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2023-04-06 04:43王根红
居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装配式构件建筑工程

王根红

(山西汇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山西 运城 044000)

在以往的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一直是在工程项目上广泛应用,但随着工程建设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工程中的预制混凝土结构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了建筑工程中。因而,装配式预制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已逐步发展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建筑工程在装配式结构和施工工艺中的运用,是建筑业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在当今环境与生态建设日益重视的今天,加强对装配式预制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1 预制装配式建筑概述

预制是指在厂房内直接建造,以完成各类建筑物的内部构件,如预制梁、板、柱等,装配是将建筑构件运送至工地,在工地上直接进行各种结构构件的装配。传统的建筑生产方式能耗高、污染高,而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能够有效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减少材料、能耗、污染,同时也极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预制装配式建筑可以分为木结构、木板结构、混凝土结构等。装配式建筑是建筑施工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涵盖了施工前期设计、构配件设计与生产、现场设计与施工、后期运行维护等各个环节,是建筑施工工艺、管理手段与现代建筑工程制造行业的一次结合。

2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特点

2.1 设计多元化,功能现代化

在建筑工程中采用预制装配技术,既能确保建筑设计的灵活性,又能拓展建筑的空间,又能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在装配式建筑中,可以建造高品质的隔板,具有很好的隔断效果,而在施工中使用的轻钢龙骨、石膏板等建筑材料也可以使建筑的功能更加完善。在建筑物的外墙上安装隔热墙,能起到集中调节气温、节省能源的作用。装配式房屋的墙体和门窗都具有很好的密封性能,能够有效地防止噪声的产生,而且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更多的吸声材料,能给使用者带来更好的居住体验。装配式建筑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使用的材料比较简单、重量轻、耐火性能好,可以显著减少整体结构的自重。与传统的施工技术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更好的环保和实用性,既能确保外观的完整性,又能合理利用塑料门窗,确保结构的稳定性。

2.2 工厂化制造,提升效率和质量

组装施工是一种与传统施工技术相比较的新技术,它的施工、制造、生产等各方面都与传统建筑不同,比如传统建筑的外墙,它的外表看起来美观大方,但是油漆在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之后,就会发生变色和褪色。而装配式建筑则不存在这种问题,它需要专业的机械设备、模具等设备来进行喷涂,再用烘焙技术将其表面烘焙,让其永不褪色。再比如,传统建筑的保温,一般都是用木板和毛毡等材质,相对来说比较分散,而装配式建筑基本上都是机械化的,尺寸精确,保温效果好,材料损耗少,具备保温、防火、防潮等多种功能,施工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

2.3 施工装配化,施工过程优化

在装配式建筑中,最重要的是要将预制好的构件准备好,保证质量,并按照图纸进行组装,不会造成现场的混乱。建筑环境也变得干净,可以有效降低事故的发生,使工程顺利进行,大大缩短了工程工期,建筑污染相对较小,建设费用也相对比较低廉。

2.4 具有较为理想的环保性

在传统的建筑工程建设中,由于施工原因,会对周边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比如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建筑垃圾等,这些都会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大气、水环境等产生一定的污染。而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使其更加绿色的施工,其主要原因在于组装过程中没有噪音,并且是在组装完成后运送到工地,因此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1]。

3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3.1 快速施工与科学管理

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有效控制工程的整个生产过程,从而防止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工期延误。要想快速完成预制装配式建筑,就必须保证各种材料和其他资源的供应,并保证足够的预制时间,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还要对决策、信息传递等多种因素进行监控,防止返工。另外,还可以采用联合施工的方法进行协作,以免影响工程的效率。

3.2 预制装配式建筑组件的运输拼装

在整个装配式建筑的建造中,组装好的构件,要将其整体运送到工地,并考虑到存储、吊装等问题,因此,施工单位要认真对待。在将组装好的构件运送到工地前,需要对构件的种类、数量、重量等进行全面的了解,并根据需要确定最合适的运输工具,将构件安全的运送到工地,并在构件与构件的间隙中填入缓冲材料,防止构件的碰撞和损伤。在选择交通线路时要充分考虑,这样才能避免在路面上遇到颠簸,或是在运输时突然刹车,造成建筑物部件碰撞。在装配到施工现场后,还需要检查构件的存放空间,确保构件在平整的地方,并且存放空间要保证温度和湿度合适,避免构件受潮[2]。

3.3 预制装配式建筑组件浇筑施工

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组件组装好之后,并保证其存放位置的合理正确,就必须进行混凝土的灌浆,对此,施工单位应先对所需的设备,如打磨设备,进行检验,确保其能正常运转,达到施工要求;之后还要检查组装体的内部材质,比如钢筋等,如果质量达不到要求,必须要进行检测,然后再进行油漆和隔离。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中,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保证构件的表面涂上隔离层,确保构件的质量;二是保证构件的均匀性,保证构件的整体性能,如果装配式建筑构件在浇筑过程中发生变形问题,应立即进行检查和处理,避免对以后的施工造成不利影响;三是为了保证装配构件的整体性能,保证构件的稳定性,采用插入式技术。

