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还活着的期间,将会继续捍卫宪法第九条”

2023-04-06 02:51许金龙
世界知识 2023年7期
关键词:许金龙萨义德大江

2008年2月许金龙与大江先生在后者家中合影(莫言拍摄)。

2023年3月3日,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先生去世。他是一位极富人文精神的作家,也是著名社会活动家,一生奉行和平主义,反对军国主义复活,与右翼势力针锋相对,被称为日本战后民主主义的旗手。他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视鲁迅先生为精神导师,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多次访华,对中国怀有深厚感情。

许金龙先生是大江健三郎作品的主要中譯者之一,也与大江先生结下深厚友谊。他与大江先生的这次对谈是在2015年进行的。八年过去,日本国内与东北亚局势一直在发生变化,此时重温大江先生当时的谈话,回顾大江先生所代表的日本和平与进步人士的努力、信念和期望,当有深刻启示。

可敬的大江健三郎先生去世了。在这段悲伤的时日里,我回想起在2015年8月8日,我在位于东京都近郊的世田谷区成城的大江先生的宅邸与他的一次长谈。在那次谈话中,先生严肃地告诉我:“在我还活着的期间,将会继续捍卫宪法第九条,如果出现毁损宪法第九条的情况,我一定会每天都去示威,而不去写小说了。”这是先生的决心,更是先生的誓言!我想,如先生那般坚定维护《日本国宪法》第九条的诸多日本民众也会有这样的决心和誓言吧。先生坚定践行了自己的誓言,众多“九条会”(大江先生与其他左翼知识界人士建立的捍卫日本宪法第九条的组织)成员也将会坚定践行这条誓言吧。

我从那天的长谈中摘录部分内容,以纪念先生的逝世,以重温先生留给我们的誓言。

我正在翻译您的最新长篇小说《晚年样式集》。在这部小说的开首部分,您写到自己的分身“长江古义人”前往医院探望“在与白血病搏斗的同时从事宏大工作(并不限于执笔活动)后亡故的友人”爱德华·萨义德(1935~2003年,出生于耶路撒冷阿拉伯家庭的著名文化理论家)先生,模仿萨义德在病床上创作的最后一部著作《论晚期风格》的书名,创作了很可能是您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的《晚年样式集》。在您发表于2009年2月的一篇文章里,您也曾写道:“……其时恰逢以色列军队对加沙的攻击越发进入激烈的高潮。2003年死去的文化理论家爱德华·萨义德置身于巴勒斯坦一方,是如何预见了这个确实绝望的状况的呢?躺在临终前的病床上,他没有接受虚妄的希望性观测,却是如何持续怀有被称为‘作为意志行为的乐观主义’这个观念啊!我还将萨义德的生活态度与执笔于《野草》期间以及其后的鲁迅作了比较。”而在2008年2月的一次讲演中,您在东京面对包括莫言先生和刘震云先生在内的诸多听众,同样提到了萨义德:“萨义德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困难感同身受,虽然也知道在不远的将来没有什么希望,却持有一种乐观主义的态度,那个乐观主义,我认为就是意志的行为。”

您在多个场合说过和写过有关萨义德的“作为意志行为的乐观主义”,然后您就创作了那部长篇小说,强调在面对巨大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之时,无论前景多么令人绝望,也要持有“作为意志行为的乐观主义”精神,也要相信无论多么困难的问题,最终终究是能够解决的,因此不能任由自己沉沦到绝望的深渊里去。

那确实是萨义德的观点,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比如有人说日本目前与中国的关系不好……不过,我倒认为日本民众并没有忘记曾对中国发动的那场战争,尤其像我这样年岁的人更没有忘记,在我来说,从不曾忘记鲁迅先生是个多么伟大的人物……比如说,日中之间即便目前存在岛屿争端问题,我仍然认为这个问题终将能够解决。我认为,日本人必须决定身在亚洲的日本所应有的独特姿态。

现在的日本政府在不断追随美国的各项军事政策,我觉得这种状态将会逐步得到改变。如果说目前日本社会存在着反华的氛围的话,那也是出自于日本政府、也就是自民党的宣传,但是我本人并不认为存在这种氛围。在战后这70年间,日本人拥有和平宪法,不再进行战争,在亚洲内部坚定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一直在维护这部民主主义与和平主义的宪法……日本人并没有忘记曾因发动侵略战争而给亚洲带来了怎样的苦难,也给日本人本身带来了怎样的苦难……说到目前日本社会上存在反华的风潮,也确实有一帮人在那么宣传,但是我认为那并不是日本民众的主流民意。

许金龙所译大江作品封面。

可是,据中国日报社和日本言论NPO于2014年共同实施的“中日关系舆论调查”,有多达93%的日本民众对中国印象“不好”或“相对不好”。日本内阁府在2014年也曾对1800名20岁以上的日本民众进行调查,对中国“无亲近感”的比率也达到了83.1%。

