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小史》非宋人著作*

2023-03-23 03:58邱志诚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23年2期
关键词:小史名酒

邱志诚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浙江温州 325035)

《酒小史》一书最早见于百二十卷本《说郛》,署名“元宋伯仁”[1]㢧94,4334,故学界大多沿其说而视之为元代酿酒类著作①。宋伯仁又有《梅花喜神谱》一书,该书在美术史上享有一定声誉,初刻于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年),今存最早版本为宋景定二年(1261年)金华双桂堂刻本,据此可知宋氏为宋人,因此少数学者即以为《酒小史》为宋代酒类著作②。要之,均认为《酒小史》为宋伯仁所撰,而据以探讨宋代或元代酿酒业情况。笔者经过研究,认为该书并非宋氏著作,实为明末陶珽托名其下的伪作。兹试为申说,敬请方家教正。

《酒小史》名为一卷,实际上是一篇短文,所记仅酒名及产地,可以说与北宋张能臣《酒名记》一样,也是一篇“酒名记”,区别在于其不仅记当世名酒,也记历史上的名酒,故书名不称“记”而称“史”。作者宋伯仁,因未历显宦,故生平不显,清以前载籍仅《两宋名贤小集》“宋伯仁,字器之,苕川人。有《雪岩集》《马塍稿》”[2]、《自号录》“雪岩(宋伯仁,字器之)”[3]数字而已。最早考述其生平者,为四库馆臣及清代著名藏书家黄丕烈,前者较之《两宋名贤小集》,所增仅多“嘉熙中为盐运司属官,多与高九万、孙季蕃唱和”[4]一事;后者虽近百字,但除去虚饰之语,所增亦仅“举宏词科,历监淮扬盐课”[5]黄丕烈《跋》:3b一事。今人研究涉其生平者多承此而简略介绍③,或径云事迹不详,稍为考详者似仅程杰[6]、张东华[7]二氏。笔者在其基础上再为穷搜,略有所得,乃兼以理证,将宋氏生平整齐如下:

宋伯仁,字器之,号雪岩、雪岩耕田夫,苕川(湖州别名)人[8]。据宋氏列于“嘉熙戊戌(二年,1238年)家马塍稿”下的《四十》一诗:“役役人间世,齐头四十年。读书虽未已,作事亦徒然。宦业蕉中鹿,生涯叶底蝉。愿逢时务好,一榻醉时眠”[8],可知其生年为庆元五年(1199年)。则《说郛》将《酒小史》署为“元宋伯仁”的确应予更正——即或宋氏身入元朝,也已78岁高龄)。有学者谓其为北宋人④,当然亦属错误。致误之由可能是《诗衡》有云:“宋伯仁《过烂溪有作》……措辞何等旷达。尝以诗献东坡,东坡云:‘有才如此,独不令我一识面耶?’”[9]实际上苏轼此语是为晁补之堂弟晁咏之而发[10]。宋伯仁绍定六年(1233年)曾任泰州拼桑鹾场税监,端平三年(1236年)受代未得新任⑤,乃入京谋职。遂有其《雪岩吟草》卷首自注之事:“嘉熙丁酉(元年,1237年)五月二十一寓京遭焚,侨居西马塍,故曰《西塍》。”[8]宋氏虽锐意功名,始终位居下僚,故黄丕烈云:“(宋伯仁)禄位不显,(国)事已难为,故语多慷慨。”[5]黄丕烈《跋》:3b“(国)事已难为”不可理解为黄丕烈之意为南宋亡国、宋氏入元。倘已入元,焉能“语多慷慨”?理宗宝祐三年(1255年)就有人在朝门上大书“阎马丁当,国势将亡”[11],是南宋晚期人人皆知“(国)事已难为”矣。为昭己志,宋伯仁酷爱梅花,自谓有“梅癖”,因作《梅花喜神谱》一书。正如其自序所指出,不可徒视该书之作为以“闲功夫作闲事业”,而是有“动爱君忧国之士,出欲将入欲相,垂绅正笏,措天下于泰山之安”之意存焉[5]《序》:3a-4b,[12]。此外,宋伯仁还有《西塍集》(一作《西塍稿》,内容与《雪岩吟草》重复)、《烟波渔隐词》等著作及《烟波图》等画作。

上文较为清楚地介绍了宋伯仁的生平,即可知《酒小史》断非其作,主要有三条依据。

其一,《酒小史》记外国酒云:

