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归属需求的当代日用陶瓷设计研究*

2023-04-06 05:19阮波清
陶瓷 2023年2期
关键词:日用陶瓷陶瓷产品归属感

阮波清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对于产品的选择已经不局限于功能,更希望它能弥补自身精神世界的缺失,使自己获得心灵上的充实,建立自身与产品之间的亲密关系,以此满足消费者身心的自我平衡。对于当下陶瓷产品设计而言,很多陶瓷产品设计精美且功能也很完善,但能让消费者为此买单的日用陶瓷产品并不多,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产品本身不能给消费者带来亲切感和归属感,不能和消费者内心产生共鸣。研究陶瓷产品设计带来的归属感正成为当下设计与消费的主流趋势,人们更愿意为情感需求买单。

1 当代日用陶瓷设计原则概述

当代陶瓷设计有3大原则,即“适用、经济、美观”。

1.1 适用原则

适用原则是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基础性原则,也是其核心原则。一件好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它的各项功能相对是更完善的,如具备适合体量的盛水功能,杯身与把手的设计、尺寸等符合人体工程学,符合人的使用行为和习惯。为了让人们使用该产品是舒适、易于操作、携带方便且易清洁的,那么设计师在设计造型时要偏向于圆润,避免方正造型产生的清洁死角。设计是解决生活中的麻烦而不是创造麻烦,如果一件陶瓷产品设计出来其大小、比例都不是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加大了人们使用它的操作难度,那么这件产品就是失败的。

1.2 经济原则

随着生产技术、科技的进步,当下日用陶瓷产品已经具备完整的产业链,虽然陶瓷产品设计的造型和色彩都趋向于单一化,但其实现了批量化生产,减少了生产成本,使得大多数消费者都能购买到经济实用的产品,满足了陶瓷产品设计的经济原则,同时体现了设计的社会主义属性以及“以人为本”的出发理念。

1.3 审美原则

当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时,人们会更注重自我的审美需求,对于一件产品的购买就从原来只关注功能、价格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己的喜好,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审美。而此时对日用陶瓷产品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师要通过对不同消费群体进行用户调研,了解当下陶瓷产品设计的主流风格,如个性、精美、质感等。

当下流行的国潮文创产品设计,在实用美观的基础上还传递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而购买此类产品的群体正是因为对该产品呈现出来的文化有着自身的认同感。

笔者认为,能让消费者愿意购买一件产品,除了产品本身呈现出的造型、装饰、材质等外在感官审美的感受之外,它更应该具备一些特定群体共有或是能够共同感受到一些内在精神体验,使消费者在看到或在使用产品过程中能够产生温馨的记忆,从而获得一些精神上的力量。

2 归属需求设计概述

2.1 归属需求定义

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归属需求是一个人渴望同其他人建立联系和关系的需要,渴望在团体和家庭中有一个位置,也即一种社会人际关系的需求。笔者认为归属需求还体现在人与环境、人与产品之间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契合点,通过对环境或产品给予不同层次的色彩关系、造型设计、具有特定意义的图案设计和字体设计以及一些特殊材质的使用,能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产品的情感需求,得到某种特殊的情感体验,继而追寻更高层次的需求。

2.2 基于归属需求设计的意义

心理学作家Emily Esfahani Smith认为,有意义的人生有四大支柱,其包括:归属感、目的性、自我超越以及倾诉沟通。任何一件产品设计出来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日用陶瓷设计也是如此,人们无论是在物质层面还是人际关系的精神层面都比较富裕,然而人们的精神需求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部分原因是一些产品或是环境并没有给消费者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归属感,很多产品的设计只是基于当下流行的网络文化和求异文化,而这些产品只能带给人们短暂的视觉感受和浅层的社会联系。

笔者认为,了解当下各阶层群体内心所渴望的情绪价值,不同群体所共同热爱的小众文化等与人内心归属感相联系的需求,再对产品设计赋予特殊形式,给购买此类产品的群体彼此之间建立起一种隐形的联系,营造出一种特殊的归属感,调动人的情绪积极性。这类产品不仅能扩大设计市场,同时是一种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的有意义的设计,使人与环境、产品间产生互通的积极价值,人们的压力可以通过另一种形式得到较好的释放。

因此,笔者认为基于归属需求的设计是当下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的主流趋势,一件产品如果能让人缓解压力,减少疏离感和孤独感,这对于人们精神需求的满足有重大的意义。

