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2023-04-12 15:56张力国
新农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肠毒素埃希菌大肠

张力国

摘要: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共有5种,其中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Escherichia…coli,ETE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致病菌,可导致犊牛发热、腹泻,甚至造成死亡,对畜牧养殖造成很大损失。本文从该病菌的致病机制、临床诊断、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关键词:犊牛;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

1 ETEC简介和致病机制

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一种,革兰氏染色呈短杆状,两端稍钝圆,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无芽抱。ETEC培养的适宜温度为37℃、pH为7.2~7.4。在LB培养基平板上呈现圆形、边缘整齐、稍隆起的光滑菌落;在伊红—美兰培养基平板上呈现带有金属光泽的紫黑色光滑菌落;在麦康凯培养基平板上呈现粉红色光滑菌落。

ETEC是导致犊牛腹泻发生的重要病原体,能够产生两种类型的毒力因子,即低分子量的耐热型肠毒素STa,以及产生细胞毒素的菌毛抗原(F4、F5、F6、F41等)。

ETEC导致新生犊牛发生分泌性腹泻。研究表明,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经消化道进入动物肠道内,并通过菌毛附着于宿主肠细胞上,在肠道定植后进行大量繁殖,并释放肠毒素,肠毒素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引起肠细胞中环磷酸鸟苷水平升高,使粘膜细胞吸收功能下降,分泌功能增强,造成体液、碳酸盐和其他离子成分的损失,最终引发动物腹泻。一般来说,犊牛所携带的ETEC只产生STa。

使致病性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附着于肠细胞的Ⅰ型菌毛属于蛋白质,之前将之归类为荚膜抗原,目前文献中均称为菌毛(F)抗原。菌毛抗原包括F4 (K88)、F5 (K99)、F6 (987P)、F18和F41等,具有其中一个或多类型的菌毛抗原均能引起犊牛腹泻,但F5(K99)抗原是引起犊牛致病最常见的一种抗原,常用作制备诊断试剂和疫苗。由于肠毒素不具备免疫原性,通常利用研究菌毛抗原的抗体来防制犊牛的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病,然而,不同的菌毛抗原之间缺乏交叉保护性。所以,针对特异性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菌的菌毛抗原抗体来制作初乳,只能够防止犊牛发生该菌毛抗原引起的大肠埃希菌病。

2 临床症状与诊断

低于10日龄的犊牛易发生该病,主要症状为腹泻。感染初期,体温明显升高,可达到39℃甚至41℃,通常会出现急性肠炎症状,脱水和肌肉无力,全身状态下降,粪便的颜色、性状变化很大,但通常为大量水样腹泻,腹泻物呈黄色、白色或者绿色。病犊牛的体温降低至正常水平之下,眼结膜充血,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连,出现代谢性酸中毒和低血糖,最急性病例可在4~12小时内发生休克,急性病例得不到及时救治,会在表现出临床症状3~4天之后因心衰而死。

剖检可见真胃黏膜充血、水肿并且内有大量凝乳块、胶状黏液;小肠有明显的积液,肠黏膜充血,肠壁变薄;肠系膜淋巴结肿胀、瘀血,颜色变黑;胆囊内可见黏稠、暗绿色胆汁。多数病例的肝脏、肾脏等实质器官及心内膜有出血点。最急性感染可导致犊牛出现典型的代谢性酸中毒,血浆中重碳酸盐浓度降低,pH值下降,产生低氯血和低钠血,高钾血和低血糖是特征性血液指标。

一般可以结合犊牛的发病日龄、临床症状,最终以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确诊。粪便中可分离出ETEC,如有犊牛死亡病例,可采集空肠内容物进行分离。经麦康凯等鉴别培养基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后进行纯培养,增菌后提取核酸,利用16S rRNA通用引物进行扩增,进行核酸比对,同源性大于99%鉴定为大肠杆菌。再利用PCR技术检测肠毒素STa基因及菌毛抗原,最终确定为ETEC。

临床上要对粪便进行病毒和原虫检测,因为ETEC经常与冠状病毒、轮状病毒以及微细隐孢球虫发生混合感染。同时也要对沙门氏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疾病進行鉴别诊断。其中,虽然沙门氏菌也可以导致犊牛腹泻,但沙门氏菌患牛会出现发热,中性白细胞减少以及核左移;产气荚膜梭菌可引起患牛腹部高度膨胀而没有明显腹泻,表现肌肉无力、脱水和休克,但很少出现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