苏禄国蔗酒。南粤蒙枸酱。高丽国林虑酱。诃陵国柳花酒。西域葡萄酒。乌孙国青田酒。彭坑酿浆为酒。东西竺以椰子为酒。北胡消肠酒。南蛮槟榔酒。答刺国酿茭樟为酒。真蜡国有酒五,一曰蜜糖酒,一曰朋牙四,一曰包稜角,一曰糖鉴酒,一曰茭浆酒。暹罗国酿秫为酒。假马里丁酿蔗为酒[1]㢧94,4335-4336。

其中真腊五酒最早出自元周达观《真腊风土记》:

酒有四等:第一等唐人(中国侨民)呼为蜜糖酒……其次者土人呼为朋牙四,以树叶为之。朋牙四者,乃一等树叶之名也。又其次以米或以剰饭为之,名曰包棱角。盖包棱角者,米也。其下有糖鉴酒,以糖为之。又入港滨水,又有茭浆酒。盖有一等茭叶,生于水滨,其浆可以酿酒[13]。

《真腊风土记》是周达观元贞二年(1296年)至三年(1297年)出使柬埔寨后撰成的(至晚不超过1312年)。假马里丁之名最早见于《星槎胜览》:“假马里丁……酿蔗为酒。”⑥《星槎胜览》是费信(约1388—1436年以后[14])随郑和下西洋(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1405—1433年)之后撰成的,一般认为成书于正统元年(1436年)。显然,《酒小史》中记载的部分外国酒是南宋人宋伯仁绝不可能知道的——宋氏要获知真腊五酒,须寿逾百岁;要获知假马里丁酒事更须寿至238岁;极而言之,就令《星槎胜览》成书于郑和下西洋首航之年,即永乐三年(1405年),宋伯仁也须寿至207岁,仍然绝无可能。

其二,酒之命名,各代皆有其风尚,如唐人多以“春”名酒:

《(唐)国史补》云:酒有……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梁)[冻](“梁”应作“冻”,下同)春、剑南之烧(香)春……云安曲米春……松醪春。唐人多以春名酒也[15]。

唐人多以春名酒。如曲米春……老春……抛青春……松醪春……金陵春……棃花春……又富平有石(梁)[冻]春[16]89。

宋代酒名基本上都是两字雅名,且均不加“酒”字。如玉液、玉酝、玉髓、琼浆、琼液、琼波、仙醪、仙醇、金波、银光、银液、玉泉、瑶泉、舜泉;个别三字酒名基本上称为“××堂”,如玉瑞堂、甘露堂、清心堂等[1]㢧94,4336-4337。而《酒小史》所记,除宋以前历史名酒及宋代后妃、宗室、戚里、公卿等上层阶级所造酒品有相同之处外(此部分酒名来自宋代及宋以前之书,自然相同),其余所谓宋代各地名酒与张能臣《酒名记》有很大差异——两书所载地方名酒几不互见。张能臣为北宋后期人,宋伯仁为南宋中后期人,两宋之间不当有如此大的差异。更重要的是,《酒小史》所载宋酒中多有明代才产生的常见名酒,如平阳襄陵酒、淮南菉豆酒、淮安苦蒿酒、池州池阳酒、杭城秋露白、金华府金华酒(“金华府”亦明代才有其称)、处州金盘露、华氏荡口酒、顾氏三白酒、成都刺麻酒等⑦。

明酒基本上是三字俗名,顾起元(1565—1628年)《客座赘语》恰好备载当时之酒,兹引录以见:

自余所耳目市酤所有,惟……曰细酒……士大夫所用曰金华酒……后始有市苏之三白酒者……

计生平所尝,若大内之满殿香,大官(《酒小史》作“燕京”)之内法酒,京师之黄米酒,蓟州之薏苡酒(《酒小史》作“薏苡仁酒”),永平之桑落酒……济南之秋露白酒(《酒小史》舍此而从下揭《说略》)……麻姑之神功泉酒,兰溪(《酒小史》作“处州”)之金盘露酒,绍兴之荳酒,粤西(《酒小史》作“苍梧”)之桑寄生酒(《酒小史》无“桑”字),粤东之荔枝酒,汾州(《酒小史》作“山西”)之羊羔酒,淮安之荳酒、苦蒿酒,高邮之五加皮酒……无锡之华氏荡口酒、何氏松花酒,多色味冠绝者。若市酤,浦口之金酒,苏州之坛酒、三白酒……皆品在下中。内苏之三白、徽之白酒间有佳者,其他色味俱不宜入杯勺矣。若山西(《酒小史》作“平阳”)之襄陵酒、河津酒,成都之郫筒酒,关中之蒲桃酒……博罗之桂酒(《酒小史》作“桂醑”),余皆未见……若四川之咂麻酒(《酒小史》作“成都刺麻酒”),勿饮可也[17]。

