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3-04-18 06:35吴允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吴允

摘   要:期刊出版业所面临的问题和新挑战有很多。鉴于此,就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即应不断深化改革,提高服务意识,运用互联网思维;拥抱新技术;优化评价机制,继续转企改制,编营分离,走集约化发展之路;培养好期刊业人才,服务好科研人才;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重视人文社科期刊的作用,不断改革创新。

关键词:期刊出版;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C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5-0061-03

期刊出版业需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要能自给自足,也要在社会需要时贡献出力量,尤其是在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时,需优化论文出版流程,保证快速、高质量出版,在防灾减灾方面作出积极、重大的贡献,立足国情,服务人民。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指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希望广大理论工作者“从国情出发,从中国实践中来、到中国实践中去,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使理论和政策创新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期刊出版业应紧紧围绕国情需要,不断改革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期刊出版业研究热点繁多,问题复杂,涉及多方利益,需要顶层设计+多方协作配合才能取得长足进步,针对此现状,笔者浅谈几点建议。

一、重视互联网思维,改进用户体验

在传统的期刊行业中,只是单纯地把自己封闭在“投稿—编辑—出版—发行”的闭路系统中运行,没有重视对用户的服务意识,只是简单地把他们当作是普通的读者去对待。但在传统的互联网思维中对用户群体有着非常明确的定位,目前,很多学术期刊缺乏用户意识,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也就不能精准地抓住目标用户群[1]。

在当下的期刊出版业的环境下,大部分期刊都是综合刊,未能形成对某一用户群体的固定黏性。此外,即使有极少量的专业性期刊,也没有对某一特定的用户群体进行深度的挖掘。首先,在运行方面,期刊业一直把重心放在内容的采编上,坚持“内容为王”,对内容不断地修补;在用户服务方面,需要注意用户关系网的构建,传统时代,我们习惯于把编辑定位成“联系作者和读者的中介,起一个桥梁的作用”,编辑与作者和读者呈现“作者—编辑—读者”的线性关系。在面对作者的时候,编辑一对一地跟每位作者沟通,在面对读者的时候,编辑面对的是一个非常模糊的群体,可能编辑偶尔会收到个别用户的意见反馈。

因此,期刊出版业需要多使用互联网思维,多做用户分析,市场分析,明确发展方向;还要不断提高服务意识,不仅要服务于用户,还要服务于知识,知识服务是目前出版业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最后还应与用户建立便捷的沟通渠道,解决用户的疑问,增加用户黏性,还可以由编辑部牵头组织在线沙龙或者讲座等。

二、借助高新技术,促进行业变革

不论是在傳统媒体时代还是在新媒体时代,期刊出版业都承担着传递最新学术成果的任务,又面临着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除期刊业的其他行业,都在积极面对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挑战,学术期刊不可能再像传统媒体时代那样一直待在象牙塔里,必须主动融入新时代的浪潮中去[2]。

尖端技术的发展、应用会引领行业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科技期刊的整个出版流程更加简捷、精准。通过语义分析、机器学习、智能搜索、数据挖掘及算法等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处理,实现论文内容的精准抓取、分类、推送和其他个性化服务。新技术平台为期刊的编辑、传播、获取、评价、交流等可以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5G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期刊的某些困境,比如实时进行用户行为的分析,快速生成用户画像。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术期刊的网络版大多都是对纸质版内容的照抄照搬,没有进行升级,5G时代可以利用技术优势进行全方位的传送立体、动态的信息。

我们应积极探索“互联网+”新模式,使期刊业在技术加持下更加多样化,最终百花齐放,更加繁荣昌盛[3]。我们不仅要关注世界上出现的各种有关期刊发展的新技术,还要目光长远,看清未来新技术的发展趋势,从理论、实践两方面把握未来期刊的发展趋势,不仅要学习先进技术以赶上国际标准,更要布局未来,实现弯道超车。

三、制度改革保障期刊健康发展

(一)优化评价机制,倡导业界新风尚

在我国近些年的期刊发展过程中,出现了SCI的异化现象。回首SCI引入中国的过程,其实跟我国的科学基金评审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根据相关专业人士介绍,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文件名为《关于科学技术拨款管理的暂行规定》,这里面提到了基础研究单位的经费问题,主要是依靠申请基金来解决经费,这时候急需一个简单客观、与地域没有关系、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刚好SCI能满足这个需求。1986年,SCI被引入对我国的科研产出以及科技成果的影响力都是不小的助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后来SCI被滥用甚至被异化,无论是高校评职称还是评院士、评学位等都要唯SCI期刊马首是瞻,对期刊的评价发生了严重的异化,完全变成了评价指标的奴隶。很多人为了追求影响因子选择到SCI期刊上发表,导致我国大量优秀期刊外流,尤其是科技期刊,这让我国的研发工作屡屡受制于人。政府提出了要破“五唯”,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二)稳步推进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实质性转企改制

期刊业体制改革是个矛盾交织叠加、错综复杂的大问题。不同类型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比例不同,不同领域、不同期刊国内国际影响力不同,受众面也不同。因此,期刊业体制改革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思熟虑,针对不同期刊采用不同的改革之策,不宜“一刀切”。不同期刊应主动积极寻找适合自己期刊发展的改革路径。期刊业要前进发展,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别无他途。对于期刊业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应及时解决,深刻反省,吸取教训,对于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实践,应及时推广和学习。

在改革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政府不仅要把握大方向,更要发挥服务型政府的服务能力,保证、促进期刊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良性发展,在接受市场的考验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政府在政策制定上,不仅要执行中央下发的各类文件要求,还要充分调研本地期刊业发展现状,听取专家、学者的建议,针对不同领域期刊采取多样适宜的政策,让期刊在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麻烦都能有针对性地消除,使整体期刊行业深化改革成功推进。

