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中诗意叙事化田园景观设计研究

2023-04-06 04:43刘舸凡
居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田园城市留园景观设计

刘舸凡

(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4)

1 诗意叙事化的田园景观

中国原本就拥有两千年灿烂的农耕文化,田园与城市之间相互包容,相互依赖,中国人民热爱土地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回归田园生活是人民一直以来的理想生活状态。下面就由理论基础向设计研究转变做一些基本介绍[1]。

1.1 叙事景观的含义

叙事景观即是从空间、形式和读者感知等多个方面切入的景观设计问题研究。普遍意义上的叙事实质上是一种表达方式,叙事有三要素,即叙事者、叙事媒介和接收者。在田园景观设计中,景观即是设计媒介,设计师是叙事者,市民和游客是接收者。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景观设计就不能只局限于人的物质要求,还要体现出设计师想要传递的精神内涵。叙事有多种方式,一般通过命名、陈列、展示、隐藏、集合几个方面来讲述故事,从而构建独特文化景观,赋予景观多重意义,让景观设计具备更多可读性。

1.2 叙事景观国外发展现状

(1)简·塞特斯怀特曾在1904年表示,“能够经过叙事景观理论,使用叙事设计方式和叙事指导可以加强场所气氛,让本已经减少的记忆再次展现于观者面前,从而有利于人们对场景理解和记忆。”

(2)杰佛里·萧首先提出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场景模拟,并通过其来说明叙事设计,这是当时环境下十分罕见的主张,借此来体验过去事物,包括对环境和自然。

(3)杰姆·普林顿和马修波·提特共同撰写的《景观叙事:讲故事的设计实践》一书是经典研究理论,也是较早研究景观领域叙事学的书籍。这本书将叙事上升到了景观层面,并暗示了景观和叙事之间的关系。

1.3 叙事景观国内发展现状

国内叙事理论研究与实践,吴峻(2003),冯炜(2008)首次讲述了外国叙事景观、空间设计的有关内容,张斌(2006)以叙事视角,即设计师、使用人群、空间三个要素讲述了城市广场在国内实现的可能。陈雨(2007)将叙事理论基础分为两个,一是人们的文化沉淀;二是文化经验,这依赖于人民本身的文化积累和空间体验,利用历史在人们观念中已形成的观念,结合环境设计,唤醒人们对于历史故事的回忆,从而形有趣的视觉和内心感受。陆邵明(2007)觉得空间叙事具有“逻辑性和文学性”两层含义,这是如今叙事景观的核心。熊韧苗(2008)等都对叙事空间设计发展历程和设计研究进行了讨论。

1.4 国内外叙事景观发展现状评述

总体来说,国外景观叙事研究较早,而我国在近5年才有了相关研究,这些研究都提到,景观叙事的核心是唤起人们记忆,激发人们体验,将景观解释权交给使用者,但并未形成完善的系统理论[2]。

2 明日的田园城市

如今中国城市景观设计存在下面两大问题:一是大范围地借鉴外国成果,出现雷同式发展,自身特殊消失,为了寻求城市经济发展不断牺牲自然景观,造成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二是随着社会转型,城镇化加快,城市与乡村之间二元对立矛盾日益突出,“叙事化景观”和“田园城市”理论都是解决以上矛盾的理想方案。在当今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中,现实条件还不足以满足我们实现真正田园生活的理想,但田园城市理念依旧可以为城市设计提供一种世界观和设计态度,并应用于社会各个方面。

2.1 田园城市的提出

针对欧洲城市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膨胀和工业增长带来的环境恶化和社会结构失衡问题,很多学者都提出了相应解决策略。十九世纪,英国社会科学家霍德华提出了一种具有城市和农村长处的新型城市假设,被农业用地所环绕的城市周围,其中有农业用地、畜牧用地、果树和森林,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有足够生鲜供给,后来,这些思想给欧洲城市结构带来了深远影响[3]。在欧洲,自然和乡村都应属于城市结构,而社区和家庭花园也都保存了很多实用性和生产性特征,大多数城市景观也都以展现田园风光为主。在拥有完善基础设施和优质生活的同时,这些城市依旧可以享受安逸、宁静的田园氛围。

