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条”

2023-04-06 00:39向其坤
师道(人文) 2023年2期
关键词:母爱班级同学

向其坤

“老油条”是全班同学给刘光侠的“名号”,他毫无怨言甚至是乐呵呵地接受着。他的“油条性”全校皆知。我与他相遇是他读八年级那一年,因为班主任罗老师请产假,学校安排我担任他们(57)班的物理教师兼班主任。

“我饿得慌,实在憋不住就抢过来吃了”

像所有不规矩的学生一样,“老油条”的座位在教室最后面。我第一次处理他的违纪事件是因为他的“土匪行为”:在学校旁边的小卖铺里,他硬生生抢了小同学手里的火腿肠,弄得小同学哭着向我告状。我问他:“为什么要抢小同学的火腿肠?”他看都不看我一眼:“我饿得慌,实在憋不住就抢过来吃了。”我有些惊讶,把他带到宿舍仔细询问,得知在他年幼时母亲就远走他乡了,是从过军的年迈父亲把他和读小学的弟弟拉扯大……民以食为天,我不想再对他进行“教育”,从口袋里掏出10元钱说:“那就去饱饱地吃一顿,我请你的。”

周末,我挨家挨户家访,到了刘光侠家里。低矮的小屋子破旧不堪,长短不一的旧石棉瓦和破瓦片层层叠叠摞在一起,为一家三口遮挡着风雨。苟延残喘的小房子歪斜斜地立着,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周一早上,我心急火燎跑到镇长办公室述说了他家情况,镇长当场要求负责民政的同志予以解决,为这特别的三口之家批准了价值1000多元的石棉瓦。

我和“老油条”的距离近了很多,特别是他家的小屋换上崭新的石棉瓦之后。我还会时不时地给他一些其他的帮助,例如冬季帮助他筹集一些适当的衣物(包括他父亲和弟弟的),偶尔也“借”给他不多的零花钱。下学期,班上决定成立“麒麟人”篮球队,我从头到脚为他打造了一身行头。他球打得非常不错,体力好速度快投球准,小前锋的位置非他莫属。在他和球队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曾经以初二一个班的实力击败了初三年级联队的挑战!

虚拟“母爱”填补缺憾

“老油条”的基础知识门门都不行,而且和部分科任教师的关系也极为紧张,比如和教语文的黄老师就是这样。课堂中,他和周围的同学讲话递小纸条,老师的上课情绪受到极大的影响。在恰切的课余时间交流中,我把刘光侠的家庭情况告诉了黄老师,特别向她说明一点:刘光侠从小缺少母爱,对此他一无所知。我的言下之意是黄老师能不能以刘光侠“母爱缺位”的角度有意识地献上一份演绎的“母爱”。这不单单是为了缓解课堂里紧张的师生关系,也是为了让这个桀骜不驯的学生所缺乏的情感认知得到弥补。黄老师对刘光侠的遭遇深表同情。之后,黄老师对刘光侠的确犹如慈母,课堂上的关系走向了和谐健康的方向。在同学们心中,“老油条”逐渐变得可爱起来,在我班创造性举行的“优秀乡村少年”评选中,他以非常高的赞成票获得了第一批“优秀乡村少年”的称号,这是他上学期间得到的唯一一张荣誉证书。

品德不良行为的矫正是会出现反复的。馨从外校转来了,成为“老油条”的新同学。馨的“重量级别”远在先前的“老油条”之上,我预感到了班级存在的不安气氛。馨到来的第一个月,班上所有的男生几乎都摸过她胖乎乎的小手。馨曾扬言要“征服”班上所有的男生,“老油条”毫无意外“首当其冲”。他和馨坐在一起,竟然把馨的衣服肆无忌惮地穿在自己身上,科任教师都说他俩“恋爱”了。

