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路上 我们责无旁贷

2023-03-30 12:12黄勇平
上海人大月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科研人员工作者基础

文/黄勇平

“国家的重视、人民的期望就是对科研人员的鞭策。”

3 月5 日上午,我在现场聆听了李克强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感过去五年成绩来之不易。全体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克服了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新冠疫情暴发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稳步前行。作为一名中国人,我由衷感到自豪。

走出人民大会堂,稍稍平复激动的心情之后,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是一名科研人员,特别关注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的内容。报告多次提到了科技创新,既肯定过往的成绩,也对未来提出了新的期望。

为了发挥制度优势,国家对科技部进行了改革和重组,成立了中央科技委员会,对各个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清晰的分工。重组后的科技部将从源头上规划和推进国家的科技创新。在基础研究方面,将更好地引导以需求为导向的基础研究以及未来发展所需要的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在应用转化方面,则发挥衔接原始创新与应用转化的桥梁作用。在推广应用方面,破除从技术到产品的障碍。这项举措让科技工作者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在日常工作中,我能感受到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过去五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在创新经费方面,国家不断增加经费的投入力度。2022 年研发总经费超过3 万亿元,其中基础研究经费达1951 亿元。在重要的科技领域,如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探深海深地、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源源不断涌现出新的重大成果。

同时,我也关注到国家会更加关注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这样的举措将极大地减少经费浪费并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国家已经开始试点通过对优秀青年人才进行长期支持的模式来孕育重大科研成果,通过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将科研人员从繁杂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等措施来激发科研人员的内在创新动力。

一线科技人员的呼声是我关注的重点。参会之前,在与多位科技工作者交流的基础上,我了解到所有人都对中国科技充满希望。同时,大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经费资助方式以及考核方式都有可以改进的空间。研究成果如何走出实验室进入企业或者形成新的产业也都有大量课题有待研究。

在科技评奖方面,大家希望减少奖项的数量和类型,并且不要将奖项与各种人才评审以及利益挂钩,回归奖项的荣誉性。诺贝尔奖的含金量高一直为大家所公认,就是因为获奖的内容与产出的重大成果以及对社会的贡献有密切的关联性。国内各种奖项的评审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对不太成熟的成果暂且放置,给予时间加以验证。

在人才团队建设方面,充分考虑各种人才的特点,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设计人才成长的路径和完善评价体系。让每位有志于在科技道路上发展的青年人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空间。特别是要将人才筛选和培养的关口前移。我们也需要不断总结人才的成长规律,为青年人的成长提供力所能及的指导和帮助。

未来发展将更加依赖科技的进步,不论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还是稳定粮食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背后都离不开科技创新能力。国家的重视、人民的期望就是对科研人员的鞭策。相信在这次大会之后,广大科研工作者会更有信心、更勤奋地工作,为国家的科技发展,为解决科技发展的瓶颈问题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我提交的代表建议是希望能优化基础研究科研经费资助体系,更好地推动基础研究不断进步,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上海是国家科研的重镇,聚集了大量高水平科研工作者。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提出好的议案和建议,充分发挥上海在科技方面的优势,帮助国家进一步优化财政投入效率,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到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转移转化的创新链中。

猜你喜欢
科研人员工作者基础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不等式”基础巩固
关爱工作者之歌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整式”基础巩固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治疗艾滋病,中国科研人员有了新发现
广东公安科研人员风采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