编营分离出版模式有利于转企改制,能在保证原有编辑部编辑权的前提下,以最快的发展速度和最小的阻力促进期刊集群化发展,提高期刊的集中度,从而逐步推进科技期刊体制改革的步伐[4]。编营分离能兼顾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期刊集群化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其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期刊不会因为经济利益而影响编辑的内容生产,专业化有利于提高期刊经济收益,反过来激励从业者的工作激情,编营分离能使两者取得长足发展并相互促进。

(三)以数字化为依托,走集约化发展之路

我国期刊普遍规模小,力量弱,分布散,发行量低,资源重复配置,市场能力弱,集约化发展能有效改善我国期刊业现状,能让学术期刊实现集中化生产。集约化管理运营的核心在于:全面整合系统资源,集中协调使用;增加局部资源密度,促成质量突破性提高;多部门、多用途共享以摊薄成本,达到效率与效益的双丰收;建立具有内部创新机制的组织结构,以利于竞争力的持久增长[5]。集团化是集约化的前提条件,集约化是集团化的必要因素。只有进行集约化发展,期刊行业才能在新时代焕发活力,才能在残酷的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才能在美国学术霸权中争夺一席话语权。

四、重视期刊人才培养,服务广大科研人员

人才是解决各种问题的最重要资源,政府应积极发挥主动性,对期刊业人才给予相应的激励,让期刊业人才数量和质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从而解决改革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期刊业人才的待遇高了,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政策和决定也能积极响应,顺利落实。期刊业人才的数量多了,能促进期刊业整体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提高期刊国内外影响力,有利于缓解编委会人手不够而导致的审稿周期长的问题,从而提高论文发布的速度,让广大科研工作者有更多时间专心科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間接提高我国科研水平。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深入一线与期刊从业人员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迫切需求以及改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切实解决好一线工作人员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在这一层面深入推进改革。

期刊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内容,而优质的内容来源于优秀的作者,优秀的作者的作品能发表出来,还需要优秀的编委。政策的激励有利于编辑队伍的发展,同样,也应有政策不断激励广大科研工作者,他们是期刊业发展的基石,是最重要的源头,各方服务好科研工作者,提出正确的评价导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期刊就不用愁没有优质作品,也就不愁期刊国际国内影响力,更不用愁市场化改革中能否养活自己的问题。在期刊业,科研人员在发表论文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如学术不端行为,抄袭、数据造假、剽窃他人成果等恶劣行为,对广大科研人员和期刊而言都是一场灾难。在这个层面,各方应积极主动提供服务,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制定相关政策,切实解决困扰科研人员和期刊的各类问题,为国家科学研究和期刊业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

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造成稿源外流现象主要是由于学术评价体系不健全,学术评价和科研人员的待遇密切相关。因此学术评价体系不能出现一点错误,急需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因此,研究、构建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和业界还应该致力于提高国内英文刊的质量,并加大力度建设国内数据库,加大舆论引导,提高学者学术爱国情怀,鼓励学者将论文发表在祖国大地上,并打造出一批高质量学术期刊,吸引国外学者投稿,使期刊发展走在良性发展的道路上。

六、重视人文社科期刊的改革与创新

我国的人文社科期刊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数量上有所增加,但是仍面临着“大而不强”的困局。在现实生活中,学者们往往是跟随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或者新现象,一股脑地随大流去研究,而研究结果也多是停留在表面居多,大部分是对现象的描述,无法达到社科期刊传播意识形态的要求;在经济方面,我国的社科期刊发行量小,收入有限,国家往往是对国内的“名刊”“大刊”有国家基金的扶持,资助力度较大,但大部分的人文社科期刊缺少资金的资助,再加上发行量又低,经济市场极不乐观,导致其发展乏力。此外,在国际传播层面,比起科技期刊的国际化发展,人文社科期刊无论是“造船出海”还是“借船出海”都发展得非常缓慢,国际影响力极低,不仅缺乏重量级的传播平台,能在国际上发声的英文人文社科期刊更是少之又少。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从三方面破局:首先是编辑层面。要想使人文社科期刊做大做强,一定要重视编辑从业者,编辑的水平不够,很难甄选出优秀的学术作品在期刊上发表,所以一定要重视编辑的筛选,尤其是专业水平方面。其次是严把刊物质量关。编辑可以与优秀的来稿作者保持密切的联系,使其成为稳定的稿源,还可以实行优惠政策,以达成长期合作关系,比如稿费从优或者实行一定的奖励政策。再次是重视自媒体平台的建设,建立起期刊独特的自有风格,更好地传播学术成果。

期刊出版业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人才聚集,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行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综合国力的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任重道远,我们应不断深化改革,提高服务意识,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拥抱新技术,提高知识服务能力;优化评价机制,继续转企改制,编营分离,走集约化发展之路;培养好期刊业人才,服务好科研人才;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重视人文社科期刊的作用,不断改革创新。改革发展是漫长的,只要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期刊出版业一定能不断取得新成就。

参考文献:

[1]   范维,刘玉邦,陶清玉,等.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学术期刊功能转型及实现[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162-168.

[2]   邵玉娴.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的变革及编辑工作的转型[J].编辑学报,2014,(S1):152-155.

[3]   朱剑.学术期刊的新媒体转型与融合发展[N].光明日报,2014-11-03.

[4]   陈建华.媒体融合环境下我国科技期刊转型发展的困境及对策[J].编辑学报,2020,(2):150-154.

[5]   李航,张宏.编营分离出版模式的评价与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9).

[责任编辑   白   雪]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