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巾杰:文昌航天发射场第一位女性“金手指”

2023-04-12 01:45夕遥
妇女生活 2023年3期
关键词:金手指实验舱发射场

夕遥

在火箭发射现场,最激动人心的时刻莫过于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工作人员按下红色点火按钮。在航天界,这个最后按下红色按钮的人被称为『金手指』

半路出家:因为一次探亲,她从北京的研究所申请调动到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2022年7月24日14时22分,搭载着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再添新成员。当雷鸣般的掌声在测试发射大厅内响起时,刘巾杰难掩激动:“多年努力练就‘金手指’,终于迎来点火发射那一刻,我很满足,很有成就感!”

与很多从小怀有航天梦的同事不同,刘巾杰是个“半路出家”的航天人。老家湖南、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的她,本科和研究生的专业分别是应用数学、系统科学。由于数学理论和编程成绩优异,2013年毕业后,刘巾杰进入北京一家研究所工作,很快成为技术能手。她的丈夫李帆是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一名工作人员。一次探亲,改变了刘巾杰的职业生涯。

2014年11月,刘巾杰第一次到文昌探亲,丈夫带她去看火箭。虽然平时在电视上经常看有关航天的报道,但真正近距离看到火箭,刘巾杰还是感觉十分震撼:“火箭太雄伟、太壮观了!”

刘巾杰说:“我爱人当时在助推动力系统工作,整整3天,他们系统的人不眠不休连轴转,工作强度很大,但每个人都很有激情。我就感觉,他们的事业很有魅力。而且在北京你会想很多东西,比如去哪里申請课题,在哪里买房子,怎么评职称等,但在这里,大家的想法和目标简单又纯粹,就是火箭能够成功升空。”看她被这里的氛围感染,丈夫鼓动她:“你也来这里工作吧?” 她重重地点了下头。

回到北京后,刘巾杰开始申请工作调动。2015年11月,她迈进了文昌航天发射场的大门。很多人不理解,问过她同一个问题:“从北京一个条件优越的研究单位,调到海南这样一个发射场,后不后悔?”刘巾杰说,她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作为新人,刘巾杰参与的第一次发射任务恰好也是文昌航天发射场的第一次发射任务:发射长征七号遥一火箭。当时,她被分配做数据处理工作。“因为我的专业是数学,而数据处理又是控制系统中一个比较基础、入门的岗位。这个岗位需要对各个参数进行监测,通过这些参数,我可以快速上手,认识和理解整个控制系统。”刘巾杰说,为了尽快熟悉航天领域,她找来一大堆岗位技术资料,一本一本研究。理论学得差不多了,她又跑到现场,向老操作手学习设备原理。晚上回到家,她还向丈夫问长问短,讨教经验。

轮岗历练:产后拖着160斤的体重每天两次上下16层的脐带塔,膝盖严重积液也没停下

每个在控制系统工作的航天人,都有一个“金手指”梦,刘巾杰也不例外。可要成为“金手指”,得跨过很多难关。航天领域本来就男多女少,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男女比例更是超过20∶1。女性因为体力、生理等因素,多被安排到相对轻松的岗位上。刘巾杰骨子里有种不服输的劲头,不愿意被区别对待,决定挑战自己,把控制系统内所有岗位都历练一遍。

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岗位对女性的体力要求很高。为了拉动电缆,刘巾杰每天锻炼臂力;为了完成高空摆杆操作,原本恐高的她多次去游乐场坐过山车和海盗船;长期在16层脐带塔(一种用于支承测试电缆、加注供气管道等设备的塔架)工作一度让她膝关节严重积液,但她从没喊过一声疼,每天做红外理疗,仍坚持工作。

在各岗位历练的过程中,刘巾杰还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每经历一个岗位,就解决一个问题。在控制系统时,她发现发射区的工作空间狭小,不利于工作人员同时观测5个机柜数十个指示灯的状态,便利用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了指示灯异常一键报警,让工作人员即使远在大厅也能及时发现异常。在分析系统时,她发现各测试阶段都会产生大量数据,分析起来很麻烦,便运用大数据技术研制出数据快速判读系统,实现数据一键生成,异常数据一目了然。

