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初探

2023-04-05 05:05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南中学
天津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数学知识核心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南中学 张 敏

现代教育对初中数学课堂提出了新的准则。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一直是学生学习困难较大的科目之一。就目前初中数学教学情况来看,多数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初中课堂教学效率整体下降,很大程度限制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很难对数学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此,基于核心素养的背景,教师要逐渐优化教学方法,从学生学习情况出发,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意识,以促进初中数学课堂的发展,顺应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

一、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

首先,数学抽象思维。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是截然不同的,教材中大多是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如果教师不能将抽象化的知识转为能够理解的知识,那么学生学习数学课程是困难的,很容易失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此,教师要重视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其次,逻辑推理能力。初中数学是考验学生逻辑能力的学科,一旦学生精准掌握逻辑推理能力,那么学习数学知识也是轻而易举的,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数学建模思维。数学知识与图形、图像、空间等方面的联系是密切的,要培养学生良好、稳定的建模思维,以解决一些难题。

二、核心素养概念下促进初中数学课堂发展的必要性

(一)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是关键

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中,教师的责任是重大的。依据调查情况来看,多数教师已经适应教育改革的环境,但初中核心素养的形成存在模糊性,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那么会影响初中数学课堂的整体质量,这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是不利的,容易降低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对此,教师必须坚持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以更好地完成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

在现代教育的发展下,对人才选拔提出了新的标准。其中,初中数学课程要求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还要逐渐培养学生数学技能,从而为社会培养有技能的人才,而不只是会学习基础知识的人。对此,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适应现代教育的根本环境,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没有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在数学课堂的状态是模糊的,不足以支撑现代教育的标准。初中数学课程任务繁重,如果不能清晰地设计教学目标,那么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将会是困难的。同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手段,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容易僵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从而降低数学教学质量。

(二)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固化了学生的数学思维,降低了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基于“应试考核”的压力,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关注学生成绩,将数学成绩的好坏作为评断学生学习是否优异的标准,这无疑是给学生增强了数学负担。长时间下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低沉,变得越来越不喜欢数学课程。教师在初中数学课程以主导地位存在,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没有发表观点的时间,这是一种错误的教学方式,同样,也是单方面的教学,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此,教师可以优化教学方法,从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入手,才能更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课程的兴趣,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会更好担当起初中数学课堂中的主人,有利于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更快完成本节课的数学目标,也降低了教师教学过程的困难及矛盾。

(三)教学模式不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增长,新兴媒体在数学课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教师开始逐渐适应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特点,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大多数教师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变为呈现图片、视频的课堂,使得学生脑海中的数学建构变得越来越形式化,经过大量时间后,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不能完全掌握,很大程度浪费了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黄金时期,从而降低初中数学课程的总体质量。

(四)学生畏难心理严重

在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牵扯到的知识部分是过于繁杂的,如果教师没有帮助学生建立丰富的自信心,那么学生学习数学科目就会具有一定的压力。其中,有的学生在遇到题目字数很多的时候,往往会养成“这种题目很难”的意识,长时间过后,学生对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各项知识都会产生畏惧的心理。由此,教师要注重学生这方面的发展过程,才能更好解决学生出现的数学问题。

(五)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一些电子产品映入眼帘,其中,位于初中阶段学生的自制力是极差的,依据实际情况来看,第一:多数学生开始向往虚拟游戏中的享乐,而不去主动完成在校的各科作业,使得初中数学作业的完成效率直线下降;第二,初中学生的思想是成熟的,部分学生面对数学题目的困难,逐渐采用电子产品中的搜题功能。长时间下来,学生会养成一种不爱动脑子的行为习惯,同样,也会给教师造成一种学习好的假象,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对数学课程基础知识的掌握肯定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从而,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变得更加低沉。

四、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初探

(一)在课堂导入环节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理念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设计好课堂导入环节,这是开启数学课程的第一步骤,只有合理、稳定的导入环节,才能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能力。其中,教师可以优化教学方式,以便于“核心素养”知识的融入,这对学生学习数学课程是有效的,能够让学生主动投入数学课堂之中,有助于提升教师数学课程的质量。从而,达到本节课的数学要求。

