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体育文化的历史特点与时代价值

2023-03-27 09:30阮涛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6期

阮涛

摘 要: 红色体育诞生、发展、壮大于中国革命,促进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体育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的具体体现。它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也是一种宝贵的革命实践,它不仅对革命和战争年代的人的精神风貌产生影响,在当今时代增强信心、夯实信仰之基,人民本位、践行为民宗旨,积极进取、勇于改革创新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红色体育;历史特点;时代启示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06.036

1 红色体育文化

红色体育是一个专门指向性的特有词汇,红色体育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它是无产

阶级革命实践中红色文化的子文化。红色体育文化是指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各阶段,在革命精神传承和影响下,组织开展的体育文化活动带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伴随着红色革命,渗透到教育、军事、救亡运动、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领域。早在1933年,中央苏区成立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色体育会,以作为组织和领导全苏区赤色体育运动的机构。红色体育也与红色根据地的称谓有一定的相关。

红色体育文化的发生、发展伴随着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与传统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和胜利,为是体育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的的具体体现, 是中国革命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2 红色体育文化的历史特点

按照马克思唯物史观,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中形成的,具有历史性、阶段性和时代性。它所反映的历史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红色体育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立足点。在特殊的革命环境中,红色体育文化在中华民族解放、独立和复兴承担着特殊的历史担当和使命,并展现着自身显著的历史特征。

2.1 红色体育文化强烈的革命性

红色体育文化诞生在于新民主主义时期, 在特殊的革命战争环境中,红色体育的一切实践活动都围绕着党的革命理论与实践的中心工作。红色体育是在中国大动乱的时期发展壮大起来的,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为争取革命战争胜利和捍卫红色政权为主要目标,容军事、体育、革命、人民为一体的实践活动。1917年4月1日,毛泽东在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体育之研究》中就强调身体是知识和道德的载体,并把体育和国力联系起来,批判重文轻武的颓风,提出一个口号:“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其中通过野蛮体魄来文明精神,其核心是广大工农劳动人民通过国民体质的提高来满足阶级斗争的需要,既要有团结精神,也要有健康的体魄,使革命力量紧密的团结在一起。毛主席在1937年8月召开的八一运动会中提到:“我们这个运动大会,不仅是运动竞赛,而且要为抗战动员起来。”在革命战争环境中,红色体育活动不仅承担这强身健体、磨练意志,提高战士和群众身体机能与思想素质的任务,更承担着组织动员和团结凝聚革命力量的重担以及拯救民族危亡、争取革命胜利的历史使命。

革命的需要决定了红色体育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从红色体育提升军民体质的形式、内容和目的上来看,它更侧重与对军事体能和军事斗争技能的锻炼和培养。1932年的《文化工作决议案》提出:“体育运动,特别要做关于战争的运动……,强健身体,锻炼在革命斗争所需要的技能”。1935年5月26日,红军循大渡河东西两岸向上急进。沿西岸北进的先头部队红四团,28日一天一夜疾走240里,于29日晨6点到达泸定桥,迅速占领西桥头。”没有强健的体育锻炼,是完不成高强度地急行军任务的,革命战争需要红色体育,红色体育服务革命战争,并在实际战争中为革命军队战斗力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1942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又为中国第一届体育节题词:“锻炼体魄,好打日本”。

毛泽东认为一切运动或体育组织,在政治上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中立的。红色体育的鲜明的工农劳动阶级属性体现了其革命性的本质特征。红色体育在革命战争时期,已不是纯粹的体育运动行为,而是一种饱含着社会理想、革命信仰,战斗意志的革命精神文化。

2.2 红色体育文化广泛的人民性

体育是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反映。依靠谁、为了谁、服务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体育与旧中国体育运动的根本区别,红色体育源于人民、依靠人民、也为了人民,体现了鲜明的人民性和大众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的红色体育,是以工农劳苦大众为主体的体育,抛弃了旧中国体育的贵族气息和锦标主义。红色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明确了工农大众在体育文化中的权利,摒弃了以往以专业锦标赛为主要模式的体育运动方式,为人们大众参与体育活动提供了依据,突破了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积极提倡通过新体育来召唤和激发体育的民族意识和全民行为思想的局限。红色体育围绕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号召广大人民普遍参与,是群众性运动,并明确工农群众的主体地位,他们是参与体育的主角和主人,体育权利是他们的基本权利保障。

红色体育一改近代体育传入中国時的贵气和学究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真正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红色体育以广大人民群众和人民子弟兵为对象将红色文化与体育文化融为一体的表现形式。自苏区红色体育诞生之日起,其体育精神就始终关注体育的本质,而非过程,关注体育的育人功能,将体育作为唤醒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的重要媒介,把体育运动与共产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

红色革命的力量、基础、根基、目的都在于人民。红色体育文化是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部分,只有依靠和为了人民,红色体育才展现出强烈的凝聚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保障了体育价值的最大程度发挥。无论是“开展体育运动,提高人民体质”还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毛泽东的题词都生动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注重群众体育事业发展、关注提升群众身心素质的崇高精神品格,体现了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根本宗旨。

2.3 红色体育文化灵活的创新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引,实践也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发展红色体育文化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

根据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和革命具体任务的不断变化,红色体育也传承着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在实践中不断克服困难,积极探索开拓新方法,探求和掌握新规律,勤于运用验新模式,推动着红色体育始终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与时俱进地完成红色体育新的目标和任务。红色体育伴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在实践中不断前进、发展、成熟。