与此相同,《酒小史》所记地方酒名基本上也是三个字,且第三字为“酒”,名亦较“俗”,如苦蒿酒、五加皮酒、茅柴酒、擂酒、池阳酒等,绝异于宋酒之二字雅名,并且其中很多是明代才产生的名酒。即使有个别酒名宋代偶或一见,然实为地方小酒,几无知者,如产于南康军建(章)[昌]县的麻姑酒,宋代文献惟其乡人洪迈《夷坚志》一见[18],至明代则发展成名特产品[19],“天下驰名”[20]——以明代地方名酒冒充宋代地方名酒正是《说郛》增辑者陶珽制造此类伪书之一贯手法,如同样为其伪作的田锡《曲本草》[21]中所载南京瓶酒即明代产量很高的官造名酒,桂萼还曾将之作为“十二事”之一专门上奏请罢之:“免解瓶酒以省烦劳。臣会议得南京岁造瓶酒虽系旧规,但法久弊生,虚费钱粮,无补国用……”[22]《曲本草》中也载有淮安绿豆酒、处州金盆露(即金盘露)等。既知《酒小史》所谓“宋代地方名酒”多为明酒,则其为“三字酒名且俗”之由可知:

(隆)庆、(万)历间,士大夫家间有开局造酒者,前此如王虚窗之真一、徐启东之凤泉、乌龙潭朱氏之荷花、王藩幕澄宇之露华清、施太学凤鸣之靠壁清,皆名佳酝。近日益多造者……又有号菊英者……金盘露者……于是市贾所酤,仅以供闾阎轰饮之用,而学士大夫无复有索而酤之者矣⑧。

也就是说,《酒小史》所记为明代市酤名酒,这些酒因缺乏士大夫参与,故不得佳名亦不能为佳名矣。

其三,《酒小史》所记宋代宫廷、宗室、外戚、官僚之酒及宋以前历史名酒皆有所本,与《焦氏说楛》《说略》《骈字冯(同“凭”)霄》明人著述高度重合,换言之即自三书抄录、综合而成。焦周(1564?—1605年,焦竑子)《焦氏说楛》辑录宋代皇室官僚之酒云(与《酒小史》相同之处以单下划线标示,地方名酒、外国酒相同亦标出):

宋人小说酒有:若下,谓乌程也。九酝(《酒小史》作“九酝酒”),谓宜城也。千日,中山也。蒲萄,西凉(《酒小史》作“西域”)也。竹叶,豫北也。土窟春,荣阳也。不冻春,富平也。烧(香)[春],剑南也。桑落,陕右也。乌孙国,有青田核酒(《酒小史》作“青田酒”)……又以黄柑酝酒,曰洞庭春色(《酒小史》前加“安定郡王”)。此古人名酒者也。(宋)诸后殿、亲王府与王第勋戚之家例许造酝,间赐以美名:惠恭后殿曰仪德,宁德后殿曰坤仪,德隆殿曰月波,澜圣后殿曰坤珍,宣仁高后宅曰香泉,钦圣后宅曰天醇,钦成朱后宅曰璚绿,昭怀刘后宅曰玉腴,明达刘后宅曰瑶池……肃邸曰兰旨,昌王宫曰瑞露,潞王宫曰亲贤,李遵朂曰金波,王师约曰源瑶……曹诗曰成春,曹(成)[晟]曰保平,潘正夫曰源庆,曹湜曰介寿,蔡京曰君臣庆会醑(《酒小史》略作“庆会”),蔡鞗曰棣萃,童贯曰褒功。又官府所造,开封曰瑶泉,洛口曰金泉[16]89-90。

顾起元《说略》则备述历史名酒与外国名酒(与《酒小史》相同之处以单下划线标示):

