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地春提早辣椒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2023-03-22 23:35韦荣楷潘德怀陈华江谭诗燕赵满亮
中国蔬菜 2023年1期
关键词:农膜拱棚苗床

韦荣楷 潘德怀 陈华江 谭诗燕 赵满亮

(三都水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发展中心,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558100)

贵州省三都县利用当地冬季气候温暖的优势,发展露地春提早反季节辣椒种植,辣椒上市时间比正季栽培提早45~60 d(天),田间批发价格也提高2~3 倍。

三都县地处贵州南部,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立体气候明显,特别是大河镇、三合街道、凤羽街道、普安镇等海拔600 m 以下的低热河谷地区,年均温度18.1 ℃,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7.8 ℃,年平均无霜期320 d(天)。三都县利用冬季相对温暖的气候优势发展露地春提早反季节辣椒种植,与正季栽培(3 月上中旬播种育苗,4 月中下旬定植)相比,反季节栽培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辣椒上市时间提早45~60 d(天),填补了蔬菜淡季市场的不足,且产品田间批发价格提高2~3 倍;二是采用多种轮作模式,实现了1年3 季3~4 熟,提高了单位面积收益;三是采用露地栽培省去了建大棚环节。目前露地春提早辣椒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已在三都县推广3 333.33 hm2,成为当地脱贫攻坚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三都县也成为供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蔬菜产区之一。

1 品种选择与轮作模式

三都县春提早反季节辣椒以线椒、牛角椒为主,选用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品种,线椒有润辣早优、贵辣303、嫩香58、满丰香辣绝、云贵万里长、贵辣46 等,牛角椒有贵研尖椒、海青138 等。

海拔600 m 以下地区主要有“辣椒—水稻—叶菜类”水旱轮作和“辣椒—豆类(瓜类)—叶菜类”非茄科作物轮作两种模式。辣椒10 月下旬至11 月中旬采用小拱棚育苗,翌年2 月下旬至3 月中旬定植,6 月下旬拉秧;水稻6 月上旬播种育苗,6 月下旬至7 月上旬插秧,9 月下旬至10 月中旬采收;叶菜以香葱、白菜、青蒜、菜薹为主,白菜、香葱、青蒜10 月上旬播种,翌年2 月中旬采收结束;菜薹9 月上旬播种育苗,10 月上旬定植;非茄科作物轮作模式中,豆类(豇豆)在辣椒采收结束前10 d(天)直播于辣椒株间,其他作物种类及栽培时间同水旱轮作。

海拔600 m 以上地区主要采用“辣椒—菜薹—白菜或香葱”轮作模式。辣椒1 月下旬至2 月上中旬小拱棚育苗,4 月上旬至5 月上旬定植,9 月中旬拉秧后翻犁整地种植菜薹,11月种植白菜或香葱。

2 春提早辣椒露地小拱棚育苗技术

2.1 苗床制作 海拔600 m 以下地区宜在冬春季育苗,播种期在10 月下旬至11 月中旬;海拔600 m 以上地区宜春季育苗,播种期在1 月下旬至2 月上中旬。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前茬未种植过茄果类作物的田块制作苗床。苗床主要有半地下式(凹式)冷床和高厢冷床两种类型。提前准备好农膜(长12 m、宽2 m)、竹篾(20~25 根),竹篾以长1.8~1.9 m、宽1.0~1.5 cm、厚0.5~0.8 cm 为宜,两头削尖用于插土搭建小拱棚。

半地下式(凹式)冷床:适用于冬春季育苗,挖宽1 m、长10 m、深0.25 m的床坑,四周挖排水沟。如进行假植,则需要另备两个同样大小的床坑。

高厢冷床:适用于春季育苗,长度与宽度同半地下式(凹式)冷床,厢高0.25 m,苗床四周挖排水沟。

2.2 配制苗床土 采用专用育苗基质或自行配制营养土育苗。专用育苗基质均匀铺于苗床上,厚度5 cm 左右;营养土选用肥沃且无病原虫源的田园土、腐熟农家肥、草炭、灶灰、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等,按照腐熟农家肥25%、田园土70%、其他成分5%的比例均匀混配,最后均匀铺于苗床上,厚度8~10 cm。

2.3 苗床消毒 按照种植计划备足苗床,每1 m2苗床用福尔马林30~50 mL 兑水3 L 喷洒床土,或用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或70%敌磺钠(敌克松)可溶性粉剂800 倍液将床土淋透,用塑料膜覆盖苗床3 d(天)后揭膜,待气味散尽后播种。

