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扩招视域下服装艺术设计学生管理工作

2023-04-06 12:33王姝懿尚超龙
西部皮革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源艺术设计服装

王姝懿,尚超龙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28)

引言

服装艺术设计类专业凭借着专业性强、就业率高、课程趣味性强、专业拓展度高等特点,一直是高职院校中的热门招生专业。随着高职百万扩招政策的进一步实施,服装艺术设计类专业生源在不断增加,高职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市场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同时也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文章针对当前服装艺术设计扩招生源展开分析,旨在提出学生管理优化建议,使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有效提升服装艺术设计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1 百万扩招概述

1.1 高职百万扩招

2019年,随着《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出台,全国高职院校开始了大规模的扩招状态。根据方案具体要求,各大高职院校要在两年内扩招200万人,并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统筹做好计划安排、考试组织、招生录取、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就业服务及政策保障工作。2020年出台的《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了高职扩招的目的、生源类型、招生规模、招生方式及招生专业等[1]。

1.2 扩招政策目的

高职院校扩招的目的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其一,我国社会发展转型需要更多的高水平职业技能人才,高职扩招后培养的职业人才可满足社会发展转型的阶段性对人才的需求;其二,高职扩招后可使更多人被普及高等职业教育,为不同层次人群提供更多的学习途径和就业机会[2];其三,高职扩招可有效促进高职院校的长足稳定发展,使高职院校在高等职业教育竞争中做大做强。

1.3 扩招政策意义

高职百万扩招与20年前扩招背景有所区别。首先,高职扩招可进一步改善当前社会发展中职业技能人才与理论人才需求的平衡,对于后期发展智能型劳动密集产业、改善长期依赖人口红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其次,高职扩招可使更多人被普及高等职业教育,有效惠及更多低收入人群、学历层次较低人群或下岗职工、农民工,使教育公平程度进一步提高,对教育普及化具有积极意义;最后,高职扩招进一步探索了国民“终身教育”的可能性,亦变革了传统高职教学模式和招生方式,多样化的招生类型使更多人可参与到职业教育学习之中,有利于职业技能人才的终身培养,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

2 百万扩招背景下服装艺术设计生源分析

2.1 生源结构分析

以陕西某高职院校2021年服装艺术设计专业扩招生源为例,2021年该专业报名招收35人,生源类型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普高、中职毕业的应届生或往届生,一类是失业人员及农民工,一类是退役军人或企业在职员工,如图1所示。

图1 生源结构分析Fig.1 Analysis of student source types

2.2 生源基本情况分析

在2021年扩招的服装艺术设计学生中,共有男性12人,女性23人,男性仅占34.3%,如图2所示。由于服装艺术设计的专业特点,男性报考率普遍低于女性;且报考学生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5~20岁和21~30岁区间;从指数变化可清晰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有过服装艺术设计学习经历的人数越来越少。

图2 学生年龄及专业知识分析Fig.2 Analysis of the source age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students

在所有生源中,有超过65.7%的学生学习过服装相关知识,中职类学生在中专阶段大部分为艺术设计相关大类专业的学生,普遍都学习过服装CAD或服装艺术史等相关课程;而21~30岁区间的考生,绝大部分都曾有过服装企业工作经历,基于服装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学历提升、再就业或更好就业等需求才重新进入校园。

2.3 生源综合分析

在扩招的学生中,普高学历总占比仅34.3%,许多考生都没有普高学习经历。21~30岁的14人中,有过普高学习经历的占比42.8%,如表1所示,这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更明确,有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但值得注意的是,绝大部分没有普高学习经历的学生,存在连续学习的断层或者没有学习认知基础能力等问题[3],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配合度相对较低。扩招生源的年龄差异导致了其思想的复杂性,对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增加了难度。

3 百万扩招视域下服装艺术设计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适应集体意识较弱

服装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往往需要团队合作分工完成设计制作,然而扩招生普遍受教育程度低,参差性较大,且年龄差距显著,许多新生在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特别是年龄较大的新生,由于参加过工作或已经结婚[4],没有成功进行学生角色转换,往往轻视学校的管理制度,漠视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针对教学中如团队协作等形式活动的参与度低,适应集体意识较弱。