历代酿酒名家……春秋时有椒浆酒;汉时西京有金浆醪;晋时阮籍有步兵厨酒……宋昌王有八桂酒,一名瑞露;南唐时腊月酿酒,四月成,名曰腊酒。宋时有齐云清露,杭新城有秋露白,处州有金盘露,刘拾遗家造玉露春,宋德隆造酒名月波,曹湜有酒名介寿,曹晟名酒曰保平,宋刘后有酒名玉腴,秦桧造酒名表勋,潞州烧酒名珍珠红。宋时有酒名银光,相州有酒名碎玉,宋开封有酒名瑶泉,王师约有酒名瑶源,刘后有酒名瑶池,东坡有酒名罗浮春,范至能酿酒于成都,用八桂法,名万里春……梁简文有酒名凫花……广南有香虵酒,道士杨世昌造蜜(《酒小史》作“密”)酒,西凉(《酒小史》作“西域”)州造葡萄酒,肃王有兰香酒,汉武时有兰生酒,蔡攸造棣花酒,陆士衡有松醪。广西有风籐酒,又有椰子酒;淮南有菉豆酒,名曰绿珠香液。黄州有压茅柴(《酒小史》作“茅柴酒”);孙思邈造酴酥酒;段成式有造醁法,为湘东美品……唐魏征家有酒名醁翠涛,十年不败。宋高后有酒名香泉……

名酒最古者关中之桑落……

前酒名未备,今更疏之……隋炀帝得法于胡人,造酒曰玉薤。唐名酒有……新丰、南陵……又干和、五(骰)[酘]、宜城之九酝(《酒小史》多“酒”字)、河东之桑落……汉大官有挏(《酒小史》)作“桐”)马酒……又宋南渡御库有流香,三省缴赏库有碧香,殿司有凤泉,祠祭有玉练槌……

外夷之酒:……乌孙国有青田核酒……诃陵国有椰树花酒……南蛮有槟榔酒……扶南国有椰浆(《酒小史》作“石榴酒”),又有甘蔗、土瓜根酒,辰溪蛮有钓藤酒,赤土国有甘蔗酒,苏禄国有蔗酒,高丽国有林卢浆(《酒小史》作“林虑酱”)。真腊国有蜜糖酒;朋牙四酒,以树叶为之;有包稜角酒,包稜角,米也;有糖鉴酒;有茭浆酒,茭叶所成(《酒小史》仅言酒名)[23]。

徐应秋(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十四年即1616年进士)《骈字冯(同“凭”)霄》亦多记包括宋酒在内的历代名酒(与《酒小史》相同之处以单下划线标示):

凫花清(梁简文酒也)。琼琯酧(岭南酒也)……玉薤(隋炀帝酒也)。醽醁翠涛(魏征酒也)……霹雳春(闽中酒也)。挏马酒(汉大官酒也——《酒小史》作“桐马酒”)……李花酿(唐宪宗酒也)。昆仑觞(魏贾锵接黄河源水所酿也——《酒小史》“贾锵”作“贾将”)……九酝酒(张华以指星麦酿曲所制也……)。金浆醪(西京名酒也)。含春(冯翊酒也)……玉窟春(荣阳酒也)。不冻春(富平酒也)。玉露春(刘拾遗酒也)。腴玉(刘后酒也——《酒小史》“刘后”作“宋刘后”)。烧春(剑南酒也)……万国春(范至能)……棣花酒(蔡攸酒也)……林虑浆(唐时名酒也)……石榴酒(甘蔗酒、土瓜酒,扶南酒也)。梹榔酒(南蛮酒也——《酒小史》“梹榔”作“槟榔”)……唐时玉练槌(唐时名酒也……)。珍珠红(潞州酒也)。谢家红(汀州酒也)……荔枝绿(王公权酒也)。绿荔枝(谢侍郎酒也)……瓀珉膏(燕昭王酒也,见王子年《拾遗记》)。缥玉酒(梁孝王酒也,见《西京杂记》)……桂醑(博罗县酒也)。梨花酒(杭州酒也)……玉窟春(荣阳酒也)。……郫筒(郫县酒也)。香蛇酒(广南酒也)……兰生酒(汉武帝酒也)。干和(邠州酒也——《酒小史》“邠州”作“汾州”)。宜春(安成酒也)……竹叶(苍梧酒也)……酴醾香(西京酒也)⑨。

