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质量提升研究

2023-04-04 01:20梁晓丽
科学导报 2023年21期
关键词:课后服务提升策略双减

关键词:“双减”;提升策略;课后服务

“双减”政策的推进十分符合教育发展趋势,且适应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课后服务是安排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活动、娱乐游戏、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团活动、做作业等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的途径。“双减”背景下加强学校课后服务工作,不仅能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强化学校教育能力,也能保障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成长。因此,学校需以“双减”为指导,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为目标,不断优化与完善课后服务工作,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加课后服务,缓解家长焦虑心理,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确保学生未来的综合发展。

在“双减”背景下,为保障课后服务工作的有效性和质量,学校需不断优化课后作业设计,加强管控作业数量、作业质量,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水平精准分层作业辅导,提升课后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及有效延伸,是巩固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关键所在。一方面,学校教师需合理控制作业总量,将学生从较为繁重的作业成功解放,有效减轻学生负担。教师还要发挥出作业具备的功能,科学设计符合学生認知规律、年龄特征的基础作业,使学生在校内完成基础作业和个性化作业,便于学生后续更好地参加课后服务。另一方面,对于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学科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日常作业完整速度、准确率等分层辅导,给优等生设计具备一定挑战性的作业;中等生设计巩固性作业;学困生设计基础性作业,从而提高作业布置的质量。

为强化课后服务对学生的吸引力,学校需积极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打造多元化的兴趣项目,使学生在校内的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拥有一技之长。学校应基于“双减”政策,围绕自身的艺术特色项目与体育特色项目进行设计,将其他项目当做有力补充和有益调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特色项目是学校具备开设特色兴趣班级的场地资源、师资资源和器材资源等。若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辅导教师应按照某门课程的标准研究社团活动或专项兴趣班。如在文艺活动中,结合美术课程、音乐课程等学科特点,着重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艺术兴趣,使学生掌握基础技能、知识的同时,形成健康、正确的审美格调与审美趣味。课后辅导教师也可以此为基础设置社团活动或兴趣班级的学期阶段目标,使学生能逐步向目标迈进,真正掌握某项艺术特长、运动技能[1]。

高质、高效的课后服务项目需要学校为学生提供具备文化内涵、特点的服务内容,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要求。学校要以“双减”为指导,以学生学业压力的减轻为目标,充分发挥自身在硬件、软件方面的优势作用,制定出趣味性、吸引力强的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并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科学设计课后服务的时间,使学生在各阶段的课后服务中得到进步与提升。学校还应发挥学科类教师与非学科类教师的育人优势,要求学科教师做好学生的作业辅导、分层辅导;要求非学科教师做好学生的阅读、劳动、艺术、体育等综合素质培训工作,全面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促进课后辅导质量的有效提高。

总之“双减”下开展学校课后服务工作,需要学校不断优化与调整课后作业设计,明确课后服务的教育价值与优势,积极打造多元化的课后服务项目,增强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的热情,有效提高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成效,从而实现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谢红雨,肖荷.“双减”背景下学校课后服务的现状、困境及质量提升路向研究[J].社会科学前沿,2022,11(9):3642-3656.

(作者单位:广西玉林市玉州区东成小学 梁晓丽)

猜你喜欢
课后服务提升策略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发挥学校优势 做好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之我见
“课后服务”:亟待研究的一些问题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