3.2 管理形式相对单一

由于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管理模式以日校统招教育为主,面对百万扩招形式下的生源特殊性和多元化特点,无法有效应对当前学生管理需求的新形式。当前,许多院校依旧采用过去传统式管理方式,统一对统招生和扩招生进行按部就班的管理,造成学生管理形式相对单一的现象,没有针对扩招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一生一方案”的管理策略[5],在教学中既无法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有效把控,亦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有所疏漏。

3.3 评价目标不够统一

在服装艺术设计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能力评价是判断其技能水平与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然而扩招生的复杂性和年龄差异化特点,使学生管理工作的评价目标不够统一,过去单纯以服装技能实践能力作为评价目标的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评价考核的准确性。特别是扩招生中许多人已经有工作经历,且对服装设计有一定的实践经验,还有一部分年龄较大的学生对服装制作中的计算机软件学习普遍存在短板,因而不能科学地对扩招生进行客观评价,亦是当前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一大难点。

4 高职扩招背景下服装专业学生教学管理改进建议

4.1 细化管理方式,采用柔性管理手段

当前,由于扩招生源的授课时间往往不统一,许多高职院校采取了“弹性学制”,针对高职服装艺术设计课程设置和扩招生源的多样化特点,学管人员要细化管理方式,采用柔性管理手段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进行有效管理[6]。

首先,在弹性学制之下,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具有较大的弹性范围,不再局限于校园之中,因而学管人员要及时将管理思维从线下管理转换为线上管理,并充分运用各类线上管理平台的功能;其次,采用柔性管理手段,要定期用微信群或其他学习群定时推送校园文化活动信息和各类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知识,让更多学生可以在线上及时了解学校动态和专业知识解读;最后,细化管理方式还要采用贴合实际的教育管理策略和灵活的教育管理方式,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用“一生一方案”的细化管理方式,引导他们尽可能地参与到学校的各类学习活动之中,融入职业能力培养过程。

4.2 转变管理观念,促进开放管理模式

扩招生与统招生管理模式完全不同,由于扩招生在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年龄差异和接受认知能力上的不同,对待扩招生的管理观念必须因人而异,将过去传统的管理模式转换为开放式管理模式[7]。

首先,针对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在管理观念上学管人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情来进行管理模式设计,例如在线上教学管理中,要依据线上平台数据获取学生的学情分析,从而针对性地对教学中存在的疏漏问题进行管理改进;其次,面对扩招生普遍专业知识学习基础较弱的现象,学管人员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标准不降、模式多元”的管理观念引导不同学生进入服装艺术设计学习环境之中,积极参加各类行业竞赛,并融合“以赛促教”方式加强学生对教学管理的认同感;最后,要大力拓展开放教学管理模式,即管理以创新为目的,以“因材施教、讲求实效”为开放管理的前提,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之中,有效促进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4.3 拓展评价方式,采用灵活考核管理

考核评价作为学管工作中的重要一环,面对扩招生源培养方式的特殊性,高职院校学管人员要拓展考核评价方式,在评价中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对职业素养的理解,并采用灵活考核管理办法。

首先,在弹性学制下,扩招生的阶段性考核方式要根据学生在服装艺术设计中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并重点突出服装设计、制衣打版、服装裁剪、服装营销等核心技能的考核;其次,要对扩招生的职业道德素养、职业精神进行考查[8],使扩招生对服装职业观形成正确理解;最后,灵活考核管理还要充分结合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特点,采用小组服装制作项目化、设计模块化进行全方位考查,并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服装技能大赛、服装设计原创大赛,进一步在考核中锻炼其职业技能,从而有效促进学管工作中考核评价的完整性。

5 结语

百万扩招给高职院校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带来了生源,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职院校学管人员必须要把握扩招学生的特点,依据职业教育和职业活动规律,进行柔性化管理,采用开放管理模式和灵活考核机制,针对扩招学生的学情进行“一生一方案”策略,并拓宽学生的学习路径和能力提升通道,从而有效提升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管工作质量,培育更多优秀的高水平服装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生源艺术设计服装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让人心碎的服装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星.云.海》
《花月夜》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高职院校农村生源的补短教育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