可见,《酒小史》必抄录自上述三书。

《酒小史》最早见于《说郛》,此前未见任何著录、征引。《说郛》初为百卷,编者为陶宗仪(约1320—约1403年),其卒在焦周、顾起元、徐应秋出生之前,显然他不可能是作伪者。明末陶珽(1575—约1639年)增辑《说郛》为百二十卷,焦、顾、徐三书皆得为其所见,故伪作《酒小史》必为其人。这也正是《酒小史》见于百二十卷本而不见于百卷本的原因。陶珽为何要伪作《酒小史》?因为陶宗仪编《说郛》久佚,而杨维桢序有“陶九成取经、史、传记,下迨百氏杂说之书二千余家之说”⑩,故不得不广采博收,甚至伪作以符其数。有学者早已指出:陶珽增辑的百二十卷本“明人之书或伪本窜入者有之;一书而分立数目者亦有之;甚或杜撰名,诡标撰人,无其不有”[24],《酒小史》不过是又一个例证而已。陶珽为何要伪托于宋伯仁名下?因其于同卷刚刚自林洪《山家清事》析出《新丰酒法》独立成书,可能由此了解到宋伯仁与林洪是好友,则其好酒、写酒当然不让人生疑。同时,宋氏也是较为著名的画家,完全伪托于籍籍无名之辈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正因为是伪作,所以该书篇幅较小且仅记酒名、产地,这当然是成本最低的作伪手法。

注释:

① 如袁翰青《酿酒在我国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化学史论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第94页),祝慈寿《中国古代工业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年,第623页),洪光住编著《中国酿酒科技发展史》(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189页),徐海荣主编《中国酒事大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93页),杨印民《帝国尚饮:元代酒业与社会》(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01-202页),徐兴海、胡付照《中国饮食思想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80页),王赛时《中国酒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8年,第424页)等。

② 如姚伟钧、刘朴兵、鞠明库《中国饮食典籍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188页),李劲松、赵翰生《黔桂衣食传统技艺研究与传承》(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第207页)。

③ 如朱仲岳《馆藏宋刊〈梅花喜神谱〉及诸版本》(《上海博物馆集刊》第7期,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第326页),徐建融、徐书城主编《中国美术史(宋代卷)》(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第202页),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第42页),顾志兴《南宋临安典籍文化》(杭州:杭州出版社,2008年,第39页),王世襄《中国画论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第115页),邵晓峰《中华图像文化史(宋代卷)》(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6年,第350页),张曼华《中国画论史》(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8年,第257页)。

④ 如张哲永、陈金林、顾炳权主编《中国茶酒辞典》(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第547页),王进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丛书(化学与化工卷)》(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646页注④)。

⑤ 张东华《格致与花鸟画:以南宋宋伯仁〈梅花喜神谱〉为例》(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5年,第301页)。按:张书认为宋伯仁是主动“辞官”,非是。

⑥ 费信《星槎胜览》卷1,李栻辑《历代小史》卷102(《影印元明善本丛书·景明刻本历代小史》第31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叶三b)。按:《星槎胜览》有初刊两卷本及四卷修订本两个版本,此见于修订本中,成书时间更晚。

⑦ 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49(明万历间刻本,叶一六a)、《凤洲笔记》卷2(《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第114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影印本,第536页)均作‘剌麻酒’,“剌”恐为手民误植。四库本《弇州四部稿》卷49即作“刺麻酒”(《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7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27页)。

⑧ 顾起元撰,谭棣华、陈家禾点校《客座赘语》卷9(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04-305页)。按:原文标点作“庆历间,士大夫家间有开局造酒者……”,则诸酒悉成宋酒矣。

⑨ 徐应秋《骈字冯霄》卷19(《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205册,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影印本,第134—137页)。按:《酒小史》为产地在前、酒名在后。又,田艺蘅《留青日札》卷24《酒名》亦多记包括宋酒在内的历代名酒,但该书语脉混乱、文意不畅,当不为作伪者参据。

⑩ 杨维桢《说郛叙》,(明)陶宗仪等编《说郛三种》百二十卷本卷首,第1页。按:杨氏本谓“千余家”(《说郛三种》百卷本卷首,第2页),陶珽所见为讹本。

猜你喜欢
小史名酒
老唱机
“名酒投资”骗了数百名美国老人
嗜賭銷售員竊名酒半價網售
能量小史
中脉名酒事业部 领航酱香白酒之旅
张崇和会长出席上海国际酒交会世界名酒价值论坛
化学家的声明
送 酒
火力机动发展小史
俄罗斯空降兵发展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