比如:在教学鲁教版《二元一次方程》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讲述学生在小学时期出现的数学难题。其中,在学习小学鸡兔同笼问题中,教师采用了“假设法”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明白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意义,但就在初中数学教学里,这样的思维方式是过于浅层次的。对此,教师可以将鸡兔同笼问题转向“二元一次方程”的内容之中,在讲本节课知识之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先预习本节课内容,才能更好熟悉“二元一次方程”的用法。其次,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鸡兔同笼问题的数量关系,一般在建立方程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梳理清楚题目中暗含的等量关系,经过等量关系的帮助,学生可以相对建立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依据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进而得出题目中X、Y的值。这与小学时期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简单化的数学思维,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建立,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并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从而,更好完成“核心素养”中的基本任务,最后,形成一种激烈的课堂氛围,并提升了现代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在教学设计环节中发挥出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的导向作用

在初中数学的教育中,教师要发挥教学设计的优势特点,以便于打开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思维。其中,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来正确设计教学环节中的内容,否则会降低本节课的教学质量。进而,教学设计与“核心素养”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总体技能,从而更好实践于初中数学课堂之中。

比如:在教学鲁教版《投影与视图》的内容中,教师要注重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其中,位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知识内容,如果教师可以做好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那么学生会建立一种正确的立体思维。视图包含正视图、俯视图等方面的立体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来为学生播放有关于立体图形中视图的案例,使得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有着一定的基础,才能更好开展本节课的数学内容。其次,为了加强学生对“视图”知识的实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互相画一画生活中的几何图形,长时间下来,学生对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等视图都能更好地掌握。从而,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

(三)在课堂提问环节中融入数学核心素养理念

在初中数学教育的背景中,远远离不开生活方面的基础内容,其中,传统教学方法过分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不注意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很大程度僵化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使得初中数学教育质量直线下降,不利于学生后续学习数学知识。对此,教师要逐渐开展课堂提问的教育理念,才能激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出现。

比如:在教学鲁教版《轴对称》的内容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关于“轴对称”知识的案例,在长时间的了解里,学生能够总结关于“轴对称”知识的重难点。进而,教师相对应提出几个关键性的数学问题:生活中有轴对称图形的案例吗?可以先互相思考下,一段时间过后,有的学生说:交通标志中有些是;有的学生说:长方形课桌;有的学生说:等边三角形……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能够逐步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思维能力,从而,达到“核心素养”的总体标准。

(四)强化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

在初中数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传授“核心素养”的知识仅仅停留在基础知识之中,而逐渐忽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导致初中数学教育质量变得低下,不能满足学生对数学课程的需求。对此,教师要展开大量的实践活动,最好从生活的角度开始,才能打开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意识,从而高度实现“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

比如:在教学鲁教版《图形的全等》内容中,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准备几个生活物品,让学生思考:这些图形有完全一样的吗?在思考问题时,可以动手实践性地操作下。或者问能不能将这些图形重合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过后,有的学生说:长方形钟表;有的学生说:三角形木板;有的学生说:不规则图形……在这种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总结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能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被称为全等图形。从而,学生能更快适应于数学课堂里,并完成本节课的具体任务。

(五)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

在开展初中数学课程的内容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学习特点,其中,每个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知识的程度都具有差异化。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总会使用统一的教学思想,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这会很大程度固化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局面,那么学生后续数学任务就不能更快完成。对此,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从学生学习程度入手,将班级内学生教学分层化,有利于学生更好开启数学任务,像程度较好的为优等生,程度中等的为中等生,程度普通的为后进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自身的学习优势。

比如:在教学鲁教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来分配教学任务,对班级内优等生的教学要求是实践平行四边形的证明定理;对班级内中等生的教学要求是理解、熟悉平行四边形的证明定理,并考虑实践;而对班级内后进生的教学要求是了解符合什么样的要求才能被称为平行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中心对称等知识。在这样的教学安排下,学生可以熟知初中数学内容的复杂性,从而更快建立一种稳定的数学核心素养。

(六)利用数学文化培养核心素养

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教师要不断传播数学文化,才能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整体思维,有助于学生更好学习数学知识,这对学生参与数学课堂是有帮助的,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比如:在教学鲁教版《勾股定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搜集一些关于勾股定理的历史,能够很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其中,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较活跃,一旦教师可以设计更好的教学过程,那么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会直线上升。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能够直接了解“勾股定理”的数学文化。进而,懂得初中数学魅力所在,一段时间过后,学生可以树立核心素养意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课程教育中,教师要遵循“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才能更好激发学生参与数学课程的积极性。其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教师要逐渐帮助学生培养数学逻辑思维、建模等方面的技能,有利于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而且,教师可以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这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建设是有效的,能够更快地完成“核心素养”中的各项目标。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减轻初中数学教师的整体负担。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数学知识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组合数学课程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