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全媒体传播的现实与未来:基于媒体可供性的视角

2023-04-15 12:05王德辉姜晓红张德胜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用户体育

王德辉 ,姜晓红 ,张德胜

2019 年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2020 年9月,《关于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同年11 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全媒体传播对体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同时迎来了新的机遇,推动了体育全媒体传播的形成与发展,将会加速新时代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建设的进程。

体育全媒体传播是新时代体育传播建设的新路径,作为体育全媒体传播底层逻辑的技术,不仅是体育传播的重要工具,也是体育传播演进的主要变革动力。换言之,体育全媒体传播是技术主导的一次传播生态变革,而媒体可供性强调的是以技术驱动为生产力,形成了主体、内容、平台等可供性要素之间的生产关系,助推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建设。显见,媒体可供性是体育全媒体传播的重要引擎,一切体育全媒体传播活动都是以媒体可供性为先决条件的,或者说媒体可供性对体育全媒体传播活动具有保障性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媒体可供性理论为研究的切入点,剖析其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移动可供性与体育全媒体传播的互动关系,探究体育全媒体传播的现实向度与未来增长空间,以期为构建体育全媒体传播的未来图景提供一种根本遵循。

1 媒体可供性:体育全媒体传播研究的新视角

继莱斯(Rice)提出媒体可供性概念之后,国内外传播学界才开始将研究兴趣聚焦到媒体可供性视角。媒体可供性是指某一特定背景下行动者感知到能够使用媒体展开行动(与其需求或目标有关)的潜能与媒体潜在特性、能力、约束范围的关系。在理论研究维度,我国学者主要提出媒体可供性框架、媒体可供力等。在实践研究维度,我国已有研究者使用这一视角对社交媒体技术、优质IP 的跨媒体传播、交互式可视化新闻等进行研究。在体育传播领域,尤其是在主导构建新时代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下,我国体育传播学界对媒体可供性却鲜有研究。

基于此,在媒体可供性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尝试将媒体可供性视角引入体育全媒体传播全过程之中,在潘忠党提出的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理论支撑下,搭建媒体可供性基本框架,审视3 种可供性与体育全媒体传播的互动关系,助推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建设,并对体育全媒体传播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分析,以期形成一种相对稳定且具有整合力的全新研究视角。

1.1 生产可供性:体育全媒体传播力与用户赋能

生产可供性是指在媒体信息生产活动过程中,为确保媒体的有效运行而生成的一种保障性手段。在体育全媒体信息生产实践中,生产可供性包含可编辑、可审阅、可复制、可伸缩以及可关联5 方面可供力要素。可编辑,指允许用户对相关对象进行编辑修改的自由程度;可审阅,指允许用户对相关对象进行审查、回顾和评价的操作;可复制,指允许用户将相关对象从一处原封不动地移到他处;可伸缩,指系统设计方面的可延展性;可关联,指新媒体平台与其他平台相互关联的属性。这些要素既可以解释体育全媒体传播能力,又可以解释用户在体育全媒体信息生产的能动性。

体育全媒体传播力即体育“四全媒体”在进行体育信息生产(编码)与面向用户传输(解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传播能力与效能。体育全媒体能否自由灵活地针对不同用户进行内容编辑与审查回顾、能否进行内容迁移、能否扩展与收缩信息生产链、能否顺利实现传播平台间的资源共建共享,都是检验体育全媒体传播能力的有效因素。体育全媒体传播力凸显其有效传播能力与高效传播实力的外在特质,在体育全媒体信息生产过程中所释放的动能越多,表明体育全媒体传播实力越强,体育全媒体信息生产的可供性就越高。

用户的能动性是指用户参与内容生产的能力和参与的深入程度。在进行体育信息生产过程中,体育全媒体一方面能够实现用户连接现实世界,即用户参与内容生产编辑和审查搬运,把体育信息传播出去,激活体育全媒体传播效能。如在全民健身、体育文化展示、体育旅游等活动中,体育全媒体的可供性使得用户可以对上述等活动进行编辑、审阅,提升了用户的可参与性与体育全媒体的传播活力。另一方面赋权用户,确保使用户满足自身内容需求的同时,又寻求体育全媒体的平台可供性与其他内容和用户相关联。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用户被赋能越多、体育全媒体信息生产的维度就越广泛,体育全媒体的可供性就越强,体育全媒体未来发展空间和潜能也就越大。

