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玻璃幕墙施工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技术

2023-04-06 04:43高军英
居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玻璃幕墙幕墙主体

高军英

(东营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山东 东营 257000)

为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促进现有城市形态有效转换,各地投入大量资源进行高层建筑规划施工,缓解土地供给压力,丰富项目服务内容[1]。基于节能减排发展要求,高层建筑项目采取玻璃幕墙等现代化施工举措,将工程美学、功能提升以及节能降耗结合起来,促进高层建筑项目系列建设活动有序开展。

1 高层建筑玻璃幕墙概述

系统分析高层建筑玻璃幕墙原理与特点,细化施工要求,厘清玻璃幕墙、主体结构之间相互关系,为后续施工思路的明确以及施工技术应用奠定坚实基础,确保玻璃幕墙施工成效。

1.1 玻璃幕墙施工特点

玻璃幕墙作为成熟建筑维护结构以及装饰结构,通过单层玻璃、双层玻璃灵活运用,在支承体系、金属连接体系的辅助下,实现对高层建筑墙体的有效装饰。与传统墙体装饰结构相比,玻璃幕墙可以提升高层建筑的温度调控能力,以双层玻璃为例,玻璃幕墙可以有效隔绝阳光辐射,降低室内温度,减少不必要的温度调控费用支出,达到节能减排目标,持续提升建筑舒适度[2]。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项目采取玻璃幕墙施工方案,尝试借助玻璃幕墙工程优势,全面增强高层建筑舒适度,促进施工体系成熟与完善。

1.2 穿插施工作用分析

高层建筑项目体量较大,施工环境复杂,为顺利完成相关施工任务,提升施工效率,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化解施工风险,减少不必要费用支出。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广泛进行了穿插施工的探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些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等项目数量增加, 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尝试将穿插施工纳入到施工组织体系之中,实现多元化管理体系。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施工企业往往调整原有施工方案,采取穿插作业模式,将幕墙安装与结构主体进行融合,实现系列施工任务交叉进行。与其他类型的施工方案相比,穿插施工是快速组织方式,通过多种工序穿插进行,紧密衔接等方式,快速完成相关施工任务。穿插施工作业充分利用了时间要素与空间要素,缩短施工等待时间,适应了高层建筑规模大、结构复杂以及工序繁多的施工要求,加快施工进度,降低项目成本。

2 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思路

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环节,为消除技术应用盲区,整合施工流程,确保穿插施工技术精准化应用。施工企业应当从全局角度出发,理顺施工思路,突出施工要点,廓清施工技术应用框架。

为确保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效果,消除工作盲区,确保不同施工模块之间的有效互动,施工企业应当从整体层面出发,划定穿插施工整体框架,把握施工技术应用要求与技术重点事项,以有效保证施工质量,提升施工周期。具体来看,玻璃幕墙结构组成较为简单,施工难度相对较小,往往采取单元式隐框结构、半隐框结构、钢结构等施工举措,考虑到幕墙施工空间较小,施工周期较短,加之在外部风力、降水等因素影响下,幕墙单元体结构稳定性难以科学掌握,导致幕墙出现结构晃动的情况[3]。基于这种实际,在穿插施工环节,施工企业可以组织专家团队,通过实地勘察、评估审核、全面论证等手段,结合主体结构施工任务,科学设定施工程序,调整施工进度,形成不同的施工任务段。根据任务段分工,调配技术、设备、原料以及人员,打造标准化与体系化玻璃幕墙施工体系,构建同步施工、同步管理的全新高层建筑玻璃幕墙施工组织体系。

3 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技术应用策略

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施工企业以科学性原则、合理性原则为引导,采取系列技术举措,推动穿插施工技术合理化应用,实现玻璃幕墙施工质量稳步提升。