而我想到的是另外一层。“老油条”家境的特殊性,致使他从小缺乏对女性的认知与理解,处于青春期的他,比班上任何一个男生都更感兴趣于接触了解女性,所以馨身上散发出的气息一下子牢牢地吸引住了他。第二,从馨的角度,她之所以要以这样一种方式“征服”所有的男生,是因为她想快速确立在班级中的地位。我开始展开对“老油条”的思想工作。我告诉他我很理解他为什么喜欢穿馨的衣服,换成是我也会。因为他的家庭与其他男生不同,在他的家庭中没有妈妈,也没有姐妹。他从小就缺少与女性的接触,对女性的猎奇心超过其他男生。我们班的其他男生对女性的了解都早于他,因为他们家中有女性,在从小到大的成长环境中,他们潜移默化地就了解了女性,而他没有这样的环境条件,所以他的这些心理和行为一点也不奇怪。只是他所了解的女性应该有更多的类型:一类是青春期的女性;另一类是与他母亲年龄相仿的女性,比如教语文的黄老师,我告诉他用心去体会她们的爱;还有一类是比他小得多的小妹妹,他应该尝试着用大哥哥的胸怀去爱她们、保护她们。这些女性对他一生的影响作用比任何一门课程都重要。男人和女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谁也离不开谁,因为对方的存在生命才有意义,而且这个意义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侣的关系,还包括儿子和母亲、孙子与奶奶、父亲和女儿、爷爷和孙女,以及毫无亲缘关系的男性与女性之间。所以,我鼓励他主动去靠近离他最近的黄老师、李老师等等,让他尝试去理解她们,希望他可以就此获得一些关于“母爱”和女性的认知与理解。

辍学,从此开始唱响劳动者之歌

学校决定新的一学年将实行快慢班分层,这一消息在学生中炸开来。暑假里,我接到了“老油条”好几次电话,问的都是他的成绩能否达到快班层次。其实他和另一部分学生因为成绩不合格都要被编入慢班,而学校给我的教学对象只能是快班。我以保留球队的理由向学校提出对“老油条”等学生保留原班级的请求,学校不予同意。

观念上我是非常反对搞快慢班做法的。一个原因是学生中容易形成等级歧视,教师教学心理落差大,不便评估全体教师的工作。另一个原因是我已经对这个班投入了不少的心力——确定班旗班训班级形象誓词,创建的班刊《572档案》已经发稿4辑,组建班级球队等,与全班每个同学都建立了浓厚的师生感情,快慢班的到来将摧毁一切。虽然我成为快班班主任,但是心里却非常失落!我对要分出去的那些学生恋恋不舍,把他们带到宿舍里面说出我发自内心的想法,包括我对搞快慢班的反对,他们都非常理解。

“老油条”到了慢班,几乎没有教师再去特别地关注他。开学不到几周,他便辍学了。他给我留下的是一个深深的关于教育的无奈。不久,接到他的一个电话,说他已外出打工。

八年之后,微信好友把我拉进了一个叫“五十七的信仰”的微信群,群主就是“老油条”刘光侠。他与我联系的第一件事情是向我索要黄老师的电话。他在群里面很少发言,但是他的朋友圈晒得很活跃,或是戴着头灯一身泥泞的隧道艰辛劳动照,或是健壮腹肌照,或是骑着漂亮摩托车的靓照……更可喜的是在他的勤劳持家下,我为他们争取来的低矮石棉瓦房变成了高大崭新的钢筋混凝土房!我欣喜于“老油条”的成长,经常关注他的朋友圈,却很少在上面答语、评论。人在社会的成长是从逐渐的社会化走向个人社会角色的形成的,我能代表的仅是非常小我的“尘埃之见”。我希望他们逐渐去触及社会的多样性、复杂性,甚至是去认识、理解社会的潜规则和阴暗角落,只有这样,他们的社会角色的形成才会更加稳健、有力。当然,他们不会忘记“止于至善”是生活的最高理想境界。

关注“老油条”的朋友圈,印象最深的是2021年9月10日的一条:“也许这是二十年来第一次跟您聊天,第一次听到您的声音,第一次看到您的模样。”追踪他与好友的聊天记录得知:二十多年没有见过面的母亲和他联系上了!

在评论区,受感染而兴奋的我顺势排列了一行字——“无论是怎样的父母,都始终如一地孝敬他们”,我想提醒他,这是当初评选“优秀乡村少年”的条件之一。在犹豫发送的一刹那,我又一个一个地删除了这些字——因为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所经历的人事也不同。处于社会之中,每个人都应该独立地去面对不同于他人的人和事,这是人的社会属性必须包含的独特内容。

猜你喜欢
母爱班级同学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母爱大于天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母爱
母爱的另一面
特殊的母爱
班级被扣分后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