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堂之路径分析

2023-04-05 02:59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建党红色育人

肖 辉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2021 年7 月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他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

伟大建党精神,是无数革命先辈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的精神积淀,蕴含着丰富而深厚的革命精神与时代价值,是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绝佳素材和重要课题,更是学生培养自身政治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精神宝库。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历史与现实向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广大青年学子站在时代之潮头,感受国运之变化,担负着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继承伟大建党精神,切实推动建党精神走深走实、入脑入心,是摆在当前高校育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思政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与重要阵地,将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鲜明地体现出高校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宗旨,也是高校建设发展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重要体现。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堂,能够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坚定政治信仰,进而培养立足时代大潮的新时期青年学子。

(一)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堂容量

高校思政课不仅是一门严肃认真的思想教育课程,更应该成为一门有温度和有人文情怀的课程。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是高校思政课堂亟待克服的难题。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堂,纵向的历史梳理,横向的英雄闪烁,有助于紧密衔接教学内容与学生思想情感。思政课也就不仅仅只是单纯的理论宣讲,更是一本生动鲜活的历史剧本。在理论讲解中,顺其自然的梳理和展现红色历史轨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探索革命历程的旨趣幽归。使学生在回顾历史中,深化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牢记青年一代的使命与担当。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提升了课堂的容量,又进一步增强教学效果。

(二)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2],为当下高校思政课堂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伟大建党精神中也是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化强调。理想照耀现实,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经受住百年生死考验,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新时代的学生,有理想,也有信念。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可以让更多的高校学子感受红色血液、增长智慧、锻造品格,践行党的初心,恪守党的使命。勇担社会大责,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兴中坚力量。

(三)学思践悟,强化政治素养

伟大建党精神是一汪活水,需要青年学子赓续传承。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励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强国之志、报国热情,培养学生的使命担当与社会责任感。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意识形态领域的冲击日益增大。一些境外势力、反动势力试图以多种方式削弱人们的理想信念,扭曲价值取向。大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三观尚未定型,知识体系不健全,独立思考与正确判断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能够加强青年学生的政治自觉性,抵制反动思想的浸染,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志气和底气。

二、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堂的路径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具有重要政治导向、具有深远思想性和深刻时代性的教育引导活动,是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观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关系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构建,以及为谁培养人与培养什么样的人等重大命题。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使建党精神走深、走实,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历史使命。这就意味着需要充分调动、利用各方资源,需要多层主体的通力合作,发挥各项育人优势,充分激发伟大建党精神的内驱力与创造力。

(一)以课堂为导向,抓好育人主阵地

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需要抓好“课堂”这个育人主阵地,坚持以课堂为导向,丰富教学内容,扩充教学资源。

一是要逐步完善课程体系,深入探究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党的精神建设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革命时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信念;建设时期勇于突破、不惧艰难的精神;改革开放时期的大胆创新、打破困境的拼搏……不同的历史时期,建党精神具化为不同的时代精神,具有显著的时代性和先进性。这就意味着,把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堂,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建党精神谱系,在立足于思政课特殊性、政治性的基础上,逐步丰富、完善课程内容,充分挖掘其时代内涵。

二是要提升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将严肃认真的思政课变成一门有温度和有意思的人文情怀课,将知识传授、情感熏陶、价值感染融为一体。同时,与时俱进是建党精神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进行教学布局,优化教学设计,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

三是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课程。一方面,通过开设团课、党课学习培训,增加建党精神内容比重,设计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课程,引导广大团员、党员学好历史故事,尊重历史事实,讲好中国故事,传递红色声音,自觉赓续革命优秀传统,增强广大学生的历史代入感与现实参与感。另一方面,教育引导当代青年人习惯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使之成为自己学习生活中的必要技能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将马克思主义精神融入到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去。体悟党的初心,践行党的使命,鼓励学生不断向经典靠拢,向党、团靠拢,逐步提升学生的政治意识与历史品德,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奋发有为。

四是要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尤其是文学、教育学等人文社科专业的学习中,可充分融入伟大建党精神相关内容,重温伟大历史,感受革命先辈、英雄儿女的铿锵信念与坚强斗志,培养爱国情、强国志,引导学生在夯实专业知识和提升技术技能的过程中,以自我之行感恩祖国、报效祖国,勇挑民族复兴大任,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出一份力。

(二)完善顶层设计,搭建育人新格局

传承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一项具有长期性、连续性与艰巨性的任务,需要构建一个体制健全、组织完善、体系合理的管理机制,确保思政育人、历史育人的正确性、价值性和实效性。

一是高校党委要把握时代使命,明确政治方向,强化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委领导责任制,率先垂范,狠抓落实。全身心投入,严密组织,踏实学习,深入思考,认真反思。做好学习教育、督导检查工作,扎实推进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落到实处。

二是落实“三全育人”工作,确保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进行。充分发挥领导、管理人员、辅导员、任课教师的育人主体地位,将党建育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实践、管理、科研等各个环节,努力打造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教学空间,系统落实、深入推进,创设教学环境,扩展教学空间。各育人主体要明确职责,协调分工,准时开展,定期检查,多形式、多渠道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高度的重视、浓厚的氛围感化、引领学生。

三是要充分发挥师生主体作用。抓好教师、学生的循环互动关系着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堂质量的高低。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采用教师精讲,学生宣讲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同时,要挖掘教师潜力,尤其是挖掘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潜力。辅导员与学生交往最频繁、联系最密切,辅导员的一言一行具有明显的示范性与深刻的影响力。深入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堂,需要辅导员主动转变观念,争做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者、引领者、推动者和同行者。

(三)整合教育资源,搭建育人新平台

当下青年学子面临着新的环境,资源共享的形式在改变,学习的方式也在转变。在信息技术充分发展的当代社会,整合多方教育资源,搭建多样的教育平台,要求我们要创新形式,拓展广度,提升深度,推进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堂落实落地。

一是要充分开发利用本土红色资源。首先,可以通过参观红色纪念馆、博物馆,带领学生亲自感受建党精神的伟大魅力。其次,充分挖掘实践教育基地的价值,现场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在学思践悟中领悟建党精神的现实价值与意义。最后,以布置社会实践作业,鼓励、引导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精神特质与讲奉献、敢奉献的优良作风,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融入学生教育全过程。

二是要大力营造红色校园文化。营造健康向上的红色校园文化,有利于充分发挥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作用。可以通过打造红色文化长廊、建造红色英雄人物雕像等形式,拓展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广度。同时,充分利用学校各类社团,组织各类红色社团活动、竞赛,让学生在娱乐中深入感受建党精神的深刻价值与独特魅力。

三是要创新教育平台。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学习方式、学习渠道的多元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中,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作用。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各类短视频公众号、官方教育网站,以图文与视频相结合的形式,提升建党精神的可视性、真实性。同时,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类线上知识竞答,建立学习群等形式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检验学习情况,了解学习进展,真正做到建党精神进课堂规范化、常态化。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的精神积淀,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源泉”[3];更是我们党百年奋斗不止、继往开来的金钥匙。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堂,一方面是在百年风霜雨雪、百年大浪淘沙的漫漫征途中,对革命先辈们踏浪前行的崇高品质与勇往无前的精神气魄应有的尊重;另一方面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与党、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积极回应。回望过往,眺望远方。只有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才能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新时代的青年要勇挑时代大旗,坚定理想信念,延续红色血脉,把党的革命精神、优秀传统继承好、发扬好,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和躬耕者。

猜你喜欢
建党红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红色是什么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