1.2 社交可供性:体育全媒体影响力与情感属性

社交可供性,是指为了实现用户情感交流、沟通互动的关系性存在,运用多种传播手段、传播技术、传播途径等,为用户开发信息生产空间、社会交往平台等提供的服务性保障,以达成关系可供性、社群可供性以及延展媒体影响力的最大社会功效。体育全媒体传播中社交可供性包含可致意、可传情、可协调和可连接4 种可供力,有效保障体育全媒体影响力,激活社交可供性的情感属性和社交属性。

可致意与可传情体现了媒体调动情感的表达能力。可致意是指用户通过媒体表意,使用户与媒体、用户与用户产生关联,表达心意的能力。北京冬奥会马耳他单板滑雪运动员“豆包姐”走红后,她通过社交平台与志愿者、粉丝进行表意互动。可传情是为用户提供情感表达与传播多样化手段的能力,如快手和腾讯视频成为冬奥赛事转播视频战略合作伙伴,除了好友关注和赞转评功能外,还兼具评论区的互评、点赞和弹幕功能,这都体现出社交可供性的传情力,强化了媒体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表达与现实诉求。

可协调与可连接则是媒体技术决定论与社会建构论赋权用户过程中同构关系网络的能力。可协调指对各类社交关系的融通协调能力。如一场体育赛事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营造用户场景在线,并使多用户群体通过共同场景参与,提升其情感关系。同时,还可以借助赛事连接体育全媒体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进行多屏互动,形成较为稳定的社会关系。可连接是通过媒体技术建构数字世界的能力。北京冬奥会借助5G、4K、8K、AI、大数据等媒体技术,实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数字化生存,使得体育全媒体传播空间更加开放,传受关系突破基于传统的血缘、地缘、业缘、趣缘等关系网络,新兴的网络赛博空间主导建构了“新熟人社会”关系网络的能力。

媒体的社交可供性越强,用户利用媒体传情致意和构建关联的可能性就越大,媒体对用户的激活程度就越高[1]。由此可见,体育全媒体传播中的社交可供性,是基于情感在线触达的媒体影响力。

1.3 移动可供性:体育全媒体场景力与技术驱动

移动可供性是指移动媒体的传播可供性。美国学者施洛克认为,移动可供性具有可携带、可获取、可定位和可兼容4 种可供力。可携带是指媒体终端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身携带移动,具备满足各种传播时空与传播场景的效能,便于用户的感知和评估。北京冬奥会的“5G 云转播背包技术”,通过可携带实现云转播轻量化采集,满足体育全媒体传播的各种场景需求;可获取是指目标受众利用移动媒体获取信息的可能性,具有多重性、直接性和高频率的特征。如北京冬奥会移动媒体技术的可供性增强,扩大了各种移动平台和数据库的开放空间,满足了多元用户对多种奥运信息的获取渠道;可定位指的是基于位置特性对相关信息进行的监控和协调,具有位置信息与定位服务的属性。在进行体育全媒体传播活动中,可以通过智能算法、智能手机等对用户进行实时定位,通过位置获取与用户数据分析收集进行用户画像;可兼容是指媒体设备的多媒体性、融媒体性、场景化以及智能化的多元态呈现,在信息协议技术和沟通机制的支撑下,实现全媒体、交叉融合、跨屏、跨场景的即时、无边界传输和共享,如今,移动设备越发便于携带,一部简单的智能手机就能进行体育信息的采编、播发、访问和分享。

移动设备可携带、多元内容可获取、用户可精准定位、图文视听元素可兼容,表征了媒体技术的可供性,显现了数字3.0 时代体育全媒体传播的场景力,使得体育全媒体传播活动成为现实,这一现实归功于媒体的移动可供性。正如考斯伯和伊斯雷尔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著作中认为的那样,数字时代的场景力是基于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等技术可供性以及彼此联动营造的一种“在场感”,这种“在场感”为传播实践提供了场域,是真实世界的客观反映,超越了时空概念的虚拟化和体验式传播,又是一种在特定情境下的个性化传播和精准服务[2]。移动可供性体现了体育全媒体传播“场景化”的转向,使得场景体育信息的数据采集与集成愈发成为主流。5G、大数据、传感器、定位系统等驱动了媒体的移动可供性,而智能算法、可移动穿戴设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日渐普及,不仅提升了移动设备的便携性与可获得性,也显现了移动设备的多媒体属性和精准定位属性,使得体育全媒体传播的移动可供性日益增长。

