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在胫腓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2023-04-13 02:02唐慧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3年5期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快速康复VAS评分

唐慧

【摘要】  目的  探究快速康复理念在胫腓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0年8月- 2022年8月医院骨科接诊的10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步进行快速康复护理。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快速康复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d和7d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16.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快速康复护理在胫腓骨骨折围手术期中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缓解术后疼痛,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  快速康复;胫腓骨骨折;并发症;术后康复;VAS评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3)09--03

胫腓骨骨折是目前临床上比较多发的一种骨折类型疾病,手术是最佳治疗手段,但患者在术后常常需要漫长的恢复,若在术后恢复期间,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将面临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不仅影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同时还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降低[1]。快速康复指在患者术前、术中、术后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优化措施,旨在减轻患者身体和心理上的创伤应激,从而加速术后康复过程[2]。本研究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20年8月- 2022年8月医院骨科接诊的100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65岁;②神志清晰,认知能力、沟通能力良好。排除标准:①有严重脏器疾病的患者;②合并精神类疾病且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③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及感染性疾病的患者;④配合度较差及拒绝参与研究的患者。根据组间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8~72岁,平均41.22±6.62岁;左侧肢体骨折26例,右侧肢体骨折24例;开放性骨折24例,闭合性骨折26例;合并高血压20例,合并糖尿病14例,无合并疾病16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5~74岁,平均42.31±6.67岁;左侧肢体骨折27例,右侧肢体骨折23例;开放性骨折22例,闭合性骨折28例;合并高血压18例,合并糖尿病15例,无合并疾病17例。两组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自愿参与研究,且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快速康复护理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的骨折护理流程进行干预,护理内容涉及入院指导、健康宣教、术前访视、病情监测、用药指导及常规术后康复训练等方面。观察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具体实施路径及护理内容如下。

(1)强化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及时通过播放视频、宣传册的派发、床旁口头一对一宣讲等多种方式科普骨折相关知识,让患者对自身情况形成清晰认识,同时强调术后康复锻炼对自身功能恢复的益处,提升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积极性,避免因锻炼缺乏而诱发肌肉萎缩并发症的出现。此外,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工作,了解患者诉求,尽力满足;结合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争取患者及家属的同意与配合,保障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2)加强营养管理:遵循快速康复护理理念及相关要求,督导患者进行术前6h禁食和术前2h禁饮;术后待患者的麻醉效果退去意识逐步恢复后,完成患者包括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情况的监测,同时针对患者是否存在恶心、呕吐风险进行评估。如果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均正常,且意识清晰、无恶心嘔吐情况,则可遵照患者的进食意愿进行喂食,餐后使用棉签沾有温水对患者嘴唇进行擦拭,如0.5h后患者没有任何不适反应发生的,则继续给予50ml左右的温水,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上来,随后再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步的由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和正常饮食。在饮食方面遵从少食多餐的原则,注重营养摄入的均衡性,适宜以高维生素和高蛋白食物饮食为主。

(3)强化疼痛管理:在疼痛护理方面,护理人员要在术前就需要针对相关的疼痛知识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教育,普及镇痛药物的具体作用以及所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以此来有效规避患者对采用镇痛药物会上瘾的错误观念。此外,还要教育患者掌握正确的疼痛评分量表使用方法,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每日自行完成疼痛评估,并完成患者疼痛护理评估单的记录。每日至少对患者进行1次疼痛评估,根据患者的具体得分执行相应的疼痛护理。如果患者疼痛评分≥4分,则需结合患者情况给予塞来昔布止痛药物,同时保证每日进行≥3次疼痛评估,术后还要给予多模式的止痛护理,一般需要在常规镇痛泵的基础上采取音乐疗法或注意力转移法等方法来达成缓解疼痛的目的。

(4)术后康复功能锻炼:术后待患者麻醉清醒后,由护理人员采取一对一指导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教育,使其明白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掌握翻身、体位改变的执行方法。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的1周内,护理人员便可指导患者进行一些恢复前期较为简单的肌肉舒张收缩运动和体位改变训练,同时指导患者卧床进行踝关节伸曲运动和股四头肌收缩放松练习,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min内。在患者术后2周内可指导患者进行坐位及屈膝练习,训练期间紧密结合患者骨折情况控制屈膝角度,保证在90度范围内。术后3~4周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可协助患者进行下床活动练习。在患者住院期间,结合患者的个体化需求给予下肢静脉泵和足底静脉泵,每日进行2次,每次控制时长为30min。

