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七篇序言之比较研究

2023-04-16 16:47朱青青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序言共产党宣言宣言

朱青青

〔中共中央党校 (国家行政学院) 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北京 100089〕

《共产党宣言》由序言和正文两个部分组成,正文写作于1847年底,发表于1848年。《共产党宣言》诞生之后,马克思、恩格斯为了更好地阐释其中的基本思想和理论观点,从1872年开始耗费了21年的时间用五种不同的语言为 《共产党宣言》写下了七篇序言。这七篇序言虽然篇幅简短,但都鲜明地体现了正文的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被公认为是理解 《共产党宣言》的七把 “金钥匙”[1]。迄今为止,很少有一部著作如 《共产党宣言》一样,拥有不同语言、时间跨度很长的多篇序言。考察七篇序言所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其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总结其所蕴含的科学方法,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开放性、发展性,能更好地发挥七篇序言对深入研究 《共产党宣言》的指导作用。

一、七篇序言撰写的时代背景

《共产党宣言》的七篇序言分别是:1872年德文版序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1883年德文版序言、1888年英文版序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和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从发表时间上看,采用五种语言写成的七篇序言是在 《共产党宣言》问世之后的24年间陆续出版的,而且完成时间长达21年,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分析七篇序言创作的时代背景,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来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写作多篇序言的原因。因为七篇序言是深入解读 《共产党宣言》的 “金钥匙”,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序言的写作一直保持着十分谨慎的态度,当一个国家的革命形势和社会状况的发展不足以补充完善 《共产党宣言》时,他们是不会轻易地为其撰写序言的。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从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到第一篇序言的写作发表时隔24年,这一时期发生了纷繁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事件,我们不能一一详细地论述,只能从总体和宏观上来把握其创作背景,即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变化来把握。

(一)1848年欧洲革命运动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1848年 《共产党宣言》发表后不久,席卷整个欧洲的革命运动首先在意大利拉开了序幕,法国 “二月革命”、德国 “三月革命”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继爆发,随后革命扩散到匈牙利、波兰、捷克等欧洲各国[2]。虽然各国革命不断取得胜利,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不断激化。同年6月,法国巴黎举行的 “六月起义”成为两大阶级正面交锋的标志,这次起义经过四天的巷战最终被政府军队镇压,虽以失败告终,但永垂史册。从整体上来看,以上被称为民族之春或人民之春的1848年欧洲革命虽然取得一定的成功,但大多数均以失败告终。其作为欧洲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很好地为无产阶级革命扫清了道路,推动其革命运动的不断前进。

(二)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1848年,欧洲革命运动的失败使工人运动陷入低潮。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阶级矛盾不断尖锐、殖民掠夺日益加剧,进一步推动了欧洲国家的人民革命运动和民族革命斗争,包括1859年意大利和德意志兴起的民族统一运动、1863年波兰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等运动;同时也激起了东方国家反殖民主义、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这些不同国家的革命运动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使其逐渐走出低谷。在工人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时,1864年第一国际应运而生,成立之后就积极支持和领导各国工人的罢工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加强了各国无产阶级的团结、增强了无产阶级的力量、扩大了工人运动的群众基础;同时也通过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派别作斗争,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的指导地位、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国际工人运动进行得更加顺利。

(三)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为无产阶级革命树立了榜样

1871年3月18日,巴黎工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巴黎公社革命的实践中,却自始至终地关注着巴黎公社革命的发展进程,通过各种形式指导工人运动的开展、批驳各国反对派对革命的诽谤造谣来帮助公社成员。巴黎公社虽然仅存在72天,但作为无产阶级政权的首次实践性尝试,为无产阶级革命树立了榜样,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综上所述,从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问世到第一篇序言的写作这一时期,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证明了《共产党宣言》中有些地方已经过时。这就亟需通过整理新的素材,紧密联系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对 《共产党宣言》中某些已经过时的观点进行及时的修正、对其中不够完善的内容进行及时的补充、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情况进行及时的说明和拓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此种考虑开始为 《共产党宣言》撰写序言,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这一观点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就被明确地表达出来: “这个 《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3]376,“但是 《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我们已没有权利来加以修改”[3]377,因此对 “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3]377的内容,就需要通过撰写序言的方式来对正文进行实事求是又与时俱进地完善、补充、说明,这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时代发展的重要体现。