2.4 播种

2.4.1 种子处理 每667 m2大田辣椒用种量40~50 g。播前将种子放入55 ℃热水中不断搅拌,维持水温浸泡15 min(分),再用清水浸泡4~5 h(小时)、用10%磷酸三钠溶液浸泡20 min(分),然后将种子用清水清洗干净,置于28~30 ℃条件下催芽。催芽期间每隔4~5 h(小时)松动种子进行换气,每天冲洗1 次种子,洗掉种皮上的粘液。待60%~70%的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2.4.2 播种方法 播种前一天苗床浇足底水,以床土10~15 cm 深湿润为宜,刮平床面,将种子与过筛细土混拌后均匀撒播(40~50 g 种子混拌5 kg 细土)。播后覆盖营养土或育苗基质0.8~1.0 cm 厚,用2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喷施床土表面,预防辣椒苗期猝倒病。

假植苗床建在播种苗床的旁边,营养土的配制与播种苗床相同。幼苗三叶一心时,选取健壮幼苗及时假植,株距8 cm,行距10 cm,完成假植后浇定根水,苗床上插竹篾并覆盖薄膜,缓苗4~7 d(天)后再揭膜通风,后期管理同播种苗床。

2.5 苗期管理

2.5.1 育苗环境管理 ①通风管理。出苗后7 d(天)内要加强通风,防止幼苗徒长。每天根据天气状况、幼苗生长势、土壤湿度等灵活揭盖农膜、通风。晴天可将农膜全部揭开,让幼苗充分接受光照,早揭晚盖。气温较低(不低于5 ℃)时也要进行通风,可在中午揭开拱棚两端的农膜,通风1~2 h(小时)。在通风时为避免扫地凉风影响幼苗,可在通风口处用稻草或编织袋设置矮小的防风墙。定植前15 d(天)加强通风炼苗,无霜时可昼夜揭膜进行抗寒锻炼,使幼苗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增强抗逆性,然后分苗假植。

②光照管理。小拱棚农膜宜选用保温性和透光性好的薄膜,若使用旧农膜,须将膜上的灰尘、泥土等用清水洗净。

③苗床温度。播种至齐苗,白天温度保持在25~30 ℃,夜间15~18 ℃;齐苗至分苗前(假植),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 ℃,夜间15~20 ℃;分苗(假植)至缓苗,白天温度保持在20~30 ℃,夜间12~20 ℃;缓苗后至定植前,白天温度保持在25~25 ℃,夜间10~15 ℃;定植前15 d(天),白天温度保持在15~20 ℃,夜间8~10 ℃。

2.5.2 肥水管理 若床土肥料充足、幼苗长势好,可以不用追肥。若幼苗长势差,可叶面追施2~3次0.3%磷酸二氢钾+0.4%尿素或稀薄农家有机液肥。苗床湿度大时幼苗易徒长、病害严重,故浇水不宜多,一般床土不干不浇。浇水宜选在晴天中午进行,并让苗床通风一定时间,以叶片上的水珠充分散净、叶片正面和背面无水时再盖膜为最佳。及时清除苗床杂草。

3 定植

3.1 整地施肥 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2 000~3 000 kg 或商品有机肥250 kg、速效复合肥(NP-K 为15-15-15)75~100 kg 作基肥。农家肥全田撒施后深翻25~30 cm,或将地块深翻耙细起垄后开沟施入。按1.3 m 宽起垄,垄面宽80 cm,垄沟宽50 cm,垄高15~20 cm。速效复合肥均匀撒施于垄面,锄入10 cm 深的垄面土中,平整垄面后覆盖黑色地膜,利于保温、防杂草。

3.2 定植时间 辣椒幼苗长至8~10 片叶时即可定植到大田。海拔600 m 以下的低热河谷地区一般在2 月下旬至3 月中旬定植,海拔600 m 以上缓坡地带一般于4 月上旬至5 月上旬定植。

3.3 定植方法及密度 选择晴天定植。定植前苗床喷1 次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带药、带土定植到大田,预防辣椒疫病、灰霉病等病害;每垄种植两行,行距0.65 m,株距0.4 m,两行呈“品”字形错开,每穴单株定植,每667 m2种植2 200~2 500 株,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以利缓苗。

4 田间管理

4.1 肥水管理 一般在定植7~10 d(天)缓苗后,视幼苗长势施肥,若幼苗长势较弱、基肥较少、土壤较瘠薄,每667 m2用15%~20%腐熟农家有机液肥1 000~1 500 kg 或富含腐殖酸水溶肥浇施提苗;始花期、结果期可视植株长势和开花结果情况根施速效肥,或结合病虫害防治加入磷酸二氢钾等速效叶面肥进行喷施。