3.1 有序开展穿插测量施工

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环节,为提升组织协调能力,理顺施工管理体系,施工企业应当做好系列准备工作,有序开展玻璃幕墙测量以及误差调整工作,确保穿插施工活动稳步开展,规避施工质量问题。具体来看,穿插施工之前,为消除测量误差,避免重复施工,实现幕墙施工与主体结构施工之间的有效联动,应当做好数据掌控,消除数据误差。例如管理人员依据过往经验,可以对平面内测量误差、平面外测量误差做好科学处置,以全面增强施工组织有效性。对于平面误差处理,施工人员可以借助经纬仪等设备,对主体结构衔接区域主要参数做好评估,掌握垂直性,根据垂直性修正穿插施工方案,优化机械成本,确保玻璃幕墙施工活动有序开展[4]。

3.2 科学处置穿插沉降问题

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环节,为避免拮抗变形或者沉降等问题,保证整体施工质量。穿插施工过程,施工团队需要做好统筹分析,开展整体化施工作业,这就要求施工团队根据建筑主体结构、幕墙水平标高以及主体结构建设偏差等基本情况,在充分考量各类沉降因素的前提下,利用BIM技术对穿插施工方案开展有限元仿真模拟分析,通过数据系统化分析,全面掌握不同工程段幕墙结构变化情况,在分析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位移量、垂直位置、实际偏差等各类因素前提下,进行合理化穿插作业,科学防范沉降问题,保证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结构稳定性,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在高层建筑沉降问题处理环节,为切实提升穿插施工质量,施工企业应当从轴线延长、标高、主控轴线网三项数据,根据相关数据,不断修正穿插施工流程,完善施工举措,实现施工设备、施工人员、施工材料联动,保证最终穿插施工成效。例如在轴线延长策略方面,使用激光垂准仪测量轴线延长情况,根据延长线布局,可以持续增强高层控制精准度,实现了穿插作业层长度精准划分,为后续施工提供了数据支撑。为保证玻璃幕墙与主体框架同步穿插施工效率,确保施工任务顺利完成,施工团队需要认真做好安全组织与管理系列工作,结合不同工段特点,进行组织工艺选择,设定标准化工序,提升施工进度。在这一思路指导下,施工团队按照预设玻璃幕墙部件、检测放线复查管理、预埋件误差处理、节点衔接控制、单元模块控制以及竣工验收等相关操作,确保主体结构施工有效融入到高层建筑玻璃幕墙活动,确保穿插施工有效性。考虑到整个穿插施工区域工况信息较为复杂,施工人员在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需要认真做好安全防护举措,在相关位置设立安全网等,通过这种举措,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实现穿插施工相关任务稳步推进,切实满足现阶段区域高层建筑玻璃幕墙施工相关要求。

3.3 精准调控穿插伸缩缝规格

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过程中,使用的铝合金、玻璃等材料,在外部温度条件因素影响下,极易出现体积膨胀或者收缩的情况,进而诱发玻璃幕墙相关结构出现延伸、拉动的情况,诱发结构出现内力。内力分布的不均匀性,将会增加玻璃幕墙内部的摩擦力,造成结构不稳定性,进而增加幕墙结构出现结构损伤。为应对上述问题,施工团队往往在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进行穿插施工过程中,需要切实做好特殊防护,通过精准控制伸缩缝规格,持续增强幕墙抗变形能力。具体来看,施工人员在衔接点处理过程中,应当做好预留,通过40mm的预留范围,使得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立柱之间拥有充足空间来应对温度变化所引发的体积变化,防范玻璃幕墙发生损毁概率[5]。同时细致做好密封处理,在预留的伸缩缝内填筑密封胶,实现结构性缓冲,有效消除高层建筑玻璃幕墙施工风险隐患,增强玻璃幕墙结构整体强度。穿插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在保持幕墙立柱受力状况下,对主体框架做好加固处理,确保不同节点均保持在连接状态,并充分借助椭圆型孔立柱,就确保衔接效果,又改善伸缩缝施工灵活性,保证施工顺畅。例如施工人员着眼于多种施工要求,在衔接立柱节点相关位置安装弹性较强的橡胶圈,通过橡胶圈安装避免温差变化对于玻璃幕墙施工活动的影响,推动各项施工活动有序开展。

