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路径

2023-04-15 14:42张余萍杨昊湖南华远工贸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工程造价环节

文/张余萍、杨昊 湖南华远工贸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特点

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而言,其具备诸多鲜明的特点,如大额性、动态性、阶段性、差异性以及复杂性。其一,一般情况下,如果项目需要进行造价管理,则意味着其本身就具备复杂的项目内容,且造价高额,因而该项目造价管理有着明显的大额性。其二,建筑工程项目具备相对较长施工时间,在施工期间,市场价格会存在一定变动等情况,进而影响到施工成本。其三,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环节,应结合具体项目进行相对应的决策工作,保障工程有序进行,因而建筑工程一般需要诸多环节分步展开[1]。其四,建筑工程项目不同所涉及的施工内容以及要求会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造价管理也应将具体差异考虑进行,并体现在管理内容之中。其五,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物力与人力资源投入,也使得造价管理内容具备复杂性。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因素

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诸多因素都会对实际工作产生影响,如政策、施工环节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等方面。

2.1 政策

对于建筑工程造价而言,政策有着相对较大的影响,特别是部分大型建筑工程,因而在该类工程建设中应对相关政策加以了解。进而对政策给该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有效规避,对有利政策加以合理运用,促进建筑工程发展。另外,科学运用政策可以将部分阻力有效减少,降低公关费用,有利于成本的节约。

2.2 施工环节

由于建筑工程造价具备复杂的构成,主要含有建筑投资、建设期利息以及流动资产投资等。然而一些建设单位想要尽快展开工程建设,未能重视前期准备工作。在缺少完善的准备工作的影响下,会导致在实际施工环节提高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实际难度[2]。

2.3 工作人员

对于造价管理工作而言,相关人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人员能够对建筑工程各环节带来直接影响。在相关工作人员之中,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以及造价管理人员对造价管理带来的影响相对较大。如果设计人员设计水平有待提高、施工人员施工技术不过关以及造价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有待加强,会对造价管理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难以确保建筑工程有序展开。现阶段,诸多企业造价管理存在随意性,没有严格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甚至会出现虚报假账的情况。

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随着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法不断优化与创新,进而有效提升造价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然而在实际工作之中,仍会存在一些困难与挑战,如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政府过度干预、管理环节脱节、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以及监督管理有待完善等。

3.1 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现阶段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大量建筑单位把更多精力以及时间放在工程承包之中,未能注重造价管理工作,对于造价管理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缺少正确认识。进而使得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未能被重视,地位较低。部分建筑单位会存在注重工程进度,未注重工程质量等相关方面内容,给建筑工程安全埋下隐患。比如,某建筑物的承包单位因赶工期与减少成本,造成墙体存在开裂情况,导致建筑物倒塌,对群众财产与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3.2 政府过度干预

由于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存在管理观念较为落后的情况,缺少整体概念以及正确认识。在实际造价管理工作中,未能展开动态化的全过程分析,进而对管理实效性产生严重影响。在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影响下,国家严格监管材料市场的价格,由原本的政府控制变成了市场调节。在市场波动的影响下,会导致市场现行材料的价格也发生变动,主要是通过市场调节,市场价格管理具备动态化的特征。然而因市场的滞后性以及盲目性,导致其自身调节机制也会存在一定弊端,仅仅依靠市场难以确保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因而政府应对建筑行业价格加以调整,将落后的思想与观念及时更新,基于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合理地干预工程造价。进而保障房地产市场稳定,对过高房价进行有效调节,对房地产泡沫展开有效控制。然而深受计划经济影响,部分地方政府对于市场价格会进行过多的行政管理,使得工程造价依旧运用较为老套的手段,对其有效性与真实性带来严重影响。

3.3 管理环节脱节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会涉及诸多单位与内容,具有综合性以及复杂性。在工程施工预算以及投资估算等工作之中,各部门间忽视了沟通管理,缺少沟通机会,进而导致造价管理之中沟通存在断层,使得经营管理人员互相独立,对于工程中间环节以及进展情况方面的问题缺少有效沟通。招投标人员也无法将自身思想融入施工环节,使得许多工作只是依靠经验完成,导致与实际脱离,各环节间也存在脱离情况。

3.4 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会存在部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需提升的情况,部分从业人员并不具备资格证书,高级专业人员更是相对匮乏。使得现阶段,从业人员持续增加,却缺少高素质管理人才。现阶段大量单位已经发现了该问题,并且建筑市场也涌现了诸多培训机构,进而给人才培训奠定良好基础,然而在工作内容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运用单价以及套定额对工程结算进行编制以及审核,在组织协调、事故索赔以及投资控制等方面仍存在弊端,使得工程施工存在严重超预算的情况,将工程造价成本增加了上去。

3.5 监督管理有待完善

建筑公司在施工环节,需要展开造价管理的监督工作,进而确保造价管理有序展开。然而,结合实际情况不难发现,部分建筑公司盲目地追求经济利益,进而导致对于造价管理存在违法乱纪的情况。比如,某建筑公司忽视了造价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通过不正当方法谋取私利,导致工程质量不过关以及存在严重资源浪费现象,进而给建筑公司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4.优化建筑工程各环节造价管理的方法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具有较广的涉及面,含有经济学、建筑工程技术等诸多方面,对造价成本以及风险进行综合控制,能够促使工程造价更可靠。在建筑工程之中,应秉持全过程控制以及全要素控制等诸多原则,注重对各环节造价管理的优化工作。