二、七篇序言内容异同之比较

七篇序言历经了21多年的时间,经历了七次变化,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各不相同,但这种不同只是表面的现象。透过现象看本质,虽然七篇序言的外在形式和内容表达有差异,但其本质仍然是对 《共产党宣言》中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坚守。七篇序言都是在坚持 《共产党宣言》总的原理始终正确的前提下,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社会革命形势和实践经验,对《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作了一些新的补充说明和延伸扩展,这是七篇宣言的共同点所在,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七篇序言所包含的独特内容和其特有的价值意义[4]。因此,对比分析七篇序言内容的异同,既有利于把握贯穿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也有利于感受七篇序言对待 《共产党宣言》基本理论的科学态度。

(一)七篇序言实事求是之 “同”

七篇序言既 “存异”又 “求同”,其共同点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坚守和对《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进行与时俱进发展的科学态度上,对比分析七篇序言的具体内容和目的意义能更好地理解这一以贯之的内在实质。

1.总结概括了贯穿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唯物史观作为贯穿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由于种种原因马克思和恩格斯未能在正文中对其进行总体性概括,但七篇序言却概括和阐释了唯物史观。1872年的德文版序言指出 “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3]376,这里虽未明确阐释这个 “一般原理”,但却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正确性;1882年的俄文版序言指出 《共产党宣言》的任务和使命就是宣告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必然趋势,是其唯物史观的重要表述;1883年恩格斯写作的德文版序言则明确地概括出贯穿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并将提出这一思想的贡献完全归结于马克思;1888年的英文版序言,恩格斯更严谨、充分地重申了这一观点。在其后的三篇序言中恩格斯继续秉承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来分析社会发展的形势。

2.及时修改与补充了 《共产党宣言》中的某些内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主义,贯穿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的实际运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政治经济斗争形势的不断变化,我们必须承认《共产党宣言》中有些内容已经过时,但我们没有权利对其进行修改,只能通过撰写序言的方式对《共产党宣言》中某些过时的观点进行修改、对不够完善的地方加以补充说明,以此来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2年序言中对实践证明已经过时了的观点作出了以下修正:一是大工业的巨大发展使 《共产党宣言》在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没有特别的意义,针对这种情况,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了及时修改;二是 《共产党宣言》并未明确提出如何对待旧国家机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经过巴黎公社后认识到“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3]337,这一修正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三是提出对社会主义文献所做的批判在今天是不完全的,也明确指出党对各种反动派的态度的论述已经过时,要及时根据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对其进行修正。同时,序言也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1882年的序言对俄国革命情况作出的新论断是 《共产党宣言》正文未提及的新的理论命题;1883年和1888年的序言多次修正了正文“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3]400,特别是1888年的序言还对其作了脚注解释,使得《共产党宣言》更加准确、严谨;此外,1888年的序言还解释了当时为什么不叫 “社会主义宣言”,以及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当时的区别。1890年的序言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补充说明;1892年和1893年的序言则是紧密联系实际,指导了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践。

3.回顾了 《共产党宣言》译本的产生和传播历史。《共产党宣言》的传播情况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普及程度,所以七篇序言比较注重对 《共产党宣言》传播历史的回顾和传播情况的介绍,从不同的角度记录 《共产党宣言》在各个国家用不同文字传播的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2年的序言中详细介绍了 《共产党宣言》的产生和传播情况。《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党纲,最初以德文出版,并印过至少十二种不同的版本;首个法译本于1848年在巴黎印行,首个英译本于1850年在伦敦发表;同时,波兰文译本、俄译本、丹麦文译本也相继出版。1882年的序言更具体地指出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出版、由巴枯宁翻译的俄译本 《共产党宣言》在当时西方世界引起的震动在今天是不可能的。1888年的序言除了重申1872年序言中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传播情况外,还对其宣传情况作了新的补充,指出:维拉·查苏利奇翻译的第二个俄文本于1882年在日内瓦出版,新的丹麦文译本于1885年在哥本哈根出版,新的法文译本于1886年在巴黎刊载。从 《共产党宣言》此时在各个国家的传播情况来看,“它无疑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3]384。1890年的序言同样描述和评价了 《共产党宣言》多种译本的情况,1892年的序言和1893年的序言则指出 《共产党宣言》波兰文新版本、意大利文译本的出版对本国革命具有推动和指导作用。通过对比七篇序言可以看到,《共产党宣言》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在其写作、发表、传播中也遭遇到不少挫折。主要表现为 《共产党宣言》被译者删减内容、出版商不敢刊印署有马克思名字的作品、《共产党宣言》被反动势力“依法”宣布为非法,但这些挫折并不能影响马克思主义在国际上的广泛传播。

