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办好职业教育
——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近四年听障职高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23-04-05 02:18
学周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玉雕校友毕业生

雷 丽

(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江苏扬州 225000)

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2019 年、2020 年、2021 年和2022年毕业生总量基本持平。本文跟踪调查学校听障职高毕业生就业情况,对比发现毕业生就业的特点和问题,对于指导学校专业结构调整和课程设置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具有实践意义,同时增强学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引导家长和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等具有现实意义。

一、近四年毕业生总体概况

四年来毕业生人数及一次性就业人数:2019 年分别是21人和20 人,2020 年分别是23 人和18 人,2021 年分别是19人和13 人,2022 年分别是24 人和14 人;

玉雕专业四年来的毕业人数、一次性就业人数和从事玉雕工作人数:2019 年分别是5 人、5 人和5 人,2020 年分别是8 人、6 人和5 人,2021 年分别是8 人、3 人和1 人,2022 年分别是2 人、1 人和0 人;

烹饪专业四年来的毕业人数、一次性就业人数、回出生地工作人数:2019 年分别是6 人、6 人和5 人,2020 年分别是7人、6 人和5 人,2021 年分别是4 人、4 人和2 人,2022 年分别是10 人、5 人和5 人;

服装专业四年来毕业人数、一次性就业人数、回出生地工作人数:2019 年分别是10 人、9 人和6 人,2020 年分别是8人、6 人和4 人,2021 年分别是7 人、6 人和3 人,2022 年分别是12 人、8 人和5 人。

二、近四年毕业生就业呈现的几个特点

1.横向比较,省内各所听障学校(或有听障部的特教学校)职业高中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逐年降低,2022 年尤其严重。这充分体现了就业市场供需之间的尖锐矛盾,与全国各职业院校就业态势是相吻合的。近年来因为疫情影响,毕业生流动性变小,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毕业生的择业面。纵向比较,四年来学校毕业生人数基本持平,而一次性就业率递减。一次性就业率递减反映了听障毕业生就业欲望的减弱,换言之,听障毕业生主动或“被迫”啃老的情况在增加。

2.原来就业形势看好的热门专业——玉雕,就业人数锐减,同时就业层次和继续从事本专业人数也在降低。玉雕专业降温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外聘的玉雕教师数次提出辞职。该老师认为,玉雕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工种,光靠学校里的学习时间是远远不够的,一般毕业后还需到玉雕加工的作坊或者工作室继续磨炼,这段时间收入极低。只有真正热爱的学生才会坚持下去,更多的听障生觉得玉雕专业的投入产出比是“不划算”的。

玉雕专业降温的原因分析:首先,因受社会经济的冲击,玉雕行业动荡较大。许多玉雕作坊倒闭,仅存的也是规模甚小的家庭式作坊,只能生产一些小件低价产品。其次,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玉雕师傅需经过至少十年的磨炼。在这期间要能耐得住寂寞,抗得住打击,受得住清贫。最后,玉雕专业先期投入非常大,而回报却似遥遥无期。综上,听障生们在重重磨难面前败下了阵,选择了放弃。

3.烹饪和服装专业表现相对稳定,就业涨降幅不大,与往年没有太大的差别。本市是知名旅游城市,以包子为代表的特产享誉全国。历年来,烹饪专业学生实习就会被安排到与学校合作的包子加工厂,毕业后绝大多数也会选择继续在加工厂。服装专业基本上是女生,在服装厂主要从事裁剪和熨烫工作,暂无学生从事技术性更强的缝制工作。

4.从毕业生就业层次来看,主要呈现“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状况。“高不成”是指:各专业到知名企业的总人数在减少。走访中,很多毕业生坦言自己“技术差,想进也进不了好企业”或者“不想进好企业,管得太多了,没有自由”。“低不就”是指:听障生不愿意做最基层的工种,不少听障生存在看不起学徒的偏见。

