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岁的职场危机

2023-04-05 13:44
新传奇 2023年7期
关键词:门槛用工职场

当下正值春招期间,有不少企业将30 岁作为招聘年龄上限。这也让一些劳动者感叹:“职场的35 岁中年危机提前了。”为什么企业在招聘时更青睐年轻劳动力?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人口日益老龄化的背景下,此举有何影响?

当下正值春招时期,记者在多个招聘平台上看到,有不少企业将30 岁作为招聘年龄上限。这也让一些劳动者感叹:“职场的35 岁中年危机提前了。”

30 岁成求职“年龄门槛”?

杨立华专科毕业后一直在服饰和时尚快消品行业工作,做过店员也当过主管。他表示,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大部分是20岁出头的年轻人,流动性相对较大,他此前也多次跳槽,不过这两年,他能选择的岗位越来越少。

长春某村镇银行招聘零售客户经理,要求年龄30 岁(含)以下;上海某信息技术公司招聘人事专员,要求年龄30 岁以下;济南某数字科技公司招聘行政助理,要求年龄30 岁以内……在各大线上招聘平台,不少企业在招聘时都把30 岁作为“年龄门槛”。

来自江西的李贝今年31岁,她在找工作时就因为“年龄红线”被挡在了门外。李贝给自己定的求职目标是月薪5000元,能双休。此前,她在一家商场面试了童装、女装等服装销售岗位,均以失败告终。

李贝说,一家女装店的面试官明确表示,店里的销售都要27 岁以内的。还有一家服装店的运营总监向她透露,如果超过35 岁,根本进不了面试。

“不管是线上求职,还是在线下的人才市场,明显能感到用工单位对年龄的要求越来越严苛。”杨立华说,自己上有老下有小,现在只想尽快找一份能立即入职的工作,来缓解房贷和养娃的压力。

职场“年龄焦虑”从何而来

为什么企业在招聘时更青睐年轻劳动力?一家制造企业的资深人力资源负责人田文倩透露,对于一些劳动强度较大的岗位,企业会担心年龄大的员工体力跟不上、熬不了夜,而且年轻人有冲劲,没有家庭束缚,能更好地冲业绩,拖家带口的中年人在企业眼中“性价比不高”。

田文倩表示,特别是在一些新兴行业,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对企业来说,在工作中习得的技能和经验并不是最重要的,基于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力、创新力更为重要,提升职业技能的方式已经不完全靠时间积累了。

27 岁的程序员胡宇飞对此深有体会。行业动荡叠加疫情影响,毕业3 年来,他几乎一直处于找工作的状态中。从西安到南京,再到武汉,他辗转换了3 份工作。而在他任职的每一家互联网公司,年轻化都是招聘的关键词,管理层的年龄也几乎都在35 岁左右。他的心里有一条明确的“红线”——如果到了35 岁还在一线敲代码,很容易被淘汰。

如今,越来越多的职场人都会在30 岁左右感到“年龄焦虑”,他们担心在现有岗位面临淘汰危机,再就业时因为“大龄”再次受阻。

应将年龄歧视纳入反就业歧视范畴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张艳华分析说,对劳动者而言,年龄歧视有失公平,不利于其职业长远发展;对企业而言,歧视性用工可能会将真正有能力的劳动力挡在企业门外,而一旦劳动者无法顺利进入职场,会减少劳动力供给,导致劳动力短缺、用工成本上涨;对社会发展而言,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人口日益老龄化的背景下,歧视性用工不利于社会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也会造成人力资源浪费。

“根据劳动法,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就业促进法中也有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以及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必须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各种就业歧视。”广东广和(长春)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雨琦说。

王雨琦进一步解释称,劳动法对于反就业歧视进行的是封闭列举,反对基于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进行歧视,而在就业促进法中,在前述四者之外增加了一个“等”字,这就意味着认可了反就业歧视事由的开放性。

王雨琦建议,除了劳动者自身保持学习能力、不断更新技能,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对员工开展职业培训外,也要在国家层面引入积极的就业促进政策,通过职业培训、社保补贴等方式,引导用人单位在用人和招聘时不将年龄作为门槛。

此前,全国两会上,有全国人大代表建议逐步取消公务员录用的35 岁门槛。专家表示,拆掉这一门槛,并不仅仅是要求公务员岗位开放年龄限制,而是希望通过改变招录方式,在全社会形成摒弃就业年龄歧视,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需求的共识。

猜你喜欢
门槛用工职场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网络作家真的“零门槛”?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停留
让乡亲们“零门槛”读书
政企联手应对“用工荒”困境 推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