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职场孤独感吗?

2023-04-06 11:20叶姝槿
工友 2023年2期
关键词:人际职场个体

文_叶姝槿

知乎上有一则关于“职场上的你在哪些瞬间会感到孤独”的话题,引发众多网友评论。

有人说,与自己平时关系好的那个同事请假没来上班,中午就只能自己一个人去吃饭。

有人说,同事跟主管建了很多小群,他们在里面分享各种各样的趣事与消息,而这个情况,自己还是从其他同事的聊天中得知的。

有人说,晚上加班,同事都走了,只剩下自己一人。其他区域的灯都关了,只有自己这片儿还亮着。到饮水机那儿接水,觉得水声都特别大。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具有社会交往和维持亲密关系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就容易体验到孤独感。孤独感是人类的一种基本体验,很少有人能幸免。特别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日益增大,孤独感问题更加普遍。

在人的一生中,工作占去了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每一天都有将近 1/3 的时间是在工作场所度过的。如果个体在工作中体验到深深的孤独感,那对个体和组织健康都将是不利的。

职场孤独感(workplace loneliness)就是员工在工作中体验到的一种消极情绪,反映了员工在工作场所中组织存在价值和人际关系匮乏的一种状态。2017年脉脉数据研究院与小猪短租联合调研发布的《孤独经济》白皮书指出,近万名职场人中有6成表示经常感到孤独,而导致员工孤独的原因有近40%和工作相关。这说明不少员工在工作场所的社会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职场孤独感越来越成为职场人的普遍感受。

国外心理学家对人们的孤独感也进行过调查。在被调查的400 名工人中,100%的人表示常常感到孤独。巨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以及越来越少的员工间真实地互动与交流,都使得职场人的孤独感大大增强。有研究显示,职场孤独感包括两个部分:情感剥夺和组织成员身份感缺失。情感剥夺是指,因为员工在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在数量或质量上存在缺陷,从而导致其依恋需求没有被满足,这会造成员工情感上的冷漠和麻木。组织成员身份感缺失是指,员工缺失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这会导致员工脱离组织关系网络,并产生与其他组织成员的疏离感。

那么,哪些因素会造成员工的职场孤独感呢?个人价值得不到体现;人际性孤独感;不好的组织气氛,如恶性竞争、职场排斥等;缺乏良好的职场友谊;工作负荷较大或工作时间太长导致工作倦怠;工作资源的缺失,如组织支持的缺失,来自领导反馈的缺失等;人际环境中的负面事件,如欺凌、歧视、骚扰、人际冲突等,会极大影响员工融入组织的程度。除此之外,个体层面,包括人格、核心自我评价、社会智力、工作价值观、经济地位、教育、权利、个人认知、动机等也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个体的职场孤独感。

职场孤独感会阻碍组织成员之间有效沟通与交往,对自身、团队乃至组织都会产生一系列消极影响。孤独感不仅会导致员工工作绩效、创新行为下降,诱发离职倾向,而且会增加员工的工作压力,导致情绪耗竭,从而使个体的身心处于亚健康状态,造成睡眠质量下降、高血压,并有可能引发免疫系统、心脑血管等疾病,增加自杀,以及患焦虑症、抑郁症和癌症的几率。孤独感还对个体的认知能力有较大损害,使人的记忆力和反应速度下降,严重时还会导致边缘型人格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等人格障碍。

世界上约1/3的人感受到孤独。很多研究者认为,职场孤独感可能比一般孤独感更加普遍。如果每个人一生中都有可能遭遇职场孤独感,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从个人角度来看,员工应该觉察自己的情绪感受,意识到自己现在的状态是遇到“职场孤独感”了,并且认识到长期处于孤独感中,会给自己带来消极影响。你需要重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将其放在一边,或者当它不存在。要勇敢地去面对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它对话,了解它,拥抱它。

当你做好准备想要改变这种状态时,在人际方面,可以积极主动地和同事保持联系。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孤独的感觉,但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孤独感会大大降低。在工作上,需要努力思考和找到自身价值所在,通过主动地为组织做一些工作,让自身更好地融入组织,培养对组织的归属感。当你在工作中体验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后,职场孤独感的体验就会减少。

从企业角度而言,管理者应该注重营造内部的组织气氛,这是公司发展强有力的后盾。比如,完善内部晋升机制和奖惩机制,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提升员工的工作成就感和价值感;通过员工福利、团建等形式,创造一个和谐、开放、温暖的工作环境,重视员工间的交流和工作上的反馈,增强上下级间的情感联结,让大家感受到彼此之间以及公司对员工的关心、爱护和支持;增加一些内部的交流与培训,这样除了能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帮助其更好、更快地投入到工作中,也能创造更多员工之间互动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提升团队的凝聚力。

从社会层面来说,后疫情时代,需要更加重视职场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关于员工心理健康的研究表明,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通职员占33.3%、中层管理人员占19.5%。因此,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重视。可以通过增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科普、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大家的意识,并督促管理者与相应部门有效对员工工作中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准确识别及有效解决。

猜你喜欢
人际职场个体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搞好人际『弱』关系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由人际代词与非人际代词的对立看语体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