1.3  观察指标

(1)术后恢复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总住院时间、总治疗费用以及术后疼痛评分,其中术后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分别于术后当日、术后1周进行评估,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严重。

(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压疮、肺部感染、关节功能障碍、骨筋膜室综合征、静脉血栓等,计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3)患者满意度:以问卷调查形式完成,问卷由医院护理部出具,问卷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专业技能、人文关怀、功能康复4大方面,合计25条目,每1条目1~4分计,满分100分,按照患者评分的不同将其满意度分为十分满意(90分以上)、满意(80~89分)、不满意(80分以下)3个级别。患者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病例数×100%。

1.4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SPSS 2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其中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VAS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均数差异进行t检验;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及疼痛情况比较

快速康复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d和7d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快速康复护理实施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16.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快速康复护理实施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胫腓骨骨折属于一种常见骨折类型,其发病率较高,常见于各个年龄段。患者一旦发生胫腓骨骨折需及时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普遍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为更好地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和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需要在围手术期内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常规骨科护理,无论是护理形式还是护理内容均存在着显著的单一化缺陷,单纯关注患者的症状改善,护理焦点局限于生理护理,针对性不足,同时对患者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方面关注度不足,最终导致护理效果并不理想[3]。快速康复护理作为一项新型的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护理实践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能够结合患者病情实际及康复需求给予针对性康复护理方案,而且护理形式更加多元化、护理范围更加广泛化,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个性化护理需求,因而护理效果相对于传统护理也更为理想[4]。

结合本研究结果看,进行快速康复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包括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保持一致[5]。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首先通过强化健康宣教有效弥补了常规护理在患者认知、心理护理方面的不足,可提升患者病理认知水平,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影响,保持患者良好遵医行为,从而保证手术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高效化实施[6]。通过术后针对性营养管理可显著改善机体营养状态,促进患者尽早恢复进食,在提升患者耐受性的同时也能够满足患者康复过程中的营养需求,因而也达成了有效的并发症防护效果和疼痛缓解效果,这对于缩短患者康复进程是十分有益的[7]。此外,术后依据对患者VAS疼痛評估结果制定科学的疼痛管理方案,借助药物止痛、音乐疗法、与患者聊天等疼痛干预手段,促使患者疼痛反应显著降低。同时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鼓励患者尽早开展功能康复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加速机体血液循环,既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也促进了患者肢体功能的快速康复,患者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及总治疗费用也会显著降低[8]。

此外,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与陈丽芳[9]研究成果一致。结合相关研究来看,影响患者护理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在于患者自身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欠佳以及治疗费用等方面。在本次研究中所采用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既关注对患者病情的护理,同时对于患者心理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借助针对性健康指导,加强了护患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并树立起帮助患者坚定康复的信心。此外,依托术后科学的营养管理、疼痛管理、早期康复功能锻炼等手段,一方面有效的控制了术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另一方面也有效的加速了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进程,及时排除了患者对于治疗效果欠佳的忧虑,同时也促使患者康复进程明显加快,治疗成本明显降低,因而护理满意度也就更高[10]。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护理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和缓解术后疼痛,还能够让患者收获更为满意的护理服务。

4  参考文献

[1] 李茜.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对骨折术后患者应激反应及骨折愈合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5):598-599.

[2] 甘婷,李静,黄亚玲,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跟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22,12(18):52-56.

[3] 邓婷芳,张立兰,禤希彤,等.快速康复护理对胫腓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0):1874-1876.

[4] 张虹.快速康复护理路径用于胫腓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探讨[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5):34.

[5] 徐晓芳,顾海燕,杨扬.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跟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5):35-38.

[6] 徐燕妮.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31):153-154.

[7] 胡敏.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围手术期护理在老年脆性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30):227-229,233.

[8] 朱菊英.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5):437-438.

[9] 陈丽芳.快速康复护理在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0):225-226.

[10] 郭霞.快速康复护理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活动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2):2177-2179.

[2022-11-03收稿]

猜你喜欢
胫腓骨骨折快速康复VAS评分
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分析
肝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红花如意丸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效果观察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技术在胸腰椎后凸畸形矫正中的应用
观察温针结合敷药治疗胫腓骨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
探讨胫腓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临床护理路径在腔镜胃癌快速康复的价值
踝套牵引加夹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胫腓骨骨折效果观察
Wiltse入路小切口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研究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消化道术后恢复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