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四步e体验”英语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2023-04-05 05:05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
天津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语篇师生情境

■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 陶 洁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修订)》这样描述高中英语课程性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是高中阶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文化课程。”那么,在新课程标准颁布、新教材使用和新高考实施的大背景下,“怎么上课”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英语教学而言,课程标准是纲领性文件,教材是教学实施的重要依据,高考既是学生高中三年英语学习的成果展示,也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展示,但高考绝不是全面、全部的展示。在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和总结的过程中,笔者和教研团队的研究主题逐渐明晰,即:在“三新”(“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探索英语教学新模式。该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在探究单元主题意义的同时,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如何通过开展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用能力?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恰当使用并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

自2020 年至今,对于新型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在我校已开展了近三年。“实践”是核心要素。在实践的基础上,要做到及时反思,反思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并提出改进方法,之后再实践、再反思。这样,就形成了研究过程中“实践→反思→学习”的三因素循环模式。

在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和教研团队逐步构建了“五位四步e 体验”英语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强调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助力下,通过设计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看”五项基本技能,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实现“构建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该教学模式中“五位”指课标中的五项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看”;“e”是英文“electronic(电子设备的)”的缩写,此处指信息技术;“体验”指在英语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借助信息技术为语言实践活动创造真实情境或是虚拟情境,帮助学生在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中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亲历语言实践过程。“四步”指课堂教学的四个步骤:

一、激活思维,明确目标

通过使用与本节课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语言素材,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主题语境和主题词汇与表达,做到师生尽快进入教与学的状态。

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创设情境可以激活师生思维,快速进入单元主题语境,为完成教学目标做好铺垫。此处需要注意的是激活思维不只是学生的事,也不只是教师的事,只有师生“同步”或是教师“先行”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开局不利”后面的课就不好开展。下面以外研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 4 Meeting the muse“Understanding ideas—What inspires you?”为例,展示步骤一的实施:

活动设计(预设5分钟):通过播放视频,导入主题,让“艺术与灵感”这一话题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启发学生思考该美术教师的创作灵感,引导学生关注语篇主题“inspiration”。

该设计在实际授课中,只用了3分钟左右,比预设的时间少,这就为步骤二的语篇阅读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因为视频使用的是本校美术教师的一段利用校园美景设计的艺术作品,如:利用学校井盖创作的“奥利奥”“大章鱼”等。该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了身边的艺术,并深思艺术的灵感来源,这就很好地切入了本节课主题,师生也能“共鸣”,由此开启了本课之旅。

二、呈现语篇,合作探究

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读懂多模态语篇,绘制思维导图;利用新媒体语篇开展主题阅读,扩大阅读量;借助希沃白板的人机交互功能帮助学生理解语篇;通过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学习理解类活动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步骤二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在语境中加强对语言知识的体会与学习,并开展适合学生语言水平的学习活动。下面以外研版选择性必修第四册Unit 4 The world meets China“Understanding ideas—Welcome to Dunhuang!”为例,展示步骤二的实施:

活动设计(预设20 分钟):1.关注语篇类型。通过阅读语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语篇类型:导游词。2.关注语篇的段落主旨。学生阅读语篇,总结段落主旨;之后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交流。3.关注语篇段落联系。在小组汇报的同时,教师与学生一起精读语篇并发现段落之间的关联。4.绘制语篇的思维导图。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其中一组在黑板上现场完成作品展示(包括必要的英文解释),其余组的思维导图作品展示借助投影仪完成。

设计意图:教师的逐步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关注语篇类型、段落主旨和段落之间关联的好习惯;个人的阅读活动可以给学生独自理解语篇和思考主题意义的空间;小组活动可以给学生更多用英语表达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作品展示可以增强学生对本课学习的成就感,同时加深他们对语篇的理解,这有助于深化单元主题,为深层学习奠定基础。

该设计在实际授课中用了近25 分钟,比预设的时间多。主要是学生在交流、展示环节用了较多的时间,因为要用英语表达,所以学生还是有些紧张的。但是,整个步骤二,“动”“静”结合,思考层层深入,最后思维导图的呈现更是让师生的收获感和成就感倍增。

三、应用实践,归纳总结

借助信息技术和深入语篇的学习活动,如:信息重组、对话演练、复述语篇内容等,帮助学生逐步实现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内化,并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助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步骤三是在实践运用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关注语言现象,归纳语言使用规律。再回到语篇品读、思考,进而加深对单元主题意义的理解。下面以外研版必修第二册Unit 3 On the move —Listening part“Traditional sports in China”为例,展示步骤三的实施:

活动设计(预设6分钟):1.师生共同完成对话演练。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访谈中的常用表达。

设计意图:在学生了解听力材料中访谈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带填空的访谈内容,师生以对话演练的方式,由学生完成填空部分。该设计可以帮助学生重复访谈内容,体验重音在实际口语表达中的作用。另外,借助八卦阴阳图,师生共同总结访谈中的常用表达,可以给学生深刻的印象。

该设计在实际授课中较好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师生合作愉快,学生积极思考并表达,体现了听说课的特色。

四、实战演练,迁移创新

借助新媒体及网络资源为学习活动创设模拟仿真语言实践情境,帮助学生赏析英语语言特点、修辞、文体特征,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并以个人思考、小组讨论、辩论会、写作等形式给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最终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步骤四是创设真实情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下面以外研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 4 Meeting the muse“Understanding ideas—What inspires you?”为例,展示步骤四的实施:

活动设计(预设12分钟):1.教师介绍活动背景。2.学生创作、展示并描述自己的艺术作品。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的展示功能,将学生作品上传展示,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及时评价和反馈;创设真实情境,促进学生迁移创新、学以致用。

该设计源于我校正在筹备的“中外中小学语言伙伴学校”市级项目,这是一个真实的活动设计,需要双方学生进行交流展示。因此,课前由我校曾赴英交流两年的教师提供外方学校的学生学习中文的图片、视频等;而我方的交流活动,在本节课的基础上也顺利完成。所以,这个迁移创新活动是真实的,也会在后续的活动中继续完善。

实践表明,“五位四步e体验”英语教学模式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但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灵活性原则。该教学模式中,“四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设计。但是,教师可以根据学情和教情,把步骤三或四安排在下一节课完成。另外,该教学模式适用于英语教学的不同课型。二是真实性原则。在活动设计中,教师应利用好身边的资源,特别是校本资源、跨学科资源等,创设真实的语言活动情境,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语篇师生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