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苯三酚治疗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3-04-08 09:17杨明州万刚姜兴金魏伟王海波刘建光杨进益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5期
关键词:苯三酚痉挛输尿管

杨明州 万刚 姜兴金 魏伟 王海波 刘建光 杨进益

在治疗输尿管和肾结石的所有方法中,输尿管镜碎石术是现阶段临床最有效的手术方式。操作方法是把输尿管镜通过尿道、膀胱放置在输尿管内,找寻结石并将其击碎后取出或由其自行排出,从而解除尿道的梗阻问题。输尿管镜碎石术是一种典型的泌尿外科微创手术,与常规的开腹手术比较,其对患者的创伤较少,疼痛程度降低,后期恢复较好,不良反应较少。但是因为要将输尿管镜探入输尿管路内,会诱发输尿管内壁的受损,从而导致血尿和感染,也对患者的恢复造成较大的影响。临床研究发现,出现输尿管镜碎石术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是输尿管的炎性水肿反应、尿管息肉和输尿管畸形[1]。以前在进行手术前会应用抗生素和解除痉挛药物缓解患者输尿管平滑肌的紧张状态,使得输尿管镜可以顺畅进入输尿管,减少相应的尿路损伤,但是会导致抗生素的滥用,同时有很多患者对解痉药物无法耐受,导致治疗受限。间苯三酚是一种平滑肌解痉药,其特点是亲肌性、非阿托品和非罂粟碱,可以解除胃肠道、泌尿以及生殖道平滑肌的紧张状态,常被临床治疗消化、泌尿、生殖系统和胆道功能障碍引起的相关急性痉挛性疼痛,而且此药极少出现低血压、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等抗胆碱药的相关不良反应,所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此次研究分别给予间苯三酚和山莨菪碱治疗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膀胱痉挛,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2 h 内膀胱痉挛次数、膀胱痉挛持续时间、膀胱冲洗转清时间和并发症等指标以寻找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现将详细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大连市友谊医院泌尿外科60 例行输尿管碎石术后膀胱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 例。观察组,男20 例,女10 例;年龄34~75 岁,平均年龄(53.2±7.3)岁。对照组,男18 例,女12 例;年龄36~76 岁,平均年龄(56.6±6.5)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符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患者;②对间苯三酚无过敏反应的患者;③患者及家属均了解此次试验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心肺功能及肝肾功能异常不愿接受手术者;②患有恶性肿瘤者;③入院前进行过放疗或化疗治疗者;④对研究药物过敏者;⑤合并严重感染、血管性水肿、肝肾功能异常者;⑥有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者;⑦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①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取截石位,通过德国WOLF 生产的输尿管工作镜,经泥鳅导丝,缓慢引导进行探入输尿管,在发现结石后,用钬激光将结石进行切割粉碎到直径在0.2 cm 以下,将机器的频率设为1.5 Hz,能量设为40 J。粉碎后在输尿管内放置一条支架管和一条双腔硅胶导尿管。在手术进行后1 d 内,拍摄X 线平片复查结石及置管情况,在48 h 后取出导尿管,4 周后通过影像学检查取出双J 管。通过结石清除率评价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是否有结石残留,判断结石取出情况。②用药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开始时使用间苯三酚注射液(南京恒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766)进行肌内注射治疗,40 mg/次,2 次/d,在患者拔出导尿管后24 h 停止使用。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开始时使用山莨菪碱片(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706)口服治疗,5 mg/次,2 次/d,在患者拔出导尿管后24 h 停止使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术后膀胱痉挛次数、术后膀胱痉挛持续时间、术后相关指标(膀胱冲洗转清时间、尿管拔除时间及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疼痛程度,疼痛等级分成10 个等级,数字越大疼痛越剧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采用t 检验,多组间采用F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膀胱痉挛次数比较 两组术后第1、2、3 天膀胱痉挛次数均呈下降趋势,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3 天,观察组膀胱痉挛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膀胱痉挛次数比较(,次)

表1 两组术后膀胱痉挛次数比较(,次)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术后膀胱痉挛持续时间比较 两组术后第1、2、3 天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均呈下降趋势,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3 天,观察组膀胱痉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膀胱痉挛持续时间比较(,min)

表2 两组术后膀胱痉挛持续时间比较(,mi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膀胱冲洗转清时间、尿管拔除时间短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术后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输尿管结石是比较多见的泌尿外科疾病,其临床症状较严重、发病较迅速,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干扰患者的生活[3]。以前在临床上使用开腹的方式对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但是对患者的创伤面积大,可引发大量并发症,导致患者对手术的接受程度不高,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4]。近几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输尿管镜碎石术作为一种典型的微创手术,可以避免开腹手术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虽然微创手术具有损伤程度低、手术精确、操作时间短、治疗效果优良等优点,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是其最终治疗效果还要取决于医疗设备水平、医师的专业能力和术后各项因素,所以临床上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5]。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结石的成功与否,不但与医师的临床经验有关,还和自身输尿管内部情况关系密切。因为输尿管镜体对输尿管内壁进行刺激,极易导致输尿管平滑肌的过度紧张,出现平滑肌包裹输尿管镜体的风险,如果医师强行退镜或进镜时,可能诱发输尿管穿孔等危险,且输尿管镜体反复穿梭在输尿管中,会导致输尿管黏膜的破损,诱发黏膜水肿和血尿。解除平滑肌痉挛对治疗的最终效果有实际价值。在临床上,如何选择解除膀胱痉挛的措施,仍然没有统一的规定,尤其是药物选择方面,山莨菪碱和酒石酸托特罗定都是首选药物[6]。间苯三酚也是一种平滑肌解痉药,临床试验发现,间苯三酚可以显著缓解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的膀胱痉挛,减少膀胱冲洗和拔出尿管时间[7-9]。临床试验发现,当已经出现膀胱痉挛后再进行相关的治疗,其效果不甚理想,而且会导致大量的抗胆碱不良反应[10-12]。本研究根据长期临床经验和相关文献观察,在观察组患者开始手术时就使用间苯三酚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术后第1、2、3 天膀胱痉挛次数及膀胱痉挛持续时间均呈下降趋势,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3 天,观察组膀胱痉挛次数少于对照组,膀胱痉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间苯三酚治疗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膀胱痉挛具有显著疗效,可缩短下尿路微创手术术后治疗时间。观察组膀胱冲洗转清时间(3.32±0.73)d、尿管拔除时间(4.50±0.37)d 短于对照组的(4.29±1.24)、(5.13±0.18)d,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3.23±0.26)分短于对照组的(5.90±0.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间苯三酚治疗输尿管镜碎石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显著,临床应用意义较大,可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苯三酚痉挛输尿管
经尿道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26例临床观察
间苯三酚在冻融胚胎移植中的应用
输尿管结石并发输尿管息肉66例临床分析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治疗晚期流产的效果评价
开放手术辅助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结石14例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合并远端输尿管狭窄59例临床观察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