2 现实向度:媒体可供性框架与体育全媒体建设

媒体可供性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理论框架,在构建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的过程中,媒体可供性框架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体育传播实践中,对体育全媒体的打造过程正是一个媒体可供性不断转型升级的过程,基于媒体可供性框架解读体育全媒体建设的现实进程与问题指向,有助于把握体育媒体融合规律,发现体育媒体价值增长的新节点。

2.1 体育全媒体建设的现实进程

体育全媒体是全程体育媒体、全息体育媒体、全员体育媒体和全效体育媒体的统称,是体育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与适应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下体育媒体变革而生成的体育传播新业态[3],对其进行建设体现出全程体育媒体延伸传统媒体效能、全息体育媒体打通数字化道路、全员体育媒体推动信息社会化生产的边界突破、全效体育媒体激发产媒融合一体化。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流程再造提供物质基础、科技赋能贡献技术基础、打破边界形成主体基础、产媒融合建构平台基础,推动体育全媒体的新生态格局建设。

2.1.1 全程体育媒体延伸传统媒体效能

全程体育媒体是指在体育新闻报道中,媒体可以全流程跟踪、全时间参与、全空间介入、全方位传播,实现全程直播态的体育信息采集、编审和发布。全程、实时的体育新闻生产打破了传统媒介的路径依赖和形态束缚,颠覆了传统体育新闻生产的流程,延展了传统媒体效能,使得体育重大事件能够被捕捉、记录、存储,并通过数据分析其中的关联,全方位拓展了人类对体育重大事件的感知能力,再造了体育传播新的物质性空间,使得海量内容得以沉淀,从而为体育传播提供了物质基础。

移动互联网络普及、先进的便携式终端研发、云技术平台的完善,体育媒体设备与技术表现出可携带、可获取、可兼容等可供性,使得全程体育媒体“直播态”成为现实。北京冬奥会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全面上“云”,直播不再仅依赖卫星传输,而是通过奥运转播云走向全球观众。云转播系统的应用,构建了高速目标跟踪拍摄、5G 信号回传、云上导播制作以及沉浸式观赛的“采编播”全流程系统,使奥运新闻生产的整个流程迁移到线上[4]。云转播平台的建成,使导演可以在家中进行赛事的直播、转播、导播,并直接通过云向用户进行分发,大大提升了北京冬奥信息生产可编辑、可审阅等可供性,最大限度实现了奥运新闻与奥运赛事现场同步。传统媒体广播电视可以实现实时播报,但现场云却延伸了传统媒体的效能,让全程体育媒体“直播态”成为一种传播新形态,这是构建新时代体育全媒体格局进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2.1.2 全息体育媒体打通数字化道路

全息体育媒体是指在媒体技术尺度上打破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边界界限,利用数字技术的可供性在云端世界呈现立体式、环绕式、还原式的体育传播新形态。简言之,就是通过多重数字媒体技术手段,提升体育媒体可定位、可协调、可兼容、可关联的可供性,形成依托技术连接与激活体育媒体的数字化生存法则。

一方面,由技术驱动的云计算、云存储、云平台等应用,超越时空界限全方位、全领域、全天候地进行媒体体育传播实践,增强了媒体体育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调动多感官参与、提升用户媒体体育体验、促进体育信息传递,从而保障媒体体育传播的可亲性、趣味性、吸引力和感召力。具体而言,全息体育媒体的建设既要搭建平台、赋能技术、又要善用数据与开放空间,在连接世界的整体语境中,形成感官、场景与平台的多元共振,最终形成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的数字化媒体体育与体育媒体的发展路向。