(二)七篇序言与时俱进之 “异”

1872年到1893年的七篇序言都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下写作而成的,这是学界普遍承认之 “同”。同时,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实际情况修正和补充了 《共产党宣言》中某些过时的部分,这决定了七篇序言有着不同于 《共产党宣言》的新见解和新发展,有着自身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各自侧重内容的差异。这是七篇序言丰富和发展 《共产党宣言》过程中产生的 “异”,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表现。在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同”的基础上又存有与时俱进之 “异”,这是七篇序言的重要特点之一。它深刻体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宽广博大的理论胸襟,有利于我们更加完整、系统地理解与把握 《共产党宣言》中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精神。

1.1872年的第一篇德文版序言的撰写是在第一国际成立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肃清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特别是为了清除巴枯宁主义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干扰,揭露巴枯宁企图窃取国际领导权的政治阴谋,将 《共产党宣言》更好地传播给工人群众,以便用马克思主义正确的理论来指导无产阶级革命的情况下进行的。这篇序言完成之后与1872年再版的 《共产党宣言》一起出版,这篇序言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分析欧洲革命和巴黎公社革命,总结革命经验,重新审视和修正补充1845年所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并提出对待 《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应有的科学态度。

2.1882年的俄文版序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应俄国革命者拉甫洛夫的要求,为答复当时俄国如何依据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来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而撰写的。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国际工人运动在欧洲不断扩大,无产阶级革命也在俄国发生着,特别是1881年民意党派暗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事件将俄国革命推向高潮,进而瓦解了沙皇的封建统治,但此时俄国小资产阶级革命派却阻碍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马克思和恩格斯严厉批判了其错误观点,并通过撰写这篇序言慎重地答复了俄国采用何种形式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问题。这篇序言明确地指出美国工人运动和俄国革命已经成为欧洲革命中的重要力量,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审慎地答复了当时被广泛关注的问题——如何解决俄国农村公社的问题。他们认为俄国利用其公社制度很可能走出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道路,即著名的跨越 “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科学论断。

3.1883年的德文版序言是恩格斯独自撰写的第一篇序言。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在工人阶级中得到广泛的传播,成为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并在与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同时,西方各国不断建立革命政党,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不断发展,这时更需要充分发挥 《共产党宣言》正确的指导作用。因此,恩格斯在这版序言中着重总结了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以此激励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来解放自身。

4.1888年的英文版序言写于第二国际成立的前一年,恩格斯对此比较重视并亲自修订,增添了一些注释。此时,英国无产阶级革命者面临着建立一个具有独立阶级纲领的英国工人政党的任务,但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无论是建立国际工人组织还是建立独立的政党,都需要很好地坚持 《共产党宣言》中的基本思想和原则。这版序言主要阐述了三个主要内容:一是通过回顾1848年到1888年国际工人运动史和 《共产党宣言》在各国的传播史,证明了 《共产党宣言》已成为工人阶级公认的共同纲领;二是重申了1883年德文版序言所阐明的 《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及其历史地位;三是再次引用了1872年序言对 《共产党宣言》科学态度的思想。由此可以看出恩格斯对 《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的坚守。

5.1890年德文版序言的主要内容:一是重新引录和论述了1882年序言的内容,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曾为1882年第二个俄译本撰写序言的德文原稿遗失了,只能再从俄文译过来;二是回顾了《共产党宣言》在各国发表传播中所遭遇到的困境,以及 《共产党宣言》在反动势力排挤压迫下被迫退到后台的尴尬境地;三是详细地解释了《共产党宣言》的名称问题,以及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在当时的差异,并介绍各自派别的主要特点;四是肯定了国际工人运动的成就,表达了恩格斯对国际无产阶级通过联合团结取得革命胜利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和愉悦的心情。

6.1892年波兰文版和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的篇幅较短,主要是分析、肯定和指导了两个国家的革命运动。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的一些文章可以看出他们对波兰无产阶级事业发展的支持和关心。恩格斯为了更好地发挥 《共产党宣言》中正确理论对波兰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指导作用,撰写了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并阐明波兰民族独立对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以此来号召国际无产阶级力量支持波兰人民进行正义的战争。1893年的意大利文版序言是意大利社会党领袖菲·屠拉梯为了在本国更好地传播 《共产党宣言》特意请恩格斯撰写的,序言肯定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推翻腐朽封建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着重阐述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关系,并对在 《共产党宣言》指导下的意大利革命充满希望。