4.2 植株调整 及时抹掉植株第1 花序(门椒)以下的侧枝、不定芽,门椒以上的枝条在青果采收初期任其生长;辣椒生长中后期,注意及时拔除病株,摘除病叶、病果以及下部的老叶、黄叶,保持田间通风透光;为防止植株倒伏,可用细竹竿固定植株,或用细竹竿在边沟两侧横拦作支架。

4.3 除草 覆膜栽培一般不会生长杂草,但垄边、垄沟没有覆膜的地方易滋生杂草,要及时铲除,保持田园清洁。

4.4 病虫害防治 辣椒病害主要有猝倒病、炭疽病、疫病、灰霉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烟青虫、棉铃虫、斜纹夜蛾、螨类。

4.4.1 农业防治 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害,选用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辣椒品种;培养适龄壮苗,提高植株抗逆性;实行严格的轮作制度,实行水旱轮作,或与大蒜、大葱、大白菜、甘蓝、豆类等非茄科作物轮作3 年以上;采用深沟高畦、地膜覆盖栽培;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增施腐熟的农家肥、商品有机肥,少施化肥,防止土壤板结、富营养化;及时清洁田园。

4.4.2 物理防治 采用温汤浸种;田间每2 hm2(30亩)安装1 盏太阳能杀虫灯,以诱杀蛾类成虫,减轻烟青虫、斜纹夜蛾等幼虫危害;在辣椒定植后10~15 d(天),每667 m2悬挂25~35 张黄板(规格:25 cm×40 cm)诱杀蚜虫;同时每667 m2悬挂25~30 个容器或废弃的矿泉水瓶,每个容器内装入糖醋液100 g,糖醋液配比为红糖∶醋∶酒∶水=1∶4∶1∶16,每隔15~20 d(天)观察容器,当糖醋液减少时进行适量补充。

4.4.3 化学防治 科学用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轮换或交替使用。①猝倒病。苗床湿度大时易发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 200~3 500 倍液喷雾,连喷2 次。②炭疽病。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 倍液喷雾,连喷2~3 次。③疫病。可用64%恶霜·锰锌(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25%吡唑醚菌酯乳油1 200~1 500 倍液喷雾,连喷2~3 次。④灰霉病。可用65%硫菌·霜霉威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喷雾,连喷2~3 次。⑤蚜虫。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500 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含孢子80 亿个·mL-1金龟子绿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1 000 倍液喷雾,连喷2 次。⑥烟青虫、棉铃虫、斜纹夜蛾。在幼虫1~2 龄期可用2%阿维菌素水剂800~1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 000~1 500 倍液喷雾,连喷2~3 次。⑦螨类。可用20%阿维·乙螨唑悬浮剂2 500~3 000 倍液喷雾2 次。以上病虫害用药间隔天数均为7~10 d(天)。

5 采收

当地海拔600 m 以下地区以采收青椒为主,一般在4 月中下旬开始采收,6 月下旬采收结束,当果肉增厚、果实大小定型、色深亮丽时及时分批采收,以促进后续多结果。海拔600 m 以上地区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采收青椒或红椒,青椒一般在6 月下旬开始上市,若以红椒为主,待辣椒九成熟或全部红熟后采收,可用于制辣椒酸或干椒。

6 清洁田园

采收结束后,及时将残枝败叶和杂草清除干净,集中无害化处理,保持田间清洁。

7 效益情况

采用露地春提早辣椒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平均每667 m2鲜青椒产量2 000~3 500 kg,田间批发价格5 元·kg-1,按照每667 m2产量2 000 kg 计算,平均每667 m2产值为1 万元,扣除成本1 300 元,纯收益为8 700 元。当地辣椒正季栽培的产量与春提早栽培相差不大,但此时期会与其他地区的鲜椒产品同时进入全国各地蔬菜市场,产品田间批发价格低于春提早辣椒,为2.4 元·kg-1左右,按照每667 m2产量2 000 kg 计算,平均每667 m2产值为4 800 元,扣除成本1 150 元(无春提早栽培育苗所需的农膜、竹篾等投入),每667 m2纯收益为3 650 元。

猜你喜欢
农膜拱棚苗床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全国农膜回收率年底前达到80%以上
天气转冷 拱棚多膜覆盖早进行
春番茄地膜覆盖早熟栽培育苗技术
几种育苗装备的研究
选购农膜时的注意事项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
西葫芦瓜小拱棚薄膜覆盖栽培技术
小拱棚韭菜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