰富经验的党务工作者参与完成。但是由于岗位调整、新老更替、缺乏经验等现实原因,基层党务工作者难以长久持续地在同一岗位工作。不论是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还是参与检查的评估人员,都容易出现梗阻、断层、走偏等问题。所以基层单位需要定期组织党务工作培训,在“统思想、明职责、学方法”上下功夫,以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接续性和稳定性。

一是统一人员思想搞清“为何评”的问题。基层党组织成员在抓组织建设工作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法规建设制度不熟悉、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严格、创造性抓党建有差距等问题;参与检验评估的人员,会出现不会评、不想评、不敢评的问题;不少基层党务工作人员,也存在认为基层党组织评与不评一个样、评好评坏一个样等认识偏差。这些都是党务工作者在开展工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更是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不高的重要原因。所以基层单位需要定期组织党务工作培训,通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彻底解决和纠正基层党务工作者的认识偏差,积极参与到“评”中来,真正做到以评领建、以评促建。

二是掌握条例法规搞清“评什么”的问题。近几年陆续颁布各类党内法规,这些法规是管党治党之重器,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必须熟练掌握并运用好这些法规。部队基层单位要利用党务工作培训时机,组织党务工作者原原本本学条例、学法规。要安排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领读串讲,逐条逐项对照解析法规的内容,从法规中找到先进基层党组织应该具备的条件和要求。要确保抓建人员知道建什么、检查人员知道评什么。

三是学好评估方式搞清“怎么评”的问题。基层单位在组织党务工作培训时,需要重点抓好基层党务工作者对党组织评价体系和评估方式的学习运用,特别是权值比重加减分的量化形式如何开展、“线下+线上”双轨评价模式如何实施等问题。同时,要运用好基层党组织在长期“抓建”和评价实践中遇见的问题进行案例教学,深刻剖析矛盾背后的问题,使基层党组织成员能够及时查缺补漏、引以为鉴,使检查评估人员能够掌握方法、统一标准。

四、注重结果考核运用,提高奖惩“力度”

基层单位开展检查考评工作必须坚持激励与问责相结合。通过表彰先进、帮扶后进促进基层党组织形成“建设—评价—反馈—改进”的正向良性循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出现有考无评、考用脱节的现象,摒弃“论资排辈”“轮流坐庄”的固有陋习。要充分将考核结果运用起来,用实际数据说话,真正达到以考促建的目的。

一是建立利益挂钩机制。充分运用基层党组织考核评价结果,使之与干部晋升任用、军士选晋、评功评奖等与官兵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进行对等挂钩,对排名靠前的党组织负责人优先提拔使用。按照《条例》规定增加表彰奖励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倾斜。树立“优秀基层党组织”的模范典型,在单位范围内进行正面宣传,还可以通过经验交流的方式,大力营造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二是建立单位帮建机制。建立后进单位帮扶帮建机制。对于考核评价长期排名靠后的基层党组织,上级党组织要指派专人进行挂钩帮带,定期参加党组织全面建设形势分析会,帮助查找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还要同步安排排名靠前的基层党组织进行结对帮带,组织后进党组织到先进党组织参观见学,将好的建设经验和做法带回单位。通过上级“拉一把”、同级“推一把”,使后进党组织能够及时跟上队伍。

三是建立约谈提醒机制。对于长期处于后几名的基层党组织,上级党组织要及时派出领导对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特别是书记、副书记)进行约谈提醒,提出整改时限和要求。要对出现“懒作为”“慢作为”甚至“不作为”的人员进行通报批评,涉及违规违纪情况的根据相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相关问题记入个人档案。要根据实际情况,要求后进党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剖析反思,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检视问题、剖析症结、对症下药、祛除顽疾,确保后进党组织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

猜你喜欢
基层单位党务党组织
淮委领导看望慰问治淮一线和基层单位职工
市政府召开党务会议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单位政工人事工作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淮委领导看望慰问治淮一线和基层单位职工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基层单位档案管理问题及对策
大力推进地方党组织党务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