综上所述,七篇序言一以贯之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承担着和 《共产党宣言》同等价值和使命的重要历史文献。但每一篇序言都是在根据各国革命形势的现实情况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完成的,它们既与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一脉相承,又是对其与时俱进的发展完善,每篇序言都对深入研读 《共产党宣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七篇序言所体现的科学方法论

七篇序言作为理解 《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的七把 “金钥匙”,不仅自始至终地贯穿着 《共产党宣言》中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原理,而且深刻体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既能使我们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真理,同时又为我们提供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的理论指导。

(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捍卫马克思主义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言: “这些原理不过是现存的阶级斗争、我们眼前的历史运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3]414七篇序言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1872年德文版序言指出: “这个 《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3]376这既是在实践检验中得出的无法辩驳的真理,也是《共产党宣言》在工人运动中具有纲领地位的重要前提;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毫不避讳地指出:“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3]377因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和各国革命形势的变化而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使 《共产党宣言》中某些理论与当时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这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正确判断。坚守发展正确理论、及时修正过时理论、丰富补充不完善理论体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待自身著作所采取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他们并不因为 《共产党宣言》作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党纲的特殊地位而对其无限地赞美,而是根据现实形势的发展对其进行合理的批判。这种批判并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否定,相反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坚守与捍卫。七篇序言虽然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阐述的内容各有侧重,但都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对 《共产党宣言》一些内容的补充说明、修正完善都是结合各个国家的现实情况和总结革命实践经验所作出的,而不是凭空捏造的。并且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序言的写作一直保持着十分谨慎的态度,当一个国家的革命形势和社会状况的发展不足以补充完善 《共产党宣言》时,他们是不会轻易地为其撰写序言的。这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坚持历史主义的方法评价马克思主义

坚持历史主义的方法科学地评价 《共产党宣言》中的基本思想和科学理论是七篇序言所采取的另一种科学的方法论。历史主义的方法就是要求将某一历史人物、某一历史事件、某一重要思想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环境中进行科学的评论,而不能将其剥离具体的历史环境,用今天的标准来进行评价。写作七篇序言最大的目的就是因为《共产党宣言》中的基本思想是完全正确的,但有些内容不可避免地已经过时,就需要通过撰写序言不断地丰富发展 《共产党宣言》中的内容。七篇序言在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坚持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来评价马克思主义。比如,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对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历史作用的论述肯定了资产阶级发展对无产阶级革命的推动作用,它并没有因为资本主义现在凸显出来的弊端来否定其当时的历史进步性。同时,1872年德文版序言和1888年英文版序言也明确指出 《共产党宣言》中某些过时和不完善的内容并不能否定 《共产党宣言》中一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总体论述的正确性。这些过时和不完善的内容有其适用的历史条件。用现在的标准对其进行评价,这是不科学的。坚持用历史主义的方法评价 《共产党宣言》、评价马克思主义是当今反驳“马克思主义过时论” “《共产党宣言》过时论”的有力手段。只有采用这种科学的态度才能克服僵化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才能客观、理性地评价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才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三)坚持创新思维的方法发展马克思主义

创新思维方法就是指不拘泥于已有的思维定势和理论框架,根据时代和实践条件的发展变化,以新颖独创的视角解决问题并不断推动理论发展的思维方法[5]。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马克思主义,但他们从来没有将马克思主义当作完全正确、一成不变的教条主义,而是时刻与实践相结合,并通过实践的检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敢于否定自身、不断进行理论发展的创新精神。七篇序言同样体现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创新思维精神,不仅从批判的角度肯定和及时修正了正文内容,而且从补充的角度根据各国发展的革命形势发展了新的理论。比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2年序言中根据二月革命和巴黎公社的实践经验,阐述了工人阶级如何对待旧的国家机器的新认识,这也被列宁视作是序言对正文 “一个极其重要的修改”[6];1882年的序言通过分析俄国农村公社的现状,得出了俄国很有可能走出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道路,即跨越 “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科学论断,这是《共产党宣言》正文中没有提及的新的科学理论。因此,可以看出这七篇序言结合国际工人运动和各国革命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了《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不断创新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发展性所决定的,我们也要时刻坚持创新思维发展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坚持理论自信。

猜你喜欢
序言共产党宣言宣言
序言
序言
序言
青春宣言
《名人传》序言
Father's Day
柔软宣言
杭州宣言
浅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
《共产党宣言》教我们怎样做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