4.1 决策环节

决策阶段是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起始阶段,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该项目的工程造价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建设标准的确定、建设地点的选择、工艺的评选等,直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项目决策正确,意味着对项目建设作出科学的决断,优选出最佳投资行动方案,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此基础上合理地估算工程造价,并且在实施最优投资方案过程中,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4.2 设计环节

国内外相关资料研究表明,设计阶段的费用只占工程全部费用不到1%,但在项目决策正确的前提下,对工程造价影响程度高达75%以上。对于工业建筑而言,其总平面设计、工艺设计、建筑设计、材料选用、设备选用均对工程造价产生不同影响;特别是设备安装工程占项目总投资的20%-50%,选用合适的设备不仅能节约建设成本还能节约能源节约生产成本。对于民用建筑而言,其建筑标准、结构形式、建筑物空间、平面布置等对造价产生影响;合理压缩建筑间距、适当提高建筑层数、合理设计层高有利于节约用地降低造价。

4.3 施工环节

施工单位应确保施工组织方案的最优化,合理使用资源增强自身竞争力,方案应满足技术可行以及经济合理的具体要求,才能达到提升质量节约成本的目的。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综合工程周期、气候条件、施工人员数量等情况,对施工方案进行完善,恰当把控施工进度。施工单位还应注重图纸会审,将施工中问题及时发现,并通过相应的解决方法,避免产生窝工返工现象。

4.4 竣工环节

工程相关部门以及施工单位之间应加强沟通与配合,体现出二者的经济责任以及合作关系。对于中间拨款,应根据施工合同以及招标文件展开。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应检查进度款的运用情况,为施工有序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5.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路径

应基于工程实际情况,不断积累实践经验,进而促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更加完善与优化。

5.1 优化造价管理方法

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展开而言,应基于工程具体情况对管理方法进行优化,进而将造价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上去。在设计阶段时,应结合当地实情对选用合适的建筑标准和结构形式及材料提出建议。在施工环节,合理确定招标控制价,施工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报价。中标后,应积极与建筑商将施工环节中所需材料价格以及数量确定下来,还应将材料详情准确记录,如其数量、单价以及型号等内容,进而给后期工程造价工作提供信息支持。除此之外,还应革新传统造价管理方法,确保工程分工的合理性,提高造价管理实效。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建设内部造价管理制度,确保造价管理人员能够充分认识造价管理工作,将其专业能力有效提升,保障造价管理能够在内部有效进行,且可以满足市场竞争实际要求,有效提高造价管理水平。

5.2 构建健全的工程造价市场机制

应构建健全的工程造价市场机制,推动市场趋于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应通过相应措施规范工程造价市场,各个阶段应聘请专业工程造价机构进行探究与评估项目。再进行透彻分析以及审查造价合同,并对其中具体内容加以补充说明,将双方职责明确下来。与此同时,在招标环节应促使投标单位运用恰当的形式将自己投标内容清晰地展示出来,需含有工程质量、报价以及安全措施等诸多方面,结合展示成果展开选择,进而确保投标工程具备公开化以及透明化,避免存在贿赂等行为,保障投标市场秩序。在完成投标工作之后,双方应再次核对合同内容,确保对合同内容没有任何争议。

5.3 加强预算及决算管理

造价管理人员应统计建筑工程需要的主材、辅材与其他材料,确保采购的材料数量与施工需要相符,防止存在采购数量过少或者过多情况,比材料采购存在资金浪费问题。还应对施工人员具体的劳务费用进行预估,对人工成本加以有效控制。除此之外,在预算和决算过程中,还应计算施工环节产生的设备维护费用,造价管理人员应结合单位拥有施工设备的具体情况,对施工环节设备方面造成的租赁费用和摊销费用展开计算,并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将应租赁设备的具体数量核定下来,促使设备管理方案最优化,进而有效管控造价成本。

5.4 严控设备材料采购关

在施工环节(设计)诸多设备与材料,而其采购需要(离不来)大量资金,市场价格变动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造价。采购设备材料对于造价管理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而应严控其采购关,应对设备材料价格进行深入且全面的了解,并展开对比分析,综合多方面因素选择最佳的供货商。在采购材料环节,需要批量采购,进而将设备运费有效减少。在采购过程中,也应注重设备材料管理,根据施工进度完善保管工作,避免存在资源浪费情况。

5.5 构建高素质队伍

一方面,应注重引进专业人员,构建出高素质队伍。应构建激励机制,定期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展开培训,将其综合素质有效提高。另一方面,还应加强造价人员培训力度。结合现阶段实际情况可知,在诸多建筑工程造价队伍之中,队伍成员综合素质存在一定差距,因而应加强培训力度,将队伍整体综合素质有效提高。不仅应注重思想意识方面的培训,引导造价管理人员正确认识造价工作专业性以及必要性。还应加强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引导其对先进造价管理方法与技术进行学习,将造价管理能力有效提高。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完善施工成本控制,将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有效提供。因而应通过恰当的方法,不断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优化造价管理方法,构建健全的工程造价市场机制,加强预算及决算管理,严控设备材料采购关,构建高素质队伍。进而有效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效,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工程造价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之旅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招投标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七种能力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