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刍议

2023-04-19 19:06南京艺术学院佟艺峰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2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时代大学生

南京艺术学院 佟艺峰

大数据这一概念,最初是由麦肯锡公司所提出的,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兴起,其逐渐在我国教育领域中得到应用。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动塑造教育发展新赛道、新功能、新形态。

大数据并不是一个单纯描述数量之大的概念,其意味着数据渠道的多样化,数据处理的容量之大。立足于大数据,对高校大学生的信息进行挖掘及分析,找寻数据背后所含的隐性价值,能推算出大学生的性格及嗜好,有助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一、大数据时代下教育改革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时代下各行各业都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而高校作为思想活跃,知识密集,能推动信息技术进一步研发的主阵地,高校的管理模式,教师及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都将受到大数据的深刻影响。

(一)大数据使改革变为可能

大数据时代下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对信息的处理速度逐渐加快,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被广泛使用,为人民群众接收及处理信息,提供更完善的平台,各类学习服务软件层出不穷,为高校教育教学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同时,大数据时代下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化。大学生能在课下利用线上平台,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参与自身感兴趣的社团组织,还可以在线上社交平台进行聊天,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与信息的传递者,进行无差别交流。当代大学生身处这样一个信息丰富的学习及生活环境中,对个性化的需求正在持续加大,大学生渴望表达,希望参与,期待能成为教育教学的互动者,成为高校管理的践行者。促使传统高校教育教学及学生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现实需求。高校在学生管理模式建设中需要进一步改革,利用大数据搭建高校与大学生互动的桥梁,使得大学生能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高校内部多种多样的活动,提升大学生被高校管理的认同度。

(二)大数据为改革提供依靠

传统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是基于管理教师的经验及职责,或者是以大学生的成绩所进行的。这种形式缺乏对大学生的整体了解,仅是依靠辅导员、教师难以了解到更深层次的隐蔽信息。而大数据能弥补这方面的缺陷,首先,利用大数据可以通过浏览大学生的微信、QQ等社交平台,获取大学生的动态,给予辅导员及教师接近大学生的机会。其次,大数据内部含有海量的存储空间,能建立起与大学生的关联性,对大学生个体进行整体性把控,并且能通过大数据记录大学生的课堂状态、出入校园、违纪旷课等情况,能大概了解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及状态,为大学生日后的困难补助、评奖评优等,提供切实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大数据为高校学生信息筛选带来难度

高校利用大数据,能了解到大学生的上网时长,经常使用的线上平台,校内外的消费记录等。高校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筛选其中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最为有效的信息,对其进行科学化的分析总结,最终得出较为直观的数据报告。因此,高校在利用大数据,对大学生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的过程中,如何在不涉及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对大学生的信息安全进行保护,是当今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四)大数据发展为高校师资带来压力

近年来,部分高校已经认识到大数据对高校教育教学的深刻作用,并针对其进行一定的研究,进一步调整了高校教育教学的思路及方法。但高校内部现有的数据处理技术,只能适用于相对不大的数据库,对数据信息全面收集及细致分析程度还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高校内部这方面工作者的信息化水平仍有待提高,高校迫切需要专业化人才对大数据进行存储及处理分析。除此之外,大数据时代下传统的教育教学及学生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大学生获取知识及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大学生更希望教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线上资源,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因此,高校教师及学生管理人员正面临着转变模式,丰富知识,更新教育思维的挑战。

二、大数据时代下改革方向

大数据技术作为一个能被云端持久保存的软件性技术,在当今时代下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已经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大数据的价值对当今时代来讲,是极具变革性的,这主要是由于大数据对信息处理,拥有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大数据的广泛应用揭开了我国社会发展的新篇章,当今我国已经进入智慧教育发展的新天地。高校教学目标、教育任务、学生管理等诸多内容所涵盖的数据信息是十分庞大,且较为复杂的,其涵盖着大数据的基本特征,即超级体量、品种多样、密度较低等,这些能为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变革提供依据。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变革的方向大致有如下两方面。

(一)优化分配教育资源

教育人员及我国诸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教育变革需要以教育体系转变为基础。在对教育体系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发现教育体系的本质是教育框架及教育资源分配,这种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基于教育发展的核心。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之下,所潜藏的教育资源较为庞大,结构较为复杂,高校对其合理分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以此为设想,要想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首先,高校及教育工作者要对教育资源与大数据二者拥有充分的认知。其次,我国有关的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建设,给予高校教育资源整合及分配的政策支持。最后,高校要成立一个独立部门,融合高校的现实情况及高校内部的大学生,对教育资源进行收集、存储、整合、分配。

