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仿古桃壶》中探究紫砂艺术的仿生技法和美好祝福

2023-04-07 09:16徐伯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2期
关键词:器型桃子桃树

徐伯平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之中,紫砂并不是最普及的一种,相较于书法绘画的群众基础,紫砂除了实用的价值之外,欣赏的功能也必不可少。这就为紫砂匠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具有基本的制壶技巧之外,艺术审美的综合素质也需要具备,才能够突破紫砂实用器的束缚,从而最大程度地把紫砂壶的艺术魅力展示出来。特别是在紫砂器之中加入了仿生的手法之后,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匠人们的良苦用心和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具有很好的赏玩价值。

这件紫砂艺术作品《仿古桃壶》我们可以这样分开理解,首先它是一把以传统的仿古器型为基础的设计,然后在上面加入了仿生桃树元素的装饰,构成了既实用又美观的整体,让我们观之耳目一新。此壶壶身扁圆,腹部鼓起,张力十足,颈部和壶肩部的过渡自然流畅,壶底也是微微收拢,十分平整,端庄稳重,气韵悠长。壶嘴胥出壶身,微微上扬,采用了桃树的枝节装饰,与之相呼应的壶把也是加入了同样的元素,圈卷自然,端握舒适。从端部延伸出来的一枝桃叶铺满了壶身,细腻的纹理和边缘的处理也非常舒展,尽管采用了同样的泥料颜色,但是营造出来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依旧让我们爱不释手,壶盖边缘子母吻合,严丝合缝,同样上面也是桃枝扭转成为壶钮,拿捏舒适,壶盖边缘也有桃叶的铺承。仿古和桃元素的组合让这样的一把壶在茶座之上既有实用的价值,同时也能够感觉到桃树的生命力和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地在茶水的浇淋之下,更加具有一种禅茶一味的感觉。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仿古桃壶》,作者非常善于赋予普通器型一定的艺术鉴赏,众所周知仿古器型是比较普遍的,基本是每一位玩壶之人必入的器型之一,而且也是在紫砂光素器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款,所以把仿古这样的器型加入仿生的手法,还是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创新性,而且桃树、桃子都在我们民间具有很好的健康长寿、驱邪避祸的内在涵义,把美好的期待和祝福带给我们广大的壶友们。

桃子,在我们中国传统的民间吉祥寓意之中,是祝寿的第一选择,因为桃子有的品类非常的软糯可口,营养丰富,适合老人们食用,特别是在老人过生日的时候,生日蛋糕经常也采用桃子的形态,喜庆吉祥。同时,桃木传说具有辟邪的功能,所以古代把桃木剑挂在中厅也比较的常见,而且桃树非常的容易种植,从北国大漠到江南烟雨,都能够看到桃树的身影,所以许多的宜兴紫砂艺人在创作的过程之中,会把自己观察到的桃树、桃子的形态融合在紫砂壶的形态之中,形成了非常重要的器型类别,从“寿桃壶”、“上合桃”、“圣桃壶”等等经典桃型紫砂器之中,我们能够明白人们对桃子的热爱,以及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桃子的仿生手法栩栩如生,让我们在喝茶的过程之中体会到大自然天人合一的气息。这件紫砂《仿古桃壶》可谓是把紫砂器的精髓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实用性出发,仿古器型可以展示光素器的全部优势,而且真正地体现出一位紫砂匠人的传统基本功;从艺术性出发,仿生花器的贴塑又灵动自然,完美地契合了我们对这件作品的期待,是一件可以在茶座之上熠熠生辉、朴素之中蕴藏着经久耐看的元素,永久地陪伴着我们。

结 语

从紫砂丰富的造型艺术之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古人的聪明才智,以及流传下来的诸多智慧结晶,在今天依然指引和启迪着我们,年青一代的紫砂艺人们从历史中汲取丰富的养分,再反哺到自己的创新之作中。正是在世世代代传承不辍、不忘初心的匠心守正之中,紫砂文化的传播也更加的广泛,紫砂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让我们广大的壶友能够真正感受到新时代新紫砂的气象万千。

猜你喜欢
器型桃子桃树
河边的桃树
桃树秋管 来年丰收
桃树咋样冬剪好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桃子
桃子
桃树
景德镇早期青白瓷的器型与色度
小羊首圆炉
等我回来再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