3 治疗措施

3.1……非药物治疗

症状较轻的犊牛可以口服补液盐,原则上可自行康复。按照机体损失的电解质和水分的量来口服补液盐可以缓解腹泻,但不会减少体液流失、粪便量或缩短病程。口服电解质溶液的作用十分重要,特别是静脉输液后的治疗或用作感染不严重的犊牛唯一药物时,因为腹泻导致碳酸氢根(HCO3-)不断丢失,必须使用含有重碳酸盐的电解质溶液进行治疗。

临床可根据以下原则进行补充电解质。第一,躺卧病牛,脱水占体重的12%~15%,补充浓度为15~20毫摩尔/升;第二,肌肉无力病牛,脱水占体重的8%~12%,补充浓度为10~15毫摩尔/升;第三,能正常运动病牛,脱水占体重的5%~8%,补充浓度为5~10毫摩尔/升。当然,上述原则也不是绝对的,还需临床观察,做出准确判断。

3.2……药物治疗

高毒力的ETEC往往对多种抗生素具有抗药性,利用药物治疗不应只是简单的使用更好的抗生素,而是应该从发病牛群采取多个样本,送到有条件的实验室鉴别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及其抗原,同时进行抗生素敏感性实验。由于脱水导致肾脏灌流减少,会引起肾前性氮血症,所以,在临床用药时,要避免肾中毒。

腹泻严重的犊牛应连用3~5天广谱抗生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磺胺三甲氧苄胺嘧啶、恩诺沙星等均是合理的选择)抗菌消炎,静脉滴注林格氏液,以保持液体平衡,并治疗酸中毒,补充葡萄糖维持机体所需能量。可以活动并有吸吮反应的犊牛可内服肠黏膜保护剂和吸附剂,减少毒素吸收。停用抗生素后,内服益生菌制剂及消化酶,每天2次以调整肠道微生态平衡。若腹泻超过4天,要考虑有其他微生物并发感染。

4 预防措施

预防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犊牛场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时。防控牛源该疾病,牛舍温度要保持在16~19℃,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保持通风良好,要减少环境中大肠埃希菌滋生繁殖及增强牛群对病原菌的免疫力。当出现病牛时,要立即将其隔离并进行诊治,避免其他牛接触病牛的粪便、污水,防止疾病蔓延。另外,预防和减少该病还要随着牛群结构的不断优化、检验标准的更加严格来不断的加强环境治理、尽早建立预警监测技术以及建立完善的预防方法。更要从管理和预防方面控制轮状病毒、微细隐孢球虫、冠状病毒等或其他肠道病原菌的混合感染。

在养殖过程中,对母畜进行疫苗接种,从而预防新生幼畜ETEC腹泻的发生,被认作是一种有高成本效益的健康管理方式。如果从多头患牛粪便样品中检出携带有F抗原的ETEC,就应立刻采取预防措施。可以在怀孕母牛产前6周和3周使用具有F抗原的商品苗来免疫,同时给新生犊牛饲喂优质母乳即可解决问题。如果商品苗不能抑制疫病的发生,在确定致病菌为ETEC后,可以考虑使用自家菌苗。但必须注意,只有在完全确诊ETEC感染且商品苗无效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自家菌苗。另外,虽然益生菌不是疫苗,但却可以作为粘附抑制剂来预防ETEC。

5 小结

ETEC可导致犊牛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细菌性传染病,目前,对它的致病机理以及相关毒力因子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但是,养殖户经常使用自购的药物进行治疗,缺乏科学依据,导致该菌的耐药性显著增强。因此,牛场的预防和治疗相结合尤为重要,要加强养殖户疫苗免疫接种意识,掌握更多精细化管理方式,整体提高牛群的抵抗力、降低该病发生率,对于不同牛舍实施针对性的科学防控方案,提高该病的治愈率,多种方案方法共同推进,才能为畜禽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

项目编号:FSYC20224001

猜你喜欢
肠毒素埃希菌大肠
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病商用疫苗的研究进展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某市致病性弧菌及肠毒素的检测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研究进展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522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和危险因素分析
重组轮状病毒肠毒素NSP4肽段aa112-175的免疫佐剂活性研究
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尿液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I类整合子分布及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