(二)加强教育评估

教育评估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最为核心的工具,该评估是依据教学目标,依托数据,对大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核算,是衡量高校教育发展的标准之一。与此同时,教育评估能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核心参照标准。当下,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教育评估手段层出不穷,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例如,部分高校在期末考核过程中,仍采取应试教育的试卷方式进行,将大学生成绩作为评价大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高等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今后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变革方面,要以教育评估形式转变为基础,采取多种多样的大学生考核标准,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使得大学生对高校管理拥有较高的认同度。

三、大数据时代下改革路径

(一)建立数据系统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涉及高校内部诸多部门,纵观高校的整体结构,各个部门拥有独立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些系统为各部门工作带来诸多便利,但也存在各部门资源不共享、协作不到位等问题。而高校利用大数据,能整合高校内部的资源,联合高校内部各部门,协同各项数据,搭建共享的数据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的连接,实现信息集成。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克服高校内部教育教学思维的分散化,实现教育管理决策的系统化。虽然当前高校现有的技术手段,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及含量较低,但大数据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利用价值毋庸置疑,高校需要进一步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整合校内外的信息资源,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构建管理体系

当代信息技术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如QQ、微信、抖音、快手等使大学生对自身的需求拥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当大学生步入高校环境中时,由高中时被父母、老师安排,转变为大学期间自主决定,这种变化使得大学生自身有强烈的不适感。再加上当大学生面临突发事件时,周围能给予其帮助的人较少,如果大学生的自身应变能力较差,就难免产生自卑、焦虑的情绪,这种情绪高校教师是很难察觉到的。此时,高校利用大数据,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进行分析,教师能及时对其进行干预和帮助。高校利用大数据,收集大学生在各大平台的浏览记录,能了解到大学生的关注热点,建立起大学生的个人档案,并通过分析大学生的出勤、作业、考试情况,分析大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对高校图书馆进行检测,能了解到大学生感兴趣的书籍,并依此为大学生建立与之相关的选修课程,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高校还能通过读取大学生的社交软件数据,了解大学生的情感动态,识别大学生的心理,方便高校提前进行干预,推动高校人性化及个性化服务协同发展。

(三)组建专业团队

在当今大数据浪潮中,高校的学生管理人员及教师面临着信息素养的挑战。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变革,需要高校内部营造出一个信息化的环境,建立起信息化的师资团队。伴随着自媒体的发展,每位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及生活当中,都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数据,当这些数据达到一定顶峰之后,就难免使大学生受到不良信息的侵扰。因此,高校建立起一支高素养的团队,对大学生的数据进行接收及掌控是极为必要的。这支团队需要掌握大数据技术,掌控大数据的使用方法及工具,建立起高校内部自有的数据分析系统。除此之外,这一团队之中还要融合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见微知著的理念,团队人员通过对大学生数据的收集及分析,将其合理有效地运用到日常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当中,提升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实效性。

(四)完善相关制度

大数据时代下,伴随着数据的收集及使用生活变得更加智能化,同时也使信息安全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首要问题。高校要建立起完善的相关制度,要为大数据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应用保驾护航。高校内部包含着大学生成绩、兴趣爱好、社会关系等诸多数据,数据量较大,范围较广。高校如果对这些信息识别及处理不到位,容易侵犯大学生的个人隐私,高校要对“哪些信息是可以将其挖掘出来研究的,哪些信息要在何种范围之内进行使用”制定完善的机制,规范使用流程。使得大数据在帮助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变革的同时,保护好大学生的信息安全,在不侵犯大学生个人隐私,保障大学生信息不被滥用的基础之上,对大学生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发展。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高校可以通过对大学生信息的收集及分析,了解大学生的动态及心理状况,使得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能从主观判断中走出来。但由于高校内部自身的技术不够专业,对大数据的引入仍处于初始阶段。因此,高校要想发挥出大数据的优势,在人才、制度等诸多方面,都要完善与之相关的配套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才能使得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带来一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高校要对大数据进行合理利用,使得大数据能在保障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的同时,引导教育模式发生变革。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时代大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