2.2 田园城市的基本要点

(1)将城市与乡村作为同一体思考,提出以城乡结合为切入点的新城市发展模式,城市生活生动活泼、充满活力;乡村环境优美、愉快、和谐,可以将两者优势有机结合到一起。

(2)控制城市发展规模,选择一部分专门用于农业发展的场地,将其作为城市组成部分之一,避免城市物质建设从内向外延伸,也控制周围管理效果较差的城市开发入侵。

(3)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田园城市的目标。

(4)就业岗位充分、公共设施完善,城市各地区工业足够供给城市居民生活,相比于当今城市发展居住条件更好。

(5)形成城镇群,小型城市环绕中心城市,中间永久建立农业隔离带,小城市之间,中心城市和小城市之间利用快速干道,铁路等相连。

2.3 中国人民自古对田园生活十分向往

村落即是城市开始的胚胎,中国古代城市空间构建来源于古人对农耕文明的经验。在中国,城市和农村基本发展目标是一致的。中国有两幅被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画,一幅为北宋王希孟所作《千里江山图》,另一幅是同为北宋画家的张泽端所作《清明上河图》。前者表达了一幅溪流瀑布涌泻,高山峻岭万河绵延,山间小路蜿蜒的可居宜居的秀丽江山景象,让人向往。后者虽描绘北宋都城汴京的市井风尚,但也充满了作者对汴河沿河景色的喜爱。这两幅宋画展示出的感受不同,前者是和谐共生的自然山水与乡村部落,而后者是街巷和水体相融的繁华城市,但两幅画都体现了当时人对山水人居的喜爱,反映了传统中国式理想居住环境与生活方式。

3 叙事化田园城市在中国建设的可能性

3.1 以苏州留园为例

留园是中国传统园林和人居的代表,留园不同场所的牌匾,以及匾额的书写,都诉说了不同空间的主题,彰显了留园独特的文化特征和江南韵味。苏园中经常性会出现诗文,这些诗文与景观完美融合在一起,较好表达和烘托了景观的意境,景观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诗文的内涵。两者相互融合,不可分割。苏州留林的诗化极大提高了园林的意境和审美层次,这使其极大区分于其他园林。

苏州留园在铺装方面很有讲究,与极注重理性的西方传统园林不同, 留园更多展示的是人文特色。苏州留园地面铺装不单作为交通作用存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叙事手法,串联在各个景观之间,使景观更具连续性和流畅性,能够更好体现其艺术性和故事性。留园铺装十分独特,如极具特色的暗八仙地铺、花瓶三戟地铺等,预示着驱邪纳吉,仙气东来,祈求仕途顺利等祥瑞含义。地铺作为主景观而存在,提高了审美意趣,丰富了景观人格,展现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4]。

活动,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要素,留园曾作为历史故事的集大成者,是当时诗人画家的聚集地。当时的盛况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但其神奇之处就在于,即使时代不断变迁,人们在游览过程中还能感受到当时一些故事片段的历史印记,被其中独特的气氛所感染。但这种体验感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变得极少,对游览者自身素养也有一定要求,同时这也引起我们对建筑以及文化的思考,如何增强文化的延续性,使人们游览时不只是走马观花,而是有更多深度参与感,延长游客停留于此的时间,不只是简单拍照记录,而是静下心来仔细体会其文化沉淀,由此引发一些新的思考与启示。

3.2 以北京现状和发展为例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有着近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元大都时期就已经将人工构筑和自然环境完美结合在一起了。清朝时,人工与自然元素更加紧密相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北京城首当其冲,其环境迅速被影响,不仅古老护城河消失,城中的池塘湖泊也随之一起消失,近年来情况愈加显著,老城区的四合院慢慢被高楼大厦取代,传统步行胡同变成了宽敞的大路。老城区之外的城市建设也在不断向周边蔓延,取代了田野湿地和森林。交通用地加大,公共空间消失,远离田园,城市就会慢慢缺少人的气息,也就慢慢失去个性和特色。