另一方面,5G 传播技术重构了媒体体育的多模传播形态,实现了数字赋能体育媒体的媒体体育传播格局。任何时代媒体体育传播形态的变革,都是建立在技术可供性和受众需求性基础之上的,5G 的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特点体现了可供性的特质,与虚拟现实等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媒体体育数字内容的全方位呈现和多角度同步在线,推动了全程体育媒体建设的进程,形成了数字化发展道路。

2.1.3 全员体育媒体推动信息社会化生产的边界突破

全员体育媒体是指全要素连接的体育媒体,体育信息生产不再局限于体育新闻专业从业者,社会方方面面的各种主体都可以实现连接,通过智能技术的可供性打破体育信息社会化生产的边界。体育信息是智媒时代体育传播的关键要素,其在智媒时代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数据连接基础之上的,数据可供性使得体育信息可编辑、可审阅、可复制,为全员体育媒体多主体互动协同提供了更多可能。

智媒时代,作为体育信息社会化生产的智能算法,根据体育信息的多主体需求在海量的体育信息流中精准分类与推送,虽然模糊了体育信息传受角色的界限,但是激活了全要素连接体育信息传播的媒体生态格局,形成多主体连接体育信息传播的现实。如作为北京2022 冬奥会官方转播商,快手采用专业生产内容+数据产生内容+用户生产内容的全要素传播方式,打造覆盖全场次赛事点播+多元自制内容+互动玩法等多元化内容矩阵,以及由多位运动员、知名主持人、快手达人、机构媒体、AI 智能主播、多屏互动等进行北京冬奥全员传播,不断强化全民互动参与感,探索奥运赛事传播新模式。

此外,全员体育媒体的现实向度不仅在于全民参与体育信息生产,更在于通过智能算法、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不断提升可连接、可关联的可供性,从而构建数字全民关系网络。在以用户驱动(3G、4G)为主导的交互传播模式中,用户能够以自我为中心进行体育信息内容的生产、传播和共享,并对外界体育信息进行选择性接受[5],但无法窥见其他用户与体育信息的连接。

相比之下,在以数据驱动(5G、6G)为核心的沉浸传播模式中,通过以VR 虚拟技术、人工智能、沉浸社交媒体、增强现实等媒体形态,打造以人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全员体育传播图景,形成人与自身、人与技术、人与体育信息无边界融合的社会化生产场景,促成全员参与、全员建构的社会化体育信息内容生产格局,最终实现以沉浸传播为特征的智能传播时代。

2.1.4 全效体育媒体激发产媒融合一体化

全效体育媒体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以互联网、移动端为主渠道,打造全时空、全场景、全要素的融合平台,以更加智能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更加精准有效的信息供给,实现资讯聚合、体育服务、体育商务等全方位功能,达成传输效率、传播效果、传媒效能三位一体的最优化,推进体育媒体进入全效模式。在产媒融合过程中,要求建设更为快捷、便利、高速的体育传播渠道和通路,传输效率是全效体育媒体平台建成的基础性保障,依赖媒体可连接性激活全效体育媒体活力,推动全效体育媒体的建设进程。

传播效果体现了全效体育媒体建设的能力,通过挖掘贴近用户体育需求的文化元素和情感表达,提供入心入眼的传播内容,建构致意传情的信息通路,形成共情化的传播效果,激发产媒融合一体化成效。如北京冬奥会“冰墩墩”展现出敦厚、健康、活泼等形象,引起了中外网友情感共鸣。在TikTok上,仅话题“bingdwendwen”的视频播放量就超过1.6 亿次,推动“冰墩墩”破圈成为世界级IP。传播效能是检验全效体育媒体建设进程的指标体系,通过内容搭载于功能之上,提供综合性信息服务,这是对媒体可协调、可连接的可供性性能的彰显。

随着技术与社会生活的融合不断深入,体育“智慧传播”成为激发体育传媒效能最优化的一种终极理想,是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一种体育传播模式和体育社会生活状态,通过智能技术形成智能空间与人的无边界连接,提升其有效传播的能力。体育智慧传播提供了生产高品质、全类型、多终端适配体育内容的能力,实现多渠道、多平台协同体育传播的能力,适应多场景、多形态体育传播需求和特征的能力和面向规模庞大的、人口特征差异显著的体育受众群体开展差异化、垂直化有效传播的能力。正是由于激活了这些能力,才能推动形成产媒融合的一体化发展道路,最大限度拓宽全效体育媒体效能,使产媒融合面向体育生活、服务体育用户更具可能性与可行性。