截至2022年8月,文昌航天发射场共计执行了18次发射任务,刘巾杰参与保障并见证了17次。她唯一错过的那次发射,是2017年4月20日搭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二火箭发射,因为那天,她的儿子安安呱呱坠地。安安也因此被大家称作“天舟一号宝宝”。休完产假,刘巾杰轮转到了发控前端的岗位。执行任务时,她需要爬上16层的脐带塔。爬到12层后,再往上几乎需要手脚并用,对大部分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产后的刘巾杰,体重达到了160斤,每天两次上下使她的膝关节出现严重的积液。可刘巾杰没叫过一声苦,也没有缺席过一次任务。每晚回到家,她用红外理疗仪治疗后贴上膏药,第二天继续爬上爬下。

有人问她,为什么不向单位申请等身体恢复后再轮换到这个岗位,她回答:“如果我当时说我不行,能不能照顾我一点儿,肯定会得到照顾,但以后更多的机会、更重要的岗位可能就轮不到我了。”

对待工作,刘巾杰的态度是:宁可想到没遇到,不能遇到没想到。为此,她主动开展火箭系统仿真、风场数据建模等项目研究,利用工作之余撰写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圆梦时刻:成为文昌发射场首位女性“金手指”,按下“胖五”点火按钮

2021年秋,刘巾杰得知自己被选为问天实验舱发射任务的“金手指”时,既意外又不意外:“意外是因为开心和惊喜,不意外是因为经过多年努力,我已经准备好了。”

在普通人眼里,“金手指”最后按下按钮的那个动作很帅,但这个小小的动作背后,绝不只是单纯听着01指挥员“点火”口令后手指一动那么简单。发控台作为火箭控制系统的“神经中枢”,有100多个按钮,每个按钮都代表一条控制指令,4个显示器上有近300个参数和状态灯,每个参数代表了前端不同设备的状态。这要求“金手指”对整套火箭测发流程必须了如指掌。

那次任务为了满足问天实验舱与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的需求,需要长征五号B火箭零窗口发射,即火箭发射时间和预定点火时间偏差不能超过1秒。刘巾杰说这对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预先计算好的发射时间点分秒不差地将火箭点火升空,意味着我要更熟悉相关的应急处置情况。因为我每提前一秒发现异常,就能给发射窗口争取到更多时间去修正它。”

为了快速识别异常参数,刘巾杰对着火箭设计图,仔细分析指令发出后会引起的变化,以及动作异常后首先会引起哪些参数异常。她和火箭设计人员共同研究每一条电路,对部分元件的电流、电压等参数值分类,每一个类别做成一张小卡片,吃饭时、工作间隙、睡觉之前都掏出来看看。

在任务准备阶段,刘巾杰和同事们对每一个节点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进行预设、推敲,最终形成上千个预案,确保出现任何异常情况都能迅速应对。

2022年7月24日零点刚过,刘巾杰就赶到了测试发射大厅。根据测试发射程序,发射前大约14小时,她就要到岗就位。那一夜,她做的第一件事是确认系统仪器状态。尽管这些流程已经演练过无数遍,但在发射日当天坐上发控台席位,她越发感觉不能辜负这份使命和信任。

7月24日14时21分,来到发射任务前的最后一分钟,随着“允许点火”的指令发出,发射进入最后倒计时:“50秒……40秒……30秒……20秒……10、9、8、7、6、5、4、3、2、1,点火!”在01指挥员廖国瑞的指令下,刘巾杰按下了红色点火按钮,被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B火箭拔地而起。大地轰鸣,刘巾杰面色平静。但当大家回看她按下按钮的画面时,发现特写镜头中,她的手在微微颤抖。大约495秒后,问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测试发射大厅响起热烈的掌声。

2022年10月31日,搭载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于15时37分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被称作“金手指”的刘巾杰,再次精准地按下红色点火按钮。她自豪地说:“我的下一个目标是成为01指挥员,完成从‘金手指’这个控制系统女一号到全系统女一号的飞跃。”

【编辑:潘金瑞】

猜你喜欢
金手指实验舱发射场
梦天实验舱,发射!
认识梦天实验舱
走近空间站实验舱
忙碌的航天发射场
梦天实验舱成功发射并完成对接
文昌发射场暮色
金手指
长征七号火箭在文昌发射场首飞成功
Четыре космодрома Китая
小气的多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