3.4 预制剪力墙、窗、板等组件的安装施工

预制拼装施工技术在许多建筑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剪力墙、窗和叠合板。在预应力混凝土剪力墙的建造中,采用了这种技术,利用螺栓等构件,将各种预制构件彼此相连,形成一体化的预制拼装构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注意到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安装,保证构件与构件之间的间距是合理的,这样才能保证钢筋的顺利插入,并且还可以通过螺栓将构件与其它构件进行连接。此外,还应考虑到装配式构建与结构的衔接部位是否合理,并采用螺栓将其与施工主体进行联接。窗体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窗体施工时,应根据不同的工程需要,选用合适的窗体,在装配窗体时,应采用螺栓将其与主体进行紧固,并对其进行适当调整,并选用适当的连接件,确保其施工质量。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中,预制叠合板的应用十分普遍,要使其充分发挥功能,就必须对其进行整体安装,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控制,不断调节安装位置,以使安装效果达到最优。另外,由于层间材料的脆性很大,此要对层间材料进行有效的保护,避免对层间的破坏[3]。

3.5 不同预制装配式建筑组件的连接

装配式预制构件与构件间的衔接必须科学、合理,它们的衔接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整体质量。目前,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组装技术在许多建筑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一种是机械联接,即是采用更先进、更简单的机械设备,可以重复地进行套筒、连续灌浆,同时,采用高强度高品质的混凝土构件进行适当连接,但采用此方法后,对构件的内部强度要求会提高;第二种是现浇连接技术,通常用于某些位置特别的预制构件的连接,以及对混凝土接头要求较高的施工。最后一种是预制式的内剪螺栓,它采用的是螺栓,通过螺栓将所有的构件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

3.6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验收

在完成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后,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质量检查,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装配施工还是浇筑施工验收,都要严格按照程序来进行,任何一个环节的质量问题都要记录下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4]。

4 预制装配建筑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 预制阶段质量控制

预制和组装是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两大环节,一是在预制厂房内进行构件的预制,在预制施工之前,要对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确保工程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都能达到相关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选用合理的物料供应商,并做好对工程的调研和分析。目前,由于我国建材行业的监管还不够健全,建材企业的部分产品质量不符合要求,产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第二个阶段,原料采购者要对市场状况有全面的认识,准确辨别,全面考察供应商的综合能力,从而合理挑选出具有较高性价比的原材料。同时,对建筑材料进行进场检验,所有采用的原材料都要有出厂合格证,并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对建筑原料进行取样,严格选用优质原料,严禁使用不合格、不符合标准的物料,以确保预制建筑工程的质量。

4.2 运输与存储阶段质量控制

员工要根据各种预制件的特性,制订出一套完整的运输、储存计划,重点分析施工环境,制订合理的防护措施,严格规划运输时间、运输流程、运输路线等,有效地运输非常规尺寸和不规则形状的预制件。在选择运输车辆时,要合理考虑各种运输部件的规格,并对上车和下车吊装进行安全防护,以确保运输的稳定性,防止由于惯性作用而发生倾斜问题。在储存预制件时,还应制定相应的计划,合理地选用支撑材料,做好保护,确保构件存放的场所干净、平整,并安装通风、排水设备,防止室内积水,影响构件的质量。

4.3 安装阶段质量控制

当构件运送到工地后,要进行组装拼装。有关技术人员要确保有很高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设计出更加可靠的结构,以确保结构的合理性。然而,由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且工人技术水平不够高,加上工人流动性大,给工程安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正式施工之前,对预制件的质量进行初步检验,以确保安装和施工的质量。其中包含形状、尺寸、预埋件的位置、插筋的位置以及孔洞的位置等等,确保各个位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在确认无误后,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并做好现场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完成工程后,仍要按照设计图进行严格检验。

4.4 强化过程管理与进度审核工作

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历史尚短,尽管有关部门已出台了较为完备的、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法规,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不能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因此,预制装配施工企业要根据市场发展和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健全科学的施工管理制度,明确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并在实际工程中严格落实,确保工程质量。施工质量和进度是工程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的同时,还要对工程进度进行严格的控制,若施工速度过快则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同时也要防止施工速度过慢增加工程成本。因此,在施工全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按照预应力混凝土的要求,科学安排施工计划,精确地进行施工,以达到对工程质量控制,确保工程性能等多方面要求的目的。

4.5 装配式建筑施工注意事项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很多,为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应降低各种事故的发生。首先,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其涉及的工程内容较多,工程项目复杂,对工程材料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要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员参与施工指导和验收,以确保对各种技术的理解和掌握,否则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同时还要确保采购的设备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并对采购材料进行专业检验,防止材料质量不合格;其次,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在不断发展和变革中,相应的施工制度和技术要进行积极更新,使之更符合新时代的要求。最后要加强施工监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提高工程质量。要积极总结和分析施工技术的内容,对其发展路径具有前瞻性掌握,为今后的工程建设提供有效的指导,使其在今后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

5 结 语

综上所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既可以提高施工质量,又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因此,装配式预制技术是今后建筑工程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充分利用预制拼装施工技术的优点,把施工工艺标准化、流程化,为施工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装配式构件建筑工程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