2.2 体育全媒体建设的问题指向

问题是客观存在与主观意识的辩证统一,具有历史逻辑性和现实指向性。在我国体育传播的历史更迭中,虽然推动了体育全媒体建设的现实进程,但是存在着人、技术、资本等现实问题制约着体育全媒体建设发挥其最大化效能。直面现实问题是解决体育全媒体建设现实困境的本源,而厘清问题指向不仅回应了体育全媒体建设效能的现实关切,又为体育全媒体建设的未来进路提供了行动参考。基于此,从以下三个层面提出体育全媒体建设的问题指向,以期推进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建设。

2.2.1 内容生产过度开放与话语体系融通不畅,亟需重构体育全媒体生产链

体育全媒体建设的核心要义在于形成完整的、系统的生产链,体育全媒体生产链最为关键的要素是内容生产与话语体系。当前,体育全媒体生产链存在内容生产过度开放与话语体系融通不畅问题。体育全媒体的可供性使得国内外媒体或用户,都可以在云端平台进行内容生产,把关缺失导致内容生产无序扩张,催生话语体系从本土到世界的演进。正是由于内容生产过度开放,才致使话语体系融通不畅。此外,话语体系融通不畅,要求内容生产流程进行迭代更新,使得内容生产从封闭到开放,也阻碍了体育全媒体建设的进程。

自此之后,体育全媒体内容生产领域拓展至多元主体对话实践,内容生产从中心化向分散化发展,引导用户用多种形式使用内容,致使体育内容生产过度开放,虚假体育内容和同质化体育内容盛行。然而,体育全媒体话语体系在多元主体对话中吸纳了大众话语与技术语言,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外话语融通能力建设迫在眉睫。由此可见,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因素是对体育全媒体生产链进行重构。

2.2.2 技术可供性不足与媒体体育国际合作不深化,亟盼建成体育全媒体传播新增长空间

体育全媒体传播的未来发展是要驱动生产可供性、社交可供性和移动可供性形成合力,推动建构体育全媒体传播的“国内与国际”双重格局。当前体育全媒体传播的“国内与国际”格局建设还处在摸索阶段,尚不能激活体育全媒体传播的新增长点。一方面,技术可供性决定着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建设的根脉,它的供应链不足将无法形成“全球化”“全民化”“全媒化”的体育全媒体国际传播场景资源,更不会推动体育全媒体走向更为广阔的未来。另一方面,媒体体育国际合作的现实意义是推进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建设进程,但是由于媒体体育国际合作不深入,将无法激活体育全媒体传播的新增长空间。

因此,新形势下体育全媒体传播的战略任务是要形成体育全媒体传播格局,而打造体育全媒体传播的全球生产新空间与加强媒体体育合作,才是推动体育全媒体传播未来效能的主要增长空间。

2.2.3 信息生态系统核心要素存有边界界限,亟待形成无边界融合框架

信息生态系统是指信息人与信息生态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信息流转和信息共享等功能的有机体[6],人、信息技术和信息则是构成信息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在体育全媒体建设链路中,信息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人、信息技术和信息是其可供性的具体体现,决定着体育全媒体建设的成效,但在激发体育全媒体建设进程中,人、信息技术和信息不能有效连接也是阻碍体育全媒体建设未来进路的必然因素,呈现出数据有区隔、感知有边界、人机有界限的边界界限问题。

因此,激活体育全媒体未来建设的生产力关键之处还是在于打破边界界限,形成人、信息技术和信息的生产合力,终极目标是建构无边界融合框架。

3 未来发展:可供性视角下体育全媒体传播的优化策略

体育全媒体传播是未来媒体体育发展的主要增长空间,媒体可供性决定着体育全媒体传播的未来进路。如果说体育全媒体未来发展像一辆汽车的话,那么媒体可供性就是发动机,驱动着体育全媒体生产链的重构;无边界融合就是方向盘,掌握着体育全媒体传播的未来方向;云端世界就是轮胎,推动着体育全媒体传播的未来增长空间。