4 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重点事项

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环节,涉及多个领域,为确保最终施工成效,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提升技术应用针对性与有效性。施工企业需要总结经验,细化穿插施工重点事项,提升玻璃幕墙施工成效。

4.1 高层建筑穿插施工衔接点处置

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过程中,施工团队需要认真做好衔接点处置,做好系列模板安装,对玻璃幕墙预埋件进行科学处置,以保证整体施工成效,消除穿插施工漏洞,提升施工有效性。具体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严格遵照系列施工作业标准以及规程,遵循玻璃幕墙立柱、转接件、预埋件衔接施工的原则,有序做好衔接施工。在整个衔接施工中,应当使用特殊规格的螺栓开展加固处理,固定后使用垂直钢绞线检查衔接点误差情况,将误差保持在1mm的范围内,保证穿插施工衔接精准度,快速完成施工任务,达成施工目标。

4.2 打造高素质穿插施工管理团队

新形势下企业在推进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过程中,应当精准把握施工管理人员的定位,采取必要举措,逐步完成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在工作思路转换方面,企业着眼于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基本要求,坚持理念先行,充分吸收借鉴过往有益经验,积极介绍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重要性、必要性,提高穿插施工工作的战略地位,营造良好氛围,引导施工管理人员从企业发展角度出发,结合穿插施工系列要求,立足于短板不足,进行问题分析与应对,发挥施工管理人员主体作用,消除思想阻碍。在工作能力提升方面,企业决策者、管理者应当设置完备培训方案,在培训环节,优化施工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提升其财务能力、商业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使其可以更好地融入到企业穿插施工工作之中。除了采取上述能力提升之外,企业可以从岗位权责内容出发,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根据不同的培训方案,定向增强施工管理人员职业素养,引导其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将施工管理人员个人发展与穿插施工有效衔接起来。

4.3 科学处置穿插施工潜在风险

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过程中,为确保穿插施工潜在风险处置的针对性,实现潜在风险的科学识别,有效衔接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控制路径与风险点,管理者应当立足业务构成,综合评估施工环境生态,制定风险管控基本方案,有序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细化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不足,及时反应穿插施工潜在风险处置弱项,并形成相应工作报告。高层建筑施工项目决策者与管理者在获得工作报告后,调整内部工作流程,实现部门与部门之间有效联动,有效规避穿插施工风险,保证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之间的有效性。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内部控制模式路径选择中,为提升内部控制成效,实现对重点环节的全方位管理,内部控制模式创建初期,管理人员应当着眼于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长足发展,统筹分析外部经济形势,预估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结合重点问题,进行统筹把控。以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风险评估工作为例,为确保整体施工成效,管理人员应当确定岗位权责,调配专业人员参与风险评估,形成专业施工管理队伍。在人员调配工作完成后,需要丰富穿插施工内容,完善穿插流程,确保穿插工作稳步开展,提升高层建筑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穿插施工规范化水平,将整个穿插施工潜在风险处置成效控制在合理区间[6]。

5 结 语

高层建筑在组织开展玻璃幕墙施工环节,为保证结构强度,提升作业效率。施工企业采取穿插作业方案,进行分段分层,协调幕墙施工与主体施工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完备的高层建筑施工体系。文章从多个维度出发,通过制定穿插施工方案,健全施工体系,细化重点事项等方式,确保高层建筑玻璃幕墙施工高效开展。

猜你喜欢
玻璃幕墙幕墙主体
幕墙型式对高层建筑室内自然通风影响的模拟
浅谈高层建筑玻璃幕墙施工技术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建筑工程中的玻璃幕墙节能技术探究
节能技术在高层建筑幕墙工程中的应用
关于超高层建筑单元式玻璃幕墙技术的探讨
组合铝合金立柱在超大跨度玻璃幕墙中的应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双玻光伏幕墙运行分析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