5.从毕业生的就业地点来看,选择到离家近的工厂上班的较多,尤其是服装和烹饪专业。这主要是因为家长考虑到孩子已经高中毕业了,下一步要考虑结婚生子,尤其是女孩子,应该靠着父母互相照应。几年前曾有毕业生去一线城市发展,但最终还是被家长教育回到了老家。家长害怕孩子结交社会不良朋友,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这几年因为疫情原因,听障生更愿意到家附近工作了,靠着家人吃住方便,自己挣钱自己消费,生活非常惬意。

三、对比分析得到的启示

1.家长选择专业的动机问题需要关注。随着本校知名度和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很多家长带着学生慕名而来求读。但在专业的选择上,很多家长没有自己的主见,没有从孩子的特长兴趣出发,盲目追求,人云亦云,草率做决定。曾有一位家长在一年内帮孩子改了三次专业,先是觉得玉雕专业有“钱途”,后又觉得烹饪专业“永不失业”,最后换成了“还是做衣服牢靠点”的服装专业。学生对每个专业都只学了一点皮毛,这不仅浪费家长、学生和老师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听障生什么都没学会。相反有些家长很理智,比如说有一位家长分析自己家就是开大排档的,让孩子也学点烹饪知识,以后“父子齐上阵”,生意有了传承。

2.玉雕专业生源少改行多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在本校的听障职业高中专业设置上,玉雕、烹饪、服装三个专业是主专业,乱针绣、动漫设计、裱画等是辅修科目。主专业每周学习课时多,辅修科目课时少,且师资薄弱。玉雕专业就业情况一直呈下滑趋势,每年报名的生源也越来越少,加上本校的教材内容老化,学生大活干不了,小活又不想干,就业能力自然变差。这里体现了学校专业设置的盲目性,缺乏科学论证,缺乏对未来市场需求的预见性,缺乏及时调整的灵活性和敏感性。

3.父母的期望值过低现象值得深思。与健全家庭刚好相反,听障生父母一般不会对孩子抱有太高的期望。很多家长明确表示只要孩子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就行,工作有没有都没关系,工资高不高也没要求,反正毕业后就给他(她)找一个对象,结了婚,生了下一代,父母养着,听障人只要自己养活自己。听障人难道真的就要完全依赖父母吗?只要结个婚延续了香火就完结了吗?这几年,在对毕业生的回访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家教难题,比如听障人闪婚闪离和网络诈骗等现象。我们建议,听障生家长要树立正确积极的育儿观,应对孩子提出适当合理的要求,促进孩子完成自我角色的转变和重塑。

四、应对最新就业情况的对策

(一)顺应形势,优化专业结构

1.专业调整,变“被动适应”为“主动引领”。学校应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和特殊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为根本出发点,主动进行专业结构调整和课程设置改革。建议调减或停招生源少和就业率低的专业,结合本市经济特点设置市场急需的短线专业,同时积极升级现有专业,维护优势专业,从以往的被动适应市场变化的状态中彻底转变,主动对接市场、预判形势,打造具有学校特色、满足听障生需求的专业。

2.条件支持,满足专业发展需求。完善学校内部各项制度,为职业教育目标达成铺就黄金通道;以普通职业学校专业教材为蓝本,群策群力开发校本教材,强调针对性,注重实效性;打造一批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教师群体作为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中流砥柱;校内实训场地的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硬件措施,也是检验技能养成的最佳环节;专业实践教学按企业化运作,变传统消耗性实习为企业生产性实习,为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共培挂钩,提供可行性经验等。

3.制定“转专业”制度,严格“转专业”要求。转专业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要制定“转专业”管理办法,规范“转专业”工作流程。同时职高班主任要教育学生,选专业时应基于自己兴趣、家庭情况、职业规划等因素谨慎选择,一旦选定,轻易不要更换专业,尤其是已经学习了较长一段时间之后。对于不符合转专业条件的学生要做好心理辅导,引导其继续学习取得成绩。

(二)直面现状,提升教学效能

现阶段,听障生就业途径主要是学校推荐、朋友推荐、家长帮忙以及自己寻找四种,学校推荐约占一半,朋友推荐和家长帮忙约占四成,自我寻找只占一成不到。在工作单位,听障人一般从事普工或者流水线,很难从事技术性工作,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听障人换工作频繁,常常在一个单位干了一段时间后就会辞职离开;第二,听障人与健全人存在沟通障碍,健全人不放心将技术性工作交给听障人负责;第三,听障人不愿意学习更难更苦的技术。