3.1 提升媒体可供性,筑牢体育全媒体生产链重构的现实基础

体育全媒体在本体论上呈现了“全流程”“全视角”“全参与”“全效能”的一种具有世界主义的体育全球传播理想,通过体育全媒体生产链的重构,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体育传播共同体,激活体育全媒体传播的效能;体育全媒体在方法论上体现出虚拟世界主义的价值观,体育全媒体新闻生产、传播活动都渗透着虚拟世界主义的价值理念,生产链重构是体育全媒体面向未来的必要举措,具体表现在新闻生产流程重构、话语体系重构等方面;体育全媒体在本质论上内含了“体育全球化”“体育全民化”“体育全媒化”的核心要义,经由体育全媒体生产链重构,才能使“体育全球化”“体育全民化”“体育全媒化”得以实现,并更具现实意义。虚拟世界主义既是对世界主义理论的补充和延伸,又是对体育全媒体释放生产力、建构全球体育新闻话语场而生成的虚拟文化空间[7]。总体而言,无论是体育全媒体内容生产重构、还是新闻话语场打造,这一基本事实都是由体育全媒体的可供性决定的。

当前我国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体育国际传播能力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不相符,这是推动体育全媒体传播的外显动因。而提升我国体育传播能力和国际话语权,是体育全媒体传播的内在动因。体育全媒体生产链重构是体育全媒体传播的行动指南,生产流程重构、话语体系重构则构成了体育全媒体传播的行动方向。体育全媒体生产链重构,不是体育全媒体生产力的解放,而是通过聚合体育全媒体传播的生产效能,释放体育全媒体的生产可供性,扩大体育全媒体生产空间。

数字媒体3.0 时代体育全媒体新闻生产流程的重构,呈现出“开放”“互动”的特点,强调用户在体育全媒体生产与传播各个环节的主动参与。在体育全媒体新闻采集环节,全球专业体育记者和公民记者会通力合作打造体育“众包新闻”,体现了内容的可供性。在体育全媒体新闻制作环节,通过共享生产线可以实现跨地域的多家媒体集团或“公民编辑”进行剪辑制作,这一现实取决于媒体技术的可供性。在体育全媒体播发环节,是集多种媒体平台、多模传播形态与多渠道传输给全球用户,这是由媒体平台释放动能而生成的平台可供性。

体育全媒体新闻话语体系的重构,包含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大众话语的吸纳等。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建设,是激活中国体育对外传播最为活跃的因素。在文化上相近且互相包容,在语言上追求国外本土表达化,在内容上力求诙谐风趣,最为直观的办法就是通过故事化叙事使国内外易于接受和产生共情。但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缺乏文化可供性、语言可供性和内容可供性,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建设是不可行的,也就是说可供性是重构融通中外话语体系的一切先决条件;大众话语的吸纳就是专业新闻生产对用户生产内容的开放与包容,在体育全球传播进程中,要在语言上互通互联,形成语言的可供性。由是观之,媒体可供性是聚合体育全媒体生产、传播效能的活水源头,通过提升媒体可供性,筑牢体育全媒体生产链重构的现实基础,推动体育全媒体传播向未来。

3.2 打造“云端”世界,激活未来体育全媒体传播的主要增长空间

未来体育传播的发展趋势是全球协作化、全民生活化的,是真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高度交互,技术的可供性推动人类社会生活向数字化方向转型,使得体育传播场景资源的建构与应用由“线下”向“线上”转移,建构了现实世界中的“云端世界”,生成了数字化崇拜,“云端世界”得到了更好的印证。加拿大学者莫斯可[8]在《云端:动荡中的大数据》中认为,当前方兴未艾的云技术和大数据是激活“云端世界”的最核心因子,并使之成为驱动信息资本主义的引擎,“云端世界”将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的各个领域,其中包括体育全媒体传播领域。未来的体育传播实践是谁掌握了云端世界,谁就掌握了体育传播的话语权,也就形成了体育全媒体传播的生态格局。显然,云端世界会赋予未来体育全媒体传播更为广阔的增长空间。

体育全媒体作为体育传播的最高位阶媒体形态,对人类社会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力,5G 云技术、云转播、云平台、云空间等新兴媒体技术的可供性已经为体育全媒体传播提供了新的传播范式,但不同的云形态增进体育全媒体传播效能和实践进路也是各异的,但都是在云端世界释放其传播主动性和能动性。