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同时也存在着弥补的契机和行动的可能,通过利用现有的河道,废弃铁路,和开发利用的土地,改造交通环路,维护北京城内的绿地和公园,建设绿色廊道,形成完整的绿色交通环路,这正与霍德华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 近些年,北京高校在持续进行三山五园的生态网络构建研究,每年都会提出和完善建设方案设想。畅想总是更容易的,真正实施时就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笔者认为,与元大都建设一样,任何伟大城市的建成,非理性因素畅想是必不可少的。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北京城又拥有最优秀的文化底蕴,回归田园生活,重建绿色环境是可能的。我们对待已有文化景观的态度应该是保护好历经风雨的优秀部分,经我们手依旧可以完整的传递给下一代。同时,还要继续创造属于本时代的特有景观文化,提升文化价值,只有如此我们的行为活动才会被赋予价值,更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

4 叙事化田园景观设计策略

4.1 植物

叙事化田园景观中的植物可以最大程度模拟原生态环境,模仿自然植物群落组合规律、结构特征,可以选择粗放型管理、高适应性、高固碳量的当地特色植物。草本植物的观赏性与朴素性在景观设计中得到充分发挥,使植物、景观造型、生态中的动物与人相结合,展现出自然画卷,体现生命景观的活力。

植物景观配置也在叙事化田园景观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沿街步行道空间栽种行列式乔木,增加绿荫下空间,首先在心里上分界了车行与步行空间,增加私密性的同时视野依旧开阔,令人人身心舒畅。自行车道旁,采用具有动感的植物造型并排列组合,在竖向设计上采用更具立体感的植物配置,在小品、雕塑、路牌等周围注重植物搭配,多采用观赏性植物。只有将城市整体植物配置与功能空间配合得当,减少人工感,才能够使市民或游客在城市的诗意叙事化景观中产生更好体验。

在进行景观设计过程中,尊重自然环境必不可少。一方面,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就要充分尊重原本的自然条件,最大程度保护当地原生植物,鼓励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植物类型栽植,使绿色与自然成为主导城市环境的特色。另一方面,设计师应以城市绿色空间为基础进行景观规划,使城市各个要素有机结合,实现自然、文化、城市与人的和谐共存,共生发展。

4.2 小品

小品和小尺度雕塑对于城市景观设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其不像大型雕塑那样壮观,吸引视线,但它可以在城市景观中多点呈现,给人意想不到和恰到好处的惊喜,在椅旁、树下、草坪上,甚至窗边,不经意间都可以点亮城市空间,丰富人们生活。城市景观小品设计可以采用各种材料或可直接从自然中取材,创造出具有互动性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化造型。

在城市街景空间中可以利用优秀小尺度自然雕塑作品,将普通且不引入注意的空间,以独特方式灵动闪耀,让游人眼前一亮,忍不住驻足,唤醒天然记忆,屏蔽城市喧嚣,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继而使人产生出一种情绪的愉悦感。

景观设计中,小品作为一种装饰品和展示品也可以是情感的集中体现,人们可以通过观赏、抚摸等近距离接触和欣赏,从而使设计师想要表达的叙事感和田园意识融入生活,使人们在街景游览体验中能够完全笼罩在这种环境之下,更加直观感受到城市自然气息和人文精神。

4.3 光影

光可以分隔空间,起到暗示指导作用,也可以作为一个媒介,联系沟通室内外空间,区分不同空间的不同属性,给人更多变化感。在设计时可以注重光的强弱、方向变化,以此来渲染景观环境氛围。幽暗的光线会使人有紧张感和压抑感,与此相反,明亮的光线会使人产生舒畅感和放松感。若空间中介入了点状光和线状光,则此空间便会有更多层次感和神秘感。

5 结 语

好的设计可以改变城市环境甚至发展命运,因此应该将设计融合于天地与万物,与人产生共鸣,并能触及心灵,若想做到这一点,就要求设计师具有人文情怀,能够感悟和理解叙事化田园景观的意义。以景观设计角度来看,设计师应该具备解决城市设计问题的能力,保护好城市生活气息和自然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下,使公共空间设计更加具有人性化及绿色化。设计就是创造一种生活,景观设计就是通过创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来改善人们生活。

猜你喜欢
田园城市留园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留园:亭台廊榭,秋色迷宫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全球图景中的田园城市运动研究(1899-1945)(上):田园城市的研究体系及田园城市运动在英国之肇端与发展
杨威:田园城市有多远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田园城市”与我国新区建设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苏州园林的空间叙事与抒情研究
苏州留园的营造与修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