中央苏区体育项目种类多样,是国民党统治区所无法相比的,党和苏维埃政府提倡开通俗的、大众的、传统的体育活动项目。徒手操、木棍操、手巾操以及包括拳术、舞剑、花枪、关刀在内的武术,是中央苏区常见的大众体育活动。同时因地制宜,不是为了体育而体育。“未必每地方都可以打乒乓球、篮球,而最荒僻的地方也可以组织踢毽子,放风筝。”在陕北革命根据地,体育运动主持者要从实际出发,按照现代体育的理念、标准和范式对我国传统体育进行现代化改造。陕北秧歌成为广大军民的体育活动,武术赋予比赛规则和判罚标准的前提下,武术进入了根据地运动会之中。在1942年的“九一”扩大运动会上,还创新出步、骑兵武装渡河,水中寻物、救人,潜水,跳水等比赛活动。

在军事教材《红军新兵基本训练纲要》中提到“不只在于训练各种机械的制度操法,而着重在锻炼体力与适合战斗中的活泼运用”,因为新兵在入伍前大多“久在农村劳作,身体胖大活泼,虽有气力,但用时常限于横力直力”,故要“以适当方法,在操场或野外,训练其适合战斗的动作与体力”。在延安时期,因资金短缺,“用树藤代替跳绳,用竹杆代替拔河绳”,用双手将线编织成篮球网和排球网,将木材制成篮球架、排球架、足球门、单双杠和木马,将石头打磨成象棋、挑起和石锁、石盘。红军时期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因地制宜的创新精神,将体育与军事有机融合,积极创造更群众化、集体化的运动方式,将特色鲜明的体育运动推广开来,形式灵活、大胆创新,寓教于乐、广受欢迎,更好地促进体育运动和革命事业的发展。

3 红色体育文化的时代价值

我们党百年红色体育历史所培育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红色体育发展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人、物、事”,是我国人民红色记忆的宝贵历史材料,是传承红色体育文化的物质载体。红色体育文化的“魂”则是我们党、军队和人民不断获取精神力量的不竭之源,是构筑起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更是照亮前进征程的一面明镜。

3.1 增强信心、夯实信仰之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个自信,既源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也源自于我們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

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发展的红色体育文化正是基于崇高理想的引导、高尚的道德的吸引、伟大的精神的鼓舞 、科学思想的指导,革命先辈正是凭借革命乐观主义,在马克思革命理论指导下蓬勃开展红色体育运动、进行革命斗争,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采访陕甘宁边区期间就惊叹发现了一种“独特的力量”,“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红色体育文化发挥了其它政治文化难以比拟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为革命儿女克服困难、奋勇前行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从东亚病夫的蔑称到体育大国的兴起再到向体育强国迈进,从奥运三问的痛心发问到百年奥运梦圆再到双奥之城的自信从容,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以体育发展为缩影,源于红色体育精神的我们从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苦难辉煌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奋斗不息中铸就的,是再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获得的。红色体育作为革命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红色革命史上不可忽略、不能忘却的历史诗篇,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走向复兴的的信心和动力源泉。

3.2 人民本位、践行为民宗旨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科学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这生动体现了我们党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认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回顾红色体育文化历程,从“锻炼体魄,好打日本”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从“革命理想高于天”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源于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最广泛动员、组织和团结人民群众投身到党领导的红色体育事业中来,才使我们党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接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的赞同和拥护, 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的选择和支持,也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也正因此,党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新时代新征程,必须站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立场,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能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磅礴力量,救能拥有长期执政的最大底气和最深厚根基,就能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3 积极进取、勇于改革创新

红色体育特有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已经超出体育本身,它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实践行为。如果把红色体育当做真空体去对待,脱离时间和空间,强调单单从思维观念出发理解红色体育,依从于社会意识到社会存在的思维路向,便会弱化红色体育的实践作用。从锦标主义到大众体育,从创新体育内容到开拓体育形式,红色体育文化首先体现和反映的是体育文化理念以及灵活创新的体育活动形式、规律和特征。有着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激发群众兴趣潜能的创造性勇气。

当今社会,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虽然时代环境在变化、创新的内容在变化、创新的手段在变化,但不论岁月如何变迁, 创新的效果既离不开高深的知识和高超的技艺,更离不开高昂的斗志和高尚的境界,与良好的精神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红色体育精神所蕴含的敢于僵化错位的、 陈旧过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勇气,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攻坚克难、善于创新的精神实质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或缺的 。就像习近平同志提到的“要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展示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

在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需要我们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桎梏、不断从红色体育精神中汲取创新营养,从而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大变局中开新局。我们要有敢于“改”的精神和敢于“破”的勇氣,从红色体育文化精神中汲取不因循守旧、不满足现状,而是勇于、敢于和善于改革创的养分,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艰难险阻,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敢于创新、勇于创新、乐于创新的良好氛围,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把创新驱动的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参考文献

[1]刘显,熊晓正.红色体育文化思想的历史与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

[2]崔乐泉总主编,中国体育通史(第四卷),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207209.

[3]阿伪.赤色体育运动与青年[N].青年实话(第3卷第4号),19331217:138.

[4]程中原.毛洛合作与长征胜利[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887.

[5]俱乐部纲要(1934年4月)(第3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1633.

[6]冷新宇.中央苏区体育精神文化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