3 基于不同群体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归属需求研究

当代陶瓷艺术设计可分为日用陶瓷、艺术陶瓷、建筑陶瓷以及卫生陶瓷等。其中日用陶瓷产品与我们的生活更为密切,从最初以实用为主的餐具、茶具设计,到现在各式各样的陶瓷花瓶设计、陶瓷趣味摆件设计,反映出当代人对于日用陶瓷的需求从简单的满足生活物质需求,到现在追求其艺术审美价值等的精神需求,一件极具审美形式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反过来也能对人的审美意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1 青年群体归属需求

当代日用陶瓷设计应该逐步关注人的情感需求,基于人的归属需求进行创新性设计。笔者认为对于青年群体而言,他们更容易对网络上的一些虚拟产品、“纸片人”产生较为强烈的精神需求,当他们回到现实生活时,往往会产生极大的空虚感。而对于这一类群体在进行日用陶瓷产品设计时,可以赋予其一些特定的形象设计,或夸张,或对产品进行系列化设计,从而调动青年群体的情感记忆,满足他们对于当下日用陶瓷产品的特殊归属需求。

3.2 中年群体归属需求

对于中年或是更年长的一些群体,他们对于情感归属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如家庭需求、怀旧需求、志同道合需求等,设计师在进行日用陶瓷产品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经典元素的运用,尽可能地赋予产品一种故事和一种情怀,使购买该产品的群体能够通过产品带入到曾经的情感当中,从而对产品产生情感共鸣,获得中年群体对于归属感的需求。

基于此,笔者认为设计师在进行当代日用陶瓷产品设计时,首先要对该产品设定目标群体,尽可能深层次挖掘该群体的多维度情感需求,把握群体对于特定文化产生的情感归属。对于当下的众多产品而言,具体的产品往往不是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最重要的因素,而产品带来的精神价值、心理需求成为当下日用陶瓷产品购买的主流趋势。

4 归属需求在当代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4.1 日用陶瓷产品造型的归属性

人们对于一件陶瓷产品最初的印象往往停留在其造型,一些个性独特、精美的造型会带给人不同的心灵感受。因此,在日用陶瓷的造型设计中可以从一些具有传统文化的经典元素中提取,如当下以女性旗袍为造型的陶瓷花插产品设计,较好地调动了部分群体对于该产品的文化归属感,吸引了该群体的注意力并产生购买欲,以此满足自我情感归属。

4.2 日用陶瓷产品装饰的归属性

装饰图案设计在日用陶瓷产品中也具有重要地位,早在原始时期,人们对于既定的图腾设计往往带有强烈的认同感,把它当作本族人的保护神,原始时期的图腾设计不但满足了原始部落人群的心理安全需求,同时也体现了对于他们本族人特定的情感归属。在现代社会中充实着诸多的视觉艺术产品,设计师在进行日用陶瓷产品设计时,要对产品的特殊装饰有一定的认知,设计出的图案或是一些其他装饰形式要尽可能地建立消费者同产品相联系的契合点,调动消费者丰富的归属需求。

4.3 日用陶瓷产品材质的归属性

陶瓷产品的设计主要以陶瓷为基本材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各式各样的材料与陶瓷相结合进行陶瓷产品创新设计,各种材质间碰撞的火花,丰富了产品设计语言,如编织、布艺、原木等与陶瓷相结合的产品会更温馨。

由于陶瓷材料的可塑性较强,可以把陶瓷塑造出其他材质所具有特性,如把极坚固的陶瓷材料塑造成纤细的花朵、编织篮、柔软的枕头等极具反差感的造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吸引消费者。笔者认为设计师在进行日用陶瓷产品设计时,尽可能地挖掘一些自然、绿色、新颖、富有科技感的材质,给人们感官上触动的同时,也能给予精神层面上的满足。

5 结语

未来生活将逐步走向智能化、科技化,人们的生活会进入更加富裕的时代,人类会越来越关注“自我”并了解自我,对于一件产品的选择会更注重其带给自身的意义价值、归属价值、体验价值等精神世界的满足。笔者通过对当代日用陶瓷归属需求的分析,阐述了日用陶瓷产品设计造型、装饰、材质等在不同年龄群体归属需求中的不同运用。

笔者认为,未来的日用陶瓷设计会迎来新的侧重点,对于日用陶瓷设计探讨者要在把握时代潮流的同时,回顾经典、了解民族文化,找寻产品的温情、讲好产品故事,才能创作出温暖人心的日用陶瓷产品,让个人和民族都拥有强大的归属感。

猜你喜欢
日用陶瓷陶瓷产品归属感
数字媒体技术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的视觉美感与当代陶瓷艺术设计
综合材料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
VR技术在工业陶瓷产品展示中的应用*
浅谈模块化设计在陶瓷产品设计领域的应用
基于参数化的日用陶瓷几何建模方法
徐茹日用陶瓷设计作品选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