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波:探索儿童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研究

2023-04-04 01:20王师恩
科学导报 2023年21期
关键词:海波肌张力神经外科

王师恩

“科研之路既孤单又充实,既苦海无涯又富有成就”。这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功能神经外科学组组长杨海波对自己科研生活的总结。正是这份十余载如一日的坚守和执着,让杨海波在医学行业发展越来越深入的环境中,一直在不断突破、不断发现新世界,始终站在儿童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研究的学术顶端,尤其引领并发展着中国专业儿童肌张力障碍的神经调控治疗这一前沿领域。

攻关之路上,杨海波始终不忘初心,在研究与实践中不断探索破解瓶颈的路径。他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重要项目课题,为提升领域科研水平、促进诊疗技术革新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他作为主要研究人的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基于医院登记的儿童视路胶质瘤放化疗策略的疗效比较研究》中,杨海波敏锐地发现我国视路胶质瘤(OPG)患儿具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病例的临床特点,并在国内率先提出“瘤内部分切除+术后放疗”的治疗策略。该项目联合4家国家级小儿神经外科中心,建立起基于医院登记的儿童OPG疗效比较研究及生物样本库,通过各单位現有不同治疗策略的疗效比较研究,分析OPG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提出适于我国患儿的精准治疗策略,同时对OPG进行表观基因分析,并为后续设计前瞻性的临床研究奠定下坚实基础。项目能取得圆满成功,担任患者入组登记、数据核对及标本获取重任的杨海波功不可没。

凭借多年来不断的学科积累,杨海波应邀在众多国际会议上演讲,尤其是将自己在儿童肌张力障碍DBS治疗方面的宝贵成果与众多同行分享。无论是2022年中国神经调控联盟系列学术论坛(第二次学术会议)中国肌张力障碍脑深部刺激治疗专家讨论会、国际神经调控学会第14届世界大会、第二届京津冀康复医学论坛、第三届CAAE癫痫外科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全国功能神经外科学术会议……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杨海波前瞻的学术观点引起业界学者的热烈讨论,每一次都会产生非凡的学术影响力。

随着杨海波在领域中的名声鹊起,他亦获邀成为多个知名行业协会的委员,心系世界儿童功能性神经外科医学研究的学科发展。他是北京神经变性病学会运动障碍疾病和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委员;也是世界范围内功能神经外科领域中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协会——世界立体定向与功能神经外科协会(WSSFN)委员。中国神经调控联盟亦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邀请他担任理事。中国神经调控联盟是依托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由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100余家各级医院、相关团体联合构建的全国性组织,担任理事让杨海波深感重任在肩,他通过这一权威平台积极推动着脑功能性疾病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而作为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杨海波多次将自己的创新学术成果与其他顶级医学研究者分享,展现了前沿科学领域的“同济力量”。尤其是他在2019年度中国医师协会小儿神经外科专委会暨中国小儿神经外科联盟第一次学术会议上的演讲“Deep Brain Stimulation on Children with General Dystonia”,令众多同行深感受益。

科研是一场总有未知的探索之旅。多年来,杨海波始终把责任刻在心中、把使命扛在肩上,严谨细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在对儿童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研究的科研大海中行稳致远,不断谱写浓墨重彩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海波肌张力神经外科
山清水秀
说海波
这里有爷爷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我的宝宝要出生了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请您诊断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