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宋朝吃早点

2023-03-31 16:25蔡霄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23年2期
关键词:药妆刨花骨头

蔡霄

我在旅行的时候喜欢早起,去陌生的街头逛逛。我喜欢看一个城市苏醒过来的样子,譬如说是在宋朝。

我如果在北宋的开封当然还是会早起的吧。天还没有亮,但听到远处的敲击声,一下,一下,渐渐地来到你家门外,并没有停下来,又渐渐地走远了。

于是你知道是五更天了,城门打开了,城门外各路生意人正在进城。

报更的是附近寺院的行者,他们或者敲铁牌,或者敲木鱼,走街串巷报时是他们的修行功课,形成了宋代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于是你知道该起来了,宋代的中原比较温暖,还没有现代北方城市的那种清冷,汴梁的早晨的气温就和现代华南的差不多。

你起来以后要面对的几件事还是刷牙漱口和过早,对吗?如果你生活在《红楼梦》里那样的大家庭,那么有厨房更早就运作起来了,佣人会给你端来洗面水和热奶糕点。

但可能你只是开封的一个小市民,需要自己搞定这一切。

要知道宋代的炉灶可不是现在煤气炉那样容易操作的。你可能隔夜就准备好了柴禾,但仍需要打火镰引燃木刨花和纸屑,丢到灶膛的柴堆上,再拿根吹火筒对着木刨花使劲地吹啊吹。

吹到柴禾也烧着了,再用风箱送风,炉膛烧旺了,你才算可以开锅。前后需要十几分钟火才烧旺,完了才有开锅。

作为一个大梁布衣,你也可以不自己做那么烦恼的起床仪式。

你可径直走去街头,找到一家洗面铺,人家早就烧好了炉子煮好了热水,看到你来了,就给你打好热水,并问你想用哪种洗面药。

宋代的洗面水用药名目很多,最简单的当然是皂角,我们也叫澡豆。

但根据许国桢《御药院方》的记载,宋代街头至少还有下列选择:无皂角洗面药、御前洗面药、皇后洗面药、冬瓜洗面药。

《御药院方》一书还给出了配方,都是常用的中草药;有心人不妨试试批量生产,作为古典药妆大概会有不少的市场。

看到现在日本街头的药妆店里的各种汉方化妆品,其实有点作为原产国反而落后了的略略遗憾。

洗漱完毕,你再从容走去小吃摊。

去吃饶骨头,灌肺、炒肺;瓠羹,各色馒头,还都可以配到粥饭点心(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饶骨头”这个词似乎已经走进了历史,学者伊永文认为是吃不完还可以打包带走的肉骨头。当时的开封一天要杀上万头猪,猪多肉贱。

“饶皮骨,壮汉只吃得三十八钱,起吃不了,皮骨饶荷叶裹归,缘物贱之故。起每袋七十,省二斤二两肉,卖九十,省一斤。城内诸店皆如此饶皮骨。”《西湖老人繁盛录》这样记载。

也就是说到了南宋,杭州也一样留存着这样的吃法。

饶骨头是两宋都市肉食供应的一个确切的证据,而这一档奢侈的早餐现在却找不到了,历经了饥馑和战乱,可能已经失传。

笔者曾经在郑州进了一家水煎包的店铺,角落里放着一桶小米粥是自助的。

有个老者进店来点了一个水煎包,打了一碗粥,开心地大声说:“咱河南就这好,到哪儿都免费的粥,管够!”

他那一个水煎包一碗粥就能获得的幸福洋溢着,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而河南流行的配粥饭应该也是宋朝就开始了的吧。

中国的早餐文化是这个世界的一绝。你有机会在海外小住过就会发现,没有一个国度的早餐会像一个华人城市那样,这么早就开张了,还有那么丰富的选择。

这个饮食文化起源于宋朝。建国百多年的日子里没有战乱,实现了儒家社会的最高理想:所谓“风不鸣条,雨不破块”(风不会大到吹响树上枝条,雨也不会大到打破田里的土块),一切就在安定祥和的气氛中发生了。

唐代还实施的宵禁,并允许临街开店,工商业的税收在宋朝首次超过了农业稅的两税,也就是说宋代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工商业发达社会。

宋朝城市化程度达到了20%(一说40%),市民生活可以说是繁荣发达。到了北宋后期,在东京汴梁可以一天十二个时辰找到营业中的店铺。

现代小说家李准在《黄河东流去》里写过一个情节,让我记忆也很深刻。面馆为了经常来面铺的食客准备了洗头水,并且会泡着榆木刨花。

我想,这也是早已在宋代的街头结缘的洗面药和早点的顺理成章的演化吧?所以说宋代风俗构成了现代中国人的十之八九的判断是很有道理的。

猜你喜欢
药妆刨花骨头
不同竹刨花形态对竹质定向刨花板的物理力学性能影响∗
惊人的骨头
惊人的骨头
震惊!这是谁的骨头
刨花润楠丰产栽培技术
刍议如何加强刨花润楠栽培的管理
刨花楠与桉树混交造林的生长效应研究
爱不爱吃肉?看看骨头就知道了
药妆只是普通化妆品
解读:席卷全球的药妆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