体育全媒体技术的可供性与云转播系统的开发,搭建了云转播平台,突破当前媒介融合的困境,加速了媒体体育国际合作的进程,为未来体育全媒体建设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如北京冬奥会运用AI 拍摄与云转播系统,形成云端导播制作、云上图文包装、云上会面(阿里云聚)等更多功能,能让远隔千万里之遥的两地用户获得真人犹在眼前的同屏互动体验,推动了全程体育媒体、全息体育媒体的发展。

体育全媒体技术的可供性与云平台他者的沟通互动,构筑了具有共在性的云端生产空间,为体育全媒体的未来走向贡献了新的传播场景。北京冬奥会国际传播的云端生产空间,提升冬奥故事与具体场景中用户的适配程度,形成了云上冬奥、天天冬奥的传播场景,凸显了全效体育媒体的传播效能;媒体技术的可供性与云展厅的有效配合,为人人参与媒体体育提供了云上平台,激发了全员体育媒体的传播功效。总而言之,体育全媒体传播是未来体育传播的新范式、新形态与新进路,云端世界使这一现实成为可能,并推动其走向更为广阔的未来。

3.3 消除边界壁垒,建构体育全媒体传播的未来框架

任何一次技术革命的背后都是一种主体性质的观念更新[9],而可供性是其技术更迭的前提和基础,人始终是体育传播实践的焦点和终极关怀。当前,人、技术、信息作为体育传播生态系统的核心要素,人的主体性在体育传播实践中还未被完全释放出来,具体表征在数据有区隔、感知有边界、人机有界限的体育传播困境之中,阻碍体育全媒体传播的进程。从本质上来看,体育全媒体传播应以人为中心,以“无边界融合”为突破口,消弭体育传播实践中所有边界的零和思维,解放体育传播生产力,推动体育传播的未来向体育全媒体传播延伸。体育全媒体传播是体育传播活动的未来形态,而无边界融合则是未来体育全媒体传播活动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无边界融合是如何介入体育全媒体传播、又是如何建构体育全媒体传播的未来?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并予以解决,推动形成了体育全媒体传播的未来框架。

媒体技术可供性是体育全媒体传播实践的现实基础,打破了阻滞体育全媒体传播的边界壁垒。在体育全媒体传播未来进路中,亟需打破数据区隔、超越感知边界、突破人机界线,来实现“人与信息”“人与自身”“人与技术”3 个维度的无边界融合。第一,基于智能技术的可供性,探索研发能够感知人的身体状态与心理反应的传感器,提高用户对体育全媒体新闻生产的可量化性与可追踪性,实现人与信息的无边界融合;第二,借助VR、AR 等虚拟现实技术的可供性,消弭用户身心二元对立理论中人与自身的界限,重构物理空间中的具身认知模式,促进体育全媒体传播主体与自身的渗透与交互[10],形成身心合一的无边界融合;第三,提升技术认知的可供性,在体育全媒体传播实践中,树立合理的技术观、重新评估技术角色、建构传播主体与技术官员互动的云端平台,完成人与技术的无边界融合。

4 结语

体育全媒体传播是一项具有系统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工程,它的形成与发展并非偶然,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特定的时代条件,是多主体、多形态、多视角与多效能形成合力的产物。纵观体育全媒体传播的现实向度与未来图景,体育全媒体传播可期的未来无法摆脱媒体技术的可供性,媒体技术可供性越强,体育全媒体传播未来的发展空间就越大。随着6G 技术的可供性,体育全媒体传播可能会更具人性化、更具个性化、更方便、更效能和更全面。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体育全媒体在国际传播过程中,在传播接收端必然要受到西方国家的掣肘,阻滞体育全媒体传播的国际效能。总之,体育全媒体传播的未来发展空间可能会道阻且长,但只要保障体育全媒体全球传播的技术供应链路,破除传播接收端的壁垒,体育全媒体传播的未来愿景仍然会行则将至。

猜你喜欢
用户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我为体育狂
论清末体育热
关注用户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Camera360:拍出5亿用户
100万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