我认为绝对不会有那么高的比率!我不知道日本的媒体是如何进行调查的,但是我知道在市民层面上,全然不存在所谓的反华的风潮。因为日本人并没有忘记日本曾经侵略过中国,杀害过中国人。我认为,位于亚洲的日本在考虑未来以及和平,在过去这70年里我们一直在不断维护和平宪法,这就是证据,而且,我们还会把和平宪法继续维护下去……那个混账的舆论调查,都是日本哪些媒体做的呀?如果真有93%以上的日本人在内心里反对中国的话,我就会遭受到攻击。可实际上迄今为止,我从不曾因此而受到攻击。那种认为在日本国内反对中国的风气正在越来越盛的说法是错误的。尽管存在着如此宣传的人,存在着如此宣传的政府,但是这种宣传并不能反映日本民众的民意。

2008年2月,作家莫言出席世界笔会东京大会时与许金龙一同拜访大江先生。

大江先生2010年为其长篇随笔《读书人》中文版所写序言的手稿。

2009年1月大江先生访问中国时在下榻的国际饭店致信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许金龙和陈众议研究员所用信封。

您在2000年9月那次对中国的访问中,曾在一个网站借助因特网与中国的年轻人进行了一场对话,在对话中您也曾谈到这一点。其后在您离开北京前往机场的公路上,网站打来电话,说是刚刚与您对谈的青年們得出了结论:如果是大江健三郎这样的日本人,我们是可以信任的。您还记得这段往事吗?

我从未改变过自己对于中国的那种看法,今后也不会改变那种看法,我希望能够将这一切传达给年轻人,今后我还将坚持自己的那些看法。

再过一个星期就是8月15日,战争结束就整整70周年了,自从我到达东京以后,在报纸上、尤其在电视节目上,每天都可以读到和看到日本民众对于那场战争的回忆,人们并没有忘记那场战争,反战的呼声非常之高。

在当下的亚洲,日本能够对哪个国家发动战争呢?难道要对中国发动战争吗?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日本发动战争之后,还能够存续下来吗?当然是不可能存续下来的……所以日本要坚持走和平之路。你也知道,很多女性和大学生群体正在国会前举行示威活动,说明他们不能允许日本在亚洲发动战争。这才是日本人真正的声音。与此相反,认为必须在亚洲发动战争的右翼势力却没有举行示威,没人说是想要发动战争从而上街示威游行。

我确信日本是不会改变和平宪法的,确信我们终将能够捍卫宪法第九条。我现在已经80岁了,战争是在我十岁那年结束的,一年后的1946年制定了这部和平宪法,稍后还于1947年制定了《教育基本法》。我们是在宪法和《教育基本法》的影响下生活过来的,在至今为止的这70年间,我的观点从不曾有过变化。日本人拥有那场战争的体验,清楚地知道当时没有考虑过亚洲的和平,我认为必须把这样的日本告诉下一代的孩子们。

我还认为,日本应该彻底关停核电站,成为没有核电站的日本、持续维护和平宪法的日本。目前,日本为什么没有随同美国发动新的战争呢?这是因为我们日本人一直在维护着和平宪法,我想恳请大家相信这一点,恳请亚洲相信这一点。另外,日本的民众必须在政治上更为清晰地表明自己的民主主义观念,必须清晰地表明这种立场……此前一直在维护着宪法、维护着宪法第九条的日本人,将会继续把这部宪法和其中第九条维护下去。

在我还活着的期间,将会继续捍卫宪法第九条,如果出现毁损宪法第九条的情况,我一定会每天都去示威,而不去写小说了。

许金龙所译大江作品封面。

我理解先生继续维护宪法第九条的决心,可是保守势力也是要竭力修改宪法第九条呀。

他们绝不可能得逞!我坚信这一点!有个政治家为修改宪法,说日本人知道宪法第九条,同时也畏惧这个第九条。可是不管他如何蒙骗,日本民众是绝对不会支持他的。其实他们(保守势力)为追随美国并重新发动战争而正在立法,试图不断通过一个个小的立法,也就是小步快走,再聚合起来积聚成巨大的力量,从而最终修改宪法,然而他们是绝对不可能得逞的,我们绝对不允许他们得逞。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也是日本不再战、追求和平、持续维护和平地存在于世界的第一个70周年。我相信,在我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日本是无法修改宪法的。当然,“九条会”并不是一个很大的组织,维护和平宪法是大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所以大家就怀着这个相同的信念聚合到一起来了。

(本文图片均由许金龙提供)

猜你喜欢
许金龙萨义德大江
百万雄师过大江
心中的大江
萨义德文学理论中国化:“洋为中用”为人民
搞笑秀
省察人生 哲理思考
——《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略评
论《格格不入》中萨义德的自我身份
萨义德始终为弱者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