面对以上现状,学校应加强听障生在校期间的文化课和职业课学习,并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做好指导。

1.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曾有一位毕业生说:“参加工作后,发现工厂的设备从来没有见过,老师课上讲的是好多年之前的知识了。”这反映了学校教学内容的滞后。学校要引入专业最新动态,及时更新课堂教学内容。对内,可从专业教材征订、校本教材研究与开发、职业教师培训等几方面着手改进;对外,可争取企业、普通职业院校的支持,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

2.校外实习管理到位。高三学生要到校外实习,主要模式是将学生安排进特定实习点,由工厂、学校和家庭共同负责管理和教育。实习的一年时间是听障生融入主流社会的过渡期。这段时间,学生的心理引导非常关键。根据经验,听障生刚独立进入完全健全人的环境,常会发生不遵守工厂规定、与健全人冲突、离厂出走等突发事件。老师和家长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提升工作能力上,力争在工作上做出成绩。一段时间后,绝大多数听障生情况会好转。

3.指导听障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学校要指导听障生清醒认识自我,既不要觉得“听障人什么都能干”,也不要觉得“听障人是被社会瞧不起的”。清醒认识自我有助于听障生正确选择专业和保持不轻易换专业的决心。在校学习期间,学校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措施,邀请行家到校指导和带领学生到工厂参观学习。高中每个年级适当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课,让听障生不断地了解自己、了解专业,确定或微调职业范围并制定完成目标。

(三)对接市场,寻求联动机会

1.校企共培,开拓就业市场。听障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并不吃香,学校更需转变守株待兔就业观念,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师生。校企合作是资源共享、文化互融的“双赢”模式。学生可一边在学校上课,一边到工厂实习。这种把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的合作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学以致用产教结合目的。不光学生进厂实习,职教老师也可通过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项目研发、到企业带实习生、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双师型”能力。

2.校校合作,拓展技能范围。我校职业高中开办过程中大量借鉴了本市普通职业院校的成功经验,形成了具有特殊教育特色的校本化模式。当职业教育从摸索阶段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学校应当跳出“舒适圈”,寻找“最近发展区”,用高站位审视现状,谋求学校更好的发展。比如,学校可以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开展与普通职校的合作办学,让听障学生到普校接受训练。将听力损伤小、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送去学习洗车技能,将烹饪兴趣浓、具有绘画基础的学生送去学习雕花技术等等。校校合作可以有效弥补本校师资力量不足的短板,为听障学生的成人成才增设更多可能。

3.发挥校友资源优势,探索就业指导新途径。校友是宝贵的教育资源。第一,邀请优秀校友分享自己的就业经历,帮助在校学生了解社会动态,激励他们奋发。第二,根据校友提供的市场表现,有针对性地调整学校职业教育教学。第三,利用校友关系推荐毕业生就业,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学校要珍惜校友资源,建立校友资料库,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友的信息资源和育人功能。但是应注意,听障人之间有自然的亲近感和信任感,这也是毕业后听障人屡遭诈骗的原因之一,所以,学校应有所侧重地遴选出优秀校友。

(四)破解困境,转变就业观念

破解听障人就业困境,学校、家长、听障生自己都需要转变观念。首先,学校层面要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为毕业生提供有力的组织和经费支持,改变以往“重招生、轻就业”的倾向。其次是家长的观念。孩子的价值不仅仅只是养活自己,传宗接代而已。他们作为社会个体,也是有思想有个性,敢于创造有所追求的。家长应当对听障孩子提出一定的家庭职责要求,保持良好沟通的前提下尊重孩子的意见。最后是听障生自己。听障生要树立远大的人生观,知道自己的人生终究要靠自己去奋斗。靠自己双手创造财富的校友有很多,听障生可以多向他们学习。

猜你喜欢
玉雕校友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传统的玉雕与玉雕的传统
安庆师范大学优秀校友
校友风采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校友风采
璀璨玉雕 美在装饰
玉雕创意设计断想
玉雕器皿价值低估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